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生物农药2%阿维菌素乳油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药后13 d调查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2%阿维菌素乳油20 mL、30 mL,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防效均在90%以上.2%阿维菌素乳油667 m2用30 mL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480 g/L毒死蜱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试验用的两种农药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选用阿维菌素2%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药后13d调查结果表明,使用阿维菌素2%乳油20、30mL/667m^2和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200g/667m^2防效均在90%以上。阿维菌素2%乳油30mL/667m^2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480g/L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 7种农药 ,在田间分别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和高龄期幼虫。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幼虫 ,以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效果最佳 ,药后3d防效达100% ,药后10d防效仍维持在85.29% ,校正防效为86.11%。 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50g/667m2 、40%毒死蜱乳油60ml/667m2 、78%精虫杀手可湿性粉剂均表现出较高速效性 ,药后 3d校正防效分别达96.56%、96.15%和92.73%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期幼虫 ,以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药效最好 ,药后 3d防效和校正防效分别为88.9%和89.81%,其次为35%纵卷清可湿性粉剂80g/667m2和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  相似文献   

4.
选用阿维菌素1.8%乳油等7种杀虫剂进行防治蘑菇瘿蚊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4d,阿维菌素1.8%乳油0.67mL/L 灭幼脲20%悬浮剂0.5mL/L,防效高达97.92%,持效期14d以上,对菌丝和子实体安全;其次是阿维菌素1.8%乳油0.67mL/L 联苯菊酯25克/升乳油0.2 mL/L混配剂和选用阿维菌素1.8%乳油1.0mL/L单剂,防效分别为93.13%、92.93%,持效期在7d,对菌丝和子实体也安全;藜芦碱0.5%可溶液剂0.4mL/L、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1.67g/L、氟虫腈5%悬浮剂0.53mL/L等3种单剂的防效分别为86.77%、87.84%、85.59%,持效期3~7d左右,对蘑菇安全;联苯菊酯2.5%乳油0.8mL/L的防效为85.33%,持效期7d,对菌丝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主害代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中,选用3种生物类农药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 100 ml/667 m~2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20 SLPIB/g SC 100 ml/667 m~2、1.8%阿维菌素EC 100 ml/667m~2与对照农药48%毒死蜱EC 100 ml/667 m~2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后7 d、15 d,苏云金杆菌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分别达93.46%、93.62%和89.07%、92.04%,极显著优于48%毒死蜱EC,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的卵孵始盛期和稻飞虱的若虫盛期,用虫酰-辛硫磷20%乳油100g/667m2,药后15d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稻丰散50%乳油120g/667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与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25g/667m2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经济有效安全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对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SC、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SC、生物农药病毒增强Bt WP以及甲维盐WG等几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用量分别为10 mL/667m2、30 mL/667m2时,在药后7 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8.6%、79.7%,在药后14 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90.9%、86.2%。20%氯虫苯甲酰胺SC、生物农药病毒增强Bt WP、200 g/667m2 5.7%甲维盐WG在药后7~14 d用量分别为10 mL/667m2、200 g/667m2、14 g/667m2时,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0%~100%、53.2%~88.3%、84.4%~97.7%,防效均超过80%;另外,1.8%阿维菌素EC 50 mL/667m2在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由药后7 d 76.7%上升为81.2%,可见,以上几种药剂均能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的卵孵始盛期和稻飞虱的若虫盛期,用虫酰·辛硫磷20%乳油100g/667m2,药后15d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稻丰散50%乳油120g/667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与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25g/667m2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养鱼稻田防控水稻二化螟的生物农药,选用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亿OB/g粘颗·100亿芽孢/g苏云菌可湿性粉剂、400亿个/g球孢白僵菌水分散粒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4种生物农药制剂,在云南保山养鱼稻田开展二化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参试药剂对水稻二化螟均有一定防效,且对稻田里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安全。其中,以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 500 mL/hm~2两处理防控二化螟及其造成的枯心、白穗效果较好: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0d水稻枯心率控制在0.14%以下,枯心防效达87.50%~90.18%,杀虫效果达75.92%~80.26%;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6d白穗率控制在2.23%以下,白穗防效达74.25%~77.25%,杀虫效果达71.86%~73.41%。  相似文献   

10.
5种生物农药防治小菜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瑞 《植物保护》2001,27(6):33-34
用0.3%印楝素乳油、天霸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1600IU)、1.5%苏丹可湿性粉剂、0.9%阿维菌素乳油和昆虫病毒剂环业二号可湿性粉剂(含40亿PIB/g)进行小菜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药后1d ,各处理药效普遍偏低 ,施药后3d ,药效迅速上升。药后 7d除天霸、0.3%印楝乳油1500倍液和环业二号500倍液防效较差外 ,0.3%印楝素乳油750和1000倍液 ,1.5%苏丹可湿性粉剂750和1000倍液 ,0.9%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以及环业2号250倍液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15%茚虫威SC(安打)、5%氟虫腈SC(锐劲特)、有机磷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以及混合类杀虫剂等7种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康宽10mL/667m2、安打16mL/667m2、75%乙酰甲胺磷SP 150g/667m2、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蓝锐100 mL/667m2、20.5%阿维*乙酰甲胺磷EC 200 mL/667m2、75%乙酰甲胺磷SP 90g+40%毒死蜱EC 50mL/667m2,在稻纵卷叶螟1~2龄期施药,效果达98%,持效期长达14d.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2.
选用3种新农药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30 mL、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剂3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比常规农药每667 m^2用48%毒死蜱乳油100 mL、1.8%阿维菌素乳油100 mL的效果好,其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可在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2 000IU/mg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对萝卜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较好,每667m2用100g、150g、200g施药后2d防治效果分别为68.2%、78.0%、81.4%,药后5d防效为76.2%、84.1%、89.2%,药后10d防效为73.3%、80.8%、85.1%;每667m2用100g的防效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5%啶虫脒EC的防效,每667m2用150g~200g的防效与对照药剂5%啶虫脒EC无显著差异。根据试验结果认为,推荐用药量为150g~200g/667m2,施药时间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时进行,间隔10d左右视虫情发生情况再进行第2次防治。  相似文献   

14.
几种药剂对苜蓿斑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在较低的浓度下对苜蓿斑蚜都有较高的毒力,尤其是0.6%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效果最为显著,LC50分别为1.22 mg/L和3.479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蚜虱净乳油、0.6%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与常用农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相似,2 000~3 000倍液下,7 d对苜蓿斑蚜的防效为92.86%~97.67%。  相似文献   

15.
单季晚稻飞虱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种药剂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20g/667m2、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50g/667m2、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50g/667m2 有机硅16.7g/667m2、阿维菌素4%乳油30mL/667m2 噻嗪酮25%可湿性粉50g/667m2、毒·噻40%可湿性粉剂50g/667m2、氟虫腈5%悬浮剂50mL/667m2对单季晚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15d校正防效分别为53.0%~75.8%、60.7%~83.0%、65.7%~85.1%、63.4%~83.4%、28.2%~86.0%、39.8%~70.8%,并且以吡蚜酮、噻嗪酮 有机硅、噻嗪酮处理区蜘蛛量相对较高.对以褐飞虱虫量为主的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田,以选用吡蚜酮、噻嗪酮 有机硅、噻嗪酮为好.  相似文献   

16.
京郊西兰花小菜蛾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等5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本文采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在药后1~7 d的防效较好;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分别按50%推荐用量组成的1∶1的混配剂,药后1 d的防效仅在60%左右,速效性较差,但是药后3~7 d的防效较好。其中,混配剂药后3 d的防效高达90.7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药后1~7 d的防效均较差。因此,在西兰花生产上可使用减量的溴氰虫酰胺与苏云金杆菌混配剂进行小菜蛾的防治,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防治小菜蛾的目的;在小菜蛾暴发时,可使用溴氰虫酰胺或乙基多杀菌素,以达到迅速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对甘蓝上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6%虫酰·苏+Bt(满贯)可湿性粉剂60 g/667 m2对斜纹夜蛾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83.36O~87.36%,持效期为3~5 d,显著高于16 000 IU /μL苏云金杆菌(千胜)悬浮剂 50 mL/667 m2的62.56%~68.65%和4.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防效21.43%~44.54%,低于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20 g/667 m2防效85.25%~97.44%。  相似文献   

18.
正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在我市发生面积大,危害重。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农药品种多、乱、杂。为了筛选适合我市水稻生产应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提高农药防效和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农业生态污染,进行了本次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SC(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生产);16 000IU/mg苏云金杆菌(万龄刹)WP(安徽众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0%悬浮剂40mL/667m2具有高效、持效的特点,药后21d防效93.83%,杀虫效果为95.35%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20mL/667m2的防效相当,没有差异性;比核型多角体病毒20亿PIB/g可湿性粉剂、三唑磷20%乳油两处理的防效高,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2013年,通城县植保站在晚稻上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 000 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防治试验,以验证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 000 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防治对象为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供试作物为晚稻,品种为荆楚优1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