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防霉剂对水霉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丙酸钙、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异噻唑啉酮、尼泊金乙酯等6种常用的防霉剂对水霉游动孢子及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在浓度分别为1.5和6.3 mg/L以上时可使80%的水霉游动孢子的活性被抑制,当浓度分别为8和32 mg/L以上时对水霉菌丝具有杀灭作用.而其它四种防霉剂对水霉孢子的抑制浓度、对水霉菌丝的杀灭浓度远高于实际生产中可能的使用浓度.本试验还研究了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对水霉菌的后抑菌效应以及两者的联合抑菌效应,异噻唑啉酮在不低于6.25 mg/L,尼泊金乙酯在不低于25 mg/L时能够显著减缓水霉菌丝的生长速率,12.5 mg/L异噻唑啉酮和25 mg/L尼泊金乙酯还能显著改变菌丝的形态.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对水霉菌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其肌指数为0.75.  相似文献   

2.
以小萼子柿饼中分离得到的两株霉菌污染菌S1产黄青霉和S2黑曲霉为原料,利用食品防腐剂二氧化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紫外处理技术对其进行生长控制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双乙酸钠等食品防腐剂均可抑制霉菌S1、S2生长,并且二氧化氯的抑菌效果最好;霉菌S1产黄青霉在二氧化氯30 mg/L、10 min时抑菌率达到99.76%,霉菌S2黑曲霉在二氧化氯30 mg/L、15 min时抑菌率达到90.82%,50 mg/L、15 min时抑菌率达到99.37%,能在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抑菌效果;紫外处理技术可抑制霉菌S1、S2生长,照射时间为10 min时,对霉菌S1产黄青霉和S2黑曲霉的杀菌率分别达到93.85%和76.65%,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催芽培养和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梯度抑尘剂对豌豆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抑尘剂(1.5%)处理的植物幼苗成活率更好,而高浓度抑尘剂(5%)处理会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使发芽率和成活率降低。抑尘剂对主根长度无显著影响,但低浓度抑尘剂对植株幼苗的株高和须根数有促进效果,高浓度抑尘剂则有显著抑制效果。低浓度抑尘剂能提高植株的生物量,高浓度抑尘剂则降低植株的生物量。研究表明,低浓度抑尘剂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抑尘剂对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泡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制备8种植物的粗提物,以菌丝生长法和孢子囊萌发法测定抑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的活性,并对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粗提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抑制作用中,超声波提取法优于浸泡提取法,两种方法制备的黄柏粗提物抑菌作用均较强,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黄柏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获得的粗提物对菌丝生长抑制率都为100%、孢子囊萌发抑制率为61.77%和41.76%,黄柏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粗提物抑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585.62、685.65μg/m L。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粗提物抑菌活性不同,超声波提取法有利于抑荔枝霜疫霉活性物质的提取,黄柏粗提物抑荔枝霜疫霉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5种抑霉剂对储藏片烟霉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药剂有效作用浓度的不同和对霉菌作用方式的差异,用5种抑霉剂对引起储藏片烟霉变的6种霉菌进行处理.结果表明,5种抑霉剂对霉菌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富马酸二甲酯对霉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效果最好,丙酸、乳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防效则次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延长黄山烧饼的保质期。[方法]研究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PG)、柠檬酸(CA)对黄山烧饼中猪油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BHA、PG能够降低猪油过氧化值,PG效果更佳;当BHA与PG以不同配比混合(添加量总量为0.02%)使用时,BHA∶PG=1∶3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当0.005%BHA+0.015%PG+0.010%CA复配使用时,抗氧化效果最明显,黄山烧饼保质期从21 d延长至56 d。[结论]该研究为延长黄山烧饼以及其他富含动物油脂食品的保质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枯萎病病原菌和拟康氏木霉T886配合施用,研究拟康氏木霉T886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施用方法以及对黄瓜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拟康氏木霉T886的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根体积、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其中CK3(只接种木霉发酵液)对黄瓜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在枯萎病防效方面,T1(木霉菌剂和病原菌同时接种)、T2(霉菌剂先接种,2d后接种病原菌)、T3(病菌先接种,2d后接种木霉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CK1(只接种病原菌)、CK4(稀释800倍的多菌灵药剂与病菌带菌发酵液同时接种),其中以T1防治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中为害大、传染性高的木霉、青霉和脉孢霉3种竞争性病菌孢子作为测试对象,以丙酮为提取溶剂分别对小蓟、柴胡、白鲜皮、金银花、黄柏、徐长卿、苦参、大黄、荆芥、黄芪、板蓝根、土荆皮、石榴皮、黄连和大蒜共15种中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浸渍提取,采用平板涂布法考察了15种中药材提取物对3种病菌孢子萌发生长的影响,并与山梨酸钾和多菌灵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这些药材提取物对3种病菌孢子萌发生长的抑制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蒜对3种病菌孢子均呈强抑制作用,抑制性能及抗菌谱强于山梨酸钾和多菌灵;徐长卿对青霉孢子和脉孢霉孢子呈高效抑制,但对木霉孢子无抑制作用却能明显促进木霉孢子的萌发生长。小蓟对3种病菌孢子均有效,对青霉孢子和脉孢霉孢子效果较好,但对木霉孢子效果差;金银花仅对青霉孢子和对脉孢霉孢子有抑制作用,但能显著促进木霉孢子的萌发生长;黄柏、土荆皮和石榴皮提取物仅对青霉和脉孢霉孢子抑制性能好;黄芪和黄连提取物仅对木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青霉和脉孢霉无抑制效却能促进其萌发生长。阳性对照山梨酸钾仅对青霉孢子抑制性能好,对木霉孢子效果差,对脉孢霉孢子几乎无效;多菌灵对木霉和脉孢霉孢子抑制性能好,但是对青霉孢子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方式,对金佛山方竹苗接种蜜色无梗囊霉、珠状巨孢囊霉、幼套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等4种AM真菌及其混合菌种,测定接种与未接种金佛山方竹生物量及酶活性差异,比较不同菌种的接种效应。结果显示:接种蜜色无梗囊霉的金佛山方竹根系侵染率及生物量最高;接种蜜色无梗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处理的菌根相对依赖度分别为28.64%、26.7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接种处理的各项酶活性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处理,其中接种根内球囊霉处理的叶绿素、SOD、POD、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接种蜜色无梗囊霉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处理。这表明接种蜜色无梗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对金佛山方竹的促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肉桂醛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机制,研究了肉桂醛作用下辣椒疫霉菌丝的径向生长、辣椒疫霉孢子的萌发与活力、辣椒疫霉孢子内活性氧(ROS)含量和NADPH氧化酶基因(nox)的表达以及外援ROS清除剂谷胱甘肽(GSH)存在下肉桂醛对辣椒疫霉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肉桂醛能够有效地抑制辣椒疫霉菌丝的径向生长和孢子的萌发,抑制辣椒疫霉菌丝径向生长的EC50值为1.0 mmol/L,完全抑制辣椒疫霉孢子萌发的MIC值为0.4 mmol/L,并且Almar blue染色发现此时辣椒疫霉孢子几乎没有活力;0.4 mmol/L肉桂醛处理辣椒疫霉孢子0.50h时,孢子内ROS含量明显增加;GSH能够明显缓解肉桂醛对辣椒疫霉孢子的抑制作用;0.4 mmol/L肉桂醛处理辣椒疫霉孢子0.25 h,孢子内nox1基因表达上调,表明肉桂醛可能是通过上调nox1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大量的抑制辣椒疫霉的ROS。  相似文献   

11.
以蛋鸭料为基础,分别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丙酸钙、霉敌3种抗真菌制剂,比较了三种抗真菌剂的抗饲料霉变功效.结果表明:颗粒料中的真菌比粉状料明显降低,3种抗菌制剂都有明显的抗真菌效果.其中制霉菌素与霉敌的抗霉菌生长效果优于丙酸钙,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的生长,制霉菌素能显著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添加制霉菌素后粉状料的保质期为50d,颗粒饲料为60d,与霉敌基本一致:粉状料添加制霉菌素组比丙酸钙组保质期延长10d,颗粒料保质期可延长20d左右.几种处理条件下,当日粮中真菌总数发生明显变化时,饲料中CO2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应用饲料中CO2含量作为衡量霉菌总数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BAB-1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菌株BAB-1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和API 50CHB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确定菌株BAB 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采用16种培养基对菌株BAB-1进行了发酵培养,结果表明,3号培养基最适合该菌株菌体生长和抑菌物质的产生。进一步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 rpm,初始pH 7.24,接种量3%,装样量为70 mL/250 mL时菌体生产量最高,菌量达到1.63×109 cfu/mL;而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 rpm,初始pH 7.24,接种量2%,装样量为100 mL/250 mL时最适合抑菌物质的产生,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81 cm。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利用拮抗菌防治由木霉引起的食用菌病害,以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放线菌327#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对木霉的抑制效果和作用方式,以及对白灵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线菌327#无菌发酵滤液对木霉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培养7d,含327#发酵滤液的琼脂周围木霉无法生长。琼脂扩散试验中,发酵滤液在含木霉孢子的平板上可形成直径(20±1)mm的抑菌圈,圈内木霉孢子萌发受到强烈抑制。浓度为10%的发酵滤液使木霉菌丝停止发育,不能形成孢子。而327#发酵滤液对白灵菇的生长影响较弱,培养7d,含327#滤液的琼脂周围白灵菇可生长。由此可见,拮抗放线菌327#的代谢产物对木霉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对白灵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以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和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指示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初步测定渤海海洋霉菌的抑菌活性,再用牛津杯扩散法对初筛获得的活性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67对玉蜀黍平脐蠕孢菌和大豆尖孢镰刀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菌株32对玉蜀黍平脐蠕孢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菌株67在28℃,180 r/min条件下发酵培养66 h,生物量达到7.054 mg/mL,在54~120 h的发酵时间内,发酵液均具有抑菌活性,发酵96 h时抑菌效果最明显,对F.oxysporum和B.maydi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3 mm和13.6 mm。同时发现,菌株67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不仅与发酵时间有关,而且与发酵液的pH值相关,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的发酵液的pH范围为4.0~5.0。  相似文献   

15.
通过温室试验探索了追施腐植酸肥料及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品质及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试验在满足草莓正常生长所需肥力的基础上追施腐植酸和生物肥,试验设置4 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常规施肥处理)、追施腐植酸肥、追施生物肥、追施腐植酸+生物肥,重复3 次,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肥、腐植酸、腐植酸+生物肥能够显著改善草莓长势,盛果期单果重分别提高了8.85%、14.12%和16.23%;显著降低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烂果病的发生率,进而提高草莓产量,3 个施肥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70%、10.80%和14.70%;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提高草莓蛋白质含量、草莓Vc 含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草莓游离酸含量,进而提高了糖酸比,改善口感;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 个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0.13、1.51 g·kg-1和1.69 g·kg-1。综上得出,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对草莓生长具有积极影响,且2种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经过 8 0 %饱和度硫酸铵沉淀、几丁质亲和层析和SephadexG 75的凝胶过滤层析 3个步骤 ,从银杏(GinkgoBilobaL )的叶片中纯化获得 1个抗真菌蛋白 ,把它命名为GAFP 1。以SDS PAGE胶为基础进行电泳分析 ,GAFP 1的分子量约为 30kD。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 ,1mlGAFP 1的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残基较其它氨基酸残基多。抑菌分析表明 :1μg或 2 μg的GAFP 1能够抑制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炭疽病菌菌丝的生长 ,但对水稻稻瘟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没有抑制效果。GAFP 1的N 端 10个氨基酸残基为Asp Pro Gly Cys Asn Val Leu Glu Asp Ile ,以这 10个氨基酸残基为基础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 ,它与蛋白质数据库中已知的蛋白质没有同源性 ,表明GAFP 1可能是 1个新的抗真菌蛋白  相似文献   

17.
内生芽孢杆菌LP-3对多种植物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为分析其分泌的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分别采用5种有机溶剂对抑菌物质进行萃取,比较了抗菌粗提物与两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粗提物对9种植物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甲醇萃取物对梨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佳,抑菌率可达68.4%,对病菌菌丝及孢子的EC50分别为1.18mg.L-1和3.61mg.L-1,介于腐霉利和异菌脲之间,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该物质抗菌谱广,对9种植物病原菌的EC50在1.18mg.L-1~67.93mg.L-1之间。  相似文献   

18.
蓝莓叶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蓝莓叶水提物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检测蓝莓叶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以Vc和BHA为对照,并与等质量Vc,BHA混合,考察Vc和BHA对蓝莓叶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叶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均弱于Vc和BHA,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莓叶水提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BHA相近。在还原力上,Vc与蓝莓叶水提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蓝莓叶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虽弱于Vc和BHA,但将一定量的提取物混于BHA中可产生相近的抗氧化效果。因此,蓝莓叶水提物可减少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在食品中的添加。  相似文献   

19.
8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8 种药剂对番茄晚疫病菌抑菌效果,采用含药培养基法测定8 种供试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8 种药剂对番茄晚疫病菌均有抑制效果,且抑菌率随浓度提高而增大。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0%辣根素水乳剂4种药剂对该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施药7天后抑菌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