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西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河西地区现有农田防护林体系存在着林带走向、林带间距不合理,林网配置树种单一,防护效益低下,全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合理进行更新采伐,加大保护力度;选择多树种混交的营造模式,提高林网抗御病虫为害能力;采用优质壮苗造林,ABT生根粉、多功能保水剂蘸根等方法提高造林质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高标准农田林网的内涵 我省目前的高标准农田林网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栽植以生长快、轮伐期短、木材价格高的杨树为主的效益型农田林网。这一类型,尽管苗木标准高,栽植质量高,沟、河、路、渠两侧栽植的行数较多,但由于树种单一,防护效益差,容易发生病虫害。这种类型,不能算高标准的范畴。 另一类是质量型。近几年,全省许多地方兴起了生态园区建设,园区内统一规划,一路一个树种(树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赣榆县平原农区近20 a的农田林网营造技术调查研究,从规划设计、树种配置、管理措施及效益分析等方面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平原农区高标准农田林网营造技术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默川平原高标准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土默川平原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农田林网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认真调查后 ,提出了该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的目标路线、技术路线 ;并给出了该区林带建设的供选树种和病虫害防治的林业预防措施 ;研究设计了适合该区林网建设的十种农防林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北省仙桃市农田林网的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了仙桃市农田防护林营建的主要类型及面积、防护林的树种组成及林带结构与配置的特点,发现仙桃市农田防护林造林累计面积逐年上升,但是造林类型集中、树种种类比较单一。本文从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与配置、林带空间配置与优化及林带成熟龄和更新龄等方面提出了江汉平原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铜山县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在荒山绿化、丰产林基地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95年已成为我省第一批“消灭荒山先进县”,1996年被国家命名为“平原绿化先进县”。到1995年并已有5个乡镇通过了省、市高标准农田林网优秀工程检查验收,1996年又有8个乡参评,1997年将实现高标准农田林网县。到目前为止,全县有林地面积43000hm2,其中用材防护林25666hm2,经济林17333hm2,已建农田林网10333hm2,其中高标准林网已达17333hm2,四旁植树保存30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7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被率达26.5%。1林业…  相似文献   

7.
董元珍 《防护林科技》2007,(3):F0004-F0004
克山农场始建于1955年,当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全场只有榛柴灌木和草本植被。农场农防林营造工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结束,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1048条纵横交错的林带将2.5万hm^2农田合理区划成742个网格,农田庇护率达100%。80年代农场逐步对全场农防林实施优化改造,最终形成目前的多树种、多层次、多结构的林网布局。  相似文献   

8.
农田防护林是平原农区林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农区生态建设的骨骼框架。建设和保护好平原农区的防护林,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睢宁县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之一,在农田防护林建设方面,经过广大干群多年的艰苦努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已于2000年顺利地通过了省高标准农田林网的验收,成为“江苏省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县”。瞧宁县在农田防护林建设和管护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直总结,不断改进,以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科学规…  相似文献   

9.
京郊大兴县今年实施了12项林业重点工程,完成植树17O万株,超额13op完成市一V达15o万株的任务,各重点工程完成植树近SO万株,施工标准高,质量好。按照市林业局关于“抓精品、抓落实、抓管护。抓机制”的指示精神,大兴县在今春重点造林工程中,制定得力措施,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配套、施工、管护等方面,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全县今后造林树立样板,推动了整体造林水平的提高。半壁店乡高标准农田林网配套工程以发挥林业3大效益为出发点,建立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该乡一期农田林网改造工程实施农田防…  相似文献   

10.
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和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新品种的引种上筛选出适于河西走廊发展的农田防护林树种为三倍体毛白杨B10 0 8和BT85 ,并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上良好生长 ;经抗寒性分析得出垂柳、云杉、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 ;为减缓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 ,在林网配置模式上引入了云杉、侧柏、樟子松、垂柳、小叶白蜡、国槐等耐瘠薄抗寒性强的树种 ,营造多树种林带 ,组成混交林网结构 ,使林网中感虫杨树的比例占 2 0 %左右 ,增加了林网结构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杨树天牛灾害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人工营建的森林生态系统组分过于单一 ,配置不当是三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控制策略包括御灾控灾阵地前移 ,控制目标从种群密度控制转为灾害控制 ,对灾害调控从“点状调控”上升为“网状调控” ,提高对“潜在”生物灾害的预警能力。提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风险分散理论和抗性相对论作为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人工林生物灾害的 3大理论基础。以多树种合理配置控制杨树天牛灾害为实例 ,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将现有防护林划分为 3类 :即一代林网、二代林网和加强型二代林网 ,分析了树种配置结构和抗天牛灾害的功能。进一步将加强型二代林网配置树种类群划分为非寄主树种、目标树种 (或抗性树种 )和诱饵树 ,并对各自的功能进行了定位 ,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抗御天牛灾害的多树种配置模式以及简便有效的诱饵树管理技术。最后 ,以防护林 (特别是农田防护林 )的经营和管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为前提 ,探讨了诱饵树管理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斌 《江苏林业科技》2013,40(1):10-12,20
从造林总量、空间布局、重点工程实施情况、造林地类型、造林树种等5个方面对江苏2003~2012年植树造林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江苏通过10 a造林,建成淮北商品林主产区,沿海防护林带和沿江景观防护林带,构建等高标准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全面恢复丘陵岗地森林植被,初步打造了宜居森林环境;通过近3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比,指出江苏通过10 a努力,取得了森林资源成倍增长、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森林生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的佳绩。  相似文献   

13.
杨树天牢灾害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营建的森林生态系统组分过于单一,配置不当是二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控制策略包括御灾控灾阵地前移,控制目标从种群密度控制转为灾害控制,对灾害调控从“点状调控”上升为“网状调控”,提高对“潜在”生物灾害的预警能力。提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风险分散理论和抗性相对论作为多种合理配置抗御人工林生物灾害的3大理论基础。以多树种合理配置控制杨树天牛灾害为实例,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将现有防护林划分为3类:即一代林网、二代林网和加强型二代林网,分析了树种配置结构和抗天牛灾害的功能。进一步将加强型二代林网配置树种类群划分为非寄主树种、目标树种(或抗性树种)和诱饵树,并对各自的功能进行了定位,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抗御天牛灾害的多树种配置模式以及简便有效的诱饵树管理技术。最后,以防护林(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的经营和管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为前提,探讨了诱饵树管理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疆垦区各团场农田防护林体系已基本建成,许多团场实现了林网化。自治区也有很多县、社、队实现了林网化。在树种配置上多以速生杨树类为主,尤以南疆更为突出。有的林带已近成材、老化,因此又面临着林带的更新问题。近几年来,笔者对林带的萌芽更新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提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现地调查,结合北疆二类资源清查资料和卫星影像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特定区域的农田防护林主林带方向、主副林带间距、林带宽度、行数、树种、林网完整性、林带状况等进行调查测定,分析研究其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农田防护林存在林网网格过大、林带间距过宽、树种单一、已出现严重退化等问题。建议通过规范林网大小、保证林地灌溉、加强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补植林带等措施来加强准噶尔盆地南缘农田防护林林网建设。  相似文献   

16.
1 .4 沙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模式1.4 .1 模式概述 在荒漠、半荒漠绿洲以及半干旱区沙地农田通过营造防护林网 ,防沙治沙 ,保障农业生产的模式。1.4 .2 模式适宜条件 绿洲及沙地农田。这里因干旱多风 ,易风蚀沙化 ,即使有灌溉条件也难以高产 ,须营造农田林网 ,制止风蚀 ,改善环境 ,保障作物正常生长。1.4 .3 技术思路 绿洲及沙区的农田林网有特殊要求 ,为取得良好的防护效果 ,要注意不同沙区农田林网的结构、宽度、有效防护距离、树种选择及合理配置。1.4 .4 主要技术措施   ( 1)林网形式 为有效防治风沙 ,一般采用窄林带小网格的林…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高标准农田林网立体配套的原则 ,并从规划、用苗、栽植和管护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大庙镇农田林网建设的技术途径 ,最后对该镇农田防护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日敬安、河口、栖山段公路两侧各50Km宽、20Km长,高起点、大手笔、高等级绿化带的顺利完工,沛县绿色通道总长已达120多Km,其长度、宽度和质量档次均位居全省前列,该县已初步建成以绿色通道为骨架,以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为重点,以高标准农田林网为网络,以村庄绿化、四旁植树为补充的现代化林业生态体系。沛县处于江苏省最北部,是全国首批跨入“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行列的县(市),1996年和1999年,分别荣获“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全省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县”称号。近几年,该县先后完成了西部大沙河地区1667hm2防风固沙林工…  相似文献   

19.
大庙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郊,地理座标为北纬34°18’.东径117°18’.届亚热带向南温带的过渡区.年平均温度14.5℃.年降水量869.9mm。无霜期200天左右。土壤为黄泛冲积的黄潮上类,pH值为中性至微碱性。全镇1990年前有林业用地10225亩,有林地9900亩,四旁植树274万株.林木覆盖率151%。大庙镇的农田防护林建设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对造林营林的科学性注意不够,农田防护林的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原有林网树种单一.树种选择不够合理.造林密度大,生长量低.林网断带严重.林网化变低,防护功能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等。199o年…  相似文献   

20.
太原市平原林网在改善气候、土壤及水文条件等生态环境 ,防止多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等方面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去林网建设过分注重了生态效益 ,并且树种单一 ,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林业建设。今后如何对现有林网更新提高 ,就成为平原林网建设应该解决的主要课题。基于此 ,笔者提出发展多树种、经济林 ,将平原林网建成不仅具有经济、生态效益 ,而且兼有旅游观赏为一体的园田式新林网的思路 ,并就此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1 平原林网现状及存在问题1.1 平原林网现状太原市平原林网建设始于 2 0世纪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