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归普氏野马的野外生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氏野马(Equus pozewalskill)俗称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普氏野马属于奇蹄目,马科,曾广布于欧亚大陆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随着牧业文明的兴起和扩展,野马栖息地逐渐丧失,人类过度捕杀和经济活动的干扰,迫使野马的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锐减,最终,于20世纪中叶野外灭绝。现在的普氏野马是1898年至1902年间捕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并运到欧洲得以生活下来的13匹野马的后代。  相似文献   

2.
为了逐步扩大我国普氏野马的野生种群数量,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于2010年9月25日首次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并对其放归与实时监测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结果表明,普氏野马生活习性(采食、活动地、饮水、精神、体色及代谢情况)呈现出基本稳定的规律,且屡次出现交配行为顺利产下小马驹,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具备了普氏野马放归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在公元10世纪,西藏的僧人就描述过普氏野马。据《蒙古秘史》记载,在1226年左右,成吉思汗的马曾被一群普氏野马惊翻。100多年前,普氏野马曾成群结队,驰骋在广阔的戈壁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自英、俄、法、德等国的探险队大规模捕猎普氏野马,对其进行圈养。到20世纪60年代,蒙古国野外的普氏野马灭绝了,奔腾  相似文献   

4.
<正>普氏野马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原分布在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和蒙古国一带,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原有300多种野马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物种。由于种种原因,普氏野马至今无纯野生个体存在。历经40年的人工繁育,卡拉麦里作为野马的故乡,从最初国外引进的24匹野马,已繁育出数百匹野马,平均繁殖成活率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5.
5月21日,4匹健壮的新疆普氏野马种源马从距鸟鲁木齐180公里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乘着大卡车,经过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去蒙古国安家落户了。这是野马重引入以来我国首次向外国输出野马种源。此次野马种源输出活动,对于改善野马的基因状况,维护其遗传多样性,改善小种群近亲繁殖造成的种群退化,促进种群优化,提高野马繁殖、成活率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传来喜讯,在保护区半放养条件下的普氏野马顺利产下3匹小马驹,经野马管理人员蹲点监测,新产下的3匹小马驹体格健壮,表现出了极强的野生适应能力。这也是安西自然保护区继去年新产下2匹普氏野马后,今年又成功繁育的第二批普氏野马。  相似文献   

7.
<正>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保留着6 000万年基因的珍稀马种,被誉为"活化石"。上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灭绝。野马重引入及野放工程的实施,对野马种群的恢复和遗传多样性的丰富有着重要意义。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6年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野马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治、行为活动、生理生态、野化放归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野马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2018年底,新疆野马  相似文献   

8.
敦煌西湖保护区放归的普氏野马、野骆驼已经历了第4个寒冷的冬天,并于2013年春、夏两季新繁殖了3匹幼马、2峰驼羔,为了确保今年普氏野马、野骆驼安全越冬,管理局为此特采取了三项措施,为放归的野马、野骆驼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吴克明 《甘肃林业》2012,(5):F0003-F0003
9月6日上午, 甘肃省在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放归21匹普氏野马和4峰野骆驼。这是甘肃省第二次放归普氏野马、全国首次试验性放归野骆驼活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张希武司长、严旬总工程师,省林业厅高清和厅长、樊辉副厅长和武  相似文献   

10.
正普氏野马是欧亚大陆开阔景观带的旗舰物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被IUCN红色名录收录为濒危级(EN)。普氏野马有着6 000万年的进化史,是当今世界唯一生存的野生马种,比大熊猫还要珍稀。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6年建立以来,在先后从英国、德国、美国引入24匹野马的基础上,围绕保种、扩群、野化研究实验开展工作,共繁殖了6代715匹野马。自2001年8月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先后从英国、前东德、前西德、美国引进18匹野马,中心繁育了200多匹野马都是这18匹野马的后代,近亲繁殖不可避免,近交衰退日益突出。为了改善野马的基因,优化种群质量,减少近亲危害,根据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和德国科隆动物园及美国史密桑那国家公园签定的三方合作协议,2005年9月德国科隆动物园为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无偿捐赠了6匹作为种用的公马,其中1匹当年9月病死,1匹2006年4月打架致死,其余4匹于2006年4月组建了四个繁殖群。  相似文献   

12.
<正>三个泉野马野放点有三口天然泉眼,是夏季普氏野马主要的水源地和休憩场所。在十几年几乎没有人工补饲的情况下,三个泉现有的20余匹野马的野性恢复得非常好,成为中国第一代野化最成功的群体。本文作者在得知野马产驹7匹的好消息后,决定去三个泉看看,没想到竟有幸当了几天野马巡护员,与当地的工作人员一起亲身体验普氏野马的巡护生活。  相似文献   

13.
18年的饲养繁殖实践证明,普氏野马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抗病力增加,繁殖成活率提高,在故乡度过了适应关、繁殖关、生活关,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繁殖成活关,成功地繁殖了四代野马,种群迅速扩大,2003年12月31日,在中心繁殖野马总  相似文献   

14.
背景资料 普氏野马是地球上惟一活着的野生马,曾广泛分布在亚洲原野,但现在全世界的数量不到1000匹,而且已经没有了野生种群。现存于世界各国百余个动物园和养马场中的野马,都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从我国准噶尔盆地和蒙古西南边境捕捉去的少数野马的后裔。 野马与家马在基因、血统、解剖生物学上的差异都很大,是惟一保留着6000万年基因的珍稀物种,被誉为活着的基因库,比熊猫还稀少,珍贵。1986年,由野马国际组织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9月18日。远赴新疆采访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的车队穿越茫茫的戈壁荒滩。赶往位于乌鲁木齐东北150千米处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野马中心),探访18年前从海外归来的普氏野马。我作为采访团成员之一。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二十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一起参加了这次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6.
抒情野马     
提起野马,立刻会使人想起那些与碧水蓝天为伍,纵横急驰在广袤无垠草原上的精灵。早在100万年以前在敦煌西湖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随处可见驰骋着的美丽的野马,它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马已经没有大的区别了,它就是我们现在大部分家马的祖先----蒙古野马。由于它们硕壮的躯体和强悍的性格,在干旱荒漠草原上几乎没有什么天敌,所以野外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直生活到20世纪初。作为世界上仅存的野生马,普氏野马堪称研究马  相似文献   

17.
普氏野马,俗称蒙古野马(亚洲野马)、准噶尔野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Ⅰ物种.普氏野马具有6 000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是地球上唯一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的物种,具有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生物学意义.野马是生物进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平衡生态作用,对人类寻求生物发展规律、发展生物基因的研究有着极高价值.目前,全世界不足1 500匹,是比大熊猫还珍稀的物种.  相似文献   

18.
<正>1878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新疆发现了世界上最后一批野马,取名普氏野马。而在此前,全世界普遍认为野马已经绝迹。普氏野马演化史长达五六千万年,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是地球上唯一存活的一种野生马,其科学研究价值不亚于大熊猫、鸭嘴兽等"活化石"。上世纪末,在欧洲流亡百年之后,野马终于回到它的家乡,并被成功放归中国西部原野。  相似文献   

19.
正普氏野马,又名准噶尔野马、新疆野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Ⅰ物种。普氏野马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地位为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动物。1野马的历史分布与变迁准噶尔野马具有6 000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是地球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马种,它保留着地球上唯一马的原始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典型代表,对人类寻求生物发展规律、发展生物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正>承德等19城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日,国家林业局批准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通化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江西省上饶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山东省日照市、莱芜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广东省佛山市、江门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宜宾市、巴中市,云南省临沧市,陕西省安康市等19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全国已有137个城市获此称号。普氏野马数量恢复至400余匹普氏野马距今有6000万年进化史,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一种野生马。普氏野马的染色体为66个,比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