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主要病原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出能有效防治苹果主要病害的三唑类杀菌剂,为苹果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3种苹果病害病原菌的毒力,筛选出高效杀菌剂后进行田间防治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188 6、2.751 3、0.076 3、0.108 6 mg/L,其对苹果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0.438 0、47.512 0、0.720 0、1.876 6 mg/L,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EC50分别为9.004 7、9.020 9、0.432 0、3.355 6 mg/L。2014年和2015年选用抑菌效果较好的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SC对春梢期斑点落叶病防效最好,分别为82.74%和85.32%,但3种药剂间差异不显著;10%苯醚甲环唑WG对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2.20%和83.53%,与戊唑醇差异不显著;10%苯醚甲环唑WG和430 g/L戊唑醇SC对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贮藏30 d防效分别为80.97%、83.09%(2014年)和81.04%、79.45%(2015年),但2种药剂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3种苹果主要病害均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建议在生长季防治苹果病害时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丙环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3种三唑类杀菌剂,研究其在香蕉全果、果肉和果皮中的冷冻储藏稳定性。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香蕉样品中丙环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3种杀菌剂的定量限分别为0.01、0.005和0.01 mg/kg。实验分别测试了0.1和3.0 mg/kg两种不同浓度的三种杀菌剂在香蕉不同基质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高浓度(3.0 mg/kg)时,储藏360 d后,丙环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在全果、果肉和果皮3种样品基质中的浓度均能稳定在90%以上;在低浓度(0.1 mg/kg)时,储藏360 d后,丙环唑在全果、果肉和果皮3种样品基质中的浓度也能稳定在90%以上;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在香蕉果皮中储藏360 d后的浓度稳定在95%以上,但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在全果和果肉中分别降低至83%和76%。3种杀菌剂在香蕉果皮中最容易保持稳定,其次为香蕉全果,在香蕉果肉中更容易降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映体对3种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杀菌活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各对映体对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再育镰刀菌F.proliferatum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的杀菌活性,并分析各对映体EC50值。【结果】3种三唑类手性杀菌剂对映体对供试串珠镰刀菌、再育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菌株的杀菌活性存在差异,(-)-戊唑醇(+)-戊唑醇,二者杀菌活性相差32~208倍;(+)-腈菌唑(-)-腈菌唑,二者杀菌活性相差1.4~6.4倍;在苯醚甲环唑对映体之间,(2R,4R)-苯醚甲环唑活性最高,4个对映体之间的杀菌活性相差3.7~15.5倍。【结论】3种三唑类手性杀菌剂对映体对串珠镰刀菌、再育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杀菌活性均表现出选择性差异,(-)-戊唑醇、(+)-腈菌唑和(2R,4R)-苯醚甲环唑表现出较高的杀菌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筛选活性高的杀菌剂、减少农药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3种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和联合毒性.[方法]采用静态换水方法研究了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3种杀菌剂对饰纹姬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其联合毒性,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烯唑醇在24、48和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80、62.40和41.20 mg/L;苯醚甲环唑的LC50分别为11.50、10.40和9.00 mg/L;咪鲜胺锰盐的LC50分别为49.30、6.40和3.00 mg/L;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对饰纹姬蛙蝌蚪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19.90、2.50和0.03 mg/L.在联合毒性试验中,烯唑醇+苯醚甲环唑的联合毒性和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联合毒性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咪鲜胺锰盐+烯唑醇联合组中除了0.6U +0.4U毒性比组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外,其他3个毒性比组均表现为拮抗作用.[结论]为进一步了解农药对两栖类的毒性影响以及农药在农业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不同剂型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采用半静态试验法,测定了不同剂型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95%苯醚甲环唑原药、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400 g·L-1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6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96 h的LC50值与95%置信限(括号内)分别为1.05(0.93~1.13)、1.34(1.26~1.39)、1.44(1.37~1.52)、2.72(2.68~2.76)a.i.mg·L-1;93%嘧菌酯原药、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25%嘧菌酯悬浮剂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96 h的LC50值与95%置信限(括号内)分别为0.67(0.64~0.72)、0.88(0.85~0.92)、1.03(0.98~1.07)、1.60(1.10~1.81)a.i.mg·L-1。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不同剂型苯醚甲环唑及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级别均为中毒;25%嘧菌酯悬浮剂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级别为中毒;93%嘧菌酯原药和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级别为高毒。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剂型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存在差异,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原药、悬浮种衣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6.
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兰花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等3种三唑类农药在西兰花中的残留动态试验。建立了GC-MS测定西兰花中3种三唑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并开展了在西兰花中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根据现有的膳食摄入数据计算,西兰花生产中使用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应控制使用量,并建议设置28 d以上的安全间隔期;建议对西兰花生产使用戊唑醇的风险进行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褐腐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抑菌持效期长且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为火龙果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褐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通过测量和观察抑菌圈大小及消失时间测定16种杀菌剂抑制病菌生长的持效期,对其中抑菌效果好或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与防效比较。【结果】咯菌腈、丙环唑、丙硫菌唑、戊唑醇、氟硅唑、异菌脲等6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菌持效期长,培养15 d后抑菌圈尚未消失;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3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菌持效期较长;多菌灵、噻菌灵、嘧菌酯等3种杀菌剂初期对病菌的抑菌持效期较短;丙森锌、春雷霉素、百菌清、氟环唑等4种杀菌剂的抑菌持效期极短。田间药效试验显示,戊唑醇、异菌脲、氟硅唑、丙硫菌唑、丙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火龙果嫩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除丙环唑在500 mg/kg施药浓度下对火龙果嫩茎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外,其余4种杀菌剂对火龙果生长安全。【结论】生产上优先推荐使用具有内吸活性的戊唑醇、异菌脲、氟硅唑、丙硫菌唑、丙环唑等药剂防治火龙果褐腐病,轮换用药;在病情压力较大的果园,施药浓度可以适当加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一次,亩用20%烯肟·戊唑醇SC+25%戊唑醇WP各20 g,平均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高于施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SC 15 g;亩用21%井冈·三唑醇WP 90g的防治效果可达80%左右,接近于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SC 15g,且二者防效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苹果炭疽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己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敏感性依次下降,EC50值均在2.2μg/ml以下,EC90值均低于21μg/ml;甲基硫菌灵对苹果炭疽病菌毒力EC50值为1.9008μg/ml,与腈菌唑毒力相当;而福美锌、醚菌酯和代森联抑制病菌生长的毒力显著低于三唑类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胺硫磷和三唑磷对草鱼受精卵和初孵仔鱼进行毒性试验,探讨有机磷农药对鱼类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浓度高于5 ng/L时,2种农药对草鱼胚胎均具有明显的致死、致畸等不良影响;低于这个浓度部分胚胎可以正常发育;水胺硫磷和三唑磷对草鱼初孵仔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34和0.68 ng/L.这说明有机磷农药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并且对于有机磷农药的毒性,草鱼初孵仔鱼阶段比受精卵胚胎发育阶段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比较了5种新型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选用高效单剂进行复配研究,明确最佳配比;根据药剂理化性质选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将混剂加工成对环境友好的水悬浮剂。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中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有效中浓度,EC50)由高到低顺序为:嘧菌酯(0.005 19μg/ml)、已唑醇(0.025 20μg/ml)、戊唑醇(0.209 10μg/ml)、丙环唑(0.349 70μg/ml)、苯醚甲环唑(0.777 10μg/ml);毒力最高的嘧菌酯与己唑醇复配的最佳配比为1∶2(增效系数SR值为1.55);嘧菌酯.己唑醇悬浮剂的最优配方组成为:8.0%嘧菌酯、16.0%己唑醇、2.0%分散剂550s、2.0%农乳404#、0.125%黄原胶、1.5%硅酸镁铝。  相似文献   

12.
三唑类杀菌剂金环唑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 ,其同系物包括戊环唑、甲环唑、乙环唑、丙环唑和醚唑。除戊环唑外 ,这类化合物的分子既有顺、反异构 ,又有旋光异构。综合报道了金环唑同系物之间及其分子立体异构体之间的构效关系 ,介绍了金环唑顺、反异构体与立体异构体的制备方法 ,同时研究了丙环唑及其硝酸盐对 6种病原真菌的毒力以及 2 5 %乙环唑弥散剂、 2 5 %金环唑复合弥散剂的配制与药效  相似文献   

13.
何洁  梁霜  张国俊  赵致  李忠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8):2124-2132
【目的】明确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并探究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以期为太子参叶斑病田间药剂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具有典型叶斑病症状的太子参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多基因(ITS、tef1、LSU、SSU、GAPDH和rpb2)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常见杀菌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30%苯甲丙环唑乳油)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引起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aria tenuissima),菌株编号为TZSYB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6种杀菌剂对菌株TZSYB1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30%苯甲丙环唑乳油的抑制活性最强,对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0.81 μg/mL;其次为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和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EC50分别为21.31和27.31 μg/mL。【结论】引起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进一步开展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5种药剂对2株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w=25%丙环唑、w=12.5%戊唑醇、w=80%乙蒜素、w=25%咪鲜胺和w=5%井冈霉素5种杀菌剂对R-HKB和R-DZC两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丙环唑对R-HKB的毒力和戊唑醇对R-DZC的毒力均最大,其EC50值分别为0.0132mg·L-1和0.4131mg·L-1;井冈霉素对R-HKB和R-DZC的毒力均最小,其EC50值分别为714.4948mg·L-1和663.4171mg·L-1。其毒力倍数分别比丙环唑和戊唑醇小(54128.4倍和1606.0倍)。提示:丙环唑和戊唑醇对R-HKB和R-DZC两株立枯丝核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9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Scytalidium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该10种杀菌剂EC50值和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比较分析认为,腈菌唑的毒力效果最好,其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及咪鲜胺锰盐4种杀菌剂,异菌脲、氟硅唑+恶唑菌酮、多菌灵3种杀菌剂抑菌能力也较强。以上8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干腐病室内药剂筛选及防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戊唑醇、氰烯菌酯和恶霉灵6种杀菌剂对4种马铃薯干腐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4种镰刀菌抑制作用最强的药剂均为咪鲜胺,EC_(50)值范围为0.010~0.057μg/m L;氰烯菌酯对接骨木镰刀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而恶霉灵的抑菌作用普遍较差,EC_(50)值为9.340~64.408μg/m L;其他4种药剂效果较好。对接菌薯块进行药剂处理可抑制病斑横向扩展及病原菌纵向侵入,但不同杀菌剂防效不同。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戊唑醇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原药对橡胶树白根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抑霉唑、三唑酮、咪鲜胺、嘧菌酯、十三吗啉8种药剂对橡胶树白根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抑菌效果较好,其EC50在0.017 7~6.013 6μg/m L,其中戊唑醇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7 7μg/m L;腈菌唑、丙环唑、抑霉唑的抑制作用较强,其EC50分别为0.027 8、0.045 6和0.077 3μg/m L。甲基托布津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41.299 0μg/m L。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给其田间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室内生长速率法对4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中噻呋·戊唑醇、精甲·咯·嘧菌和苯甲‘醚茵酯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其EC50分别为0.0761、0.0798和0.0353mg/L,中生菌素效果次之。【结论】在供试的几种药剂中,中噻呋·戊唑醇、精甲·咯·嘧茵和苯甲·醚茵酯具有较好的抑茵效果,建议用于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先接种后施药的方法,在海棠苗和富士苹果幼树上测试了11种杀菌剂对苹果褐斑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爱可、敌力脱、福星和使百克2号4种杀菌剂对苹果褐斑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世高、宝丽安、全福和高扑对苹果褐斑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不显著;凯润、百泰和多菌灵对苹果褐斑病无任何治疗效果.有效施药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爱可、敌力脱、福星和使百克2号4种杀菌剂在病斑显症前使用,能有效抑制病斑产生,且用药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4种药剂在病菌侵染后第3天施用,平均防效达96%,第5天施用,平均防效达77%;4种药剂在病斑显症初期施用,能有效抑制病斑扩展和产孢;在病斑产孢初期施用,能有效抑制病斑产孢.据此结果,田间治疗苹果褐斑病的有效施药时期为病原菌侵染后的1周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