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典型猪瘟是我市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多呈慢性经过。因其病程较长,且治疗较困难,既增加费用又影响生猪生长,同时又易并发副伤寒等传染病,造成生猪死亡,给养猪带来较大的损失。现将该病在我市发生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非典型猪瘟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非典型猪瘟在本...  相似文献   

2.
猪瘟防疫的再认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我市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但猪瘟仍是目前危害较大的疫病,在不断总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减少猪瘟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非常普及,对防制猪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大面积暴发猪瘟和典型的急性猪瘟都很少见,但是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繁殖障碍型猪瘟和哺乳仔猪的非典型猪瘟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温和型猪瘟的症状和病变不典型,靠肉眼凭临床经验已经难以作出确诊,给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以至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延误病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疑某猪场发生非典型猪瘟,采取病死猪的脾、淋巴结,用Dot-ELISA法检测猪瘟抗原,结果阳性,诊断为猪瘟。同时用SPA-ELISA法对猪群开展猪瘟抗体的检测,先后采集75头份仔猪血样(20~28日龄),850头份生产母猪血样。检测结果表明,猪瘟抗体水平低于保护值(OD<0.3)的仔猪11头,占抽检仔猪的14.6%,母猪10头,占生产母猪的1.17%。为此对以上低抗体的猪用猪瘟兔化苗再次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经15天后检测其血清抗体的OD值,结果仍然没有升高。通过本试验证实,猪瘟低抗体的猪,对免疫的应答能力很差,低抗体的母猪还可能成为猪瘟的隐性感染者,并能垂直传播到下一代,是非典型猪瘟的传染源。淘汰低抗体的母猪,是控制和消灭非典型猪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当前我省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性猪瘟为主。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集中化猪场均实施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但近年来,集约化猪场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等。当前非典型猪瘟在我国较多的集约化猪场不同程度地发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病病或继发并发感染而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为了有效地防制当前集约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就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对于防制和消灭猪瘟带来了潜在的障碍。本文仅就非典型猪瘟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技术作一粗略的探讨, 一、非典型猪瘟的由来与特点猪瘟的类型,一般常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法国学者又将猪瘟分为常见型、变  相似文献   

8.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ogCholera.HC)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慢性、迟发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猪瘟和亚临床型猪瘟是低毒力猪瘟病毒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急性猪瘟相比,表现为多样性,而且特征很不明显,病程一般较长,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  相似文献   

9.
张日茂 《养猪》1992,(3):29-30
一、非典型猪瘟是目前猪瘟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广泛使用疫苗,猪瘟病的流行方式和发病特点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流行方式已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区域性散发流行。发病头数减少,死亡率降低,流行持续时间长,后期急性病猪死亡,部分猪康复。在发病特点上,由于疫苗接种的不断施行和免疫效果的不一致,临床上出现了所谓非典型猪瘟,即人们常说的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的特征主要是症状不典型,死亡率低,其  相似文献   

10.
温和型猪瘟是由低毒株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非典型猪瘟。 1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大小猪只均可发生,以50kg左右猪多发,有些病例是免疫过猪瘟活疫苗的。本病呈散发流行,病程多为10。15d,有的长达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
猪瘟(Hog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猪群,不分品种对该病均易感,目前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瘟病毒只有一个抗原型,但是研究证明,猪瘟病毒存在血清学变种,包括强毒株、弱毒株和引起慢性猪瘟的低毒力毒株。我国研制的兔化猪瘟弱毒苗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面积流行。但是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和病理变化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典型猪瘟。非典型猪瘟给兽医工作者控制该病提出了挑战。本研究分别应用猪瘟弱毒、强毒单抗纯化的酶联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2〕。近几年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瘟在不少地方仍不断发生和流行,特别是由于非典型猪瘟和温和性猪瘟的出现,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化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猪业科学》2006,23(4):12-12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危害大,流行广,对养猪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几十年来,猪瘟由过去的典型性猪瘟转为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以零星散发为主,没有明显季节性,这些都给猪瘟的诊断和防诒带来了新的难题。所以上期我们以“如何有效控制猪瘟?”为主题。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高度传染性疾病,危害大、流行广。近几十年来,猪瘟由过去的典型性猪瘟转为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给猪瘟的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我省1997年10月以来,在福州、南平、莆田、泉州等地非典型猪瘟的发生情况,并采用猪瘟单克隆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调查了这些猪场猪瘟的感染情况,发现这些猪场的猪瘟感染情况比较了严重。  相似文献   

16.
非典型性猪瘟多发于刚出生和断奶后1个月内的仔猪。刚出生的仔猪猪瘟主要表现腹泻、消瘦,病程慢,有的可能出现抖抖病。虽然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但是肾脏的出血点比较特征,具有诊断意义。诊断非典型猪瘟不能仅靠临床表现,一定要结合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等实验手段才能做出确诊。发病猪场应用猪瘟脾淋组织苗紧急免疫接种,能够较快控制病情。防制该病最关键的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以及对猪场进行定期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非典型猪瘟在牡丹江的发生日益严重,给广大养猪户和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与传统的猪瘟变化有着很大不同的疫病.临床上主要具有繁殖障碍性和温和性的特点,现介绍给广大同行,以期为猪瘟的新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猪瘟是危害猪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猪瘟被称为猪场疾病发生的"发动机",是猪场疾病的"头号杀手"。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猪瘟疫苗免疫密度的提高,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典型猪瘟在我国的猪场、农村养猪户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危害了养猪业的发展。因此就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猪瘟疫苗的使用进行总结、供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9.
春潮 《山东饲料》2004,(12):27-28
一、猪瘟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是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近二三十年,猪瘟由过去的典型性转为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为主,这给猪瘟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疑似繁殖障碍型猪瘟的防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似繁殖障碍型猪瘟的防制初报韦文权,杨正礼,黄维华,覃德全,姚炳员露塘农场545111编者按:猪瘟是严重危害猪的传染病,虽然急性型猪瘟发生减少了,但低毒猪瘟病毒株引起仔猪的非典型猪瘟,及在孕猪中引起流产、死胎、弱仔及新生仔猪死亡等情况增多了。我区近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