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场饲养父母代种鸡约12万套,属笼养方式,全部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年平均受精率达95%以上。笔者根据本场的生产实践经验汇总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点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采精前的准备工作 1对种公鸡的要求 ①种公鸡的选择要符合品种特证。②要生长健康、冠大、鲜红、活动力强、眼睛明亮、有神。③生产性能优良,肛门能往外翻,生殖器要能勃起,适合人工授精,腹部要柔软.泄殖腔大而松驰,湿润。两手提起翅膀尾巴要上翘,性反射较好。④精液品质要好。另外种公鸡要有一定的营养度。一般要求种公鸡日粮粗蛋白含量12%-14%,代谢…  相似文献   

2.
人工授精作为现代家禽业的一项技术,对提高受精率,减少种蛋污染,充分利用种公鸡,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场几年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使种蛋受精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3%,甚至更高。现将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保证种鸡的营养需要 种鸡的营养水平很重要,如果营养摄入量不足或营养不平衡,受精率很难提高。足量营养供给,合理的营养调配是培育合格的后备鸡群和保证种鸡高受精率的基础。 2.人工授精前应注意的要点 (1)器具的清洗及消毒:集精杯。滴头等先用0.1%…  相似文献   

3.
目前,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已经普及,但是笼养种鸡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技术,经过多年来生产实践和研究,种蛋受精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这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授精人员掌握的技术是密切相关的。一、种公鸡的饲养与管理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精液量,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因此,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种公鸡的选择种公鸡一般要经过三次选择:(1)在育雏结束(6周龄末)转入育成舍时,选留健康、…  相似文献   

4.
浅谈笼养种鸡的人工授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人工授精的优越性1.1解决了笼养条件下种鸡的繁殖问题。1.2高度发挥种公鸡的利用率,减少非生产公鸡的饲养量,节约饲料和房舍,从而降低种蛋和雏鸡的成本。自然交配公母比例为1:10~1:12,而人工授精在不进行精液稀释的条件下为1:30~1:50,精液稀释后公母比例可达1:80~1:100。1.3为育种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4能提高受精率。1.5能减少鸡的死亡。1.6技术简单易学,投资少见效快。2人工授精技术2.1采精技术种鸡饲养中一般用按摩法进行采精。按摩法,此法可分为背部按摩法、腹部按摩法…  相似文献   

5.
影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一、影响人工授精受精率因素1.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的人工授精的效果较好,种蛋受粗率一般都在90%以上,反之,其种蛋的受精率往往在70%以下。2.种公鸡的饲养:过高的蛋白质能量水平使种公鸡过肥,以...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种鸡笼养已被广大养鸡企业所采用,并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鸡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则已成为种鸡笼养的限制性技术。本试验从生产实践出发,对种公鸡精液活率进行了一次普检,观察不同活率的公鸡精液输精后对种蛋受精率和青苗率的影响,为生产上及时淘汰受精能力低下公鸡、提高种蛋受精率和青苗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的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种公鸡和种母鸡选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三黄种鸡场260日龄新兴黄2号种鸡,试验种蛋在该场孵化厂孵化。2.试验方法:(1)精液…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02,23(5)
人工授精作为现代家禽业的一项技术,对提高受精率,减少种蛋污染,充分利用种公鸡,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场几年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使种蛋受精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3%,甚至更高。现将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保证种鸡的营养需要种鸡的营养水平很重要,如果营养摄入量不足或营养不平衡,受精率很难提高。足量营养供给,合理的营养调配是培育合格的后备鸡群和保证种鸡高受精率的基础。2人工授精前应注意的要点①器具的清洗及消毒:集精杯、滴头等先用0.1%的新洁尔灭或…  相似文献   

8.
提高颗粒冻精受胎率五法一、维生素B_(12),解冻法取维生素B_(12)注射液(1毫升/支),在40℃温度下,常规解冻颗粒冻精,解冻后给奶牛人工授精。输精奶牛41头,受胎27头,情期受胎率为65.9%比用2.9%柠檬酸钠解冻液组提高21.5%。大群使...  相似文献   

9.
日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对不同性别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日粮赖氨酸或蛋氨酸水平对不同性别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与血清总蛋白和尿酸含量之间的关系。试验1日粮采用3个赖氨酸水平(1.2%,1.3%和1.35%)。试验2日粮采用3个蛋氨酸水平(0.25%,0.45%和0.55%)。结果表明,公鸡比母鸡生长速度快(14%~16%),饲料报酬高。公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对日粮赖氨酸的需求降低,从1.35%降至1.2%。采食较低水平的赖氨酸(1.2%),母鸡就可达到较快的生长速度。母鸡比公鸡较早地可以降低其日粮中的蛋氨酸水平。本试验的结论是,公母肉鸡对日粮赖氨酸或蛋氨酸的需求与利用具有不同的特点。母鸡对日粮中赖氨酸或蛋氨酸的需求比公鸡低,利用效率比公鸡高。母鸡的生长速度与其血清中尿酸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母鸡的生长速度越快,其血清中的尿酸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0.
种用公鸡繁殖期营养需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38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鸡,研究了种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选取30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号料高蛋白(18%)、高氨基酸(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高钙(36%),2号料低蛋白(132%)、低氨基酸(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低钙(10%),3号料同2号料仅更换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结果:(1)采用低营养水平日粮时同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种公鸡的体况无不良影响;(2)采用种公鸡专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使种蛋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15%、337%。  相似文献   

11.
种公鸡体重和体躯结构对精液品质及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和方法1 1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每组种公鸡对应设置一组随机抽取的笼养种母鸡150只 ,进行人工授精。1 2精液品质的测定包括精液量、pH值、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数。1 3每隔5d人工授精一次通过标记种蛋 ,并同机孵化 ,11d照蛋 ,检出无精蛋。1 4试验过程中进行日常饲养管理。2结果与讨论2 1体重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和受精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 :136日龄种公鸡体重在2.05~2.50kg时 ,射精量多 ,精子活力和精液密度大 ,受精率较高。368日龄种公鸡体重在2.75~2.95kg内 ,精液品质较好 ,受精率…  相似文献   

12.
种用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38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鸡,研究了种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方法:选取30周龄体重接近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号料高蛋白(18%)、高氨基酸(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高钙(36%),2号料低蛋白(132%)、低氨基酸(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低钙(10%),3号料同2号料仅更换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结果:1、采用低营养水平日粮时同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种公鸡的体况无不良影响;2、采用种公鸡专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使种蛋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15%、337%。  相似文献   

13.
种鸡人工授精技术早在70年代被我国采用,我场自1994年始由笼养商品蛋鸡转为饲养海兰父母代蛋鸡。为了解决笼养条件下蛋种鸡的繁殖问题,我场在采用别人技术方法基础上,经过2年的摸索,探索出一套人工授精技术方法。2年多来,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稳步提高,年平均受精率达90.8%,授精速度达500羽/小时,大大降低资金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1仪器:烘干箱、高压消毒器、高温消毒器、输精枪(禽用)及配套输精管,微量移液器(10~50pl),集精坏或离心管,脱脂棉、毛剪、生理盐水、显微镜。1.2鸡群:5000套种蛋鸡,配套200羽种公鸡。2.l种…  相似文献   

14.
种公鸡泄殖腔炎的防治■徐顺夫(徐州市畜禽公司种禽场221008)近两年来,我们发现在人工授精的初期,种公鸡因患泄殖腔炎而影响了精子的质量,经查明原因并及时防治后控制了此病。一、发病情况:我场每年种公鸡在160日龄开始采精,并提前一个月喂给公鸡高蛋白的...  相似文献   

15.
问题1:光蛋和未受精蛋过多。原因及解决办法:(1)公、母比例不当建议:对于轻型鸡,每只公鸡配10~12只母鸡;对于重型鸡,每只公鸡配8~10只母鸡。(2)公鸡营养不良建议:确保每只公鸡都能单独获取饲料,否则饲料会被母鸡吃光。(3)配种时受到其它公鸡的干扰建议:公鸡数量不要太多。(4)公鸡太老建议:换上年轻的公鸡。(5)公鸡不育建议:换上别的公鸡。(6)入孵前种蛋贮存时间过长或保存条件不良建议:准备入孵的种蛋,其贮存期不应超过7天;贮存温度应为50~70,贮存期相对湿度应为70%。问题2:照蛋可…  相似文献   

16.
蛋用种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场家采用。我场在人工授精实践中,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改进,使种蛋全年平均受精率保持在94%以上,最高受精率达98.4%,充分发挥了种鸡笼养的优势,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人工授精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除受遗传、饲养管理技术、营养水平、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外,与精液品质和授精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将这两方面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种公鸡的培育、选留和训练育雏、育成期必须重视公鸡的体重及整齐度、控制体重,注意营养需求,为公鸡以后的良好表现打下基础。种公鸡的选留:在6-7周龄时…  相似文献   

17.
公鸡精液品质、数量随使用年龄增加而递减。为提高种用率,我们对36周龄和54周龄公鸡的精液进行定期检查,并作生理盐水稀释鸡精液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种鸡选用福州某鸡场父母代海兰蛋用种鸡。公母分开笼养:每天保证16小时光照(自然光照结合人工光照);本厂自配饲料,种鸡营养水平如下:公鸡:ME:(1.46~1.67)MJ,CP:12g,赖氨酸:475mg,蛋氨酸:490mg,Ca:(0.2~0.5)g,P:0.11g。母鸡:ME:(1.67~1.88)MJ,CP:19.5g,赖氨酸:765mg,蛋氨酸:…  相似文献   

18.
肉种公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刘新良高艳星(解放军二六七二工厂养殖公司,河北省武安市056308)武安市某种鸡场饲养肉用艾维茵种公鸡380只,1995年5月12日,饲养员发现死鸡4只,第2天死7只。两周内发病鸡78只,死亡47只,死亡率12.4%。据调查...  相似文献   

19.
鸡的人工授精及其影响因素袁建敏中国农业大学种鸡场(102209)人工授精技术包括:公鸡精液的产生、精液的采集和处理、输精三个环节。其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只有尽心尽责地把握好这些环节,才能更好地做好人工授精工作。一、公鸡对受精率的影响1.精子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20.
提高鸡人工授精技术水平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的人工授精成功与否,主要与公鸡精液质量、人工授精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消毒卫生状况(采精、授精时)、精液贮存以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等有直接关系。以下分别以公鸡精液的品质和强化鸡的人工授精技术两方面来讨论提高种蛋受精率问题。1提高公鸡精液品质的技术措施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