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期排卵一定时输精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处理多头母畜,不需要观察发情就能定时进行有效人工授精的技术。它是改进的同期发情技术,与老的处理方法比,具有效果可靠,使用面广,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大型规模牧场采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肉牛产业不断调整优化,母牛存栏量持续增长,但国内可繁殖肉用母牛数量持续减少,母牛受胎率普遍不高,犊牛成活率低,已成为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通过应用生殖激素处理调控母牛发情周期,促进母牛发情,从而提高母牛参配率,在提高母牛繁殖力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当今家畜繁殖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由于中国肉牛养殖集约化程度低,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肉牛上的应用尚未得到广泛重视。不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处理程序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影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处理母牛发情配种妊娠率的因素很多,如何对该技术实现进一步优化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国内外针对于同一生殖激素的不同浓度、不同激素组合及激素注射的间隔时间、激素的替换等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章综述了定时输精技术原理、主要程序及国内外肉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建立高效的肉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体系实现该技术在肉牛产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不同同期排卵技术处理效果,指导同期排卵技术优化。本研究自动监测了18头20月龄左右同期排卵(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和17头产后40~60 d预同期排卵(PG-PG-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的体温和活动量,应用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母牛发情监测。结果发现,同期排卵处理母牛发情时阴道温度平均升高(0.43±0.20)℃,持续(12.37±2.73)h;活动量平均升高(18.28±18.61)倍,持续(11.00±1.68)h;排卵时阴道温度平均下降(0.20±0.10)℃,持续(11.00±1.68)h。自动化发情监测显示,同期排卵处理母牛7头发情并排卵;预同期排卵母牛GnRH处理前全部发情排卵。两种同期排卵处理,虽可改变母牛性周期进程,促进母牛性周期同步化,但均难以使母牛性周期完全同步。因此,将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和发情鉴定技术科学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4.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优秀种公猪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是输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排卵时间及确定输精时间是提高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养猪生产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母猪的发情排卵受到体内生殖激素的精密调控,定时输精技术就是在利用外源生殖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同期排卵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母猪的发情和排卵来确定人工输精的最佳时间,以期达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减少发情鉴定工作量和促进养猪场批次化管理的目的。文章综述了母猪定时输精的基本原理及当前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猪繁殖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自1995年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奶牛养殖生产中。水牛与奶牛相比繁殖力低,体现在原始卵泡数少且发情征兆不明显。将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应用于水牛,可明显提高水牛的受配率与受胎率。本文综合比较了国内外水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程序,分析了各种程序的应用效果及优缺点,对加快该技术在水牛繁殖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新疆褐牛是新疆北疆牧区养牛业主导品种,夏季放牧区新疆褐牛人工授精集中冷配点模式的广泛推广,对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最佳处理方法。[方法]试验选用2胎以上45头牛,分3组,A组,PG+PG法;B组,PG法;C组,CIDR+PG法,比较3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效果,同时选用2胎以上20头牛,分2组,D组,GnRH+PG+GnRH+AI法;E组,CIDR+GnRH+PG+GnRH+AI法,比较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母牛集中在12~24 h内发情,其中12~24 h内A组和C组处理方法母牛发情率极显著高于B组处理方法(P0.01),C组比A组高出32.3%,B组和C组母牛总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A、B、C 3组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6.7%,40.0%,93.3%;发情母牛经人工授精配种后,情期受胎率3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中,E组发情牛排卵率显著高于D组,D组和E组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上所述,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处理应采用B组方法,即2次PG法,即降低了成本,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宜采用D组方法,成本低,且受胎率较好,适宜在牧区集中人工授精冷配点推广。  相似文献   

7.
奶牛发情鉴定在规模化奶牛养殖中是一个难题,容易因发情鉴定不及时而错过配种期,延长产犊间隔,降低繁殖效率。使用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和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缺点,提高繁殖效率,便于配种员的操作。本文对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在奶牛上的研究作一综述,供奶牛场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的发情控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孕酮人为制作黄体期;二是利用前列腺素人为缩短黄体期。以上方法虽然有效,但对于定时人工授精的牛群,由于处置后发情表现在1-5日内比较散乱,影响了群体的受胎率。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目前受人瞩目的方法是:首先使用促性腺素与前列腺素,以控制卵泡发育波,促使首席卵泡成熟,然后再利用促性腺素诱发排卵,达成群体发情排卵的一致性。一般在第二次使用促性腺素后24-32小时即达到群体的同期化排卵,而最佳人工授精时间是第二次使用促性腺素后12-20小时。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人工授精,即使无发情表现,也能获得较高的受胎率。这种方法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定时对群体全部进行人工授精,而不用考虑其发情表现。主要探讨排卵同期化的具体办法、影响定时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以及这种方法在繁育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牛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发情鉴定在规模化奶牛养殖中是一个难题,容易因发情鉴定不及时而错过配种,增加胎次间隔天数,降低繁殖效率。使用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不需要发情鉴定,即可定时进行输精,减少因安静发情造成的漏配,提高奶牛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0.
同期发情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反复多次的母牛发情鉴定,提高母牛同期发情率,通过同期发情达到直接定时授精的目的.研究母牛同期发情技术对于了解不同的发情技术及其具体应用至关重要,同时对于促进母牛同期发情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提高母牛繁殖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