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杰 《福建农业》2007,(7):18-20
目前,麦粒菌种已普遍应用于各种食用菌的菌种制作.特别是蘑菇麦粒菌种,深受栽培者的欢迎。但由于对麦粒菌种的制作缺乏全面知识,往往导致制种的失败。为此,现特将蘑菇麦粒菌种制作的技术要点作较为详细地介绍,以供从事制种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原料制成的菌种培养基质化学成分属性对羊肚菌菌丝分解利用基质的几种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菌丝生长表现的差异。【方法】以油菜、水稻、小麦和玉米4种作物秸秆为制作羊肚菌栽培种的主要原料,并分别与麦粒复配,形成羊肚菌栽培种培养基质。对秸秆和麦粒等原料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比较了羊肚菌菌丝降解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6种关键酶活性水平,及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观察到油菜秸秆与麦粒复配的栽培种基质中羊肚菌菌丝长势较好,菌核形成较多。油菜秸秆与麦粒的复配配方既能全面提高上述六种酶的活性水平,又能提高ROS含量,与菌丝长势和菌核形成情况的表现一致。结合栽培试验,验证了使关键酶活性水平全面上调的油菜秸秆加麦粒基质配方较为有利于羊肚菌高产。综合考量制作成本、栽培产量和经济效益,对基质配方进一步优化,得到优选的复配配方主料中油菜秸秆和麦粒重量分别占75%和25%,具有用料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产量高等优点。【结论】揭示了不同原料种类与配比制成的栽培种基质可导致羊肚菌菌丝分解利用基质的关键酶活性水平的差异,为羊肚菌栽培种基质配方优化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曾辉 《福建农业学报》2009,24(4):308-312
通过对不同透气膜的透气塑料袋、不同配方的原种进行比较试验, 从麦粒基质含水量、麦粒基质表面理化性状以及抗菌素添加配比等研究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双孢蘑菇栽培种.结果表明:T型透气膜的透气塑料袋更适合现有工厂化生产工艺条件;矿物原种为生产双孢蘑菇大袋栽培种的理想用种;蒸煮后的小麦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42%~45%能保证栽培种较高成品率;小麦蒸煮时添加0.3%石灰、2%CaSO4、4% CaCO3与能使麦粒表面附着1层厚度适合的弱碱性包衣, 其黏度、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适合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比杂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添加0.02%苯骈咪唑44号、农用硫酸链霉素0.025%(干重浓度)能防止双孢蘑菇栽培种生长后期多种霉菌及细菌污染,且对双孢蘑菇菌丝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4.
以杏鲍菇为试材,利用棉籽壳木屑菌种、麦粒菌种、枝条菌种3种不同类型的栽培种进行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枝条菌种生产的杏鲍菇子实体品质好,单袋子实体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类型菌种,生物学转化率达83.10%,子实体生长周期与传统棉籽壳木屑菌种相比可减少10 d,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优选栽培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115-117
针对重庆地区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采用稻草、谷壳、玉米秆与牛粪为原料,通过合理调配,进行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筛选试验。最终得到牛粪+玉米秆的比例为2∶1,牛粪+谷壳的比例为3.26∶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s2796或W-192菌种生产双孢蘑菇,栽培基质选牛粪+玉米秆最好,出菇比对照快了5 d,产量增加了1.23倍;其次是牛粪+谷壳,再次是牛粪+稻草。处理3生产的双孢蘑菇基本营养成分含量与对照比明显提高,品质有较大改善。两种基质与传统的牛粪+稻草栽培基质相比,理化性状更加优化,更易于处理,劳动力和原料成本有较大降低,菌丝生长更快。  相似文献   

6.
沈霞  余胜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00-5401
[目的]探讨在灰树花生产中使用液体菌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比较使用液体种与固体种灰树花的菌丝活力和栽培产量。[结果]将液体菌种、麦粒原种接入在栽培袋培养基,液体种萌发速度和菌丝长势都明显优于麦粒原种。与固体种相比,使用液体菌种培养原种的平均满罐时间提前了15 d,其栽培袋的平均满袋时间提前17 d,平均出菇时间提前了9 d。使用液体菌种可使整个培养周期缩短25~35 d。使用液体菌种、麦粒原种的灰树花栽培产量有明显差异,使用液体种的袋均产量比固体种高13.8 g,其生物学效率提高6.9%。[结论]在灰树花的工业化生产上,使用液体菌种能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蘑菇品种,生产一种适合栽培双孢蘑菇的基质称为堆肥.综述了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关键的3个发酵阶段、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以及影响双孢蘑菇生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堆肥基质、环境、菌种),旨在为双孢蘑菇的标准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基质和3种施肥水平对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红心脆甜瓜品种为试材,泥炭、羊粪、蘑菇渣和沙子为栽培基质材料,采用重力滴灌系统,进行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追施化肥对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施用适量化肥对不同基质无土栽培的甜瓜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也有效的改善了甜瓜品质;三种不同基质相比,以羊粪∶蘑菇渣=1∶1为基质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以羊粪∶蘑菇渣=1∶1结合追施适量无机化肥(Ⅱ)处理时,甜瓜的增产效果最佳,其产量可达2 588 kg/hm2.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我市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程中,不少乡镇都把种植双孢蘑菇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菌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保证大量优质菌种供应,既是提高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保护菇农利益,增加菇农收入的前提。因此,如何获得优质、防衰老的栽培菌种尤为重要。麦粒混合菌种除了具有营养丰富,菌丝生长快、浓密健壮,延缓菌种衰老退化外,还有用种量少,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原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各级菌种培养料的选择对双孢蘑菇的生产周期及质量至关重要。研究对双孢蘑菇原种(也称二级菌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筛选,从污染情况、菌丝状态和生长速度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双孢蘑菇原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是原种在晾晒12h的玉米粒培养基较其他晾晒时间及麦粒培养基上表现出生长快的优势,菌丝生长速度较为一致,满瓶时间也较为整齐,可作为双孢菇原种种生产时的培养基质,研究还发现加入石膏粉的玉米粒培养基的污染率明显少于无石膏粉的玉米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