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北农103、科丰14和中黄13等3个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的鲜物质、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进行测定和积累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百粒鲜重、百荚鲜重的增长动态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式变化趋势;百粒干重、百荚干重积累呈先期快速增长,后期平衡的S曲线变化趋势;脂肪含量随着籽粒的形成呈"S"型曲线变化,籽粒发育前期积累速度比较明显,中期达到最大值,后略有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呈W型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2.
大豆子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处理下 ,子粒中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下 ,大豆子粒中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 ,蛋白质含量随灌浆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并呈“W”型曲线变化 ;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 ,蛋白质含量则是随子粒的形成呈不规则消长变化。脂肪含量随着子粒的形成呈“S”型曲线变化。不同密度、施氮量处理下 ,子粒中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表现为 :中密度>低密度 >高密度 ;中施氮量 >高施氮量 >低施氮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小豆地上部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规律。【方法】2008-2009年,以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冀红9218"和低产小豆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为材料,研究小豆开花至成熟期植株茎秆、叶片、幼壳、籽粒等的干物质积累特性。【结果】小豆开花后,植株地上部干物质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呈近"S"型变化趋势,花后7~14d是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产品种"2000-75"和"冀红9218"地上部干物质和籽粒干物质积累速率明显较低产品种"湾选1号"和"红宝1号"快;主茎上部开花节位叶片是籽粒充实的主要源器官,其转运率高达17.23%~22.31%,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最大。不同品种小豆间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差异显著,高产品种"2000-75"和"冀红9218"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强,尤其是主茎上部开花节位叶片干物质积累较多,为后期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结论】在小豆生产实践中,提高籽粒产量的关键是选用库容大的多荚、大粒型品种;加强花后田间管理,以延缓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采用去除无效分枝等措施,增强源库间的物质运输与分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粒重不同大豆籽粒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积累动态差异及生理机制,为不同用途大豆的栽培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百粒重分别为7.13、20.21和30.54 g左右的小粒大豆、普通大豆和大粒大豆为材料,测定关键生育期叶片光合速率,分析3种大豆籽粒形成过程中干物质重、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浓...  相似文献   

5.
以3个菜用大豆和3个普通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北京地区夏播大豆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大豆花后20d籽粒鲜重增加迅速,至花后55d达到最大值;籽粒干重从花后27d上升迅速,55d之后增加趋于缓慢,干物质积累符合"慢—快—慢"的S曲线;花后34d内以豆荚干物质积累为主,花后34d至成熟是籽粒干物质积累的时期;菜用大豆鲜荚采摘的最佳时期是花后55d左右;菜用大豆的豆荚和籽粒相比普通大豆后期脱水较慢,有利于延长采摘期。  相似文献   

6.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性状的动态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大豆的品质性状是大豆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对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对其育种和生产均有重要意义。实验利用高油品种东农47、高产品种黑农37、高蛋白品种东农42,通过生殖生长期的动态取样研究品质性状积累规律。研究表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积累过程中高蛋白品种始终最高,高油品种基本处于最低水平,高产品种介于其间;大豆油分含量在积累过程中高油品种始终最高,高蛋白品种最低,高产品种仍介于其间。蛋白质含量占籽粒干物质的比重在籽粒形成初期就已确定,到籽粒成熟期比重变化很小。油分含量也具有同样特性。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6,(4):100-105
为了评价大豆品种籽粒品质与酸豆奶品质的关系,本研究选取黑、吉两省27个大豆栽培品种,对大豆品种原料理化指标、酸豆奶品质和质构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对不同大豆品种的酸豆奶加工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蛋白质、脂肪、植酸及大豆球蛋白11S和7S含量有着较大差别,引起不同大豆品种制作酸豆奶品质的差别。大豆品种不同,酸豆奶的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固形物含量、酸度以及硬度、胶着度和粘聚性均呈现了较大的差异。酸豆奶品质指标与大豆品种籽粒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酸豆奶脂肪含量与籽粒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酸豆奶酸度与籽粒的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1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酸豆奶弹性与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酸豆奶胶着度与籽粒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播种期对春玉米籽粒及其营养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春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籽粒干重、籽粒淀粉、脂肪含量呈向上的S型曲线变化,籽粒含水量、蛋白质呈向下的S型曲线变化.用Logistic方程、倒数方程或一元三次方程可较好的模拟.播种期不改变籽粒及其品质形成趋势,但对数学模型参数有不同程度影响.早播籽粒百粒重、淀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晚播.而籽粒含水量、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晚播.4月15日至30日是呼和浩特平原适宜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9.
利用稻米品质不同的3个粳稻品种,对灌浆过程中籽粒干物质、直链淀粉及蛋白质的积累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籽粒干物质、直链淀粉及蛋白质的积累趋势,其品质不同的品种基本一致,积累速度表现为灌浆前期快,而后期缓慢,但在灌浆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积累速度和数量上品种间表现有差异;开花后30d内是籽粒干物质、直链淀粉及蛋白质积累的关键时期,30d以后积累基本趋于稳定;灌浆前期的日平均干物质积累速度与稻米垩白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后期的日平均干物质积累速度与垩白率、胶稠度的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个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高油、高淀粉、优质蛋白及普通玉米)成熟过程中,籽粒不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及积累特点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玉米籽粒的干物质以及淀粉、粗蛋白和脂肪的积累均符合"S"形曲线;在授粉20~50 d内淀粉积累较快,30~50 d内蛋白质、脂肪积累较快;在籽粒生长过程中,淀粉和脂肪积累均呈抛物线变化,而蛋白质含量变化可以用方程Y=X/(-A+BX)表示。籽粒发育过程中,高油及优质蛋白玉米籽粒含水量降低较慢,是影响两类玉米品种的推广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