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张舒亚  潘良文 《种子》2006,25(4):18-20
杂质是谷物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对来源于进境谷物中的50份油菜籽样品进行了转基因成分(gox基因、pat基因和bar基因)检测.通过常规定性PCR检测,在31份样品中检出转基因油菜籽,检出率为62%.本研究使用ABI 7700定量PCR仪对油菜籽样品DNA进行了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分析,在32份样品中检出含有转基因油菜籽,检出率为64%.在今后要加强进出口谷物中杂质作物的转基因成分检测.  相似文献   

2.
芦春斌 《种子》2007,26(2):14-16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的稳定表达是获得理想转基因植物的首要条件。在我们进行的转基因植物研究中,根据转基因植物所带有的转基因成分和标记基因的DNA序列,采用Southemblot技术对转基因植物中的猪α-乳清蛋白基因和标记基因的拷贝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和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成分检测中,内参照基因(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起着重要的作用,木薯内参照基因的研究是转基因木薯成分定性PCR和定量PCR检测的基础。本研究选择木薯的亚麻苦苷酶(linamarase,LAM)和Polyubiquitin(PUBQ)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PCR的方法在22种木薯的不同品种中进行稳定性分析,在12种大戟科其它植物、20种非大戟科植物及五类主要转基因作物的混合样品(玉米,大豆,水稻,棉花和油菜)中对LAM2和PUBQ1定性PCR引物进行特异性检测分析及灵敏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LAM2和PUBQ1引物在木薯的不同品种中均能得到稳定性扩增;在12种大戟科其它植物、20种非大戟科植物能够进行特异性扩增,没有发现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出现;LAM2在五类主要转基因作物的混合样品(玉米,大豆,水稻,棉花和油菜)中也没有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出现,而PUBQ1在五类主要转基因作物的混合样品(玉米,大豆,水稻,棉花和油菜)中却有很多的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出现。灵敏度检测发现定性PCR LAM2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到质量百分含量0.01%,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LAM2的灵敏度可达到0.001~0.000 1 ng/μL。选择部分品种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LAM2在不同品种的木薯的基因组DNA均可以扩增到293 bp的核苷酸片段,比对分析表明所获得的木薯不同品种中LAM2 PCR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没有发现变异位点。研究结果表明LAM2引物扩增系统初步符合内参照基因的种内一致性,稳定性,种间特异性的特点,灵敏度检测的要求可应用于转基因木薯成分定性和定量PCR检测。  相似文献   

4.
植物化的猪α-乳清蛋白基因人工合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芦春斌 《种子》2004,23(12):3-5
根据猪α-乳清蛋白基因cDNA序列设计了多对特异性引物,采用循环PCR方法人工合成了植物化的猪α-乳清蛋白基因编码区(398 bp)并对该PCR产物进行测序.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循环PCR法扩增的产物是预期的猪α-乳清蛋白基因编码区,该植物化的猪α-乳清蛋白基因编码区可以用于植物转化,为猪α-乳清蛋白基因转基因植物研究和在转基因植物中进行动物基因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植物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植物转基因产品进行检测包括筛选、鉴定和定量三个步骤。定性PCR和Southern印迹是筛选的常用方法。由于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的存在,外源基因类型的鉴定需要结合使用针对转入的外源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竞争定量PCR,实时PCR和酶联免疫分析可以确定转基因成分含量。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灵敏度以及适用范围。并且认为,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国际公认的检测方法,根据目的和条件的不同,综合使用多种检测手段是准确检测植物转基因产品的合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多重PCR结合DHPLC方法检测番茄中转基因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多重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转基因番茄华番1号中的转基因成分。对番茄中特异的PG内源基因、华番1号中含有的CAMV35S、NOS和NPTII外源基因进行多重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验证。利用DH-PLC分离多重PCR产物,建立了多重PCR-DHPLC技术检测转基因番茄的方法;将样品进行稀释,确定了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DHPLC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够同时检测转基因番茄4个内、外源基因,检测限达0.5ng/μL,可用于番茄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李美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2):193-199
内标准基因对于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定性定量PCR检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木薯内标准基因的系统研究是木薯转基因成分检测的基础。在木薯的DFCI(http://compbio.dfci.harvard.edu/tgi/plant.html)数据库中,选择了有可能作为木薯内标基因的一些EST序列,包括亲环蛋白2(cyclophilin type 2,DB934316)、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B亚单位(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B subunit,TC445)GAPDH、Actin 基因(TC2158与 TC3381的拼接序列)、Alpha-tubulin (TC8072)基因,Polyubiquitin(TC9946),亚麻苦苷酶 (linamarase,TC1540)六个基因序列,设计了7对定性PCR的引物(CP2、Actin、GAPDH、PUBQ2、Tublinα1、Tublinα2和 LAM1),并进行了种内一致性、稳定性和种间特异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木薯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B亚单位的GAPDH定性PCR引物扩增系统在木薯的22个不同品种中都能够得到一致性稳定性的扩增结果,在大戟科其它植物及其它非大戟科植物没有发现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另外六个基因(CP2、Actin、PUBQ2、Tublinα1、Tublinα2和 LAM1)的定性PCR引物扩增系统在大戟科其它植物及非大戟科植物中都有非特异性的扩增产物。因此GAPDH定性PCR引物扩增系统初步符合内标准基因的种内一致性,稳定性,种间特异性的特点,可应用于转基因木薯成分定性PCR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采用巢式PCR和SYBR Green I实时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 外源基因(CaMV35S、CP4EPSPS).结果表明,利用巢式PCR可检测出1 ng/μL转基因含量1% 的大豆中 的CaMV35S基因,而轮PCR的检测限为100 ng/μL;利用SYBR Green I染料能结合双链DNA的 特点,应用实时PCR技术可检测到CaMV35S、CP4EPSPS基因扩增所产生的信号,通过扩增产物的熔解 曲线能有效地区分特异性产物,CaMV35S基因的检测限为0.1 ng/μL.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黄豆、炒黄豆、豆干等样品进行检测,样品中未检出CaMV35S基因成分.巢式PCR方法明显提高了PCR的检测限,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PCR方法能有效、快速检测CaMV35S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9.
巢式PCR和SYBR Green Ⅰ实时PCR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采用巢式PCR和SYBR Green Ⅰ实时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CaMV35S、CP4EPSPS)。结果表明,利用巢式PCR可检测出1 ng/μL转基因含量1%的大豆中的CaMV35S基因,而第一轮PCR的检测限为100 ng/μL;利用SYBR Green Ⅰ染料能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应用实时PCR技术可检测到CaMV35S、CP4EPSPS基因扩增所产生的信号,通过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能有效地区分特异性产物,CaMV35S基因的检测限为0.1 ng/μL。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黄豆、炒黄豆、豆干等样品进行检测,样品中未检出CaMV35S基因成分。巢式PCR方法明显提高了PCR的检测限,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方法能有效、快速检测CaMV35S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10.
运用常规 PCR方法和实时荧光 PCR方法对转基因抗虫保铃棉外源基因 Ca MV 35 S启动子、NOS终止子、标记基因NPT II和目的基因 Cry IA(c)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快速、准确的抗虫保铃棉籽转基因成分的 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把外源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产生能使人体获得特异免疫能力的新疫苗,和其它疫苗相比,具有廉价、安全、有效等优点。在最近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抗原蛋白在植物中得到了表达,进入了动物和体实验。在此,就这些进展以及植物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基因转移过程中,人们常常使用标记基因来筛选转化细胞或组织.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尤其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使用往往对环境及作物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且影响基因多重转化.为了消除这些弊端,一种全新的发展策略即获取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作物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细菌聚羟基脂肪酸酯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短链、中链及含短链与中链两类单体的细菌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的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本研究所获得的短链与中链PHA合成酶基因的特征。以及向拟兰芥、油菜等植物中转化这些基因时,启动子和表达载体的构建,代谢流的控制,转基因烟草生产PHA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转基因植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家及上海市各类重大研究计划的持续支持和推动下,本市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迅速,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境、品质改良和生物反应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通过简要概括本市科研机构在转基因植物科学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旨在掌握当前该领域的基本现状,分析其发展前景,为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遗传转化植物中沉默基因的消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基因技术在生物科学许多领域的深入开展,转基因沉默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大量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证明许多因素与基因沉默有关,植物遗传转化中外源基因的整合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外源基因的沉默也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的沉默可由多种机理造成。外源基因以多拷贝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会发生失活;基因沉默与整合的位点也密切相关,如果整合到转录活跃的常染色体上,毗邻寄主基因的调控系统系列将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如果插入到重复DNA或异染色质区,外源基因可能会失活;基因沉默并非在每一个发育时期,每一个细胞中总发生,有的外源基因,在幼苗阶段表达是正常的,但萌发到一定阶段后基因表现沉默。转基因沉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另一类是转录后的基因沉默。前者是发生在核内的时间,而后者是发生在细胞质中。两者都与甲基化有关,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主要发生在启动子区域,基因的转录受抑制;而在转录后的基因沉默中,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基因能够转录,产生mRNA,但mRNA在细胞质中被特异性地降解,不能正常翻译成蛋白质造成的,转录后基因沉默发生在细胞质中,转录物能在细胞核中积累但在细胞质中mRNA迅速降解或不能正常地加工。二者在时间上并非简单的前后关系,在空间上也不因为核膜的存在而相互隔离。本文对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如何降低外源基因的沉默可能性,以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率,以及通过DNA糖基化酶等方法适当处理,激活已经沉默的基因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The Experimental and Commercial Release of Transgenic Crop Pla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advances in recombinant DNA methods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dures, it is possible to transfer genes into crop plants from unrelated plants, microbes and animals. Many of the modifications being carried out, or envisaged, are for 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 product quality and toler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but there are additional opportunities to modify crops to give specialized products for industrial or pharmaceutical use.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genic plants are considered, including: transgene copy number, position, expression, stability, pleiotropy, selectable marker genes and somaclonal variation.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hundreds of field trials with transgenic plants, and the first transgenic varieties are likely to be approved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in 1993. Before releasing transgenic plant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risk assessment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transgenic variety will behave differently from a conventionally bred variety. Assessment procedures are being harmonized internationally by various organizations. There is a growing commitment to apply these genetic modification methods to crop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genes relevant to their crops and environments become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7.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花生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但低效的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严重制约着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花生品种的研究。利用嫁接技术将组培苗或转基因苗嫁接到实生苗砧木上,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达到70-100%,远远高于转基因幼苗直接诱导生根移栽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cereal plants is a powerful method for producing agronomically useful transgenic plants. Salt and drought stress result in substantial yield losses, which amounts to many billions of dollars each  相似文献   

19.
phaG基因转化马铃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aG是生产可降解塑料PHAS的关键合成酶基因,利用来源于Burkholderia caryophylli的phaG基因BcphaG,构建了其植物表达载体pTiBHS-2,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生产上常用的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优良品种大西洋,共得到9株转基因马铃薯。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上,West-ern blot检测表明BcphaG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体内已表达。转基因植株在再生初期,苗生长慢,根的再生也很慢,但在生根后生长情况逐渐恢复正常,说明BcphaG基因对再生转基因植株的早期生长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