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付结核病又名牛付结核性肠炎(Entritis Paratuberculosis bovis)。病原体是牛付结核分枝杆菌,呈多形性:球状、球杆状、短杆状或棒状,在病料及人工培养物中有成丛或成团的特点。抗酸性染色阳性。病的特征是临床上顽固性下痢,消瘦,泌乳量减少,死后剖检小肠肥厚呈脑回纹状皱褶。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在自然条件下,易感动物为牛,其次是绵羊、山羊、骆驼及鹿也可被  相似文献   

2.
对牛付结核病的诊断。国外已研究了八十多年。迄今为止,尚无满意的诊断方法。目前以禽结素和付结素(Johnin)为变态反应原的皮内反应,和血清学方面的补体结合反应较为常用,但两者均有一些假阳性和假阴性。为了寻找更为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我们研究了一种不同于国内外迄今所报导的间接血凝反应。研究了  相似文献   

3.
鸡大肠杆菌ESBL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离纯化来自河南不同地区的鸡大肠杆菌菌株,按照NCCLS标准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法进行ESBLs基因表型鉴定。然后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选择阳性表型菌株并提取总DNA,进行PCR、克隆、阳性质粒测序,将测定的序列拼接后和参考菌株ESBLs基因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5株大肠杆菌菌株有3株菌株含有β-内酰胺酶,为阳性菌株,这3株与2个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9%~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99.2%。3株大肠杆菌阳性菌株序列ESBLs基因型均为TEM型,核苷酸有15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6个位点突变引起氨基酸变异。  相似文献   

4.
我们曾经用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制备的提纯禽型结核菌素为抗原进行过牛付结核病补反的研究。认为这种抗原不太理想,为此进行了用禽结核菌体提取脂多糖做牛付结核病补反抗原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已证实牛付结核病的发生是广泛的。1972—1977年5年中从38个州的送检材料中用细菌分离法证实有30个州发生牛付结核病。同时,在6个州的外来动物,如摩弗伦羊、骆驼和山地羊的送检材料中也分离到病原。科罗拉多州的野生动物中,岩羊和山地羊也诊断出付结核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大量引进优良种牛,在海关上又无对牛付结核病的检疫要求,结果将本病带入我国。1974年我省由英国进口海伏特种牛7头,第二年用变态反应方法检出阳性5头,疑似2头,剖杀1头,检菌阳性。由于这些牛分布我省几个主要牛场(站),因而促使我省部分牛场疫情扩大蔓延。  相似文献   

7.
国外近年来对牛付结核病的研究进展较快。现仅就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对本病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流行病学七十年前报导过牛、羊、猪、鹿、骆驼等家畜发生付结核病。1950年马斯凯(Maokic)和卡锡(Carber)把豚鼠,鸡不发生牛付结核实验感染“作为付结核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分离的奶牛源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青霉素耐药特性,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82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利用β-内酰胺酶试剂盒测定耐青霉素菌株β-内酰胺酶活性,通过刚果红法定性检测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结果表明:在82株受试无乳链球菌中,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有18株(21.95%),β-内酰胺酶为阳性的有11株(13.41%),生物被膜为阳性的有64株(78.05%);在18株青霉素耐药菌株中,β-内酰胺酶为阳性的有9株(50.00%),生物被膜为阳性的有17株(94.44%),β-内酰胺酶和生物被膜同为阳性的有8株(44.44%);β-内酰胺酶为阳性而生物被膜为阴性的菌株有1株(5.56%),β-内酰胺酶为阴性但生物被膜为阳性的菌株有9株(50.00%)。说明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无乳链球菌青霉素耐药性受β-内酰胺酶和生物被膜等多种因子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外对牛付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细菌分布有过许多报道。一般认为病变主要在肠粘膜呈脑回样皱襞,肠壁增厚。病理组织学所见肠粘膜层有淋巴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和郎罕氏巨噬细胞增生。后两种细胞能吞噬付结核分枝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报告中指出,牛付结核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消化道,尤其是小肠及其相应的淋巴结最为明显。付结核杆菌主要侵害肠壁粘膜及相应淋巴结的实质,并引起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的增生等病变。关于牛付结核病的病理学研究,目前为止国内报导还很少。本项研究对付结核牛的肠壁各甚病变,肠外器官病变和付结核杆菌的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80—1983年,从不同时间分离的四株丹毒杆菌,其染色、药敏特性不一致,现报告于后,供参考。四株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相同,对兔引起发热但不致死,对鸽子则毒力强。1、2、3号菌株染色革兰氏阳性,4号菌株的幼龄菌株染色革兰氏阴性,有时同一涂片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个别为革兰氏阳性,老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青霉素耐药特征,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了123株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并利用β-内酰胺酶试剂盒测定耐青霉素株β-内酰胺酶活性,同时采用刚果红法和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方法检测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结果表明:123株受试大肠杆菌中,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有122株,耐药率99.19%。122株耐青霉素大肠杆菌中,生物被膜检测为阳性的菌株有92株(75.41%),β-内酰胺酶检测为阳性的有72株(59.02%);β-内酰胺酶阳性而生物被膜阴性的菌株有15株(12.30%),β-内酰胺酶和生物被膜同为阳性的有57株(46.72%);β-内酰胺酶为阴性但生物被膜为阳性的菌株有35株(28.69%)。92株生物被膜阳性菌株中,29株(31.52%)具有强成膜能力,61株(66.30%)具有中等成膜能力,2株(2.17%)成膜能力较弱。说明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大肠杆菌青霉素耐药性受β-内酰胺酶和生物被膜多种因子的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13.
链球菌病感染常常很复杂,因为猪的扁桃体内和鼻腔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血清型和不同的菌株,必须用与所见病例有关的特定菌株进行病学研究,因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进行比较,能很快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该种疾病。对猪链球菌病的认识从病例研究中得出,几乎所有的猪上呼吸道中都携带猪链球菌。事实上,猪链球菌被认为是猪扁桃体和鼻腔内的正常栖菌,一些健康的猪肺中甚至能分离出猪链球菌。因此,不能仅仅以此就作出阳性诊断,每头猪常携带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也可能携带同种血清型的不同菌株。  相似文献   

14.
一、流行情况牛付结核是由付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持续性腹泄和进行性消瘦。此病在国外许多国家广泛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如英、法、西德、荷兰、加拿大、美国以及苏联等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与整合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与细菌携带整合子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对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以确定菌株的耐药性;运用PCR方法检测细菌携带Ⅰ类整合子的情况。结果:所有菌株对头孢噻呋、呋哺唑酮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35%,而对磺胺类和抗菌增效剂的耐药率较高,均在97%以上;57株大肠杆菌中有21株携带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36.8%,且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耐8种以上抗菌药物);整合子阳性菌株对链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四环素、土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结果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大肠杆菌整合子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540株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22种药物的耐药性;利用多重PCR方法检测菌株携带3型整合子的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1型整合子阳性菌及阴性菌的耐药性;采用PCR—DNA测序法对整合子阳性菌株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40株菌对链霉素等20种药物耐药率超过37%,全部菌株均呈多重耐药;1型整合子检出率为86.48%,未检出2及3型整合子;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头孢唑啉等13种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菌;随机选择的67株1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92.54%菌株携带有编码氨基糖苷核苷转移酶和乙酰转移酶基因(aadA2、aadA5、aadA22、aacA4),共有5种类型基因盒,其中以介导对甲氧苄啶、链霉素和大观霉素耐药的dfrA17+aadA5组合最为常见;在2株茵中分别发现介导对阿米卡星、氯霉素及甲氧嘧啶耐药的aacA4+catB3+dfrA1组合,和介导链霉素、大观霉素耐药的aadA22基因盒,是在四川分离菌中首次发现这2种基因盒。结果表明,1型整合子广泛存在于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中,大肠杆菌耐药性与整合子相关,菌株中广泛携带氨基糖苷类及甲氧苄胺嘧啶耐药基因盒。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03-310
为研究鸽源奇异变形杆菌中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3的流行与传播特征,从广东省佛山市某鸽场采集鸽子及环境样品72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及MALDI-TOF-MS分离鉴定奇异变形杆菌。采用PCR检测质粒介导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3、fosC2以及fosA,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阳性菌株耐药表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组测序以及构建核心基因组进化树分析菌株的亲缘关系。采用接合转移、Southern杂交及PCR-mapping方法探究fosA3的分子传播特征。结果显示,72份样品中共获得22株奇异变形杆菌,16株菌中检出fosA3,没有检出fosC2和fosA。fosA3阳性菌株均对磷霉素表现高水平耐药(MIC>256 mg/L),对受试9种抗菌药物耐药,呈现多重耐药表型。16株fosA3阳性菌株主要分为2种不同PFGE谱型,随机挑选2株代表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中1株fosA3阳性菌与数据库中1株人源奇异变形杆菌之间亲缘关系最近。16株阳性菌株中fosA3均位于染色体上,不能发生接合转移。有阳性菌株中均检测到IS26-orf3-Δorf2-orf1-fosA3-IS26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鸽场奇异变形杆菌中染色体编码的fosA3存在较高的流行性,该基因主要通过菌株的克隆传播以及插入元件IS26介导的水平转移进行传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苦参碱对产膜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Ⅰ类整合酶基因(class 1integrase gene,intI1)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苦参碱、苦豆子碱、卡那霉素和头孢西汀对SE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棋盘滴定法测定4种药物对SE的联合作用的效果;用X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下药物对产膜阳性菌株的抑菌效果并绘制其抑制曲线;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药物对生物膜状态下intI1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苦参碱、苦豆子碱、卡那霉素和头孢西汀对产膜阳性菌株的MIC分别是12.5g/L、20g/L、512mg/L、128mg/L;它们在亚抑菌浓度下均对产膜阳性菌株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取1/2MIC的药物质量浓度对产膜阳性菌株作用2h和4h,发现苦参碱作用4h后intI1基因表达量下调,表明苦参碱对在生物被膜状态下的SE中intI1在mRNA水平上有抑制作用,提示苦参碱对被膜状态下的SE的整合酶基因表达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整合子在生物被膜状态下捕获耐药基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应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下简称淋转试验)作为牛付结核病的田间试验的可能性作了评价。应用全血技术,把连续三期收集的样品加到三种分枝杆菌抗元和植物血凝素(PHA)中。将淋转试验所得的结果同常规血清学和培养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付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以下简称付PPD),或禽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以下简称禽PPD)(或两者)的阳性淋转试验占被试动物的40%到60%。补反阳性占4%到6.7%,免疫扩散试验(以下简称琼扩试验)阳性在1.2%和1.4%之间,直接粪便培养(以下简称粪培养)阳性在2.4%和6%之间。所有阳性反应动物的刺激指数的平均值以用付PPD为最高。对哺乳动物PPD(以下简称哺PPD)的特异性刺激占试验动物的2.4%和6%之间。本文讨论了淋转试验测定付结核菌感染率的效用。付结核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美国已发现70多年了。由于它的潜伏期长、没有早期临床症状,以及缺乏可靠的临床诊断方法,所以对付核菌感染的估计是困难的。尽管在美国没有确切资科可查找,但根据报导,最近几十年付结核的发病率已大大增加。英国发表的资科指出,被屠宰的临床健康牛有11%感染了牛付结核。由同一研究者所做的畜群调查发现,在感染牛群中临床付结恢病占3~5%,但在感染畜群中的隐性感染相当于临床病例的20倍。根据Larsen分类法,一个畜群中的牛可以区分为以下4类:(1)有临床症状的病牛;(2)无症状排菌者;(3)带菌牛;(4)没有感染的牛。因此,应当仔细区别付结核临床发病率和付结核感染率。大部分感染动物几乎不表现活动症状,同样感染动物在它们一生中可能不排菌。付结核的诊断试验是应用病理组织学或细菌学培养技术直接证明病原体;或者应用各种体内或体外技术检查宿主的免疫学应答反应。现在所应用的诊断方法只能检出一少部分的动物,或者不能和其它分枝杆菌或和在抗原性上同付结核菌有交叉反应的其它细菌所引起的感染相区别。本研究用三种不同分枝杆菌抗元进行付结核病的田间诊断,以评价淋转试验。通过一个牛群检验了它在检出不同惑染状态的动物和估计疾病传播情况上的效率,并同其它常规诊断试验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为检测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性aac(6')-Ib-cr基因在食品动物源沙门菌的分布状况.采用PCR结合BstC1酶切法,以及DNA测序法检测316株食品动物源沙门菌中aac(6')-Ib-cr基因;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aac(6’)-Ib-cr阳性和阴性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FGE分析阳性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是aac(6')-Ib-cr基因检出率15.82%(50/316);aac(6')-Ib-cr阳性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高于阴性株,但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于阴性株;aac(6’)-Ib-cr阳性菌株具有不同的PFGE谱型.结论:aac(6’)-Ib-cr基因在本次检测的食品动物源沙门菌中普遍存在,以水平和垂直传播方式在菌群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