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光质对三叶崖爬藤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下三叶崖爬藤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以确定适宜三叶崖爬藤生长的最适光质条件。[方法]以2年生三叶崖爬藤为材料,用不同颜色的滤光膜(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白色)进行光质处理,测定三叶崖爬藤叶片的叶形指标、生理指标、生物量及块茎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的三叶崖爬藤在叶形指标、生理指标、生物量和总黄酮含量上均得到改善,而其余光质处理结果仅对其中某一指标有所改善。[结论]红光处理下的三叶崖爬藤块茎的产量和质量均较佳,在三叶崖爬藤人工栽培中可以利用红光提高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2014年在浙江省湖州市采用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1年生扦插苗在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下进行不同种植方式、不同竹林郁闭度和不同栽培基质对三叶崖爬藤生长发育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套种的三叶崖爬藤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生长盛期集中在5-7月、10-11月;毛竹林下种植三叶崖爬藤宜采用袋式栽培;适宜套种三叶崖爬藤的毛竹林最佳郁闭度为0.6~0.8;适宜的栽培基质为腐殖质土或山壤土。  相似文献   

3.
不同遮阴处理对3种茶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品种的茶花(Camellia)为研究对象,经过3个不同的遮阴(全光照,20%,60%)处理后,测定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含量增加;而可溶性糖则表现为20%遮阴度>60%遮阴度>全光照;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在3个品系各遮阴处理之间表现不同。综上表现:20%遮阴度下更适合茶花的生长,香茶花的耐阴性强于其他2种茶花。  相似文献   

4.
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产品,林下套种的种植方式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不同套种模式对三叶崖爬藤生长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设计3种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无纺布袋种植的模式Ⅰ和模式Ⅱ均较直接裸地栽植的模式Ⅲ在成活率、分枝数、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产量上有显著的提高(P<0.05)。套袋对三叶崖爬藤生长作用明显,表现为有套袋的模式Ⅰ较无套袋的模式Ⅱ在成活率、株高、分枝数、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产量上分别增加了2.8%、23.3%、35.4%、95.2%和87.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遮阴程度对凤丹白(牡丹)苗期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自然光照条件下,凤丹白苗期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遮阴处理;当年生苗遮阴7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2年生苗遮阴6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自然光照条件下,2年生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高于1年生苗。经过遮阴处理的F_v/F_m均显著高于全光照植株。试验结果说明:夏季大田中午强光、高温条件下,凤丹白幼苗光合作用受光抑制显著,遮阴可有效减轻光抑制,综合比较各参数可知,遮阴60%最适合凤丹白播种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对2年生落叶松幼苗进行不同的遮阴处理,测定华北落叶松叶片内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伴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含量相应减少。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叶绿素b的含量逐渐增多。华北落叶松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但适度的遮阴可促进光合作用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以盆栽画眉草为试材,研究了分株大小(初生分蘖数的多少)和不同遮阴度对草本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初生分蘖数为5~6个/盆的株高、茎数和花序数最大,其次为初生分蘖数为10~12个/盆和18~22个/盆;30%、50%的遮阴有利于画眉草的生长,此遮阴条件下株高、茎数、花序数、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都显著高于自然光照条件下,当遮阴度大于50%时则不利于其生长,生长指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光照条件下大叶铁线莲、细叶景天和堪察加景天等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值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了光照对这3种植物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地被植物可以忍耐适当的遮阴环境,均可以适应一定的弱光环境,并在弱光下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其中对大叶铁线莲、细叶景天的适度遮阴有利于生长,而堪察加景天全光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总结合理的锥栗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在锥栗林下开展不同整地强度、不同覆盖物、不同套种药材的L_9(3~3)正交试验,并对林地耕作层土壤吸湿水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增幅进行评价,并筛选最佳复合经营组合。结果表明:整地强度对锥栗林耕作层土壤9项理化性质指标均造成显著或极显著性影响,其中整地40%对提高吸湿水含量、速效磷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效果最为显著,增幅分别达36.32%、27.34%、22.51%、26.10%、67.40%,而整地60%对提高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脲酶活性效果最为显著,增幅达23.13%、26.80%、36.33%和31.33%。覆盖物对锥栗林耕作层土壤吸湿水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造成显著影响。覆盖稻草对提高吸湿水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效果最显著,增幅达35.59%、25.71%、26.75%;覆盖竹屑对提高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效果最显著,增幅分别达29.11%、22.42%、61.55%。套种药材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锥栗林耕作层土壤9项理化性质指标,其中套种多花黄精对提高速效磷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最显著,套种多花黄精和三叶崖爬藤对提高吸湿水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效果最显著。"整地40%+覆盖稻草+套种多花黄精和三叶崖爬藤"、"整地60%+覆盖竹屑+套种多花黄精"、"整地60%+不覆盖+套种多花黄精和三叶崖爬藤"、"整地40%+不覆盖+套种多花黄精"为优选出的组合,均能显著改善锥栗林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耐晒性较强的山茶花品种,以烈香、六角大红、克瑞墨、金花茶、五色赤丹、迪斯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阴率50%、遮阴率70%、遮阴率90%)对植物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等方面来看,全光照条件下品种迪斯、克瑞墨的生长表现最好,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均影响各品种的生长。最终筛选出品种迪斯、克瑞墨作为耐晒性较强的山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