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山地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的目的是提高小麦产量,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实现其稳产高产与优质十分重要。对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及农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确保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粮食安全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小麦高产栽培的实现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栽培管理技术为基础,同时还需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做支持。采取各种防控技术措施可以更有效地加强对小麦的管理,结果是提升对小麦的高产栽培。本文对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其中小麦病虫害是重要因素之一,因而需对小麦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本文主要介绍了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加强小麦新品种培育、加强小麦种植管理、选择并应用综合防治方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宣州区近几年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宣州区小麦种植情况以及近几年尤其是2012年小麦赤霉病重发程度及原因,分析指出小麦赤霉病发生与田间稻桩子囊壳带菌率、子囊壳发育进度与小麦抽穗开花的吻合程度关系不明显,小麦抽穗至开花结束期的田间温度、湿度、降雨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关系明显,迟熟小麦发病重于早熟小麦,提出了5项具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麦病虫草害管理防控是种植小麦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如果发生病虫草害会影响小麦的产量.但农民在种植小麦时经常重治轻防,不看到病虫草害就没有防控意识.因此本文将阐述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的特点,分析小麦病虫草害防控的措施,以提高小麦产量,促进小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固镇县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小麦生产中多种病虫害频繁发生,对小麦的品质及产量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结合当地小麦生产实践,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总结,并分析了该技术应用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常发的一类真菌病害,近些年该病害在泗县的发生程度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给当地小麦的增产、提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该文结合泗县小麦生产实际,对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发病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小麦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是实现当前凤阳县小麦增产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该文介绍了凤阳县小麦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小麦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202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麦区大流行,通过对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逾133.3 hm小麦种子田小麦条锈病监测与成功防控,追溯分析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探讨小麦条锈病高效防治技术,供小麦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麦叶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病害,随着栽培管理条件的变化及小麦品种的频繁更换,该病在各主产麦区危害日趋严重。通过从小麦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给合本县病害发生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以及开展防治所取得的效果,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和措施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凤庆县小麦白粉病发生早,扩展蔓延快,上穗率高,损失重。经多点抽样调查分析表明,气候适宜,小麦品种总体抗性差,防治不及时等是造成本地区小麦白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特点,研究探索该地区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控技术,为本地区小麦白粉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造成不仅是减少产量,而且病麦粒带有对人畜有毒的物质,影响小麦品质。本文介绍了小麦赤霉病发生为害概况,总结出了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原因和小麦赤霉病在未来的流行趋势,并针对小麦赤霉病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农业种植生产中,绿色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理念,高产栽培技术在该理念的引导下,培育出绿色小麦,促进小麦产量与质量的提升,确保市场中小麦正常供给。病虫害防治是小麦种植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科学防治和处理,防治病虫害问题进一步蔓延,降低影响。在绿色生产理念下,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使用各种绿色、无公害防控技术,在不会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下,满足小麦种植与生长要求。基于此,本文就从绿色防控角度入手,进一步探讨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受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小麦吸浆虫在阜南县有逐年扩展趋势。因此,做好小麦吸浆虫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本文总结了阜南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现状及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为小麦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勇 《农业与技术》2014,(5):145-145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要保证小麦的丰产、高产,就必须加强其病虫害的管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绿色防控技术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当地农户常规管理为对照(CK),设置病害绿色防控区(T1),虫害绿色防控区(T2),病虫害绿色防控区(T3),综合防治区(T4)4个绿色防控措施,研究小麦干物质积累、干物质转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小麦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绿色防控技术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转运率和产量,其中以综合防治区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花后贡献率最大。绿色防控技术显著影响小麦籽粒和面筋品质,能够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其中综合防治区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容重、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最高。【结论】绿色防控技术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综合防治的效果最好,可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阳谷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范围较广。但小麦在生长期间易发生病害,尤其是小麦条锈病,严重时可导致绝收。根据当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总结了该病发生特点,并提出科学的防控技术,旨在更好的防控小麦条锈病,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赤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控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旨在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安徽省倒春寒常发频发,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品质的现象,结合安徽省生态气候特点,根据多年大田栽培试验和人工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划分了小麦倒春寒的危害等级,集成了包含品种选择、种子精选、种子处理、灭茬与整地、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灾前防控与灾后减损等小麦倒春寒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安徽小麦实现抗逆、稳产、优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麦腥黑穗病在汉中盆地局部区域发现并扩散蔓延的现实,笔者分析了汉中盆地小麦腥黑穗病发生规律,总结集成了一套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小麦腥黑穗病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曾经是青海省小麦生产中重要害虫之一,麦黄吸浆虫和麦红吸浆虫在青海省均有发生,并且经常混合发生,在乐都区、循化县、化隆县、平安区、西宁市郊、共和县、同德县、兴海县、门源县及黄南州小麦种植区常年发生。青海省小麦吸浆虫常年发生地区的小麦生育期的平均温度是影响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的重要因子;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对当年小麦吸浆虫羽化出土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的次重要因子。冬季降水量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影响,冬季干旱,春、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小是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的气象条件。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措施,试验、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培育、引进、试验、推广抗小麦吸浆虫的小麦品种,结合化学防治措施是防控小麦吸浆虫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