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秋冬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就要进行自然换羽。产蛋鸡经产1年后,也要休产换羽。这种自然换羽约需6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1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其实并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是使育雏1次利用1个产蛋周期变为育雏1次利用2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马玺  叶占胜 《畜禽业》2001,(3):32-34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制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制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蛋,并提高蛋的品质,延长鸡利用期的目的。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制了孕酮抗原,并研究其对强制换羽期(72周龄)的蛋鸡和产蛋高峰期(237日龄)蛋鸡主动免疫后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72周龄强制换羽期试验组的产蛋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蛋高峰期(237日龄)孕酮主动免疫第2组和第3组的产蛋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1.38%和19.7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蛋鸡人工换羽是我国部分地区常用的提升蛋鸡产蛋率和生产性能的方法。人工换羽是人为对鸡群强加应激因素,使机体的激素出现重新分配调节,从而完成换羽过程。换羽可以延长产蛋高峰时间,降低饲养成本,改善蛋壳质量,同时还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产蛋调整。但换羽过程对鸡群的应激很大,风险高,需要有专业技术支持,对动物福利也是个挑战。换羽技术有多种,目前主流的是短期多次换羽法,具有应激小、产蛋性能恢复快、产蛋高峰延长时间长、蛋壳质量改善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王春光  张锋  徐敏 《畜禽业》2005,(2):24-25
强制换羽是现代养鸡业为提高蛋鸡产蛋量,实现循环产蛋而进行的一项技术措施,在蛋鸡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商品蛋鸡的强制换羽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5,(4)
<正>鸡啄癖是禽类的一种异常行为,有啄癖的鸡生长缓慢,健康受损,给养鸡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啄癖发生的原因、种类及其防治措施加以概述,以供借鉴。1啄癖的种类1.1啄羽癖雏鸡、蛋鸡换羽期容易发生。1.2啄肉癖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互啄羽毛或啄脱落的羽毛,啄到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为啄肉癖。1.3啄肛癖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常见于高产笼养蛋鸡或开产鸡群,由于过大的蛋排出时造成脱肛或撕裂;也常见于发生腹泻的雏鸡,由于肛门带有腥臭粪便,引起其它鸡只啄食。1.4啄蛋癖产蛋旺季容易发生,常伴有硬壳  相似文献   

7.
<正>1啄癖种类1.1啄羽癖雏鸡、蛋鸡换羽期容易发生。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维生素缺乏有关。1.2啄肛癖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尤多见于高产笼养鸡或开产鸡群,由于过大蛋产出时造成脱肛或肛门撕裂则可引起啄肛癖。1.3啄蛋癖产蛋旺季最易发生。多因饲料缺  相似文献   

8.
张登辉 《畜禽业》2001,(8):40-40
为了探讨适合本地推广,简便易行的蛋用种鸡强制换羽方法,我们于2000年8月进行了此项试验,现报告如下: 1 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从2000年8月17日开始,地点在本场2号蛋鸡舍. 1.2 调整重组鸡群 将78周龄、产蛋率50%的父母代依莎褐蛋鸡淘汰病、弱、残、过肥、过瘦的鸡只,挑选265只移位并笼.鸡舍窗户进行遮光处理,以便实施光照控制.  相似文献   

9.
姜金兰 《畜禽业》2004,(10):19-20
强制换羽技术已在现代养禽业中被广泛运用,对蛋鸡实施强制换羽被认为具有如下意义:(1)恢复产蛋鸡体质;(2)改善蛋的品质;(3)提高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4)延长鸡的经济寿命;(5)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有资料表明,通过对蛋鸡实施强制换羽,商品蛋鸡可多饲养6~9个月。父母代种鸡也可延长利用6个月左右;而成活率提高20%,产蛋率提  相似文献   

10.
现代配套杂交系的商品代蛋鸡在育成期,其体重的变化、发育的均匀度、性成熟的迟早是饲养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后备蛋鸡质量好,体质健壮,进入蛋鸡舍后,即使环境条件差一些,也可以耐受,而且能获得较好的产蛋成绩;如质量差,体质弱,进入产蛋舍后,即使环境与营养条件再好,产蛋也上不去。因此,要想蛋鸡高产,必须重视育成鸡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早期体质量、胫长与开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体质量、胫长指标与开产性能的最优回归方程。随机选取1日龄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各200只,测定5周龄体质量(X1)、6周龄体质量(X2)、7周龄体质量(X3)、5周龄胫长(X4)、6周龄胫长(X5)、7周龄胫长(X6)、开产日龄(Y1)、开产蛋重(Y2)、开产体质量(Y3),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壳蛋鸡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坝上长尾鸡(p<0.01),坝上长尾鸡开产体质量、开产蛋重极显著高于绿壳蛋鸡(p<0.01);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5~7周龄体质量、胫长与开产蛋重、开产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开产日龄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并得出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最优回归方程。说明可以通过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生长性状指标预测评估开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汤春华 《畜禽业》1999,(1):36-36
<正>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需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人大量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鸡场工作者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  相似文献   

13.
马莉萍 《畜禽业》2009,(8):95-95
<正>鸡减蛋综合征是由病毒引起的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传染病。本病可使产蛋鸡群产蛋量下降20%-40%,蛋破损率达38%-40%,无壳蛋可达15%,给养鸡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刘德祥 《畜禽业》2007,(4):40-41
<正>2006年5月,贵州省金沙县某蛋鸡养殖专业户笼养的240日龄4000只罗曼褐壳蛋鸡发生以“产蛋下降、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后产蛋率由正常的94%下降到70%,每天均有鸡只死亡,发病率高达20%以上,死亡率为3%,病程历时10d。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病原的实验室分离培养,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明 《畜禽业》2005,(4):25-25
蛋鸡由于经过培育已具有很高的产蛋量,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长而高产的产蛋期结束时才进行彻底换羽,约要花4个月的时间,才能脱尽旧羽,长全新羽。然而采取强制换羽,母鸡能迅速换羽并长全新羽,再刺激其产蛋。整个人工换羽过程。不超过8周。所以在养鸡生产中经常使用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6.
蛋鸡在产蛋周期中会出现产蛋突然下降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疾病方面 引起对产蛋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有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类减蛋综合症、禽流感、淋巴白血病等;细菌性传染病有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禽霍乱等。目前,养鸡场发生较多的病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类减蛋综合症以及大肠杆菌病。例如,禽流感可使整个鸡群的产蛋率由90%6猛然下降到20%~50%。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10)
综述了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总结了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目前蛋鸡生产实际提出了该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啄癖是鸡群饲养管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通常在雏鸡和青年鸡中最容易发生,在蛋鸡和种鸡生产中尤为常见,对鸡群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产生较大影响,增加病死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搞好啄癖的预防和治疗,对养鸡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啄癖发生的种类1.1啄肛癖雏鸡、初产蛋鸡或高产蛋鸡较常见,处理不及时可全群蔓延。1.2啄羽癖鸡群在换羽时容易发生,严重时可造成“赤膊鸡”。多与B族维生素、含硫氨基酸和硫缺乏有关。1.3啄蛋癖多发生于蛋鸡产蛋旺季。与饲料中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有关。1.4啄趾癖雏鸡易发生,严重时造成脚趾脱落。1.5…  相似文献   

19.
日粮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蛋白质营养其实质是氨基酸营养,不仅取决于日粮蛋白质水平,更重要的是日粮氨基酸组成及平稳状况.蛋氨酸是畜禽营养中的必需氨基酸,供给肌酸和胆碱以甲基,而且是胱氨酸的先体,在日粮中具有平衡氨基酸的作用.鸡群产蛋高峰期的生产性能,不仅是评价鸡种优劣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蛋鸡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许多蛋鸡饲养场(户)为使鸡群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和理想的产蛋峰值,在高能高蛋白日粮基础上添加蛋氨酸,且认为添加比例越大效果越好,为检验蛋鸡产蛋高峰期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的真实效果,我们于1999年4月20日至5月31日在辉县市岳村商品蛋鸡场进行了为期42d的对比饲养试验,旨在为蛋鸡生产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蛋鸡进入产蛋高峰后,高密度的产蛋频率对蛋鸡本身来讲就处于高强度应激状态,在疾病、饲料营养、外界环境突变等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鸡易引发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如不采取及时的措施,产蛋率将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对生产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失。1引起产蛋率下降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