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粤西地区的茂名市荔枝生产面积大、品种多、质量好、成熟早,目前,总种植面积近180万亩,约占广东省荔枝种植面积的35%和全球种植面积的17%,比世界第二荔枝生产大国印度的种植面积大一倍多,堪称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海南的光、温、水等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极其适合发展荔枝、龙眼生产,为发展优质、早熟荔枝龙眼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至2006年,全省荔枝种植面积3.33万公顷,产量8万吨;龙眼种植面积1万公顷,产量2万吨,海南已成为中国荔枝龙眼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海南荔枝栽培面积约2.7万hm^2,产量约3万t,按照收获面积计算,平均单产仅3—4.5t/hm^2。从1990年至2000年,平均单产几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每年收获面积仅占应投产面积的15%-24%。从90年代以来,海南荔枝生产持续出现数年小年乃至大面积不结果的现象。荔枝频繁出现不结果、低产等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种好荔枝的积极性,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1993年以来大面积种植且应进入盛产期的树几年不结果或一直未结果,使低产且不稳产成为当今海南荔枝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荔枝低产园改造综合技术进行了3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荔枝低产园改造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末印度从中国引进荔枝,印度荔枝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世界。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荔枝生产国,仅次于中国。荔枝是印度的主要水果,其种植面积居全国水果种植面积第七,产量居第九,价格居第六。主要种植区分布于比哈尔邦、阿萨姆邦、Uttaranchal邦、特里普拉邦、西孟加拉邦、北方邦、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目前印度荔枝产量为65万吨,种植面积为9.5万公顷,出口量约1000吨。荔枝产业是印度小生产者的主要生活来源,每个生产者荔枝年收入为2500—20000卢比,占总收入的60%。  相似文献   

5.
1国内外荔枝生产及销售概况 1.1世界及中国的荔枝生产概况 中国是世界荔枝的主产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荔枝生产发展迅猛。目前全国荔枝面积约60万公顷,占世界的85%;年产量130万吨,占世界的70%。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地区是中国荔枝、龙眼的主产地。荔枝已成为华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居全国果树的第4位。  相似文献   

6.
1泰国荔枝的生产情况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2~28℃,温度偏高,不具备荔枝生长的最佳气候条件.然而泰国荔枝生产在世界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盛产荔枝的国家之一,荔枝商业种植已超过100年. 其荔枝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产量排第四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都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种植面积基数很大,但品种混杂,怀枝、黑叶、白腊、蜜糖埕等品种占了种植总面积的65%以上,优质品种不多。特别是近十年来,品质普通的荔枝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很多果农难以为继;而品质优良的桂味、糯米糍、脆绿等荔枝,市场销售价格依然较高,是普通荔枝的3~5倍,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棉是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转育到普通棉花上,从而使棉花产生抗虫性能。全球转基因抗虫棉商品化生产始于1996年,1997年全球种植还不到100万公顷,2000年已发展到400—500万公顷。全球棉花面积的20%为转基因棉花,其中,美国2001年转基因抗虫棉面积已达到棉田的74%,澳大利亚占30%,同时在墨西哥、埃及、印度等国家也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优果工程的推动下,广西荔枝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增长,2004年全区种植面积为352.65万亩,总产量达35.95万吨。但由于加工及保鲜水平滞后,90%以上的果品都在国内鲜销,产地销售价格在1.6—2.0元/公斤的低价位徘徊。针对广西荔枝的产销现状,广西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积极采取措施,以增加果农收入为出发点,创建优质荔枝商品出口基地,使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荔枝乃南方名优水果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海南开始从广东引进各种品种的荔枝进行大面积种植,到目前为此,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5万亩以上,其中在现有的荔枝品种中,妃子笑种植面积最大,占了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本文针对妃子笑荔枝在琼北地区多年的表现,重点介绍了其在海南的控梢促花和保花保果技术。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越南水果种植面积达75.5万公顷,产量约为650万吨。其中香蕉产量最高,约为140万吨,约比柑橘类(包括橙子、橘子、柚子)多80万吨,比荔枝多了59万吨。湄公河三角洲的水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达23.1万公顷,约占全国水果种植总面积的34%。  相似文献   

12.
国际芝麻生产概况如何? 世界芝麻主要种植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其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96%以上。世界芝麻四大主产国是印度、苏丹、缅甸和中国.种植面积520万公顷,占全球面积的70%以上:总产220万吨。占世界总产60%以上。我国芝麻平均单产达到1145千克,公顷.居四大主产国之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荔枝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了解国际市场对保鲜技术的限制,以及一些国家对荔枝的检疫要求,积极促进我国荔枝的出口,是增加果农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荔枝生产和采后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云南马铃薯块茎病虫害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Solarium tuberosum ssp.Tuberrosum L.)是全球继水稻、玉米、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统计数据,全球种植面积1930万hm^2,总产量3.07亿t。根据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种植面积459.67万hm^2,总产量1444万t(折粮)。云南省种植面积44.45万hm^2,总产量155t(折粮)。马铃薯成为云南最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之一。在云南马铃薯生产中,产前田间马铃薯病虫害造成块茎的严重损失,产后块茎储藏的损失率达20%-25%,  相似文献   

15.
Bt基因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延迟成熟蕃茄的问世,至1995年抗虫转基因马铃薯进入商品化生产,次年,抗虫转基因棉花和玉米也进入商品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由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hm^2,猛增至2002年的5870万hm^2。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占66%,接着依次是阿根廷、加拿大、中国等;种植作物最多的是大豆和玉米,分别占62%和21%,其次是棉花、油菜等;就转基因的性状而言,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占75%,其次是抗虫作物,占17%。美国自1995年批准转基因Bt玉米的商品化生产后,至今已有玉米、  相似文献   

16.
闵行区水稻生产通过最近3年的挖潜扩种,面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生产规模稳定在1.6万亩左右,其中1万亩设施粮田已建成,亩产量在550kg左右。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6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100%,杂优化率为73.7%;种植规模上,19家300亩以上的本地人规模经营面积达1:24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74.7%,其余0.42万亩水稻由1847产中、小散户经营,户均面积为2.27亩。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我们国家已将其列为我国的主要作物之一,从而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是全球第一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达472万公顷(2001年资料),占全球播种面积的25%,占亚洲的60%以上。但全国平均单产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顷产量只有1.37万公斤。各省区种植面积和单产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8.
1基本情况 玉林市是广西荔枝、龙眼主产区,上世纪90年代,玉林市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呈跨越式发展,由80年代末的50.2万亩,猛增至2000年的190.6万亩。其中普通品种禾荔约83万亩,占荔枝种植面积75%以上,优质品种和早、晚熟品种仅占8.9%。在当时果品供不应求时,其弊端未显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禾荔和普通龙眼价贱难卖,  相似文献   

19.
陈小彬 《福建农业》2009,(10):19-19
南安市是荔枝的主要栽培区,近年来,荔枝栽培面积较大。荔枝是一种产值较高的水果,又是一种收益较长的果树.但从种植到投产的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6年,这样漫长的投产周期对一般资金短缺的生产者来说是很难承受的,而且荔枝又常因低温霜冻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荔枝这种生产周期长、抵御自然灾害弱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为了保障果农的经济收入稳定,  相似文献   

20.
1引种鸡嘴荔高接换种表现1.1高接换种鸡嘴荔的原由广东省茂名市是我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更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栽培的荔枝品种主要有白糖罂、妃子笑、白腊、黑叶、糯米糍、桂味、晋奉等,种植面积141万亩。其中,中熟的白腊、黑叶种植面积约占全市荔枝面积80%。由于白腊、黑叶荔枝的成熟期过于集中,常导致季节性滞销和结构性过剩,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