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大白菜是雌、雄同花的异花授粉作物,在选育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及配制杂交组合时,都要在隔离条件下进行人工授粉交配。人工授粉结籽效果与试材、环境因素、授粉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如何提高大白菜人工授粉的结籽率?本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个人田间授粉经验,总结了影响大白菜花期授粉受精的主要因素,及提高人工授粉结籽率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4年的研究表明,甘蓝经蜜蜂授粉能显著提早成熟期,提高结籽率,大幅度增加种子产量。有蜂授粉比无蜂区的甘蓝谢花结荚成熟期平均提早4天,结籽率平均提高17.2倍,种子产量平均提高18.2倍。利用蜜蜂为甘蓝授粉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网棚甘蓝制种中蜜蜂和壁蜂授粉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蜜蜂和壁蜂在网棚甘蓝制种中的授粉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壁蜂对网棚甘蓝制种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单株平均结荚率,单荚平均结籽数及种子产量方面均高于蜜蜂,用壁蜂给甘蓝授粉完全可以取代蜜蜂授粉,且不需要人工饲喂管理,节省人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比了不同气温对辣椒杂交授粉坐果率及结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杂交授粉的适宜气温为25~30℃,坐果率高,单椒结籽数多,秕籽少。  相似文献   

5.
应用大白菜石特和运农两个包头型自交不亲和系材料,在其主枝下部进行人工蕾期授粉,上部采用花期蜜蜂授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材料蜜蜂授粉结荚率分别为对79.1%,81.9%;单荚结子数分别为10.78粒和11.18粒。人工授粉结荚率分别为28.11%,19.52%;单荚平均结子数分别为5.54粒和5.18粒。蜜蜂授粉可显著地提高自交不亲和系的结英率和单荚子粒数,从而大大提高了种子产量,是繁殖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烟草杂种优势和挖掘育种潜在用途,对红花烟草6个类型中的9个品种杂交、6个品种套袋自交和自然授粉的结实率及结籽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烟草类型和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果结籽数存在极显著差异(1%水平)。虽然套袋自交和自然授粉结实率相同,但单果结籽数之间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萝卜和芜菁属间杂交的亲和性,以及为开展萝卜和芜菁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以7份不同类型的萝卜材料为母本,6份不同类型的芜菁材料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人工授粉过程中采用100 mg/L甘氨酸(Gly)、60 mg/L赤霉素(GA3)和5%氯化钠(NaCl)溶液涂抹柱头的方法,促进受精及子房和胚的发育,以涂抹清水为对照,然后用组织培养方法对杂种种子进行无菌苗培养。通过调查授粉后7 d、14 d及21 d的杂交结荚率及7~21 d的结荚率差值,分析萝卜和芜菁属间杂交的亲和性;然后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确定杂种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授粉后7 d,结荚率较高,随着授粉后时间的推移,结荚率迅速减少。不同杂交组合以及不同处理,对结荚率和结籽率的影响不同,组合R5×W4的结荚率保持最好,且结荚率最高;Gly处理对结荚率的保持效果较好,GA3处理获得种子的组合数量最多且结籽率最高。7个杂交组合获得74粒种子,出苗4株,经鉴定,在组合R9×W9上使用Gly处理,获得1株异源三倍体的属间杂种苗(3n=28),杂种高度不育,未获得萝卜和芜菁的双单倍体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8.
从授粉亲和性和授粉对果实,胚珠,珠心胚发育的影响,对蕉柑(CitrustankanTanaka)少籽(无籽)原因进行了分析,授粉试验结果表明,蕉柑不存在孢子体不亲和性,用育性正常的Peng柑(CitrusreticulataBlancocv.Ponkan)和雪柑(CitrussinensisOsbeckcv.Xuegan)花粉给蕉柑授粉,对蕉柑结实有重要作用,对结籽及增加胚数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黄瓜授粉结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温度下对黄瓜授粉,观察其结籽能力,结果表明:黄瓜授粉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9 ̄29℃,最佳授粉温度为25℃左右,在此温度范围授粉可以获得最多的单瓜结籽数。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王秋艳王永昌(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连116023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芸苔种,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大白菜为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优良组合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30%左右。为有效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企图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番茄杂种一代种子产量的各种因素的作用。 番茄植株的不同生长时期,花蕾不同发育期和不同授粉方式,对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有明显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测得三因素相互的主次关系(ABC和ACB)和最佳水平组合(A_2B_2C_2)。 植株进入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正好在杭州地区是5月中旬,杂交着果率最高,单果平均结籽数最多。盛花期授粉比蕾期授粉若果率提高,结籽数增加,重复授粉提高单果结籽数。 在投粉期间的环境条件对杂交制种的效果有一定影响,主要是适宜的温度。 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为母本,用双杆整枝调正果形大小,花数和盛花期。 利用贮藏两天的花粉,可以增加结籽数,增强发芽势和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2.
籽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经蜜蜂授粉,结籽率显著提高.纱网内有蜂授粉区比纱网內无蜂授粉区结籽率高31.27‰,死蓬率低14.25‰;比自然对照区结籽率高22.22‰,死蓬率低5.22‰。自然对照区比纱网内无蜂授粉区结籽率高9.05‰,死蓬率低9.03‰。自然放蜂授粉比自然对照区结籽率高24.14‰。推广籽莲花期放养蜜蜂为它授粉是莲子增产的一项重要指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提高地被菊结籽率的有效方法,为通过杂交方法培育菊花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7个地被菊无性系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授粉并结合荧光法检测花粉在柱头的萌发情况,研究自交和杂交不同配组方式及不同授粉时间、柱头形状、授粉方法对地被菊结籽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地被菊品种自交结籽率均为0;品种间杂交存在障碍,有正、反交结籽率迥异的现象,"Lz08-19"和"Lz08-18"正、反交结籽率差异达到45.29%;不同时间授粉对结籽率的影响不大,普遍在2%以内;柱头呈Y形时授粉的结籽率普遍高于I形和T形,最大差异为7.2%;不同授粉方法中,对克服地被菊杂交障碍效果较好的是蜜蜂授粉,其次是重复授粉、植物激素处理、生理盐水处理。【结论】综合分析花粉在柱头的萌发情况及试验结果后认为,蜜蜂授粉是提高地被菊结籽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分别比较在有蜜蜂等昆虫授粉的开放区和无蜜蜂授粉封闭区,油菜的油菜籽产量、结荚率、角粒数、千粒重、出油率5个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无蜜蜂授粉的封闭区相比,有蜜蜂等昆虫授粉的开放区油菜籽产量提高了19.16%、结荚率提高了13.80%、角粒数提高了11.10%、千粒重提高了11.88%、出油率提高了16.98%。  相似文献   

15.
<正> 徐州市大白菜杂种工作,从1978年小面积制种发展到1981年70多亩,每亩单产由50-60斤提高到155.2斤.1981年收获大白菜杂交一代种子10865斤.从四年制种工作看出:(一)每亩结荚数是构成种子单产的重要因素.(二)每荚平均结籽数因品种、株系亲和指数以及花期相遇情况而异,各自交系的结荚、结实率差异很大.(三)种子千粒重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开花早晚及种子在荚时间长短.一般情况下,同一株上开花早  相似文献   

16.
花期克服白菜自交不亲和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菜花期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乙醇溶液进行化学处理并人工辅助授粉以及利用手指捻柱头处理方法来克服其自交不亲和性。结果表明,6%NaCl处理可以使白菜结荚率和结籽率显著高于其他化学方法的效果,手指捻柱头的物理方法处理在亲和度指标和种子质量指标各方面均优于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的繁殖效率,促进榨菜杂交优势在生产中的利用,加快榨菜杂交种的开发和推广,采用大棚良好的隔离条件,对榨菜CMS授粉时期和授粉时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大栅内窄菜CMS在花期授粉和在12:30授粉时的结荚率最高,每荚粒数量多。  相似文献   

18.
南方长茄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雌、雄花龄授粉期对南方长茄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栽培模式为单只标准大棚种5畦,单行种植,株距45cm,三杆整枝,单株留果10个;花期授粉单果结籽数和种子重高于蕾期授粉,千粒重低于蕾期授粉,单果结籽数、单果种子重及千粒重均以开花当天的父本花粉授粉最高.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引种鉴定及综合分析姜秀芳王学勤马威方思霞(周口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周口466000)大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秋冬两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菜农对新引进的一些大白菜品种特性不够了解,盲目购种,造成产量不稳定,有的甚至不包心,不仅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而且...  相似文献   

20.
几个紫花苜蓿亚(变)种花粉和胚珠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紫花苜蓿的育性特征与种子产量紧密相关,研究紫花苜蓿不同亚(变)种的育性遗传变异可为紫花苜蓿育性基因定位和种子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07-2008年,利用TTC染色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对3个紫花苜蓿亚种,包括黄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subsp. falcata)、紫花苜蓿(M. sativa subsp. sativa)和蓝花苜蓿(M. sativa subsp. caerulea),以及1个紫花苜蓿变种杂花苜蓿(M. sativa var. media)共计9个品种的花粉活力、胚珠数和结实率进行了观察,并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花粉活力与胚珠数的遗传变异以及与结实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花粉活力和胚珠数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花粉活力和胚珠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紫花苜蓿(匈牙利)花粉活力和胚珠数最高,达85.48%和13个/小花;(2)自交结荚率与花粉活力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而人工授粉结荚率与胚珠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3)在自交与人工授粉条件下,苜蓿品种结实率呈现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趋势,而自然授粉条件下则呈现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表明苜蓿属植物授粉方式与结实率紧密相关,且自交结实率<人工授粉结实率<自然授粉结实率。【结论】紫花苜蓿亚(变)种花粉活力和胚珠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分别在自交和人工授粉方式下与苜蓿的结实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