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通过检测不同卫生状况原料乳中微生物的数量,结果表明不健康不卫生乳牛与健康而不卫生乳牛原料乳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数显著高于健康卫生的乳牛,前两种原料乳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微生物指标要求;后者微生物指标在卫生允许的范围内,是合格奶。  相似文献   

2.
研究低温储存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及其产毒情况,为原料乳的安全储存提供依据。将新鲜原料乳和人工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原料乳经16℃和20℃培养38h后,进行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毒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品质合格的原料乳在实验模拟的低温储存过程中,未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但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仍然是乳制品中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可以通过低温储存控制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以鲜榨哈密瓜汁为原料,研究超高压(压力100~500 MPa,时间10~20 min,温度35~55℃)对哈密瓜汁中的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并采用透射电镜、平板计数等方法,考察大肠杆菌的结构特征变化和哈密瓜汁中的微生物总数,建立超高压处理哈密瓜汁中的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大肠杆菌死亡速率越大,降低一个对数级所需要的时间越短,500 MPa,45℃条件下保温保压20 min,大肠杆菌的死亡数量可达到5.95个对数级;说明超高压对哈密瓜汁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同时发现超高压处理破坏了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内含物结构紊乱、泄漏、出现大片透电子区,哈密瓜汁中微生物总数由1.30×105 CFU/mL降低至8 CFU/mL,符合GB 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的标准要求,说明超高压杀菌对哈密瓜汁中的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鲜榨哈密瓜汁为原料,研究超高压(压力100~500 MPa,时间10~20 min,温度35~55℃)对哈密瓜汁中的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并采用透射电镜、平板计数等方法,考察大肠杆菌的结构特征变化和哈密瓜汁中的微生物总数,建立超高压处理哈密瓜汁中的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大肠杆菌死亡速率越大,降低一个对数级所需要的时间越短,500 MPa,45℃条件下保温保压20 min,大肠杆菌的死亡数量可达到5.95个对数级;说明超高压对哈密瓜汁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同时发现超高压处理破坏了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内含物结构紊乱、泄漏、出现大片透电子区,哈密瓜汁中微生物总数由1.30×105CFU/mL降低至8 CFU/mL,符合GB 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的标准要求,说明超高压杀菌对哈密瓜汁中的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酸奶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奶是以乳为原料(或加入蔗糖),杀菌后经乳酸发酵而制成,且具有细腻的凝块和特别芳香风味的乳制品,也叫酸凝乳或酸牛奶,是发酵乳制品中最重要的一种。酸奶可分为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冷冻型酸奶以及杀菌型酸奶。因种类不同,所用原料及发酵剂菌种也各不相同,但制作过程基本相同,下面以生产较多的凝固型酸奶为例,详述如下。1.工艺流程乳酸菌→母发酵剂→生产发酵剂原料乳→加蔗糖→预热及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发酵→冷却→冷藏和后熟→质量评定。2.发酵剂的制备发酵剂是指用于加工生产酸乳、干酪、奶油时所用的特定乳酸菌培养物…  相似文献   

6.
以双华李和佛手为原料,采用微波杀菌技术研究这两种农产品的最优微波杀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双华李和佛手的最佳微波杀菌工艺参数均为微波功率595 W,微波杀菌时间50 s,样品堆放密度22.28%。在此杀菌条件下,双华李果胚中菌落总数为24 CFU/g,而佛手果胚中菌落总数为16 CFU/g。  相似文献   

7.
以黑木耳干品为主要原料,研究水分含量对其贮运过程中碎菇率、微生物指标的影响。通过调节黑木耳干品的水分含量,测定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碎菇率及贮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和霉菌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木耳干品在运输过程中水分含量≤14%,不具备微生物大量繁殖的条件,可降低碎菇率,满足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8.
问:生产优质发酵酸乳饮料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采用直投式菌种直接投入发酵罐内接种发酵用健鹰直投式菌种,每袋15g,可生产凝固型酸牛乳200kg。在无污染的前提下,还可用此200kg凝固型酸牛乳再扩大接种1次,接种到4t~5t的乳液中,从而可生产凝固型酸牛乳4t~5t或酸牛乳饮料10t~12t。(2)原料采用无抗全脂鲜牛奶全脂奶粉的还原奶也可生产酸乳饮料,但乳香味较差,并带有粉质感。生产凝固型或搅拌型酸牛乳的乳液中蛋白质含量要大于或等于2.9%,即用80%鲜牛奶、17.5%水与2.5%全脂奶粉。若以奶粉生产就要用12.5%以上的全脂奶粉。(3)原料乳须经杀菌处理…  相似文献   

9.
荸荠罐头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提高荸荠罐头质量为目的,从原料验收及预处理、提高净片率、降低碎片率、改善内容物色泽、提高杀菌效果等方面分析,并改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薄弱环节和不合理的技术操作规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热杀菌是目前柑橘汁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有效杀菌方式,但是热杀菌会导致柑橘汁营养品质下降和理化成分的改变。非热加工技术因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色、香、味等特性,已成为柑橘汁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目前应用于柑橘汁杀菌的主流非热加工技术(如超高压杀菌、超声波杀菌、高压脉冲电场杀菌等)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非热杀菌技术应用于柑橘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UHT(超高温瞬时灭菌)乳采用的是135~140℃,2~4s的瞬间灭菌加工工艺。它能将原料乳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同时又最大限度保存了牛乳中营养物质。UHT乳在灌装工艺上采用的是无菌灌装方式,常温下保质期可长达8个月。但是如果在生产中操作不当,会导致产品出现酸包、胀包、苦包等质量问题。主要分析UHT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关键控制点及异常情况,以便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龙眼肉为主要原料,用川秀乳酸菌酸奶发酵粉(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通过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感官评定的分析方法得出最佳工艺将龙眼浆(龙眼∶水=1∶8质量比)121℃灭菌20 min,脱脂奶粉与龙眼浆1∶5(W/W)混合,冷却,添加0.15%(W/W)发酵剂,于42℃下发酵8 h,快速破乳同时将龙眼酸奶与水按照1∶1(体积比)混匀,并添加柠檬酸0.2%,蔗糖0.9%,复合型稳定剂(琼脂∶果胶∶单甘酯=4∶1∶1)0.3%,混合均匀。配制成具有龙眼风味、营养性突出的发酵型饮料,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食品杀菌方法相比,高压脉冲电场非热处理技术因具有处理时间短、温升小、能耗低、杀菌效果明显、能有效保存食品营养成分和天然色、香、味等特征成为目前食品杀菌工艺中研究最为活跃的技术之一。主要介绍了高压脉冲电场的杀菌作用机理、杀菌特点及其杀菌影响因素,着重综述了高压脉冲电场近10年来在食品工业(食品杀菌、增鲜、护色、解冻及其酒类催陈等方面)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对高压脉冲电场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的变化,为提高其货架期品质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取贮存1~6月UHT牛乳,测定上下层乳脂肪、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及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3个月后UHT乳脂肪上浮量显著增加(p<0.05);4个月货架期后蛋白质下沉量显著增大(p<0.05);6个月货架期后上下层乳液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货架期后上层乳液的黏度高于下层乳液。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3个月后发生脂肪上浮、蛋白质和总固形物下沉、上下层黏度不均一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以麻竹笋为主要原料,野山椒为辅料,通过杀青、腌渍、切分、压榨、腌制、装袋和杀菌等工序,加工成即食山椒竹笋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嗜温性乳酸菌发酵乳饮料是以牛乳、白砂糖、嗜温性乳酸菌为主要原料,经过均质、杀菌、发酵、调配糖水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发酵风味醇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试验结果表明:灭菌牛乳接种0.02%的嗜温性乳酸菌,经过31℃,14 h培养发酵,再与质量分数8%的蔗糖、0.5%的复合稳定剂混合液按照体积比3∶2调配,即可得到优质嗜温性乳酸菌发酵的乳饮料。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影响原料奶生产的因素,提出提高原料奶品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蜂蜜牛奶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种蜂蜜和牛奶为原料,经均质、混匀、杀菌等工艺,调配成一种新型的牛奶制品。介绍了蜂蜜牛奶的工艺流程,通过试验和保质期的调研,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和最佳配方为:牛奶95%,蜂蜜5%。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药桑为原料制备药桑汁,分别采用高压均质、巴氏杀菌、微波+膜处理进行杀菌,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其微生物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杀菌方式处理的药桑汁均满足果汁微生物指标的规定,其中微波+膜杀菌处理更彻底,未有微生物检出;与药桑原汁相比,高压均质杀菌处理后药桑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总酚含量均升高,VC、原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抗氧化能力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面,经巴氏杀菌和微波+膜杀菌处理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经过高压均质杀菌处理后均则表现出增强的趋势;感官品质评价表明,高压均质杀菌处理的药桑汁与药桑原汁最为接近,且优于药桑原汁,说明高压均质杀菌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能较好地保持药桑原汁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