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治中 《猪业科学》2001,18(4):19-22
我国雏鸡和青年鸡群中,由不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诱发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越来越常见,由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日趋严重.有许多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鸡群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状态,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病病毒(MDV),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呼肠孤病毒(ReoV,传染性关节炎病毒), 鸡白血病病毒(ALV)等.在这类可引起鸡群免疫抑制的病毒感染中,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鸡传染性关节炎病毒(吸肠毒,ReoV)这三种病毒不仅能通过接触横向传染,还能通过鸡胚垂直传染.而且这类病毒对雏鸡、特别是一日龄雏鸡最易感.因此, 如果在用于制造弱毒疫苗的一批鸡胚中,有个别污染了这类病毒,就会使整批疫苗实际上都污染了病毒,导致给出壳雏鸡免疫接种时人为地造成全群感染.这样的事故,即使在国外发达国家也时而有报道[1].鸡群的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不仅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更易导致多种其它不同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继发性感染,且易造成对特定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如导致对鸡新城疫病毒(NDV)疫苗抗体反应的减弱并使有效抗体滴度持续时间缩短.认识、研究和控制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将成为我国禽病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禽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免疫接种加以预防,在现实生产中常出现免疫后仍发病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把具体发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家禽处于不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只有家禽处于健康状况下才能进行预防接种,发生疫情紧急接种时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早期感染过疾病的接种效果不确切,如感染过法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病的,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可影响其他疫苗的使用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2、雏鸡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可给疫苗的免疫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和部分疫苗病毒,限制疫苗病毒(尤其是弱毒疫苗)在体内的增殖过程,使疫苗病毒不能有效的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影响免疫效果,一旦有强毒侵入就可导致鸡群发病。3、机体抗体水平差异较大或抗体水平较高时免疫,可导致免疫失败。4、疫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于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是损害机体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该病既会影响增重,使淘汰率提高,并且容易发生死亡,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由于法氏囊受损而引起免疫抑制,使其更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鸡球虫等病原,导致免疫接种新城疫疫苗、马立克疫苗等后的免疫应答减弱或者完全丧失。现概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家禽的一些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接种预防的。畜牧生产中常遇到免疫接种后仍发生疫病的情况,笔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其发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家禽方面 家禽处于不健康状态。家禽只有在健康状态下,才能进行预防接种;发生疫情需紧急接种时应在兽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家禽处于疾病的潜伏期,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疾病可提前进入临床明显期表现的症状。早期感染其它病原体时,家禽接种疫苗效果是不可靠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呼肠孤病毒等病原,对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伤,造成免疫应答的能力下降,影响到其它疫苗的使用效果,甚至导致免疫的彻底失败。 家禽营养缺乏。尤其是缺铁时,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所以饲料营养要全面。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禽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病毒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导致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丧失.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是导致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宜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引起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近几年来,虽然饲养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治措施也有所加强,但该病仍然时有发生,给养鸡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前,仍有一些养鸡场、专业户及家庭少量饲养的鸡只中,虽进行了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接种,但还发生新城疫。究其主要原因,应认为,疫苗选择不当、疫苗接种途径错误、两次接种疫苗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疫苗质量不良或失效、传染性囊病引起免疫抑制或鸡体内已潜伏有强力病毒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7.
蛋鸡饲养周期长 ,感染疫病的机会多。生产实践中常因免疫接种引起咳嗽、呼噜、消瘦、食欲下降、拉稀等应激反应 ,甚至发生死亡。如何进行科学免疫接种 ,防止免疫失败、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的产生 ,提高生产性能 ,我认为 ,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自己的育成鸡 ,应按日龄依次接种马立克、肾传、新城疫、法氏囊、传喉疫苗。购入育成鸡 ,要调查清楚对方给鸡接种过哪些疫苗 ,缺什么就补什么。按照鸡群生长特点、季节变化和流行传染病的特点按期进行常规防疫。二、掌握疫苗特性 ,选择质量好的疫苗雏鸡应选择冻干苗 ,或在饮用…  相似文献   

8.
鸡免疫抑制病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 M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鸡传染性贫血( CIA)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 RE)。其中,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AV)引起的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是由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 REV)引起的另一类免疫抑制病。这些免疫抑制病均能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从而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药物的治疗效果。我市某种鸡场因鸡群感染 CIA和 RE,从而继发其它一些疾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我市某种…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 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此病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导致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 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对养鸡业危 害巨大.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性疾病,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可以控制或减少MD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免疫保护并非完全有效,免疫失败时有发生。MD免疫失败可由许多因素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免疫接种不当、MD病毒(MDV)的早期感染或超超强毒MDV(vv+MDV)毒株的侵袭。此外,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鸡群缺乏对MD的遗传抵抗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以及疫苗贮存不当等其他因素也可引起免疫失败。如果发生免疫失败,应尽快确诊,并注意与禽白血病病毒(ALV)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所致的疾病相区别。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