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事件:12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 :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从2011年到2016年的5年间净减少193.2万公顷,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危害不断减轻,生态状况呈现稳步好转的态势。监测结果还显示,林草植被保护和人工造林种草对石漠化逆转的贡献率达到65.5%。第三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  相似文献   

2.
陈桂芬 《林业调查规划》2019,(4):107-110,124
玉溪市分别于2005年、2011年及2016年对6县区进行了3次石漠化监测。对3次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通过实施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玉溪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从首次监测的78655.9hm^2减少到2016年第三次监测的59428hm^2,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明显,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显著提高,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部分造林模式效益显著。提出加强对现有植被的抚育管护,创新治理模式,坚持治贫与治石相结合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云南省岩溶面积位居中国第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岩溶地貌典型,广泛分布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石漠化草原,近年来通过对石漠化草原开展工程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具体成效如何,不同区域治理成效有何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开展草原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旨在为今后我国岩溶区生态修复、石漠化草原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在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区域先期开展的石漠化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林业主管部门在第三次石漠化监测中的主要技术特点,针对现阶段石漠化监测技术标准、监测方法、监测数据管理和监测组织机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漠化程度减轻趋势明显。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生态修复类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及程度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我国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方面情况进行了通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为了掌握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最新变化动态,201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省(区、市)的463个县,  相似文献   

7.
云南石漠化防治工作成效显著,监测结果显示5年监测期内石漠化面积减少6.2万公顷,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国家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阐述了石漠化动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了石漠化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专家组对广南县申报的《云南广南石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专家组在审阅可研报告、听取报告编制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汇报的基础上,经过资询、讨论后认为,广南县在我国石漠化地区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拥有典型的峰丛型石漠化生态系统,石漠化类型丰富,是开展石漠生态系统长期定位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从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16年,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为1007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466.9万公顷。与2011年相比,石漠化土地净减少193.2万公顷,年均减少38.6万公顷。监测结果表明,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连续改善,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石漠化土地整体呈现"面积持续减少,危害不断减轻,生态稳步好转"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正一座座石山披上"绿衣",一个个穷村挣脱贫困。石漠化这一顽固的"地球癌症",遭遇了广西林业人顽强而高明的"回春妙手"。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壮乡林业人,把卫星地图中广西片区一处处灰黑斑块,年复一年地逐步变成绿色亮点。2018年底,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发布,与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广西石漠化土地净减39.3万公顷,减少率20.4%,净减面积超过1/5,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主办的科技期刊,1982年创刊。刊号:ISSN1003-6075CN 431095/S。2022年,征稿主题:1)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方法;2)关于碳汇林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森林碳汇的估算、监测与评价方法;3)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问题一一新机制、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4日下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办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遴选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林业扶贫等重点领域的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进行推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郝育军司长出席了会议,并介绍了我国林业和草原科技发展情况。郝育军指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成效,近三年储备先进实用技术成果7700余项,发布重点推广技术成果300项,推广林木良种400多个,培训林业骨干技术人员100多万人次,对推动林业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现场发  相似文献   

14.
《温带林业研究》2019,(3):F0002-F0002
为加强以寒温带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基础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林业科研创新体系布局,2014年6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研究决定,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成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寒温带林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成因及其环境评价体系,回顾近年来与国家生态林业工程相结合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实践,提出以探索石漠化形成机制、研究石漠化植被恢复机理和应用遥感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1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组织专家对大同大学与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联合申报的"石墨烯林业应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考察与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厉建祝以及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有关林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参加了考察与评审。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旱地分布状况,从坡度、基岩裸露度、土层厚度及水土流失状况对石漠化旱地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同时,结合三期石漠化监测结果,分析了石漠化旱地面积、程度、演变趋势及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状况与特点,依据国家生态工程及石漠化防治的实际需求,针对性提出了石漠化旱地保护利用对策,为国家与地方相关政策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月21日,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沈阳召开。该创新联盟由国家林草局林草防治总站牵头,国家林草局科技司、生态保护修复司、草原司指导,近百家高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生产应用单位联合组成。联盟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和联盟各方发展为宗旨,以推动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科技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9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切实做好加强秋冬季候鸟保护的通知》(林护发[2019]92号)印发以来,宁夏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候鸟保护工作,结合贯彻落实全国秋冬季候鸟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国家林草局2019年全国春季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第六督导组来宁督导反馈意见,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开展的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目标,落实责任,明确要求,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研究落实意见,指导推动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石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了我国石漠化现状、分布特点及成因,提出了林业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对策,旨在为科学防治石漠化和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