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产科技情报》1978,(2):19-19
挪威已施行鱼病防治条例,制定予防鱼病措施。虹鳟鱼传染性的鱼病有弧菌病、细菌性鳃病、烂鳍病以及病毒性的出血性腐败病,主要是用5%福尔马林,次氯酸钠(0.5公斤/米^2水)氢氧化钠(20克/10公升水),进行带菌鱼体的消毒。对海水养鱼场的弧菌病,用氯霉素或四环素,以及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呼肠孤病毒引起河蟹颤抖病的人工感染与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95年发现河蟹“颤抖病” (或称“抖抖病” )以来,到 1999年止,全国各河蟹养殖主要省区均发生了颤抖病的报道。刚开始发现颤抖病时,以池塘河蟹精养池发病为多,流行季节在 5~ 10月,高发季节在 6~ 9月,主要危害 2龄蟹;至今,除池塘精养池仍发病外,其它不同养殖方式下的养殖河蟹也有发病,只是池塘精养池的发病率最高, 1龄蟹发病现象也很严重,流行季节呈明显延长,从 4月到 11月均有发病,高发季节在 5~ 10月,具明显的暴发特征,疫区损失严重。国外对蟹类病毒已有一定研究,但不涉及中华绒螯蟹〖 1、 2、 3、 4、 5〗,国内…  相似文献   

3.
1抗菌类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黄色粉剂,无味,有广谱抗菌作用,毒性较低,口服、药浴均可,主要防治鳗鱼烂鳃、肠炎,赤鳍病,红点病。口服,每100千克饲料拌药15~20克,一个疗程3~5天;药浴,按每立方米水体用药2克的浓度进行全池泼洒。由于该药难溶于水,可用酒精浸拌后使用。氯霉素白色粉状物,易溶于水,可防治革兰氏菌病、爱德华氏病、烂皮病。口服,每100千克饲料拌药30克,连喂3~5天,进行早期防治。土霉素土黄色粉剂,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细菌性疾病,以口服为主,每100千克饲料拌药40克,连喂5~7天。2杀虫类硫…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中药“曲参”注射液治疗仔猪白痢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中药组治愈率达92.5%,对照组恩诺沙星注射液治愈833%,(P〈0.01),疗效极显著。按治疗剂量用药对仔猪安全性高,疗程短,效果好,是治疗仔猪白痢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用10-1~10-6浓度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梯度稀释液感染原代培养的中国对虾血细胞,利用相差显微镜连续5d定时观察了血细胞的死亡情况;用10-3浓度病毒液感染培养的血细胞不同时间和10-1~10-8浓度病毒液感染培养的血细胞10d,通过WSSV的混合单抗和过氧化物酶(HRP)联二抗进行免疫吸附检测被感染血细胞内的病毒。结果显示,10-1~10-2浓度病毒液感染的血细胞明显缩小,有死亡现象,可见细胞碎片,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细胞碎片聚集成堆;10-3~10-4浓度的病毒液感染的血细胞明显缩小,细胞聚集成堆,但无明显死亡,较10-2浓度病毒液感染的血细胞出现细胞病变时间明显延长;10-5~10-6浓度病毒液感染的血细胞在5d内无明显的细胞病变。血细胞在接种10-3浓度病毒液后,细胞内病毒量在第7d达到最大值。10-1~10-8浓度的病毒液感染血细胞10d后,被感染细胞内的病毒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7.
1.水雾病在水温18℃~27℃的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过程中,及鱼苗、鱼种和成鱼养殖各阶段均可发生。可以见到卵膜外长有毛绒状物,病鱼体表和受伤处有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消瘦而死,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1)鱼卵的孵化用水用60目纱绢网过滤,用万分之一孔雀石绿泼洒,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或用2%食盐水泼洒,停水5分钟;(2)在鱼苗、鱼种及成鱼阶段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用l%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5分钟;(3)在捕捞及运输等操作过程中防止鱼体受伤,可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磅胶软膏…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05,(1):66
1 采集病料 采集病料最好是具有典型,原则上是采集的时间越早越好,特别是夏季,如果时间过长会发生质变,影响试验的结果,通常采集5份以上,使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5日上午,射阳湖镇高夏村一养殖户反映,前几天家里鱼塘的鲫鱼、花白鲢患了出血病,他按“第一步杀虫、第二步杀菌、第三步内服药饵”的方法进行治疗,治了六天,不但没治好,病死鱼反而越治越多。这让他非常困惑。  相似文献   

10.
刘家力  卢高 《畜禽业》2005,(10):54-54
几年来,一些规模化的养鸡场常见一些散发性的病例,病鸡表现精神不振,粪便呈黄褐色、绿色或石灰乳样,发病率在5%~10%左右,临床上以大肠杆菌病、法氏囊病混合感染来治疗,效果不理想。2004年笔者在一些常见散发性病鸡的鸡场用鸡新城疫Ⅰ系苗和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进行滴鼻免疫,有效地控制了上述疾病的发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病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靳光秀  闫余  马宗礼 《畜禽业》2005,(10):55-56
2005年5—6月份,我地多个养鸡场肉鸡发生了以腹泻、呼吸困难,关节肿大,渐进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40%~60%,死亡率为20%-50%,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经多方治疗无效后,笔者根据基本发病情况临床病状,病理解剖,诊为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钟蕾  肖克宇 《内陆水产》2007,32(3):16-19
为了探索病原菌融合疫苗制备的可行性及其理论基础,查明鱼类病原菌融合子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对草鱼肠炎病和烂鳃病病原的融合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融合子菌株菌体大小、酶类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介于两亲本菌株之间;融合子菌株具有致病性,用融合菌株制成灭活抗原进行抗原性研究,免疫保护率达74.9%和75.5%,抗体效价于第4周达到峰值,分别为1:322.5和1:435.5。  相似文献   

13.
陈振勇 《畜禽业》2023,(8):87-89
在概述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流行状况的基础上,从加强科学饲养管理、重视疫病日常监测、做好保健预防工作、规范使用各类药物和建立免疫保护屏障5个方面总结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并介绍了猪链球菌病、猪布鲁氏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瘟、猪蓝耳病、猪狂犬病、猪肾虫病、弓形虫病、猪毛滴虫病等9种常见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以期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今年5-7月份,安徽省宿州市朱仙庄镇及怀远县双桥镇,池塘养蟹大面积发生蟹病,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病蟹急躁,但行动迟缓,食欲下降,有的则停食;病蟹背壳、额都、步足及鳃上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体表污物较多;有的病蟹钻入泥洞或上岸而不愿入水,病情严重的因无法脱壳而死亡。发现病情后,技术人员立即进行实地观察、取样,确定是螃蟹纤毛虫病。磅蟹纤毛虫病是池塘养蟹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由原生动物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所致。主要原因是清塘不彻底,没有经常换水、水质过肥。针对此病,我们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河蟹“抖抖病”又称“颤抖病”、“环腿病。此病发生面广、传染快、病程短、发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近年来河蟹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且目前病因、病原尚未完全清楚,也无预防和治疗的特效药物。笔者通过实践总结,采取“四三法”可以控制河蟹“抖抖病”的暴发。一、基础三条件。一是环境。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清新,溶氧充足(5mg/L以上),pH值在7.5-8.5之间;蟹苗种放养前要清除过多的淤泥,严格用药物清塘消毒,并栽培水草,投放螺蜘,混养滤食性(鲢、鳙等)鱼类,以净化水体,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河蟹正常…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1987,(3):37-37
江苏省江都县绿洋湖水产养殖场有成鱼池600多亩,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以往单产虽然较高,但鱼病也较严重。近两年改用颗粒饲料饲养草、鳊鱼,发病率减少80%,用来防治鱼病的药费也减少了70%左右。历年来,每年春、夏至10月是鱼病的流行季节,特别是草鱼、团头鲂易患肠炎病、烂鳃病。每年亩平死草鱼15公斤左右,死团头鲂7.5公斤左右,全场要死鱼10.5吨。  相似文献   

17.
苦楝树叶治疗草鱼苗车轮虫病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79,(3):14-15
车轮虫病是一种流行普遍、危害严重的鱼病,对草鱼苗(5-8朝)危害尤为严重。1978年6月我们对200多亩塘的鱼苗进行了全面普查,有149.7亩34口鱼塘的鱼苗感染车轮虫病,一般出现在面积小、水浅、放养密度大的鱼塘。针对车轮虫病流行普遍、危害严重的情况,我们对其qF25亩塘发病的鱼苗进行了施放苦楝树叶沤水治疗,其余124.7亩施放其他药物治疗。经过三个疗程(一星期为一疗程)治疗,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三、欧洲鳗病畜防治据何义进等(199)对欧洲鳗鳗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38种主要病种对欧鳗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细菌性疾病9种,占24%,真菌性疾病2种,占5%,寄生虫病15种,占39%,非寄生性疾病9种,占24%,病因不明性疾病3种,占8%。其中狂奔病、红头病、爱德华氏病、赤鳍病、细菌性烂鳃病、烂尾病、肠炎病、水霉病、拟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白点病、鳗居线虫病是危及欧洲鳗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害,在总调查发病频率中占8694%。袁定清(1995)对饲养欧洲鳗疾病类型及病因分析认为严重影响欧洲鳗的生物源性疾病主要有:(1…  相似文献   

19.
池塘养殖对虾综合防病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虾人工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出现了大规模暴发性虾病,给养殖者造成很大损失。一些学者对暴发性虾病的病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5]。然而,有关池养对虾综合防病措施的报导很少。笔者于1997—1998年在河北省昌黎县和唐海县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草鱼常见病一般指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以下简称草鱼“四病”)。这四种疾病为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危害甚大的几种传染性鱼病。据统计:“全国草鱼产量约占我国淡水鱼总产量的1/5…从鱼苗养到成鱼,成活率不到20%”(倪达书1984)。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四病”的严重侵染。这四种鱼病,区域分布广、病原繁殖快,疾病传播迅速,既可造成单纯感染,又可形成并发症。草鱼发病率高,病期长,死亡率高。对于“四病”的研究,省内南城县水科所(1976),江西省水产研究所(1979),张业下(1981),王启赣(1984),叶荫云(1984)等曾有大量报告,这些主要立足于草鱼“四病”的防治,而涉及它们的流行学的内容甚少。为摸清我省草鱼“四病”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作者自1983~1987年,在江西省鱼病病原区系的研究中,对草鱼“四病”流行学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