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物的间、混、套作,是指在人为调节下,充分利用不同作物间的某些互利互补关系,组成复合群体结构,使之既有较大的总叶面积,延长利用光能的时间,又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更好地适应不良环境,趋利避害,保证作物稳产增收。而要合理地进行作物间、混、套作,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作物的间、混、套作。  相似文献   

2.
<正> 作物的间、混、套作,是指在人为调节下、充分利用不同作物间的某些互利互补关系,减少竞争条件下,组成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使之既有较大的总叶面积,延长利用光能时间,又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和多种抗逆性,更好地适应不良环境条件,趋利避害,保证作物稳产增收。实施作物间、混、套作,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作物的间、混、套作。  相似文献   

3.
超敏蛋白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超敏蛋白是一类新型、安全、高效的"新概念"产品,产品内含有活性锌、活性锰、活性镁,适宜我国南北方多类土壤,多样气候带的多种作物施用,无毒无害、无残留、安全并对环境友好,能有效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促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促进生长发育,可以大大增强作物对病毒、细菌、真菌和不良环境危害的防御能力,能显著增强作物对蚜虫、红蜘蛛、螨虫、线虫、介壳虫等的趋避作用和抗性,能大幅度减轻或消除因病毒、细菌、真菌和不良环境对作物造成的危害,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解磷微生物(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PSM)作为改善作物磷供应的一类重要植物促生菌,不仅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能有效减少土壤的磷素流失。不良环境PSM特指具有不良环境适应性的PSM,对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耐高温、耐寒、耐盐3种不良环境PSM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农业生产、固废利用、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针对不良环境PSM的各研究热点,剖析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目前组学技术、全基因组以及宏转录组技术的发展,为对不良环境PSM的选育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对未来可开发利用的不良环境PSM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对不良环境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技术科学。它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率、低成本生产的理论和措施。研究的对象是活的有机体,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条件变化的规律,以及作物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变化关系的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学习要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原理。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挖掘作物自身潜能保持作物健康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其中农产品的安全问题首当其冲。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高科技的农药、肥料产品在使用时一方面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作物抵抗各种不良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但另一方面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如农药的“3R”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研究作物生育及产量形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各种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即研究作物生态适应性,是评价一个地区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力,确定作物的合理布局,以及作物品种评比等的依据,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目前,比较各种作物与各种生态环境的  相似文献   

8.
作物生活中的同工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作物同工酶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同工酶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二)同工酶的构成成分和作用机制;(三)作物的同工酶举例;(四)作物同工酶与遗传因子的关系;(五)作物同工酶与内外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1、秸杆直接还田。作物秸杆的大量剩余使秸杆直接还田成为可能。秸杆还田既减少化肥用量,节省投资,也能优化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蓄水保墒性能,增强抗旱能力,平抑地温,从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秸杆还田由于减少了杂草的生长空间和光照,因此又能抑草促苗。由于秸杆还田简便易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适于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制约的主要因素(一)耕层变浅,秋粮作物生长的地下环境不良。近几年一部分农户在种麦时,为了图省事、图方便,没有进行深耕细耙,致使耕层变浅,秋粮作物生长的地下环境变劣,根系下扎困难,一遇狂风暴雨,极易出现倒伏,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土壤通气不良对作物的影响,分析了造成土壤通气不良的因素,提出了改善土壤通气性的措施,以期为改善作物根际土壤通气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优良的作物生长模型 ,不仅要正确反映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而且要精确模拟作物生长发育中诸多矛盾运动。而正确处理有关作物科学研究成果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深入开展作物生长模拟的支持研究 ,充分认识经验模型与机理模型的辩证关系 ,也是建立优良模型的重要前提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物生长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战国时代问世的《吕氏春秋》中就曾指出,种庄稼要"正其行,通其风"。意思是说,作物植株要纵横有序,使株行间空气流畅。现在已经明确了,作物与空气的关系,实际上主要是作物与二氧化碳的关系。当然,对于豆类作物来说,与氮的关系也很密切。土壤条件也是影响到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另外,在作物产量形成的过程中,作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更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14.
从稻麦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角度出发,运用定量遥感技术、作物模拟技术和GIS技术,依据遥感信息一作物模型一长势和产量一气候环境的系统动态关系,以定量遥感反演及其与作物模型的耦合为主线,分析遥感光谱特征、农学参数与生态环境因素间的动态关系,明确影响稻麦光谱特征的主要气候环境因子,建立基于主要气候因子的农学参数遥感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15.
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韦本辉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0):4330-4330
1 作物粉垄栽培技术的由来 对旱地作物生长期内的3种不同土壤类型与作物产量关系研究发现,土壤疏松类型比土壤板结和表皮结膜两种类型增产15%以上,表明营造土壤疏松环境是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建立作物层温度的模拟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同时分析温室环境因子与作物层温度的关系,对室内温度、净辐射、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数据进行作物层温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玻璃温室作物层温度,作物层上部和下部温度模拟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0 6、0.8...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良天气或环境,如暴雨、干旱、冰雹等。在遇到逆境条件时,使用芸苔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帮助作物抵御不良环境的手段,而14-羟基芸苔素甾醇则是抗逆首选。14-羟基芸苔素甾醇萃取自油菜花粉及其衍生品等,制剂中除了含有14-羟基芸苔素甾醇之外,还富含三种以上芸苔素及其衍生物,所以活性更高,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18.
卜令云 《新农业》2014,(3):30-31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密闭、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造成有害气体的产生和积累,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而有些生产者还会误诊为病害,采取一些无效的补救措施,又进一步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生长发育周期长、株体大、呼吸强度高、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病虫害种类多的作物,因此受不良环境因素干扰的机会多,频率高、程度重,工农业公害导致棉花病害普遍而经常的发生,甚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桑经》的农业生态学思想,研究了农作物与环境限制因子之间的关系,如植物与光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不同植物对水的不同需求、植物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内部的辨证关系,如作物与杂草、作物种群内部、不同作物种群之间;论述了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强调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生态关系,以及借鉴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