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建设探讨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韩福生,白秀玉在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过程中,基地建设是“三结合”的最基本条件,它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就农业院校而言,不论是教学、科研和生产;都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土地、畜禽、农牧业机械、...  相似文献   

2.
阐述我院校几十年来科研、教学、生产推广三结合的历史沿革及做法与效果,指出并分析了“三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三结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学校十几年来“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实践,证明“三结合”是一条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建设“三结合”活动基地是“三结合”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保证;三结合活动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有利于青年教师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相似文献   

4.
我校在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社会实践)三结合的实践中,对校内外“三结合”基地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使“三结合”基地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本满足了我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一、强化“三结合”体制,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三结合”教学基地我校校外“三结合”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是随着“太行山开发”而进行的。随着“三结合”的巩固和发展,我校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又在一些基础较好的单位和地区,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三结合”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5.
农业专科教育的任务是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推广应用型人才。专科教育带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教学中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原则是体现专科教育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正确选择。本文结合本校的实际做法,对“三结合”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去年5月农牧渔业部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提出:实行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正确的办学方向。会后一年来,各院校在省领导部门的支持下积极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三结合,面向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7.
1983年5月农牧渔业部要求农业高校建立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体制。江苏农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贯彻中共江苏省委“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精神,在省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1986年4月与响水县人民政府签署了组建“生产、教育、科研三结合联合体”的协议。随之又承担了“响水县县级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研究”课题。同年5月部分教师进驻响水县,开始了科技扶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农林专业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桂才  陈兰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64-365,177
本文对地方高校农林专业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教学、科研与生产三结合、形式多样化的基地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宁夏农学院最近几年来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我院今后应面向宁夏农村经济发展主战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在办学模式上,要适应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推广最新科技成果的任务。近些年,我院在贯彻党的教育、科技方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方面调整了科研结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比重,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实行多学科协同、校内外协作,扩大科研推广协作网,举办各种类型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不断完善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体系,充实三结合内容,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学校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地方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目前池州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存在基础比较薄弱,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自身特色,尚未搭建科研平台等问题,可通过构建“平台+模块+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应用型特色课程体系,强化“双师”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以及充分利用校内相关专业资源等方式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指导下,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等农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近几年来,我校在深化教育改革中,把加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取得了好的效果。 一、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为了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的问题,我们组织师生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结合是新形势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经验总结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重要原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教育,1958年明确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各校  相似文献   

14.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在毛主席“五·七”指示光辉照耀下,水产系的工农兵教师、工人、以及有关专业教师组织了“三结合”的专业班子,为抓好鱼苗这个重要环节,为充实专业教材,进行了家鱼人工繁殖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论实习基地在教学、科研及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业学校正在逐步改变原有的办学模式 ,开始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市场 ,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综合功能意识 ,逐步走上了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道路 ,使教学、科研、推广为农业生产服务。多年来 ,邯郸市农校建立了不同专业的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这些基地辐射和带动当地农业科技及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教学改革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实习基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三结合”的重要场所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  相似文献   

16.
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教学基地,组织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深入农村牧区,承担科研任务,参加农牧业生产,开展实践教学,实行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自1987年以来,在4个国家、省、厅级项目中,指导和培养34名本科生、3名专科生和11名硕士研究生,共完成28项专题研究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发表有学术价值的论文40余篇;完成的三个项目分别获省级三等奖、厅级一等奖、厅级三等奖,在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联合体 (简称联合体),正在向纵深发展,并且逐步走向规范化。根据对山西农大、河北农大、北京农大等农业高校的考察,联合体实质上是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新形式下三结合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看,农教联合体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松散卫星型,即以项目合同为联结,组织上较分散。二是行业和地区全面开发型。打破部门或地区的界限,以地区或行业全面开发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遵照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指示,于74年4月15日至6月15日在省食品公司南河川饲养场进行开门办学,实行了教学、生产、科研和工人、学员、教师两个三结合。在此期间根据生产的需要开展了一些小型的试验研究。现将“孵化过程中鸡蛋的失重”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广西捉学院 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提高教育 质量,促进粮食增产。 主动适应我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积极发 展与改革专科教育 真刀真枪进行毕业设计,培养提高学生能 力,为生产和实验室建设儆贡献、r 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提 ’高教学质量,出人才、出成果。 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有机化学》 积极开展科研,“充实教学内容和改善 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贵州农学院 统计教学要重视学生的适匣能力 潜心教学,务实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智力厦门水产学院 坚持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六门基础课程破革与建…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三结合”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新形势下,建立“三结合”基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三结合”基地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并以探索运行机制为中心,对如何管理好“三结合”基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