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20年对晚粳稻新品种浙粳100采用不同育秧、移栽方式研究对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穴播(手插密植)类型田,秧苗基部明显增宽,茎叶增重,根系增多,实现大穗增粒增重,有望夺取水稻高产;返青快,从移栽到有效分蘖终止期比盘播(机插)短4 d;有效穗增加,总粒数、实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加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2021年对晚粳稻新品种浙湖粳26种子生产田采用不同育秧、移栽的生产方式,研究不同生产方式对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穴播(手插密植)类型田,秧苗基部明显增宽,茎叶增重,根系增多,实现大穗增粒增重,有望夺取水稻高产;返青快,盘播(机插)成穗率高,相比穴播(手插)实际产量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3.
2ZBZ—600型水稻穴盘育秧设备简介水稻抛秧要求采用穴盘育秧,目前主要是人工作业,采用混土播种或人工撒播等方法播种育秧。由于穴盘育秧不同于常规平盘育秧,它要求每穴播种3粒~5粒种子,而人工作业时均匀度较差,致使空穴率一般高达20%左右,合格率仅为6...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播量对水稻钵体毯式育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绥粳4号为材料,设置每穴3粒和每穴5粒播种及常规机械播种(125g/盘),结果每穴3粒和每穴5粒的秧苗素质均高于常规播种,其中每穴3粒秧苗素质更高;在30cm×14cm的人工移栽密度下,每穴5粒播种的秧苗移栽水稻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推广水稻栽培新技术,探索适宜的水稻钵盘育秧栽培技术模式,设计了水稻钵盘育秧抛秧、丢秧、人工栽秧3种栽培模式与水稻湿润育秧人工栽秧(对照)共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钵盘育秧栽培模式与湿润育秧人工栽秧比较,水稻生长性状有所增加,其中,分蘖率增加239~321个百分点,株高增加3.8~4.2 cm,穗实粒数增加10.4~22.9粒,结实率增加2.9~4.5个百分点,其余性状总体差异不明显;钵盘育秧丢秧和人工栽秧处理比湿润育秧亩产量分别增加24.1 kg和41.6 kg,增幅分别为3.2%和5.5%;钵盘育秧处理比对照纯收入增加192.4~305.1元/亩。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表现,水稻钵盘育秧适宜选择丢秧和抛秧栽培模式,其次是人工栽秧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江淮一季稻区,选择穗数型、穗粒兼顾型和超大穗型3种类型杂交中籼水稻品种,采用机插盘育秧,本田模拟机插,设置25.0、30.0和33.0 cm 3种行距,配置15.0 cm株距、每穴2粒种子苗栽培情况下,比较3种类型水稻品种的分蘖与成穗、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对栽插行距的适应性不同,穗数型、穗粒兼顾型和超大穗型品种机插适宜行距分别为25.0、30.0和33.0 cm。  相似文献   

7.
超级早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形成与根系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水育秧移栽、旱育秧移栽、软盘旱育秧移栽、旱育秧抛秧、软盘育秧抛秧、点播和撒播等7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早稻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各栽培方式问根系性状差异明显,其中优势表现较明显的是早育秧移栽和点播处理;各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呈现移栽抛秧与点播撒播处理的趋势;栽培方式间结实率与千粒重差异很小,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8.
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在锦屏县开展钵盘育秧不同移栽密度的田间对比试验,以明确钵盘育秧在锦屏县的最适移栽密度。结果表明:处理3(11200穴/667m2)产量最高,为715.38kg/667m2,移栽密度高于处理3的处理4(13000穴/667m2)和处理5(14800穴/667m2),产量为667.54~673...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水育秧移栽、旱育秧移栽、软盘旱育秧移栽、旱育秧抛秧、软盘育秧抛秧、点播和撒播等7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早稻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各栽培方式间根系性状差异明显,其中优势表现较明显的是旱育秧移栽和点播处理;各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呈现移栽〉抛秧与点播〉撒播处理的趋势;栽培方式间结实率与千粒重差异很小,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10.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方法]以皖稻153的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为试验材料,直播田中母本1892S于6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1—72d,移栽田中母本1892S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6~77d。待种子成熟后,取3个田块进行实际测产,并随机抽取10穴植株测定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研究母本1892S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结果]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的播差期,直播田较移栽田推迟4~5d为宜。直播田的有效穗增加,每穴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相应减少。直播田的平均实际产量为143kg/hm2,移栽田为185kg/hm2。[结论]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具有省工、节能和效益高的特点,应提倡和推广该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2ZBZ600型水稻钵(穴)盘育秧设备。一次可完成钵盘的输送、铺底土、播种、覆土和洒水等整个育秧播种作业。该套设备每小时播种可达600盘,播种量和铺土量均可调整,每钵(穴)播种3-5粒,播种均匀,合格率〉90%、空穴率比人工作业减少15个百分点,适用于宽度不超过340mm的各种软(硬)塑钵(穴)育秧盘的水稻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12.
油菜茬后直播杂交水稻对其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油菜茬后直播杂交水稻的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选用4个杂交稻品种分别进行油菜茬后直播和正常季节育秧移栽,对比两种处理方式下杂交稻的生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与育秧移栽相比,直播杂交稻生育进程加快,全生育期缩短14~22d,水稻分蘖势较强,单位面积的茎蘖总量较大,单株有效穗增加,但穗着粒数和实粒数均明显降低,最终单株产量与育秧移栽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棉花穴盘育苗移栽高产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设计,研究了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与地膜直播栽培方式(CK)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的棉花生育期较CK长12 d,虽然全生育期整齐度和苗期生长势较CK差,但花期和絮期的生长势好于CK,单株成铃数明显增多,增产显著。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40-42
本试验基于穴盘育秧技术,开展了播期和穴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穴播量对穴盘育秧水稻秧苗素质具有较明显的影响。秧苗地上部百株鲜重、干重、株高、叶龄、茎基宽等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减小,部分指标在穴播5粒和6粒条件下随播期的推迟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百株秧苗根重及根条数随穴播量的增加而减小,穴播5粒和6粒处理的秧苗根重及根条数随播期的推迟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综合考量水稻生长期和播种密度,穴盘旱育秧条件下,适宜播期为5月20日,适宜播量为5粒/穴。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探讨水稻品种原谷珍香在黄山市的种植表现,笔者通过移栽和直播两种栽培方式,观察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的基本苗和有效穗显著增多,但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下降明显,千粒重变化不大,移栽的实收产量高于直播田的产量,但从综合的经济效益来看,相比移栽,直播更省工省时,能更大效益的提高该品种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在中稻上进行了无盘旱育秧抛栽与塑料软盘旱育秧抛栽、湿润育秧移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无盘旱育秧抛栽较塑料软盘旱育秧抛栽、湿润育秧移栽具有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等优点,增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早杂春制应用盘育小苗抛栽技术,比常规育秧移栽的每667平方米增加3万穗,增穗率15%。且母本抽穗整齐度大大提高,花期相对集中:父本个体壮大,分蘖穗增多,抽穗期和花期相对延长.从而提高了异交结实率,比常规育秧移栽的制种产量增加12%至20%。  相似文献   

18.
茶叶短穗扦插穴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的高效育苗技术对于茶叶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至关重要。茶叶短穗扦插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集短穗扦插和穴盘育苗于一体的现代茶叶高新育苗技术。育出的茶苗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基本没有缓苗期,为茶叶的种苗商品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就茶叶短穗扦插育穴盘苗中扦插的时期、基质和穴盘的准备、剪穗和扦插技术、苗圃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使用钵体毯式秧盘人工播种育苗每穴5粒种子的处理秧苗素质较高,秧苗成毯相对较好,移栽后返青较快,穗位较齐,出穗时间集中,产量性状较好,产量最高,产量达10972.0kg/hm~2。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熟期不育系、保持系、自育恢复系和F1组合共13个材料,进行干谷穴盘单粒点播湿润育苗移栽(简称:穴盘点播,下同)和传统秧厢撒播湿润育苗移栽(简称:秧厢撒播,下同)对比试验,比较了2种方式下的出苗情况、秧苗素质、分蘖动态、生育期和成熟期考种性状。结果表明:(1)穴盘点播在出苗的速度和整齐度方面远远落后于秧厢撒播,成苗率也显著低于秧厢撒播。移栽时在秧苗高度、叶龄、分蘖数等秧苗素质方面,穴盘点播也均低于秧厢撒播。穴盘点播移栽后各阶段分蘖及最高苗,也略差于秧厢撒播。(2)穴盘点播的播抽期略早于秧厢撒播,全生育期两者基本一致。穴盘点播的株高、穗长略高于秧厢撒播,但差异不显著。(3)穴盘点播的成穗率、株有效穗分别极显著、显著高于秧厢撒播。穴盘点播在穗总粒数/总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等穗粒结构方面,与秧厢撒播无显著差异。(4)穴盘点播简化了育苗程序、节省秧田、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在杂草防除、保证移栽单苗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