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泰妙  钱勇  王月瑶  陈波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883-2887
寺观园林往往分布于风景秀丽的名山胜地。温州位于浙江东南部,通江达海,山城相拥,正是营造寺观园林的沃土。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使得寺观园林成为温州独一无二的园林特色。基于温州寺观园林的生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温州寺观园林具有融于山林、清旷自然,因势就形、布局多样,内外交融、蔚然大观,景借文传、意境清幽等营造特色,体现出温州寺观园林是生态和谐、巧借自然造园的典范,其表现出的思想内涵以及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对现代温州园林资源和历史形成的认识,从而营造出既具有温州特色,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具象及具象艺术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可推广具象艺术表象手法、强化寺观园林的景观营造和意境表现。【方法】理论推导具象与寺观园林的关系,结合广元天台山、大黑山莲花寺、西佛寺、清河古镇等实例具象手法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结果】寺庙(观)园林从选址到意境营造均与具象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具象、园林要素强化具象是寺庙(观)园林景观具象化的重要原则;再者,建筑布局可强化具象主体、道路线形勾画具象轮廓、植物造景营造具象意境等均是具象手法在寺观园林应用的具体措施。【结论】具象化设计的新构想和理念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论寺观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按照其隶属关系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总体环境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营造。其植物配置自然遵循着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原理和方法,但由于独特的功能性质,又决定了除此共性外还有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渝东南地区独特的地貌为寺观园林选址创造了丰富的条件,且大部分的寺观园林是与山地相结合而修建的山地型寺观园林.笔者将渝东南寺观园林与山体的结合方式分为山顶型、山腰型、山麓型,认为寺观周边环境主要有寺观置于旅游开发古镇之中和置于山林自然景区之中两种.渝东南山林景区中寺观规模大小不一,建筑布局也各有千秋,现存的寺观园林的建筑布局主要有井院式布局、线性布局和综合布局方式.研究渝东南寺观园林的环境特征,旨在为充实地方寺观园林研究,补充巴渝园林特点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48-152
以历史为主线,从艺术的角度,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园林分类。着重从隶属关系将中国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陵寝园林,并以私家园林为主对其进行论述,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园林分类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六朝南京园林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喜全  姚亦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70-11472
研究了六朝南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分布、结构及园林特色,实地调查了这些历史园林的现状情况,并对历史园林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挥珍稀濒危植物的园林观赏价值,对成都寺观园林珍稀濒危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的应用种类、数量、生长状态、保护状态、园林配置和古树名木,并在此基础上为珍稀濒危植物在寺观园林中更好地应用及保护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传小林  肖斌  李佳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2):208-211+215
园林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之一,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唐长安城园林体系内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曲江公共景区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与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以及寺观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屹立于世界园林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发展。继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对创新现代园林设计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悦  丁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39-6741
[目的]以期在现代的园林意境的营造中更好的继承文化,发扬园林意境的风格和作用。[方法]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立意出发,总结传统园林意境的各种营造手法。[结果]提出在现代园林意境的创造中,应该将以人为本做为出发点,构建现代大文化背景下的园林意境;尊重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同时挖掘传统理念,丰富园林意境的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11.
邬丛瑜  卢山  陈波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054-2060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对现有的园林意境及其营造途径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大致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内涵,归纳总结现存研究中园林意境的营造途径主要集中于诗格、画理、典故、风俗、道德、宗教等方面,指出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局限于文化角度,仅体现了意境营造的外在因素。建议今后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可结合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需求角度探讨现代园林意境营造途径,以期为园林意境的解读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极盛时期,不管是造园艺术水平还是造园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显示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清王朝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高潮的同时,也为现代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回顾和分析清代的历史,探讨了清代中国园林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对中国园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营造一个高质量的、健康的居住环境已是现代人心目中的向往。健康的居住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建设。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外环境是园林设计者的主要任务,而室内园林是室外园林环境的延续和变衍。营造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环境是园林设计者继续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颖  商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14-13016
针对陕北寺庙园林景观的营造现状,分析了寺庙园林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宗教和旅游功能兼备、建筑群空间容量较大、历史文化背景悠久以及兼具植物园功能的景观特点,也指出了陕北寺庙园林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绿化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和与宗教文化相关的植物;缺少体现植物观赏性和季相性的艺术配置手段;植物配置缺少陕北文化特征;配置方式不够丰富,配置比例不合理;对垂直绿化重视不足;植物群落相似性较大,多样性较小。在调查和分析陕北寺庙园林景观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陕北寺庙园林的香道、宗教活动部分和生活供应部分在布局形式和植物配置上进行研究,并归纳出适应陕北地区寺庙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旨在探索陕北寺庙园林"天人合一"的景观新模式,以期为陕北寺庙园林的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洲区旧街花朝节有800多年的历史,但本身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缺失严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重建势在必行。立足于花朝节的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视角,认为只有完善花朝节的文化符号,拓宽花朝节的文化空间,并且将其与文化旅游相结合,花朝节才能重拾昔日风采,成为当之无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宗桦  张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009-3011
通过文献资料法,首先对我国传统寺观园林研究的概念和分类做了概述,随后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焦点和薄弱点,最后对研究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独具特色,对营造现代园林景观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特点,对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影响,并给出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以期营造出更具特色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8.
在寺观园林中,植物既是风景与空间的构成要素,也是文化与意境的媒介;而寺观园林在植物材料的选择、种植手法、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北京卧佛寺作为京郊著名的古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注重植物景观的经营,其植物景观留存完好又屡有更新,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北京卧佛寺植物景观实地调查、统计与分析,在明晰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和盛期结构布局的基础上,分析寺院中、东、西三路院落及附园的种植手法与空间序列,从植物种类、空间特征、意境传达、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总结卧佛寺植物景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建造园林的国家,已经比较精湛的掌握了园林空间营造技艺,通过对园林空间的实体与虚体的结构分析布局使园林不再只是一处景观而是心境交流、文化传递的载体。但当下大部分新建园林特别是古典园林都循规蹈矩的复制以前的成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以不能满足观赏者的审美需要。因此偶不要对我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找到更符合新时代古典园林欣赏要求的空间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20.
蒋星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141-7142
稻作农业的周期性特点及其对节令、历法的要求,使侗族产生了对应于农事生产各阶段、各环节的神灵祭祀习俗,以此来祈求丰收、报告收成和表达感激之情,而年节、春祈、秋报因为在农业生产中有着特殊意义,而被赋予更多的社会生活内涵,演化成农事节日。围绕着农业活动和生产习俗,侗族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笔者介绍了侗族人民包括社节、下田节、清明节、开秧节、祭牛节、吃新节、祈雨节和春节在内的农事祭祀活动,综述了对土地崇拜的信仰及节日祭祀、祖先祭祀和谷神祭祀是侗族农耕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阐明祭祀是在不断重复、反复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产民俗,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后的习俗惯制,在农业祭祀活动中相应产生的禁忌民俗则是人们因为经验与知识的缺乏,无力改变荒年及晴雨丰歉的现实而依靠巫术希望求得丰收的结果。笔者认为,尽管侗族传统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地改变,但出于对农业和土地的依赖,农业祭祀活动仍将在侗族人们的生活中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