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良阔叶树种——桤木的分布、生长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引种栽培和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及生长状况的调查,主要阐述了桤木的适生环境及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了桤木的多种利用途径。桤木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和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阔叶树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2.
广西唇柱苣苔属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的20种野生唇柱苣苔属植物的生长状况、物候期、引种驯化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唇柱苣苔属植物在有保护设施条件下观赏性状比野生性状优良,开花物候期比引种地提前,无病虫害现象发生;②在疏林下,植物观赏性状跟引种地基本一致,开花比引种地延期,部分种类虫害较严重;③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栽培容易;④唇柱苣苔属植物适合盆栽观赏,其次是用于花坛布置、岩石园造景。  相似文献   

3.
作者1989年对福建省长汀县水保站在侵蚀地上引种的黑荆树林下土壤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黑荆树后,土壤砂粒和石砾相对减少、分散率降低、团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增加、结构体破坏率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大;持水量增加;渗透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苏引种的晚松生长过程、开花习性和生物量的研究发现:其树高和胸径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以第一次峰值最大;开花结实早,种子小、产量高;生物量高于湿地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寒性,伐桩能萌生新枝。研究结果表明,晚松适于在江苏各种类型土地上引种栽培,可作用材、薪炭和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5.
结合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对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模型(USLE)中的土壤主要侵蚀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闽江流域2003年遥感影像解泽数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数据,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研究确定的土壤侵蚀模数分级标准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9 470.68 km2,占流域面积的48.32%;流域依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各区段微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下降的趋势,而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呈现上升的趋势;闽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状况,微度侵蚀比重呈现沙溪>建溪>富屯溪,而轻度、强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现沙溪<建溪<富电溪.  相似文献   

6.
<正> 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自然分布于我国西部。泰山自1960年前后开始引种。经20年来的引种实践证明,华山松适应性强,生长良好,发育正常,大多数已开花结实。现将我们刘泰山引种的华山松林的初步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E),火炬松(Pinus taeda L.),以下简称“两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是荒山造林的速生用材树种。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抗病虫害强的特点。三十年代引种到广东,1972年引进我省。1975年桐柏县国营毛集林场和国营陈庄林场先后引种。通过试验观察记载,  相似文献   

8.
长林3号等油茶品种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亚林所引种长林3号、4号等5个油茶新品种,栽培6年后,单株产量2.51~4.87kg,比对照提高58.8%~208.2%,且品种间差异显著;冠幅产量1.71%~2.48kg/m2,比对照提高14.0%~65.3%;666.7m2平均产油17.56~34.88kg,比对照提高了114.9%~326.9%。引种的品种与原产地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变化不大。长林3号、4号等油茶品种适应性强、丰产稳产、产油高、抗性强,是适合湖北省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适应山区发展的美国布朗李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布郎李的两个品种-紫琥珀和黑宝石从1992年引入金华以来,表现出来的丰产稳产状,适应性强,品质佳等特点深当地群众喜爱,概述了这两个品种的生态生产物学特性及引种几个来的生长结果状况后,进而对它们的引种栽培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对湖南省郴州市引种栽培的常山胡柚对新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品质表现进行观测的基础上,总结了常山胡柚引种栽培技术,并分析了其在郴州市引种栽培的适应性。常山胡柚在郴州市生长发育情况正常,产量稳定,品质风味不变;病虫害较少,且都可控、易防治;生态、经济价值高。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完全适应郴州市的气候环境条件,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水稻编织物在坡耕地红壤水土流失控制上的作用.结果表明:稻草编织物覆盖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稻草编织物覆盖的小区径流量为697.67 m3,侵蚀量为6.44 t/hm2,而无覆盖的小区产生径流量为1 728.19 m3,侵蚀量为111.98 t/hm2,径流量是覆盖处理的2.48倍,侵蚀量是覆盖处理的17倍.降雨因子与径流量及侵蚀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雨强越大,径流量就越大;雨强大也导致侵蚀量增加;侵蚀量不仅与径流量有关,还与人类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2.
降香黄檀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泉生 《热带林业》2006,34(3):36-36,33
根据降香黄檀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仙游县的生态环境条件对其进行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在仙游县四旁和低山(海拔高200m~300m)引种生长表现正常,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8个月苗高生长量达1.67m;地径达1.86cm,未发现冻害,能安全过冬,对气候适应性强,为在仙游县大力发展该树种提供科学参照。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迳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未成林造林地水土流失进行观测、试验,将“世行模式”、“传统模式”的造林营林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比较、评价.试验表明:杉木未成林造林地(造林后头2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量超过当地允许侵蚀标准(10t/hm~2),达到(?)侵蚀(20—50t/hm~2);水土流失程度传统模式>世行模式>生态模式;目前在项目速生丰产林造林营林中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对防治未成林造林地的水土流失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油奈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油奈在平桥区表现为适应性强、结果早 ,丰产、稳产性强 ,适于在平桥区及豫南地区发展。对油奈引种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气候相似论"引种原理,引进具有应用潜力的12个梅花品种,在库尔勒地区进行2年引种驯化试验和适应性生长观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南京红、虎丘晚粉、送春、密花江等梅花品种,对指导梅花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刊词     
桉树原产澳洲,它具育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等特性。目前,世界上引种桉树的国家已达96个之多,人工林面积3000万亩,占全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2.5%成为世界上引种栽培、速生丰产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联合国  相似文献   

17.
<正> 桂竹(Phynostachys bambusoides)适应性强,较耐寒(在-16℃时未发现冻害),能耐轻度盐碱;竹材高大、坚硬,是撑船篙、农具柄和编织的好材料,深受群众喜爱。射阳林场自1966年以来,引种桂竹4000余亩。1966年引种的22.5亩,1973年满园,1977年测定每亩立竹1,770株,平均高8米,最高14  相似文献   

18.
<正> 大叶相思(Acacia aurilformis A.Cunn etBenth.)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具多种用途的优良速生造林树种。我国自60年代从国外引种以来,生长表现甚好,深受各地群众欢迎。目前,福建、广西南部等地也开始大量引种栽培。白粉病(Oidium sp.)是大叶相思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华南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以苗期,特别是幼苗期发病严重,发病株率一般为40-60%,严重时高达90-100%,病情指数可达50-75。感病幼苗轻者叶片退绿,卷曲或黄化,生长受到影响,延长苗木出圃时间;  相似文献   

19.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又叫沼泽落羽杉,原产美国东南部。近几年来,长江南北各地都有广泛引种栽培。上饶地区波阳县1976年开始引种栽培,经7年栽培证明,池杉喜湿、喜光、耐水淹、适应性强,是优良的用材树种。现将我区引种栽培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引种栽培的目 的撑绿竹是理想的造纸原料,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快、成材早、一次造竹林永续利用。竹林有很强的水土保持功能,竹子鞭根发达、相互交错,具有很强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功能,是生态建设中重要的竹种。仁怀市有发展竹林资源的环境,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