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对纤维用苎麻品种中苎1号实生苗进行3.75万、7.5万、15万、45万、75万、120万株·hm-2 6个移栽密度试验, 以了解不同移栽密度对苎麻次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鲜重最高, 头麻和三麻都是移栽密度为45万·hm-2处理;干皮重最高, 头麻移栽密度为15万·hm-2处理, 二麻移栽密度为7.5万·hm-2处理, 三麻移栽密度为3.75万或120万·hm-2处理。  相似文献   

2.
进行 2 种鲜食蚕豆设施栽培模式试验,对不同模式鲜食蚕豆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作大棚西瓜鲜食蚕豆分枝数为6.7个,地上秸秆重659.1 g,单株荚数20.3个,单株荚重439.5 g,产量17.745 t·hm-2,增加收入17.745万元·hm-2;鲜食蚕豆套种葡萄的分枝数5.5个,地上秸秆重555.2 g,单株荚数18.8个,单株荚重408.0 g,产量11.385 t·hm-2,增加收入11.385万元·hm-2。  相似文献   

3.
以靖江香沙芋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4个播期:B1(2月20日)、B2(3月1日)、B3(3月11日)、B4(3月21日)和3种种植密度:M1(3.75万株·hm-2)、M2(5.25万株·hm-2)和M3(6.75万株·hm-2),研究其对芋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播期对芋头出苗期、齐苗期、块茎膨大期和谢荷期的影响逐渐下降。播期、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块茎形成期、谢荷期芋头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显著影响,对齐苗期则无显著影响。子孙芋实际产量与种植密度成正比,随播期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商品芋产量则以B3M2处理最高,为13 936 kg·hm-2,B4M1处理最低,为11 766 kg·hm-2。建议香沙芋适宜播期和适宜密度分别为3月11日和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肥料(F)和密度(M)对菜豆鲜绿1号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优化菜豆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含N、P2O5、K2O分别为25.7%、10.0%和18.9%的混合肥料施319.5、245.0、172.5 kg·hm-2,分别用F1、F2、F3表示;密度26万、23万、20万·hm-2,分别用M1、M2、M3表示。结果表明,在高肥(F1)处理中,都是密度最小(M3)处理的分枝、有效荚、单株重表现较好,而豆荚、茎叶产量是高密度(M1)处理最好;在中肥(F2)处理中,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均是中密度(M2)的处理表现最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低肥(F3)处理中,除株高和产量为低密度表现较好外,其余农艺性状都是中密度表现较好。总体来看,当N、P2O5、K2O分别施115.0、45.0和85.0 kg·hm-2,菜豆鲜绿1号密度为23万·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春季菜用大豆高雄9号肥料与密度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开展了肥料与密度的相关性试验。试验发现在高施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鲜重、豆荚产量、茎叶产量都是F1M1最高;在中施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豆荚产量、茎叶产量F2M1最高,单株鲜重F2M3最高;在低施肥水平下,株高、茎叶产量F3M1最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豆荚产量都是F3M3最高。当纯N、P2O5、K2O施入量分别为149、45、104 kg·hm-2时,密度为26万株·hm-2,得到最高豆荚产量9.76 t·hm-2。  相似文献   

6.
以超级稻甬优7850为材料,研究了4种移栽密度(11.25万、15.00万、18.75万、22.50万丛·hm-2)和3种施氮量(纯氮180、225、270 kg·hm-2)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最高苗数逐渐增加,有效穗数先增后减;成穗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少,每穗总粒数、结实率随着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随着密度和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保持稳定。根据试验结果,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主要性状有显著影响,在密度18.75万丛·hm-2、施纯氮量225 kg·hm-2的条件下有利于甬优7850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育种试验地(公主岭)对春小麦品种吉春13号进行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播期为3月29日、4月10日和21日,种植密度为350万、400万、450万、500万和550万株·hm-2,研究不同处理组合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密度对产量也有显著影响。春小麦吉春13号在4月10日播种、密度500万株·hm-2下,籽粒产量最高,达5.953 t·hm-2。  相似文献   

8.
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西瓜佳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佳蜜的叶片日增长量、单瓜重和单株商品果数均呈下降趋势,开花期略有推迟;而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密度5250株·hm-2时达到最大值32.555t·hm-2,比对照增加13.9%;中心糖度和边缘糖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加略有下降。佳蜜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5250株·hm-2。  相似文献   

9.
以福红991、H368及ZH-01 3个红麻品种为试材,研究适宜机械播种与收割的品种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如以产量为考量对象,福红991密度21万株·hm-2较高;如以机械收割为考量对象,则H368密度27万株·hm-2 最佳,更适宜机械收割。  相似文献   

10.
稻菇轮作生态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菇轮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种植模式,通过稻菇水旱轮作,消除水稻越冬代病虫的寄主,有效降低虫口密度,优化了农田生态系统。本试验充分利用冬闲田,以稻草及茭白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做原料种植大球盖菇,667 m2稻谷产量比普通稻作平均增产107.4 kg,增加收益475.14元。根据2016—2018年的调查数据,大球盖菇平均鲜菇产量为24.48 t·hm-2,产值9.79万元·hm-2,投入成本3.90万元·hm-2,纯收益5.89万元·hm-2。综合可知,稻菇二熟可增加收益6.60万元·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单季杂交晚稻浙优18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极显著地提高有效穗数,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却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移栽密度在10.00万~26.67万丛·hm2的6个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用量的增加极显著地提高有效穗数,而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却表现为极显著的下降趋势,纯N用量180、270、360和450 kg·hm-2处理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该4个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纯N用量90 kg·hm-2处理和不施肥对照。综合分析认为,浙优18在台州作单季晚稻栽培,视肥水条件,移栽密度以11.50万~16.00万丛·hm-2、纯N用量以18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以32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油茬直播杂交稻低成苗密度下的产量性状,并进行相关性、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10.5万株·hm-2的低成苗密度下,参试品种有效穗数为135.85万~216.89万·hm-2,实粒数为131.10~198.07粒·穗-1,结实率为85.31%~95.65%,千粒重为22.31~35.81 g,产量为6 831.49~10 986.61 kg·hm-2。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r=0.317)、千粒重(r=0.288)和实粒数(r=0.158)密切相关,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率从大到小分别是有效穗(0.419 7)、千粒重(0.347 0)、实粒数(0.202 9)。由此可知,在生产上应注意协调三者间关系,在增加有效穗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穗粒结构,从而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对早收栽培甘薯浙紫薯1号进行了3.00万、3.75万、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 7个密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1号于5月22日扦插,8月19日收获,生长期89 d,扦插密度以6.7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于2016年进行16个大豆品种(系)比较试验,2017年以中豆4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设计,对施肥水平和栽培密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豆40以“青春期”长、熟期中等、单株分枝多、单株结荚多、单株粒重高等突出表现,对比鄂豆10号优势明显。长“青春期”型、中迟熟型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优势明显。以中豆40为例,配套栽培密度45.0万~50.0万株·hm-2,配施N 90 kg·hm-2、P2O5 67.5~90 kg·hm-2和K2O 67.5~90 kg·hm-2,是江汉平原大豆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葡萄种植过程中施用常规有机肥引起土壤养分投入失衡、土壤酸化、土壤磷钾过量累积,导致葡萄产量及品质下降等问题,本研究于2019年进行了生物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影响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综合管理措施(ISSM)处理产量为11 98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比,葡萄产量增加2 550 kg·hm-2,增产率达到27.03%;在经济效益方面,ISSM处理产值为455 430元·hm-2,利润达到了454 058元·hm-2,较CK处理提高96 395元·hm-2。ISSM处理的葡萄单穗重(上部、中部、下部)、单粒重(上部、中部、下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部)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6.
进行不同移栽密度对山区单季稻甬优15的生育动态、经济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万~8.33万丛·hm-2范围内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以行株距40 cm×40 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明小麦合理轮作制度和磷肥管理。【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连续两年在花生(PCR)、玉米(MCR)和花生‖玉米(ICR)茬口下种植冬小麦,分别设P0(0 kg P2O5·hm-2)、P90(90 kg P2O5·hm-2)、P180(180 kg P2O5·hm-2)和P270(270 kg P2O5·hm-2)4个施磷水平,研究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分蘖及成穗率、灌浆速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1)同一茬口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和单穗干重均呈P270>P180>P90>P0处理;冬小麦穗粒数、干物质向籽粒中分配率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180施磷水平下达到最大值。(2)不同茬口下,各施磷水平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均表现为PCR>ICR>MCR;在不施磷(P0)和低磷(P90)水平时,花生茬口下的冬小麦各时期干物质量、产量均大于花生‖玉米茬口和玉米茬口,但在P180、P270施磷水平时,花生‖玉米茬口下的冬小麦各时期干物质量、产量则均大于花生茬口和玉米茬口。(3)结合施磷量与产量拟合曲线,花生茬口冬小麦最高产量为10 493.6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77.0 kg·hm-2;花生‖玉米茬口最高产量为10 749.8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78.9 kg·hm-2;玉米茬口最高产量为9 936.2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89.3 kg·hm-2。【结论】花生茬口及花生‖玉米茬口的冬小麦分蘖成穗、干物质积累与转移、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方面均优于玉米茬口,冬小麦产量潜力大,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低,为177.0—178.9 kg·hm-2。  相似文献   

18.
以优质油菜新品种浔油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浔油10号最佳播期在9月25日至10月10日,最佳密度为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单季杂交晚稻嘉丰优2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移栽密度19.5万丛·hm-2处理的产量与6.0万丛·hm-2处理的产量在10%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他的均未达显著水平;移栽密度对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但对每穗实粒数的影响不显著;5个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以及5个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复杂,随着移栽密度增减,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于产量的作用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移栽密度各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很明显;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除千粒重外,其他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比较大,高产高效栽培应特别重视在促进较大群体形成并获得较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健壮个体,提高结实率,促进穗大粒多;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和生产实际认为,嘉丰优2号的移栽密度以15.0万丛·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在苏北地区进行小麦种子4种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其出苗及产量的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浸种处理能使小麦提早出苗2~3 d,增加基本苗12万~126万·hm-2,其中以浸种 12 和 24 h 2个处理的效果最明显;浸种处理能明显提高小麦茎蘖数和有效穗数,且均以 12 h 效果最明显,分别增加 609万、84万·hm-2;浸种处理产量比不浸种处理增产249~488 kg·hm-2,其中浸种 12 h 增产488 kg·hm-2,增产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