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马铃薯癌肿病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分析该病害的传播和定殖规律,并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分析预测该病害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马铃薯癌肿病在中国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铃薯癌肿病的潜在入侵区远大于目前的实际分布区,因此仍会继续在中国扩散;中国中东部的广大地区是马铃薯癌肿病最易入侵的地区,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入侵。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163,在中国的危害风险性很大。  相似文献   

2.
由集壶菌属癌肿病菌(Synchytriumendobioticum)刺激所引起的癌肿病,是世界上许多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在马铃薯上的一种重要病害。1895年匈牙利最先报导这个病害。从那时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了马铃薯癌肿病,并认为是马铃薯上一种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赫章、威宁两县以马铃薯为主食,其产量仅次于玉米,居第二位。近几年由于马铃薯癌肿病的严重为害,使一些群众惶恐不安,忧心忡忡,因为这将关系到他们的温饱问题。威宁县植保站曾于1981、1982年按照云南“湿度线”区划,用马铃薯癌肿病调查分布划线的方法对该县境内进行了选点调查,结果均无发现马铃薯癌肿病。1986  相似文献   

4.
前言在苏格兰约有1万公顷的可耕地,受与马铃薯癌肿病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Perc.有关的政府规定管理。这些规定(1912~1973年)对于在发生癌肿病的土地上种植马铃薯进行了限制,并把这些土地登记为“立案地”。在这些立案地上过去是准许种植经农业部批准的马铃薯癌肿病免疫品种的,但自从1973年法令公布后,就不许种植马铃薯了,而对于这个农场的其它土地(称作“安全地带”)也只  相似文献   

5.
永善县是云南省、昭通地区马铃薯癌肿病发病中心之一。70年代初就有零星发生,1984年达到高峰,该年全县发生112个乡,面积达8683亩,损失率在30%左右。近几年通过推广优良抗癌马铃薯品种,品比4号,77—克实单选一号,4043—①,马铃薯癌肿发生面积逐步减少,1985年发生面积为6467亩,1986年为3054亩,1987年为2893亩。马铃薯癌肿发生最早最严重的马楠区,1987年基本上全部种植了抗癌品种,亩产量平均在2000kg 以上,较当地感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较系统地研究了马铃薯癌肿病的生物学特性、宏观与微观危害特征及在我国的病害发展。对马铃薯块茎休眠芽癌肿病的早期(潜伏期)诊断、土壤休眠孢子囊及其活力测定等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癌肿病及马铃薯线虫都是苏联拉脱维亚共和国传播的检疫性病害。个别地区还有马铃薯甲虫为害;这些地区该虫数量不大,没有造成产量的损失。四年中,检疫实验室的专家们在宅旁地段进行了测定马铃薯线虫为害率的试验,在100方立厘米土壤上有300—600胞囊时,产量损失70—75%,标准块茎生产率35%,非标准块茎生产率65%;对照相当于77和33%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癌肿病综防措施的推广陈永康,王小可,李世才,王成华(四川省植物检疫站610041)(四川省凉山州植保站)勒舍沙且,廖启茂,姐罗,姚锡平(四川省昭觉县植保站)(四川省美姑县植保站)阿说所布,阿海赤哈(四川省越西县植保站)马铃薯癌肿病,被许多国家和...  相似文献   

9.
病虫发生分布和传播值得重视的最近在我国发现的蚕豆染色病毒病从日本进}引均美国黑麦草种子中险查出黑麦草腥黑穗病菌及多种病原菌贵州南部的柑桔黄龙病阳溃疡病连云港市区内仓虫名录要警惕番茄淡疡病的传入从国外大批调用种子苗木必须特别慎重 无病种荡基地问题柑桔苗木产地检疫规程柑桔种一苗毖地检疫操作规程试点总结美姑县的马铃薯种薯基地检疫操作规程试点工作 真菌病害马铃薯癌肿病的解剑研究防止马铃薯癌肿病病原菌扩散在小麦矮腥黑穗病的鉴定中运用数理统计的初步探讨菠菜霜霉病关于毒麦发生赤霉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检查烟丝带烟草霉…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癌肿病的发生将有100年的历史了。此病原最初以不明显的方式发生于英国,或许还发生于欧州的其它地方的一些茄科植物上。把马铃薯引入欧洲,英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曾用了很大的力量于马铃碧育种和将新品种输往世界各地,使马铃薯癌肿病菌在马铃薯上得到了新的和更适合的寄主品种。但英国的环境对它的发展和致病力并不特别适宜。由于墨西哥暖流的影响,温暖的冬天使得在马铃薯上的生命力强的游动孢子大量发芽,于是减少了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癌肿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锐 《植物医生》2004,17(2):40-42
马铃薯癌肿病(Potato wart)又名黑瘤病、黑痂病.被当地群众称为"疙瘩洋芋",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属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植株感病后,块茎不能食用,同时也不能用作饲料,给马铃薯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栽培科学研究所建立了流动检疫实验室,以便到田间、个别作业区以及马铃薯仓库等地,检验携带马铃薯癌肿病游动孢子囊和线虫孢囊的土壤及植物标本。这种实验室是在“库巴河”公共汽车底盘上建成的,配备用热空气烘干样品的烤箱,洗涤土壤样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来自马铃薯癌肿病疫区的薯块进行工业加工时,癌肿病的游动孢子囊也随薯块及土壤一起带进工厂。在加工过程中,病原菌转移到堆集场地上、填坑中、污水管、污水沟、薯渣等里面(特·西·叶弗来米阔,1976)。积累在这些地方的病原菌,造成随同废物一起扩散病原体的危险,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和薯渣。调查契尔诺维茨省加工疫区马铃薯的契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我县的主要高产作物,是社员的主要口粮和牲畜的主要饲料。1979年发现了马铃薯癌肿病,危害严重,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从1982年起,年年坚持开展了“马铃薯种薯基地检疫操作规程”试点工作。现将1982—1984年的试点工作情况初步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癌肿病 Synchytriumendobioticum(Schilb.)Perc.,是严重为害马铃薯生产的世界性检疫病害,1895年匈牙利首先报道,以后欧、美、亚、非、大洋等5州53个国家相继作了报道。在这些国家的发病区,常使马铃薯产量损失占总收获量的50%以上,个别重病地甚至无  相似文献   

16.
从采集的样本中发现马铃薯癌肿病的休眠孢子囊超过了已报道的形态大小,防腐浸渍液处理后休眠孢子囊平均大小缩小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陈永康  兰顺海 《植物检疫》1989,3(2):116-118
马铃薯是美姑县首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6万亩左右,收成好坏对当地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关系极大。1979年发现马铃薯癌肿病,大面积危害损失常在30~40%,重病地基本无收,薯块病组织大量消耗养料,不能积蓄淀粉,大大地降低了食用、  相似文献   

18.
从采集的样本中发现马铃薯癌肿病的休眠孢子囊超过子已报道的形态大小,防腐浸渍液处理后休眠孢子囊平均大小缩小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与马铃薯Y病毒科的部分病毒复合侵染导致玉米致死性坏死病。利用Maxent模型,分析预测了MCMV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显示,MCMV在全球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大洋洲东部局部地区,亚洲、非洲、北美洲的南部地区,南美洲的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根据预测结果,提出对MCMV的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联顺 《植物保护》1982,8(6):26-26
马铃薯癌肿病是世界性重要检疫病害。传播途径广,从病区调运和交换种薯,调运牦牛等牲畜,是造成远程传播的主要途径。病原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最长可达25—30年之久。在田间马铃薯整个生长期和窖藏期均可造成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