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目前已扩散至我国25个省、市(区)。目前在我国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本研究在收集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情况,玉米的产量、面积、价格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型@RISK分别预测了其在防治与不防治场景下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在不防治场景下,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375.68亿~3 283.45亿元,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潜在经济损失90%置信区间为254.78亿~2 918.93亿元。因此,为保护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田间防治来降低其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是否会对我国小麦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通过从文献及国家统计局、中国粮油信息网收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为害及防治相关数据与小麦的种植面积、产量及价格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型@RISK分别预测其在不防治场景与防治场景下对我国小麦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结果显示,如果在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后不进行防治场景下,其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1 023.44亿~5 299.79亿元,此情景下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为害率是影响我国小麦产业潜在经济损失最大的变量;而在草地贪夜蛾入侵后投入防治场景下,其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109.24亿~631.66亿元,单位面积防治成本是影响我国小麦产业潜在经济损失的关键输入变量;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779.07亿~4 903.97亿元,对其影响最大的变量是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为害率。表明在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应积极增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力度,以降低其对我国小麦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19年1月发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已侵入我国云南以来,前期调查其为害寄主主要为玉米。4月在云南德宏州陇川县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本文介绍了田间甘蔗苗被害状、幼虫为害特点,并提出加强多种作物监测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滇西甜糯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翼飞  吴孔明 《植物保护》2020,46(5):217-222
滇西是中国甜糯玉米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草地贪夜蛾等多种重大迁飞性害虫的冬季繁殖区。2019年对德宏州瑞丽市冬季玉米田害虫种群的调查表明,常见种类有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斜纹夜蛾S.litura和甜菜夜蛾S.exigua等,以草地贪夜蛾为优势种类,其为害株率占玉米总被害株率的95.41%。当地农民一年种植两季甜糯玉米,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玉米害虫。自草地贪夜蛾入侵以来,农药使用次数呈增加趋势,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较好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使用次数明显增多,2019年夏播玉米平均施药6.83次,年施药超过10次。这种依靠单一化学农药的防治策略,虽短期内可控制草地贪夜蛾等害虫的为害,但易引发抗药性。鉴于滇西地区是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害虫在中国的周年繁殖区,建议该地区各级政府给予重点关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草地贪夜蛾源头的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德宏州发现3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为加速对我国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的发掘与防治潜能的评估,我们于2019年9月-11月对云南省德宏州玉米和小麦上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开展田间调查并对采集到的天敌进行分子鉴定。共发现3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分别为斯氏侧沟茧蜂Microplitis similis Lyle、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en和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Euplectrus laphygmae Ferrière,田间最高自然寄生率分别为12.00%、22.30%和5.33%。另外,田间调查发现在玉米和大豆上斯氏侧沟茧蜂还可寄生与草地贪夜蛾同属的斜纹夜蛾S.litura幼虫;在大豆和杂草上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可寄生甜菜夜蛾S.exigua幼虫。本研究将为今后开展草地贪夜蛾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先后发现其为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2019年9月在福建诏安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甜椒。本文介绍了甜椒基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以及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的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是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致灾性害虫,对我国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在田间调查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单作以及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田间扩散规律.结果 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2019年的36 m2和2020年的64 m2小...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侵害我国大豆的风险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危害性极强的害虫。2019年初突然侵入我国云南省并迅猛扩散迁移至国内大部分地区,对玉米等作物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我国大豆与玉米生产区重合较多,草地贪夜蛾是否会对大豆产生重大危害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从草地贪夜蛾的食性特点和迁移速度以及新生境3个方面评估了此类昆虫可能对我国大豆造成的危害,并对我国大豆生产中草地贪夜蛾的短期和长期预防策略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生产中潜在的风险提供预警。  相似文献   

9.
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该虫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到5月下旬,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入侵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5个省(市、自治区)。预计6月和7月将到达我国的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北方春玉米区,受威胁玉米面积1 300多万hm~2,将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安全。我国玉米的种植布局随季节和纬度变化从南至北递次推移,时间和空间上互补,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为其种群区域性迁移和周年繁殖为害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做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其为害,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防控草地贪夜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入侵十堰市以来,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本文通过总结本市近三年来草地贪夜蛾系统监测、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方面工作经验和成效,对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后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入侵云南江城县,随后逐步向国内扩散传播,同时为害作物种类也陆续增多。1月份入侵德宏主要为害玉米,4月份为害甘蔗,至2019年9月11日,发现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混合发生为害生姜。本文介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为害程度和生姜的受害症状。草地贪夜蛾为害株率及百株虫量分别为58.4%和42.2头,发生量比斜纹夜蛾高,形成田间相对优势种群。建议准确区分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田间为害情况,有效提供预测预报信息。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在浙江为害甘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江城县,随后在多个省份发现其为害玉米,4月份以来在部分地区陆续发现其为害甘蔗、高粱等作物。作者于2019年10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甘蓝上发现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造成局部为害,平均每株幼虫0.62头,有虫株率达25%。建议今后加强蔬菜作物上该虫的监测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赤眼蜂防治云南亚洲玉米螟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云南省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在德宏州盈江县勐弄乡勐典村和苏典乡勐嘎村开展了释放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防治亚洲玉米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显著,平均校正寄生率分别为74.27%和76.30%,被害株减退率分别为62.28%和66.50%,百秆活虫减退率71.76%和76.74%,虫孔减退率分别为63.83%和75.24%,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5.96%和72.82%;总平均挽回产量损失率7.79%,平均每公顷挽回经济损失420.06元,投入产出比1:1.47。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re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on farmers’ knowledge, perception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Ethiopia and Kenya. A survey of 343 smallholder maize farmers was conducted. Most farmers in Ethiopia and Kenya had knowledge about fall armyworm; they could identify it mainly during its larval stage. Furthermore, most farmers in Ethiopia (93%) and Kenya (97%) encountered damage by fall armyworm in their farms. They estimated an average of 32% crop damage in Ethiopia and 47.3% of crop damage in Kenya, with an estimated yield reduction between 0.8 to 1 tonnes/ha. Nearly half of the farmers relied on chemical insecticides to control this pest. The majority (60%) of the farmers in Kenya perceived that insecticides were not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fall armyworm as compared to most farmers (46%) in Ethiopia who perceived that chemical spray is effective for the control of fall armyworm. In Ethiopia, 26% of the farmers combined handpicking larvae with insecticide sprays, whilst 15% of the farmers practiced only handpicking. The present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to develop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fall armyworm based on farmers’ needs and priorities.  相似文献   

15.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种群对5种常用Bt蛋白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原分布于美洲大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玉米害虫。在当地,种植抗虫转基因玉米是防控草地贪夜蛾危害的主要手段。该虫于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为明确入侵我国云南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对常用Bt蛋白的敏感性水平,本文通过饲料表面涂抹法测定了瑞丽草地贪夜蛾幼虫对Cry1Ab、Cry1Ac、Cry1F、Cry2Ab以及Vip3A等5种Bt蛋白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几种常用Bt蛋白对瑞丽草地贪夜蛾致死作用顺序为Vip3ACry1AbCry1FCry2AbCry1Ac,对草地贪夜蛾抑制生长发育的顺序为Cry1AbCry1FVip3ACry1AcCry2Ab。此外,与美国相对敏感种群比较,云南瑞丽草地贪夜蛾种群对Cry1Ab、Cry1Ac、Cry1F、Cry2Ab和Vip3A的敏感性指标在0.28~3.76之间,表明该入侵种群对此5种Bt蛋白均未产生抗性。此研究可为将来建立以转Bt基因玉米作为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入侵害虫,已经入侵了全球100多个国家,2019年1月在我国云南省被发现后迅速蔓延至其他地区,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危害。本文对草地贪夜蛾的形态与生物学特性、害虫防控方法、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特别是害虫的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家族进行了综述,为开发并优化草地贪夜蛾的预警和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田间调查表明,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省后,在德宏州4县市冬季甜玉米上均有发生为害,世代重叠严重。5月份以前主要为害冬季甜玉米,平均被害株率和百株虫量分别为4.55%和5.72头。成虫喜产卵于玉米心叶上部正面,1~6龄幼虫可取食为害玉米的生长点、叶片、雄穗和果穗。其中1~3龄幼虫具有聚集为害习性和趋嫩性,常取食幼嫩的心叶叶肉,4~6龄幼虫常啃食叶片和雄穗,咬断生长点,在心叶期和抽雄期形成典型被害状。心叶期和抽雄期玉米被害株率较高,且抽雄期被害株率显著高于苗期和灌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