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巨尾桉林分生长及林下土壤调查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探讨影响闽南山地巨尾桉生长的土壤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限制闽南山地巨尾桉速生丰产的土壤主导因子为土壤毛管持水量、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及有效磷,其回归方程为:Y=1-544+0-157X5+0-059X2+0-034X1+0-327X8。  相似文献   

2.
影响闽南山地巨尾枕生长的土壤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巨尾桉林分生长及要下土壤调查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探讨影响闽南山地巨尾桉生长的土壤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限制闽南山地巨尾桉速生丰产的土壤主导因子为土壤毛管持水量、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厚度及有效磷,其回归方程为:Y=1.544+0.157X5+0.059X2+0.034X1+0.327X8。  相似文献   

3.
利用巨尾桉林分生长及要下土壤调查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探讨影响闽南山地巨尾桉生长的土壤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限制闽南山地巨尾桉速生丰产的土壤主导因子为土壤毛管持水量、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厚度及有效磷,其回归方程为:Y=1.544+0.157X5+0.059X2+0.034X1+0.327X8。  相似文献   

4.
闽南山地桉树生长与立地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尾叶桉、巨尾桉为研究对象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桉树生长性状与立地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桉树生长与立地因子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影响尾叶桉树高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 ,影响胸径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坡位、容重、有效磷含量 ;而巨尾桉树高生长主要受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毛管持水量的影响 ,胸径生长主要受土层厚度、海拔、坡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杉木林林分改造树种山杜英、樟树、黎蒴、红锥和火力楠形成的5种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储量和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杜英、樟树、藜蒴、红椎和火力楠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30、1.19、1.24、1.29和1.16·gcm~(-3),山杜英和红椎的土壤容重显著大于樟树和火力楠,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相反。5种林地的土壤p H值在4.3~5.1范围,属强酸性土壤。山杜英和樟树林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火力楠中等,藜蒴和红椎较低,土壤全磷含量排序为火力楠樟树藜蒴红椎山杜英,土壤全钾含量为红椎山杜英樟树火力楠藜蒴。土壤碱解氮含量为樟树火力楠山杜英=藜蒴红椎,土壤有效磷含量为红椎樟树山杜英=藜蒴=火力楠,土壤速效钾含量为樟树火力楠藜蒴红椎山杜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10、15、20 a及25 a生火力楠林分生物量和地力测定,结果表明,火力楠林分在5~15 a生时组成器官生物量快速增加,主干和枝在10~15 a时生物量增加最快,叶和根生物量增加最快时期在5~15 a.各器官生物量顺序为干>枝>桩>粗根>细根.随着林分年龄增大,林地土壤容重降低,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增强,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大叶栎、火力楠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地土壤水分、肥力差异,比较它们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以相似的立地条件、相同的林龄(12年)的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森林土壤分析方法》中环刀法和相应的土壤养分分析方法测定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大叶栎人工林的持水量和孔隙度均大于火力楠人工林,土壤容重小于火力楠人工林,差异不显著;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均是大叶栎人工林较火力楠人工林高,其中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其他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大叶栎人工林具有更好的保水、供肥能力。  相似文献   

8.
毛竹是亚热带城市景观竹林的主要竹种之一,但土壤性状制约了城市毛竹林的可持续生长发育。以上海市延中绿地、上海植物园、新江湾城绿地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栽植模式、管护强度下的毛竹景观林生长状况进行监测,比较分析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征,探讨毛竹生长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毛竹群落0~20 cm、20~40 cm土壤的毛管孔隙、总孔隙度、土壤通气度均显著低于同层次的对照裸地,而非毛管孔隙则相反,土壤容重则差异不大;毛竹群落0~20 cm、20~40 cm土壤的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均显著低于裸地。可见,毛竹林可能影响绿地土壤孔隙状况。(2)在20~40 cm土层,除有机质含量外,裸地土壤的全氮和水解性氮均显著低于毛竹群落;而在40~60 cm土层,三者含量均低于毛竹群落,且腐殖质含量变化规律与有机质一致,但腐殖质不同组分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仅富啡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裸地。因此,毛竹生长期养分高消耗导致主要鞭根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肥力衰退。同时,精细管护的延中绿地毛竹群落土壤微生物总数最高,表明养护管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产生影响。(3)上海城市毛竹年际高度和胸径生长量远低于适生区,后期管护虽显著提高毛竹粗度、高度和出笋量,但由于总体养分含量和有效性差异,毛竹高生长和径生长策略有差异。(4)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上海城市毛竹生长的主要土壤特征因子为土壤养分含量(以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等表征)、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微生物,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6.19%。因此,非适宜生长区的城市毛竹林管护应突出土壤养分与土壤结构改良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山西太岳山典型森林群落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太岳山7种典型森林群落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腐殖质层和淀积层有机质含量均是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最高,分别为4.908g/kg和3.528g/kg;土壤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油松林最低,为3.959g/kg,淀积层有机质含量山杨林最低,为1.779g/kg;土壤腐殖质层全氮含量,白桦林最高,为0.368%,辽东栎林最低,为0.176%。;土壤腐殖质层速效氮含量华北落叶松林最高,为292.191mg/kg,油松林最低,为167.725mg/kg;土壤淀积层全氮含量油松林最高,为0.277%,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最低,为0.094%;土壤淀积层速效氮含量山杨林最高为200.183mg/kg,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最低,为49.151mg/kg;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均是上层土壤高于下层。腐殖质层和淀积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各林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在各林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政 《防护林科技》2004,(1):6-7,26
对马尾松火力楠行状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及火力楠纯林乔木层生物量、地上部分持水量、土壤渗透性能及贮水能力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大于马尾松纯林和火力楠纯林,混交林地上部分持水量大,土壤渗透性和贮水能力强,其综合水源涵养力强于马尾松纯林和火力楠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