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明确山东省泰安市草莓采后主要致腐病原菌的种类及不同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从腐败的"香野"草莓果实上分离、纯化优势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室内熏蒸毒力试验评价7种植物精油对上述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泰安地区草莓分离得到3种病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枝孢菌Cladosporium tenuissimum。7种植物精油对3种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百里香精油对灰葡萄菌和链格孢菌的室内毒力均最高,EC50值分别为39.998和18.456 μL/L;柠檬草精油对枝孢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30.523 μL/L。活体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百里香精油对草莓果实灰葡萄孢菌和链格孢菌的活体抑菌效果最高,防效分别为86.21%和89.29%;柠檬草精油对枝孢菌的防效最高,为75.86%。综合比较可以发现,百里香精油、玫瑰草精油、柠檬草精油及肉桂精油对草莓采后3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5种矿物源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室内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且对苹果树腐烂病防效较佳的矿物源农药,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玻片孢子萌发法和离体枝条烫伤接种法,测定了5种矿物源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在离体枝条上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矿物源农药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落的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70%腐植酸钠GR、77%氢氧化铜WP、80%波尔多液WP、86.2%氧化亚铜WG和77%硫酸铜钙WP质量浓度分别为5、257、400、123和385μg/mL时,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7.55%、97.67%、98.94%、95.48%和98.43%,其EC_(50)分别为2.60、71.15、159.60、77.40和95.73μg/mL;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6.33%、97.67%、98.67%、91.01%和95.58%,其EC_(50)分别为1.38、69.3、145.41、65.48和102.98μg/mL。离体枝条防效测定表明,5种矿物源农药中70%腐植酸钠GR对苹果树腐烂病防效最佳,为86.83%。因此,腐植酸钠可作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最佳矿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辅助法用乙醇对阿尔泰藜芦(Veratrum lobelianum Bernh.)根和根茎部浸提;浸提液经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萃取得到相应的萃取物;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阿尔泰藜芦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及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萃取物对灰葡萄孢菌、茄链格孢菌、尖孢镰刀菌及链格孢菌4种供试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种萃取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对链格孢菌的抑制率均最高,EC_(50)分别为1 683.00、929.33、766.00、358.67μg/mL。水相萃取物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其对灰葡萄孢菌、茄链格孢菌、尖孢镰刀菌及链格孢菌的EC_(50)分别为939.33、554.00、1 294.33μg/mL和358.67μg/mL。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G、1.5%苦参碱AS和0.5%印楝素EC 4种杀虫剂对柑橘凤蝶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4种生物农药对幼虫的防效为34.88%~47.36%,1.5%苦参碱AS防效极显著高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G;药后3~14 d,各药剂处理间均无差异显著性,持效期长;药后3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58.23%~65.72%;药后7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73%~78.14%;药后14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78.92%~84.33%。  相似文献   

5.
竹醋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制竹醋液抑制6种作物8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活性大小序为:苹果霉心病菌 > 小麦赤霉病菌 > 黄瓜炭疽病菌 > 番茄灰霉病菌 > 葡萄炭疽病菌 > 番茄早疫病菌 > 草莓灰霉病菌 > 苹果腐烂病菌 > 苹果轮纹病菌 > 黄瓜灰霉病菌,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介于0.1185%-0.8035%(g/mL,干重/体积)之间。室温下保存1年的竹醋液抑制7种作物8种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在0.0832%-0.3334%之间,对苹果霉心病菌的抑制活性下降,对6种作物的6种病菌的抑制活性均高于新制竹醋液。在2%水琼脂培养基上测定发现竹醋液明显抑制草莓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对该菌7个菌株的EC50在0.0365%-0.1311%之间,平均为0.0673±0.0332%。叶盘漂浮法测定发现0.0125%、0.025%和0.05%的竹醋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23.5%、38.8%和78.4%,对葡萄霜霉病菌5个菌株EC50在0.0191%-0.0464%之间,平均为0.0317 ±0.0109%。  相似文献   

6.
草莓根腐病是陕西关中地区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其为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植物源农药对上述两种镰刀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5%苦参 ? 蛇床子素水剂(AS)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为2.7 μg/mL,0.3%苦参碱乳油(EC)对茄腐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为4.5 μg/mL。选择室内抑菌活性较高的3种植物源杀菌剂和3种微生物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 为供试药剂进行田间试验,发现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WP) 600倍液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69.25%,10亿芽孢/g多粘类芽孢杆菌 WP 800倍液、1.5%苦参 ? 蛇床子素 AS 700倍液、2亿芽孢/g哈茨木霉菌 WP 2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63.14%、62.84%和59.74%。因此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 WP、多粘类芽孢杆菌 WP、苦参 ? 蛇床子素 AS 和哈茨木霉菌 WP 作为草莓根腐病的田间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9—2021年采自河南省11个市的278株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对丙硫菌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278株禾谷镰孢菌对丙硫菌唑的敏感频率呈单峰且近似正态分布,各菌株EC50值的范围在0.609~3.868μg/mL之间,最大值为最小值的6.35倍,平均值为(1.741±0.690)μg/mL。此外,不同年份的禾谷镰孢菌对丙硫菌唑的敏感性水平无显著差别。2020年菌株最不敏感,平均EC50值为(1.894±0.652)μg/mL,2021年菌株最敏感,平均EC50值为(1.643±0.701)μg/mL。不同地区的禾谷镰孢菌对丙硫菌唑的敏感性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济源市的菌株最不敏感,平均EC50值为(2.175±0.632)μg/mL;开封市的菌株最敏感,平均EC50值为(1.137±0.419)μg/mL;焦作市菌株间敏感性差异最大,最大值为最小值的6.21倍,平均EC50值为(2.073±0.68...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马铃薯黑痣病高效防控技术,本研究选择240 g/L噻呋酰胺SC、20%嘧菌酯WG、10%苯醚甲环唑ME、0.3%四霉素AS、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1%申嗪霉素SC等6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拌种防效试验.结果显示,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1%申嗪霉素SC、20%嘧菌酯WG、0....  相似文献   

9.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茎基腐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目前尚无登记应用在该病害防治上的化学药剂。本研究从河南省17个地市采集病害样本,分离纯化得到82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菌株,包括76株假禾谷镰孢和6株禾谷镰孢。嘧菌酯抑制76株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的EC50值为0.02~1.54 μg/mL,平均EC50值为 (0.33 ± 0.29) μg/mL;经数据异常值检验,舍弃异常菌株LHWY-6及SQYC-6后,嘧菌酯对74株 (97.37%) 正常菌株的平均EC50值(0.30 ± 0.24) μg/mL可作为假禾谷镰孢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不同地市菌株间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市菌株间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许昌、焦作、洛阳和商丘4市的菌株间敏感性差异倍数均在20.00以上,南阳、三门峡和开封3地的菌株间差异倍数均在2.00以下,其他地市菌株间差异倍数在2.70~12.00之间;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对嘧菌酯与其对丙硫菌唑、多菌灵、咯菌腈、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的敏感性相比,除吡唑醚菌酯外其余5种药剂的抑制作用均弱于嘧菌酯;嘧菌酯对6株禾谷镰孢的EC50值在0.10~0.42 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19 ± 0.12) μg/mL;嘧菌酯对两种镰孢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均较弱,EC50都在7 μg/mL以上。离体条件下,15%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在260 g/(100 kg种子) 剂量下防效达63.64%;温室盆栽时,在220 g/(100 kg种子) 剂量下防效为55.24%。嘧菌酯对小麦茎基腐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离体和温室条件下对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备选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发展虫生真菌的抗药性是协调生防与化防,稳定真菌杀虫剂应用效果的一个重要策略。本研究从代表性地区采集植物病原样本,分离得到35株菌株,鉴定为3属5种,即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应用菌落直径法测定其对苯菌灵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1株灰葡萄孢霉菌株中,最高EC50为936.2670μg·mL^-1;12株青霉属菌株中,最高EC50为0.0384μg·mL^-1;12株链格孢菌株中,最高EC50为703.5557μg·mL^-1。其中灰霉和链格孢属菌株中有4株EC50大于600μg·mL^-1的高抗菌株,即灰葡萄孢霉的菌株SD2和SD1以及茄链格孢的菌株CC2-2和LF1-2,这4株菌株可作为遗传转化抗性基因克隆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1.
李玮 《杂草科学》2014,(3):46-49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4种除草剂药后不同时期对保护性耕作麦田早熟禾的防效及其增产效果,进而比较7.5%啶磺草胺WG、3.6%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WG、15%炔草酸WP、6.9%精唑禾草灵EW 4种除草剂防除早熟禾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对麦田早熟禾采用喷雾处理,进行4种除草剂防除麦田早熟禾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7.5%啶磺草胺WG 187.50 g/hm2和3.6%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WG 450.00 g/hm2对早熟禾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3.58%、84.87%。3.6%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WG对春小麦通麦1号品种有一定的药害,药害程度: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啶磺草胺。6.9%精唑禾草灵EW、15%炔草酸WP对早熟禾达未到防治要求。187.50 g/hm27.5%啶磺草胺WG,安全性好、防效高、持续期长,可进一步示范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防治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菌的高效低毒生物杀菌剂,延缓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生物农药及其混配剂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率、活性及共毒系数。结果表明6种生物农药对尖孢镰孢菌抑菌率均在69%以上,且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多粘类芽胞杆菌、绿色木霉、申嗪霉素、哈茨木霉、丁子香酚、香芹酚,获得4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药剂,分别为多·丁(9:1)、多·丁(8:2)、多·百(8:2)和丁·百(4:6),其共毒系数分别为347.88、129.73、440.60和641.66;这4种混配剂对尖孢镰孢菌引起的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单剂的防效,较单剂防效提高了5.88%~57.89%;且在发病前、后施药,混配剂及单剂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均高于治疗作用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杏采后病害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引起杏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以延长杏果贮藏期,降低损失。[方法] 对引起甘肃省兰州市杏采后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及回接试验,并针对主要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 引起杏采后果实腐烂病的致病菌有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 Lk. ex Fr.)、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Ehrenb.)]、青霉(Penicillium frequentans)、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laxa (Aderh. &; Ruhl.) Honey]等6种真菌。其中链格孢、黑根霉和粉红聚端孢霉为主要致病菌,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8.5%、48.9%和9.4%。链格孢、黑根霉有伤无伤接种发病率均为100%,粉红聚端孢霉为83%。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悬浮剂对3种主要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94%以上。杏果实采后主要病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 9000倍液和50%异菌脲悬浮剂 1000倍液常温浸果处理3 min,第7天和第13天,咯菌腈对粉红聚端孢霉、链格孢和黑根霉的防效分别为78.3%和65%、79%和67.5%以及80.3%和69.6%。异菌脲防效分别为76%和64.3%、78.3%和64.4%以及78.6%和66.4%。[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杏采后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几种除草剂对兰州百合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 采用土壤处理和茎叶喷雾处理的方法, 开展了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和13种茎叶喷雾处理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防治百合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和对兰州百合的安全性评价。土壤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药后60 d, 5种除草剂对兰州百合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且对兰州百合安全。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83.23%和89.15%以上, 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7.28%和89.58%以上。其中, 50%异丙隆WP 1 350 g/hm2(有效成分用量, 下同)和240 g/L乙氧氟草醚EC 180 g/hm2的防效最好, 表现出很好的除草活性。茎叶喷雾试验结果表明:15%硝磺草酮OD 150 g/hm2、30%苯唑草酮SE 27 g/hm2、15%噻吩磺隆WP 33.75 g/hm2、56%2甲4氯钠SPX 840 g/hm2、24%氨氯吡啶酸AS 108 g/hm2、30%二氯吡啶酸AS 180 g/hm2和30%氨氯·二氯吡啶酸AS 150 g/hm2喷雾处理, 药后45 d, 这7种除草剂对兰州百合田阔叶杂草具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兰州百合安全, 株防效在77.99%~93.48%, 鲜重防效在81.62%~95.05%, 但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70%嗪草酮WP 735 g/hm2能有效防除兰州百合田杂草且对兰州百合安全性高, 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6.95%和99.52%, 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1.81%和95.21%。研究结果可为兰州百合田除草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4种方法测定了已测试对黄瓜新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Oudemans)雌成螨无毒的9种常用农药对其若螨和卵的影响.结果表明: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和0.5%苦参碱烟碱(果圣)水剂对若螨和卵的LC50分别为3128.49mg·L-1和1802.67mg·L-1、26.37mg·L-1和27.01mg·L-1;喷雾法和二次中毒测定发现这2种农药常规使用浓度对若螨和卵的校正死亡率均低于10%,表明这2种农药对若螨和卵影响很小.0.3%印楝素乳油对若螨和卵的LC50分别为7.43mg·L-1和8.70mg·L-1,喷雾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发现其常规使用浓度对若螨和卵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17%~36.21%和3.95%~28.95%,表明该农药对若螨和卵低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福美双(普雅图)可湿性粉剂常规使用浓度对若螨和卵的校正死亡率均低于5%,表明这4种杀菌剂对若螨和卵无明显影响.86.2%氧化亚铜(铜大师)可湿性粉剂和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常规使用浓度对若螨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分别达到16.81%和9.32%,对卵的校正死亡率均低于5%,表明这2种杀菌剂对若螨低毒,对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深绿木霉蛋白质TraT2A诱导兰州百合抗灰霉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试验法分别测定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蛋白质Tra T2A对兰州百合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和诱导抗病效果及持效期。结果表明TraT2A高浓度(5×液)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7.44%,低浓度(100×液)具有较高的诱导抗病作用,其诱导效果可达55.89%;TraT2A 100×液处理兰州百合植株3 d后挑战接种灰霉菌,分别于0、1、3和5 d对兰州百合叶片中的PAL、PPO、POD和SOD酶活性及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发现TraT2A诱导处理后可提高百合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防御酶PAL、PPO、POD、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在接种后1、3和5 d时,4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4种酶活性在第5 d时均达到最大值,PAL、PPO、POD和SOD分别是对照的1.47、2.28、1.36和1.49倍;在接种后1、3和5 d时,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13、12.05和6.05 mg/g;丙二醛含量仅为对照的0.68、0.40和0.51倍;TraT2A防治百合灰霉病的持效期为7 d,高于阿泰灵和速克灵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7.
几种除草剂对冬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除草剂对当前南疆地区冬麦田播娘蒿、萹蓄、硬草等杂草的防除效果,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药后50 d,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 g a.i./hm2+5%唑啉草酯·炔草酯乳油37.5 g a.i./hm2、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8.0 g a.i./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12.0 g a.i./hm2+5%唑啉草酯·炔草酯乳油37.5 g a.i./hm2、37%炔·苄·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66.5 g a.i./hm2对播娘蒿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为100%,对萹蓄的鲜质量防效均在92%以上,对硬草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在88%以上,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了探究38%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8%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对斑点落叶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病情防效在90%以上,优于对照药剂25%吡唑醚菌酯微乳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的病情防效,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三种化学物质诱导观赏百合对黑斑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水杨酸、纳米硅、草酸铵等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黑斑病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为百合生长期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黑斑病菌的抑菌活性和诱导寄主抗性效果。[结果]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黑斑病菌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5.43%,但处理百合叶片后,诱导百合产生较高抗病性。在100、50 μg/mL和25 μg/mL浓度下,纳米硅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分别为55.55%、60.69%、48.57%。水杨酸诱导处理可使观赏百合叶片β-1,3-葡聚糖酶在第1 天达到峰值,纳米硅可以使过氧化物酶在第5天达到峰值,草酸铵可以使苯丙氨酸解氨酶在第5天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的3.95倍、2.10倍和1.15倍;先诱导处理再接种黑斑病菌1 d后叶片组织内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水杨酸、纳米硅和草酸铵处理7 d后田间诱导防病效果分别为35.38%、43.55%和31.07%;处理14 d后,与第7天相比诱导防病效果明显降低。[结论]水杨酸、纳米硅和草酸铵3种化学物质对百合均有一定诱导抗病作用,其中纳米硅酸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可达到48%以上。  相似文献   

20.
3种药剂对稻水象甲大田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开展了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阿维菌素2%乳油和三唑磷20%乳油等3种常见药剂对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的大田防治作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d防效依次为94.58%、98.67%和100%。综合考虑,推荐阿维菌素2%乳油或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为湖南防治稻水象甲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