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紫苏     
赵庚义  车力华 《蔬菜》1994,(3):30-30
紫苏赵庚义,车力华(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紫苏又名荏、赤苏、红苏、白苏、鸡冠紫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原产我国,目前我国各地及印度、缅甸、日本、朝鲜等国均有栽培。紫苏叶及嫩枝均可作菜,地上部分均可入药,苏子可榨油、做肥料。一、营养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紫苏又名赤苏、香苏、黑苏、皱叶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现主产于东南亚、台湾、浙江等地。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1栽培方式及栽培季节  相似文献   

3.
紫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赤苏、回回苏、白苏、香苏等。茎叶中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嫩叶生食或作汤,植株可腌渍。根、茎、花萼及果实均可  相似文献   

4.
刘国信 《蔬菜》2004,(9):36-36
紫苏,又名山苏、香苏,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0.3~1m,茎呈四棱形,紫色或紫绿色,全株芳香四溢;其叶对生,有长柄,叶边缘有小锯齿,称为“苏叶”;夏秋开淡紫色的唇形小花,结小坚果,成熟后的果实名叫“苏子”。野生紫苏多生长于田间、地头、路旁等,现在全国各地人工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紫苏属药食兼用植物,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与药疗功效,自古以来就广受我国人民喜爱。紫苏入馔,一般以嫩叶凉拌或作羹、汤,或挂糊炸食。西汉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有“鲤鱼片缀紫苏”这道佳肴。李时珍曰:“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  相似文献   

5.
紫苏又名赤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常以半野生状态生长在田边、地头,现种植的为栽培种。紫苏栽培种株高160~170cm,茎直立,有分枝,嫩叶采收后马上长出新的分枝,随着生长分枝不断增加,茎节间较密。叶对生,卵圆形,叶缘锯齿状,叶面绿色皱缩,叶背绿色或紫色,植株具有特殊的芳香味。紫苏以嫩芽或嫩叶采收食用,或以嫩叶汁液加工成天然的色素原料,目前以腌制加工紫苏叶出口为主。紫苏种子可以榨油,是高级工业用油。  相似文献   

6.
正唇形目(Lamiales)唇形科(Labiatae)植物中,有许多是重要的香辛蔬菜,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下面,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简要介绍部分常见的唇形科香辛蔬菜的药用价值。§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茎叶含有0.5%的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紫苏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有  相似文献   

7.
<正>食叶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嫩枝嫩叶有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作为特种蔬菜栽培近年来有快速发展之势,也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现将其棚室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前准备1)选用适宜棚室。棚室栽培食叶紫苏,产品要求鲜嫩,在蔬菜淡季上市。因此,越冬栽培选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早春栽培选用塑料大棚为宜。2)施足有机底肥。食叶紫苏反季节栽培应选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高的微酸性壤土,基肥  相似文献   

8.
紫苏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别名荏、赤苏、白苏、香苏等,学名Perillafrutescens L.,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如今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相似文献   

9.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目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关于紫苏的种植技术、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已有很多报道,但探讨紫苏最佳栽培密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ar.arguta Benth Hand Mazz]别名赤苏、红苏、香苏,是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及中国的中南部地区的一种唇形科1年生草本植物,现主要分布于印度、日本、中国、朝鲜等国,美国、加拿大近年来已出现商业性栽培区。在我国,紫苏分布甚广,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山东、四川、浙江和安徽等省,现在大棚种植较多。紫苏作为多用途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亦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中药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其含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利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怎样栽培青紫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紫苏是以嫩叶供食 的唇形科蔬菜,其嫩叶营养丰富,除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和矿物盐类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物质。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并有散寒理气之功效。紫苏嫩叶及其制品在国外市场销售看好,价高适销,其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紫苏又名赤苏、白苏、青苏、香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各地都有野生种发现,目前在东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以中国、日本和韩国栽培较为普遍。紫苏嫩叶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 g紫苏嫩叶含粗蛋白3.84 g、粗脂肪1.30 g、粗纤维6.96 g、维生素C 68 mg、硫胺素0.02 mg、核黄素0.35 mg、尼克酸1.3 mg、类胡萝卜素9.09 mg、钾522 mg、钙217 mg、镁70.4 mg、磷44 mg、钠4.24 mg、铁20.7 mg、锰1.25 mg、铜0.34 mg、锌1.21 mg、锶1.50 mg、硒3.24μg,此外,还含有具特异芳香味的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物质。  相似文献   

13.
紫苏、香紫苏、东紫苏同为唇形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材、香料作物,其名称与用途相近,由此产生了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现象。现从植物学分类、起源分布、特征特性、开发利用等方面将三者进行比较和区别,以期为该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紫苏与紫苏的变种鸡冠紫苏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生长规律、可食鲜叶重量、种子千粒重、生态适应性等进行观察与研究,为大面积推广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紫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紫苏具有丰产、优质、商品性好等特点,而鸡冠紫苏产量及生物学特性都较紫苏差,综合分析紫苏更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荏、赤苏、白苏。  相似文献   

16.
紫苏又名赤苏、红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南、西南和台湾地区。紫苏叶富含粗蛋白、脂肪、粗纤维、钙、磷、氨基酸等物质,叶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其根、梗、叶、花、果实均可人药,有散寒、发汗、利尿作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功能性蔬菜。现将叶用紫苏无公害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棚紫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紫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其嫩叶青绿芳香,既可生食,也可制茶,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和保健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蔬菜珍品,近几年备受日韩等国外市场青睐,需求量极大,而且栽培效益高。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廉,发展紫苏产业潜  相似文献   

18.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12,1(3):28-28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荏、赤苏、白苏。  相似文献   

19.
华文 《花卉》2013,(8):25-26
洋紫苏(Coleus X hybridus)又名锦紫苏、彩叶草或五彩苏,是唇形科鞘蕊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1853年,德国人印度尼西亚,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20.
紫苏原产我国,散生于田边、路旁、沟边等地,因其茎叶、种子等全身都是宝,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根据叶色,分为紫叶紫苏和绿叶紫苏2种。在介绍紫苏的植物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紫苏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种苗准备、大田定植、大田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