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25%嘧环·咯菌腈悬浮剂1 200倍、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1 500倍等处理防治桑果菌核病,4次药后防效超过97%,防治效果理想。25%啶菌噁唑乳油750倍、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250倍防效也较理想,超过80%。  相似文献   

2.
研究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525 mL·hm-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mL·hm-2、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675 mL·hm-2、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75 mL·hm-2 4种杀菌剂,不同时期和施药次数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盛花期施药效果优于初花期,其中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盛花期防治效果比初花期提升31.7百分点;2次施药效果优于单次,以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的差异最大,达到29.6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于蚕豆盛花期后使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450 mL·hm-2、25%嘧菌酯悬浮剂900 mL·hm-2、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450 g·hm-2 1次或40%精甲·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 2次对蚕豆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蚕豆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4.
张莉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936-2938
本文对萱草叶枯病在萱草苗期、叶片、花薹上的田间病症进行了调查和描述,并调查了萱草叶枯病的发生规律。通过室内药剂筛选后,再对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5%咪鲜胺微乳剂、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喷雾防治萱草叶枯病试验,结果表明,二次用药10 d后,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田间防治效果为93.8%,其次为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1 000倍液和45%咪鲜胺微乳剂1 000倍液,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90.6%和90.3%,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这些药剂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7种药剂防治番茄黄叶枯萎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等7种单一药剂和复配药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防治效果好,校正防效分别为82.0%、79.5%和77.6%;而80%乙蒜素乳油与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30%嘧菌酯悬浮剂的复配剂的防治效果比单剂使用的更明显,高达93.6%和89.1%;其次为500 g·L-1异菌脲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也对番茄黄叶枯萎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校正防效分别为72.4%和71.2%;45%咪鲜胺水乳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为69.2%和54.5%。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浙江新昌茶叶炭疽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病害特征描述,通过对病原菌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致病性的试验和rDNA ITS序列的测定比较,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针对该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药剂敏感性测定。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浙江省新昌县的茶叶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n gloeosporioides);15种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微乳剂、250 g·L-1丙环唑乳油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炭疽病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EC50<1 mg·L-1);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颗粒剂和10%己唑醇悬浮剂的抑制效果次之(1 mg·L-150<10 mg·L-1);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EC50>10 mg·L-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颗粒剂对茶叶炭疽病菌丝生长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7.
对茄子褐纹病在叶片、茎干、果实上的田间发病症状进行调查,进行大棚和露地栽培对茄子褐纹病控制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对茄子褐纹病控制作用达96.9%以上。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种杀菌剂进行茄子褐纹病的田间喷雾防治试验表明,2次用药10 d后,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效最好,其次为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效分别为86.7%、85.8%、84.8%,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进行药剂蘸根和淋根处理对草莓定植初期的保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2017年浙江省草莓定植初期炭疽病重发情况下,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加62.5 g·L-1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0倍液加34 g·L-1含氨基酸水溶肥400倍液药剂蘸根加栽后淋根处理,草莓植株成活率达到97%,空白对照成活率仅为53.5%,667 m2节省成本2 643元。表明草莓在定植时蘸根加栽后淋根处理对植株成活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5种药剂对浙贝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0 g·L-1异菌脲悬浮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第3次药后20 d防效都超过70%,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评价6种生物农药和1种化学农药对杨梅果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对照,施用8 000 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1 0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杨梅果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防治效果在78.8%92.3%。考虑到农药减量,以上2种生物药剂搭配250 g·L-1嘧菌酯也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药效测定,比较多种杀虫剂对莲藕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亿PIB·mL-1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10%多杀霉素悬浮剂、7.5%鱼藤酮乳油、32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5种生物农药活性较高,与181 g·L-1 zeta-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3种化学药剂室内药效相当。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00 g·L-1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稀释75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好,其次为40%氟啶胺悬浮剂稀释 1 000倍液。两种药剂均对草莓安全,可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 400 g·L-1 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有效成分用量450 g·hm-2,第3次药后 14 d 防效达 82.9%。  相似文献   

14.
评价啶酰菌胺等 7 种药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处理防效最好,末次药后14 d防效为80.3%,其次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38%唑醚·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治效果也较理想,末次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9.1%、76.4%、74.6%。  相似文献   

15.
7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筛选高效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安全杀菌剂,选择7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次之,80亿CFU·mL-1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的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16.
以梵净山石斛成熟的蒴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处理对梵净山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石斛无菌播种最佳的培养基为KN+6-BA 0.5 mg·L-1+NAA 0.5 mg·L-1+10%CM+AC 1.0 g·L-1,萌发率达到95.5%;原球茎增殖最优培养基为B5+6-BA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小苗生根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水稻纹枯病发病不同时期用药,明确纹枯病发病初期是采用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存在差异,供试药剂中240 g·L-1噻肤酰胺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以微型月季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以微型月季幼嫩茎尖为外植体,75%乙醇灭菌30 s,用无菌水清洗,再用0.1% HgCl2+体积分数0.5%吐温20灭菌6 min,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MS培养基+6-BA 1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条件下,微型月季茎尖出芽诱导率可达到83.3%,培养22 d左右,诱导出的小苗生长健康、发育迅速。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 mg·L-1+NAA 0.06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生根培养基宜选用1/2 MS+IBA 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生根1个月后炼苗移栽,种植于穴盘中。待主根粗壮、植株生长健壮后转移至营养钵,基质采用草炭∶珍珠岩体积比3∶1。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依维菌素乳油对杨梅果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500倍液药后3、8、14 d的防效高达100%、100%、93.4%,与对照药剂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相仿,不但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机直播稻田草害和防治问题,研究了几种封闭除草剂及其混配剂在机直播稻田“播喷同步”机械化封闭除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79.2g·hm-2+300g·L-1丙草胺乳油360g·hm-2、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9.5g·hm-2+300g·L-1丙草胺乳油225g·hm-2处理对机直播田杂草防效优,杀草谱广,持效期长,且安全性好,处理35d后,对稗草的密度防效分别为97.2%和93.3%,对阔叶草密度防效100%。35%丙·嘧草·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25g·hm-2处理、17%吡嘧·丙草胺泡腾片510g·hm-2处理、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45g·hm-2处理以及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225g·hm-2处理35d后对稗草防效均在80%以上,35%丙·嘧草·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25g·hm-2处理和17%吡嘧·丙草胺泡腾片510g·hm-2处理对阔叶草防效分别为99.3%和93.2%,但后2种处理对阔叶草防效差。因此,可以根据田间草相,选择以上除草剂单剂或混配剂在机直播稻“播喷同步”封闭除草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