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米品质是水稻遗传特性与生长环境、栽培技术互作的结果,矿质元素对稻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不同矿质元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别总结了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稻米品质的不同影响.受多种因素影响,同一矿质元素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矿质元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和不...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2014,(4):81-83
比较分析了红米品种皖稻129与普通稻米品种皖稻147糙米中矿质元素、粗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皖稻129糙米中脂肪含量比普通稻米低,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质元素的含量均高于普通稻米品种皖稻147,其中Se和Fe元素含量分别超过普通稻米1.75倍和3.75倍;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超过普通稻米31.58%114.29%,总含量比普通稻米高58.31%,其中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分别是普通稻米的2.14倍和2.11倍。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不同颜色糙米品种的营养品质,以3个红米品种、8个黑米品种和8个普通糙米品种为材料,对其5项基本营养成分、13种矿质元素含量和9项活性物质含量等27项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水稻品种进行营养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稻米的总淀粉、膳食纤维和脂肪含量在较小范围内波动;有色米品种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范围较大,普通糙米品种的变化范围较小;总酚、总黄酮、ABTS和DPPH抗氧化活性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其在有色米品种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糙米品种,且大多数黑米品种的含量显著高于红米品种;总花色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芍药素-3-O-葡萄糖苷在黑米品种中含量比较高。对稻米基本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0%左右,可以较好反映稻米的营养品质。对19个水稻品种稻米的所有营养品质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水稻品种分为有色米类和普通糙米类;将所有品质指标分为五类,其两类主要是矿质元素,一类主要是活性物质,两类主要是基本营养成分。该研究结果可为稻米营养品质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生产功能性稻米新产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种类型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在云南省新平县同时繁殖的65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的P、K、Ca、Mg、Fe、Zn、Cu和Mn共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云南稻种核心种质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变种分类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多抗育种、多样性降低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高产和多抗水稻品种的K、Ca、Mg、Mn含量明显增加,P、Fe、Zn、Cu含量则明显降低,这与水稻矿质营养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云南稻种核心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地带性分布, P、Fe、Zn、Cu含量高低可能与多样性中心有一定联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高低及其多样性与籼粳关系不大,但在水陆、粘糯、光壳与否、米色、米味、软米与否之间差异明显。这些结果间接支持了“亚洲栽培稻种—籼粳亚种—生态群—生态变种群—品种类型”五级分类系统的生态变种群。  相似文献   

5.
亚铁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铁胁迫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受抑制,影响了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因此,明确亚铁胁迫的分子与生理机制,对水稻耐受型亚铁品种的选育至关重要。本文选用对亚铁毒害有显著差异的10个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亚铁毒害胁迫水培处理,研究亚铁毒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与Zn、Mn、P、K、Mg、Ca等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Fe~(2+)处理后,水稻株高、根长和植株(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均受到显著抑制,同时水稻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根系,根膜、根系和地上部中Fe元素含量明显增高,而根系和地上部中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则显著低于正常供铁植株。可见,过量的Fe~(2+)会对水稻产生毒害,导致植株中Zn、Mn、P、K、Mg、Ca等营养元素严重缺乏,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因此,铁毒害造成水稻植株缺乏其他营养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是铁毒害作用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利用粳稻品种间杂交组合“龙锦1号/香软米1578”的196份F3家系,对糙米中Fe、Se、Zn、Cu、Mn、Ca、Mg、K、Na和P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10种矿质元素在F3家系间均有较大的变异,其中Na含量变异最大,Zn含量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77.69%和12.04%。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Na>Se>Cu>Fe>Mg>Mn>Ca>P>K>Zn。不同矿质元素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F3家系群各矿质元素含量平均值高低排序为P>K>Mg>Ca>Fe>Mn>Zn>Na>Cu>Se。糙米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在F3家系群中均表现为正态分布,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Zn与Fe、Cu,Mn与Mg、Ca、K、P,Ca与Mg、K、Na、P,Mg与K、P,P与K、N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Fe与Se、Mn与Na、Mg与N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Mn、Ca、Mg、K、P含量与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较Fe、Se、Cu、Zn含量与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试验,以优质软米粳稻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0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时期(基肥、分蘖肥、穗肥)追施微肥(镁、锌和镁锌混合肥)对其产量及精米中N、Mg、Zn、Mn、Ca、Cu这6种元素含量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锌肥对稻米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精米中6种元素的含量和积累量;随着追施锌肥时期的推迟,精米中6种元素的含量和积累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时期追施镁肥显著提高了稻米产量及精米中6种元素含量和积累量,且作穗肥追施的处理稻米产量较高;随着镁肥追施时期的推迟,精米中6种元素的含量和积累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时期追施镁锌混合肥显著提高了稻米产量及精米中6种元素含量和积累量,且作穗肥追施的处理稻米产量和精米中6种元素含量及积累量较高;随着锌镁混合肥追施时期的推迟,稻米产量和6种元素含量及积累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见,不同时期追施镁锌肥都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及增加精米中氮素和中微量元素的积累,其中,作穗肥追施在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元素吸收上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419份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糙米为材料,分别于2014和2015年测定了Ca、Fe、Zn和Se 4种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利用34个SSR标记对两年矿质元素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种矿质元素在两年间的鉴定结果存在极显著差异,呈显著正相关。籼稻的Ca、Se平均含量高于粳稻,Ca(2014)、Se(2014)在籼粳稻间呈显著性差异;粳稻的Fe、Zn平均含量高于籼稻,Fe(2015)、Zn(2014,2015)在籼粳间呈显著性差异。矿质元素含量与稻作区经纬度、海拔等因素相关,Fe平均含量在桂南稻作区最高,Zn平均含量在桂中稻作区最高;Ca、Fe、Zn平均含量在黑米中含量最高,Se在红米中含量最高;Ca和Zn平均含量在黑米与红米、黑米与白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e无显著差异。4种矿质元素含量在2年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159~0.55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014年4种元素含量间无显著性相关;2015年Se和Fe、Z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Zn和Fe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Zn和Ca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01)。SSR标记共检测到167个等位基因,平均4.91个,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74,遗传信息量为0.522。经Pearson相关分析,4种矿质元素共关联到18个相关位点,其中8个位点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对17个黑米品种、16个红米品种和30个白米品种进行了8种矿质元素、多酚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大量元素磷(P)的含量在有色稻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白米,其中在黑米中的含量最高;微量元素铁(Fe)、锰(Mn)、锌(Zn)、铜(Cu)的含量在有色大米中也明显高于白米。元素间的积累具有一定相关性,如钙(Ca)与钾(K),镁(Mg)与P,Fe与Mg、Ca、Cu、P,Mg与Mn、Ca,Mn与P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色米的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白米,且在红米中的含量最高。供试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都处于中低等水平,且白米和红米品种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黑米。直链淀粉含量与多酚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沪LPR18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单季晚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57 d,株高88.4cm,产量高、株高矮、收获指数高、秸秆量低,米质达到国标3级优质稻标准,同时稻米中植酸含量低,有利于提高人体对钙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效率。2014年4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种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