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影响泵站装置效率的诸因素中,水泵运行效率是对整个泵站装置效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根据南通县对现有小型泵站测试,实际运行中的水泵效率平均只有65%左右。因此,改善运行条件,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是当前泵站改造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低扬程取水泵站节能技术与优化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取水泵站装置效率低、能耗大的主要原因是水泵选型和组合运行调度不合理。从泵站节能降耗和提高经济效益角度出发,结合实例,在阐述水泵节能改造技术基础上,建立了以满足供水量要求、能源单耗最小为目标的泵站节能优化运行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水泵节能技术与优化运行数学模型技术相结合,是泵站实现安全供水、节能降耗、降低供水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泵并联运行工况点的确定在泵站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系着水泵选型的合理性和泵站运行的经济性。采用折引特性曲线法对某扬黄灌溉泵站不同型号水泵在相同水位下并联运行的工况进行分析,验证水泵选型和电机功率选择。  相似文献   

4.
编制开发的适用于大中型泵站确定水泵叶片最佳运行角度的电算程序,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根据泵站的实际情况及需要,确定水泵叶片的最佳运行角度,并计算出泵站的其他参数及评价指标。这些计算结果对于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水平、泵站的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并为泵站工程的优化设计及水泵的优化选型提供了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某扬黄工程梯级提水系统设计为模型,研究分析了在一级泵站取水系统已定,其余各级提水泵站级间泵站水泵和工作参数不同的情况下,以一级下游第一座泵站(二泵站)为例,对水泵特性曲线做定性相似分析,定量计算,根据首级泵站的提水灌溉流量需求,利用比例定律推算出水泵变频后的特性曲线,并对二泵站水泵工频和变频两种运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二泵站水泵在各种灌溉提水流量下水泵运行工况点,合理确定水泵变频范围。该研究为大型梯级提水工程的水泵机组额定工况点的确定以及上下游泵站间的流量匹配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选择泵站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组合方式,实现单级泵站的运行优化。通过分析水泵运行效率与水泵流量、扬程以及转速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水泵装置的工况点,构建单级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模型,以泵站日运行总费用最低为目标,通过动态规划法从而求解单级泵站的日经济最优运行方案。选定南昌市九圩港提水泵站为研究对象,依据泵站已有的运行数据,在综合考虑泵站日运行分时电价、扬程及流量变化的基础上,将该泵站优化运行模型分为两层,第一层为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模型,确定泵站在一日内运行费用的最小值;第二层为泵站运行效率优化模型,确定在不同时段内泵站效率最优运行方式。结果表明,当日总输水量一定时,分时电价是影响泵站日经济运行费用和不同时段机组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以九圩港泵站的典型工况为例,优化后的泵站运行方案较优化前日单位运行费用降低了18%。该模型对实现单级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泵站工程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要选择、购买所需要的水泵、配套合理的动力机及其控制没备,经过合理的安装、正确操作,才能确保泵站安全运行和发挥工程效益。一、水泵选型的要求水泵是泵站的核心。正确合理地选择水泵,可以减少泵站投资,提高泵站效率,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库区取水泵站在上游水库大水位变幅下与下级泵站之间流量不匹配的问题,【方法】基于水泵变频调速原理和某梯级提水设计系统模型,采用定性相似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取水泵站在水库不同水位下,水泵工况、变频运行范围及运行工况参数,针对取水泵站在大水位变幅下与下级泵站间的流量匹配计算提出了建议。【结果】在上游水库不同库水位下,采用变频运行方式进行泵站供水量和下级泵站需求流量之间的匹配调节完全可行;定性相似分析计算法也为流量匹配结果提供了验证。【结论】水泵变频技术和定性相似分析计算法可用于库区取水泵站的水泵机组在大水位变幅下变频运行时额定工况点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根据扬程计算、扬程分布时段和分布比例的统计分析,以及泵站所处位置及运行特点,经论证认为,二级坝泵站水泵调速运行是十分必要的.调速后,可以显著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改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气蚀性能,9年左右即可收回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0.
日本泵站的拦污栅和清污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拦污栅和清污机是泵站清除杂草污物的辅助设备,其目的是保证水泵进水通畅,不给水泵运行造成障碍,其型式与结构取决于杂草污物的数量、处理方式和水泵的口径及泵站的规模。  相似文献   

11.
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对模型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换算,得到水泵原型装置的性能参数;再考虑水泵运行的传动效率和电机效率,得到原型抽水装置特性曲线;最后经插值计算,得到离散的水泵特性参数。分析泵站在不同机组投入运行条件下的可工作区间,结合工程设计参数,得到在实际调度过程中可能运行的所有工况;将此工况区间进行离散,得出各个工况点下梯级泵站系统的高效运行方案。以密云调蓄工程梯级泵站中屯佃泵站、西台上泵站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轴流泵和混流泵在本工程运行中的效率情况,其结果作为泵站优化调度的基础数据,为梯级泵站调水工程的初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水泵站市场化管理体系是当前水泵站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实践。针对水泵站市场化管理体系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对水泵站的技术特点和运行管理规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促进水泵站的科学化管理和良性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保障水泵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水泵叶轮是水泵的核心部件,如果使用不当,常会损坏叶片(杂物进入泵体打坏叶片或进水条件恶劣等原因使叶片表面产生汽蚀破坏);如果水泵实际工作扬程与额定扬程相差悬殊,就会形成高能耗、低效率运行。水泵叶轮的好坏及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泵站装置效率的高低。目前,各地泵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充分利用泵站原有设备及水工建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从较少的投资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更换水泵叶轮以改造泵站谈几点看法。1.在保证灌排要求的前提下,选用与当地运行条件相适应的泵型叶轮,去更换那些与当地运行条件不相适应的泵型叶轮,以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为此,我们在天平乡新联机电排灌站做  相似文献   

14.
根据扬程计算、扬程颁布时段和分布比例的统计分析,以及泵站所处位置及运行特点,经论证论为,二级坝泵站水泵调速运行是十分必要的。调速后,可以显著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改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气蚀性能,9年左右即可收回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泵站工程建设,就其规模和数量来看,均居世界各国前列.长期以来,水泵过流部件泥沙磨损、汽蚀损害问题持续困扰着广大泵站运行管理部门,尤其是在我国黄河流域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高扬程提灌泵站的水泵泥沙磨损问题更为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我国沿黄高扬程提灌泵站水泵磨蚀状况及危害,分析了现有水泵抗磨蚀技术,推荐了几种解决水泵磨蚀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泵站扬程的确定,特别是设计扬程的确定,是泵站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水泵造型的合理性,装机容量的大小,从而影响到工程投资,运行管理费用,以及是否满足抗旱排涝的要求等等。如泵站扬程设计不当,将导致水泵造型不合理,增加工程投资。而且使水泵长期在低效率、高能耗的工况下运行,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容易产生汽蚀和震动,缩短机组使用寿  相似文献   

17.
谏壁泵站扬程分析及改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位与实际运行水位差距较大,及水泵选型不合理,谏壁泵站水泵长期处于低效率运行。为解决此问题,在对水位及净扬程重新核定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泵站的平均扬程、最高扬程及泵装置的高效运行区,提出了采用新的水力模型的泵站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确确定水泵工况点是水泵优化选型、泵站优化设计以及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用离散点描述离心泵流量与扬程性能曲线,非离散点的水泵性能参数采用三次样条插值获得。根据水力学原理建立了求解离心泵单泵运行、并联运行和串联运行工况点方程组,给出了采用数值方法的二分法的计算步骤。提出了求解离心泵运行工况点的一种新方法。以某供水工程取水泵站为例,利用MATLAB编程求解,得到正常工作时4口井12台同型号潜水泵并联运行的工况点。算例表明提出的离心泵运行工况点数值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泵站现场管路条件,对某排污泵站6号泵进行了单泵实际水力特性测试,用数据分析了该泵站的运行状况,指出在单泵和双泵全速运行时,流量会分别偏离设计点近1.4和1.2倍,使实际汽蚀余量低于临界汽蚀余量,水泵运行在遭受汽蚀危害的状态;而且运行时扬程高于泵站需要的装置扬程,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对该泵站水泵运行的分析,提出了四点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排污泵站水泵特性的现场检测与运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泵站现场管路条件,对某排污泵站6号泵进行了单泵实际水力特性测试,用数据分析了该泵站的运行状况,指出在单泵和双泵全速运行时,流量会分别偏离设计点近1.4和1.2倍,使实际汽蚀余量低于临界汽蚀余量,水泵运行在遭受汽蚀危害的状态;而且运行时扬程高于泵站需要的装置扬程,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对该泵站水泵运行的分析,提出了4点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