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实验报道了香豆素的拉曼光谱以及在银纳米粒子基底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并对其特征峰进行了归属,与固体香豆素的常规拉曼进行对比,发现香豆素的特征峰位置基本没变.实验优化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银纳米粒子的体积混合比例,研究了香豆素与BSA相互作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实验表明, BSA与银纳米粒子体积比为1∶3混合时, BSA的拉曼增强信号最佳.在低浓度下,银纳米粒子对香豆素及BSA都有明显的增强效果,其增强效果主要体现在银纳米粒子与香豆素苯环中的π电子、羰基中的氧原子以及BSA中含有孤电子的N原子、蛋白质中二硫键中的S原子发生吸附作用.加入BSA后,香豆素中525,675 cm,和1 327 cm~(-1)处的拉曼信号发生红移,但并未消失,说明香豆素的骨架振动因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作用而受到影响;拉曼位移1 184,1 230,1 563 cm~(-1)处的拉曼峰信号明显减弱,这是由于加入BSA后,香豆素的C—O不对称伸缩振动以及C=O的伸缩振动造成的; 847,897,1 488 cm~(-1)拉曼峰消失,这是由于香豆素中芳环平面与BSA作用而导致的.与香豆素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相比,香豆素与BSA复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明显减弱,可能是BSA的α-螺旋结构被香豆素分子中的平面结构所插入,产生非共价键的π-π堆积的作用,使香豆素中芳环π电子密度发生变化,引起能量改变.以银纳米粒子为基底,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考察香豆素与BSA的相互作用,具有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快速、原位无损检测等优点,为香豆素及其他增香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及其药理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FT-SERS)研究了维生素M(Vm)在银溶胶体系中吸附状态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并结合pH值变化探讨了Vm吸附作用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 Vm是通过羧基中的一个氧原子和氨基氮原子与银原子配位实现的, 以羧基在银表面的化学吸附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3.
余志引  蔺磊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886-1891
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与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建立米鱼肉中组胺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比银纳米溶胶和金纳米溶胶对组胺标准溶液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金纳米溶胶增强效果更好。通过对组胺分子的谱峰归属,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得出953、992、1 106、1 262、1 317 cm-1处的拉曼峰,可作为组胺判别的特征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方法对鱼肉中组胺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 mg·L-1,在0~100 mg·L-1浓度范围内,1 262 cm-1处的峰强度与组胺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4 ℃下放置1、4、7 d的米鱼肉样本验证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真实值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预测值,方法的回收率为87.0%~117.3%,相对标准偏差在2.6%~4.7%,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面粉中的非法或过量添加剂进行无损、快速识别。以过氧化苯甲酰为检测对象,基于拉曼光谱技术采集面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纯品拉曼光谱,筛选出识别过氧化苯甲酰的拉曼特征峰。为了进一步验证拉曼光谱检测面粉中混合过氧化苯甲酰的可行性,分别配置了10个不同质量比的混合物样品,采集混合物的拉曼光谱数据,并通过Savitzky-Golay(S-G)算法和8次多项式曲线拟合算法去除混合样品拉曼光谱中的噪声和荧光背景信号,保留原始数据的拉曼光谱信号。对过氧化苯甲酰纯品拉曼分析后,发现在619 cm-1、848 cm-1、890 cm-1、1 001 cm-1、1 234 cm-1、1 603 cm-1及1 777 cm-1处具有明显的拉曼峰,其中1 001 cm-1处的拉曼峰强度最高,因此选取1 001 cm-1处的拉曼峰作为识别过氧化苯甲酰的特征峰。经过平滑和基线校正后的10个混合样品的拉曼散射光谱中能够清晰地检测到1 001 cm-1位置处的拉曼峰。该结果表明基于拉曼光谱技术,能够有效、快速、非接触地识别掺杂在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  相似文献   

5.
应用快速溶剂提取前处理方法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建立辣椒粉中苏丹红Ⅰ号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用辣椒粉提取液作空白,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不同浓度的苏丹红Ⅰ号插标辣椒粉提取液进行检测,发现在1 224 cm-1处有明显的拉曼特征峰,用归一化处理后特征峰峰强与苏丹红Ⅰ号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 ~ 50 μg/mL,最低定量检出限为5 mg/kg,回收率为84.27%~85.5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果证明该方法高效灵敏、重现性好、前处理简单、设备方便携带,可以为市场大规模的快速检测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光谱学角度分析神经干细胞(NSCs)与神经细胞(NCs)的光谱区别,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体外培养NSCs和NCs,应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测定2种细胞的拉曼光谱。[结果]NSCs与NCs的拉曼特征峰主要出现在600~1800 cm-1的波数范围和2850~3 000 cm-1波数范围内,拉曼光谱的峰位和相对峰强存在一定差异。NSCs的拉曼峰646、2917 cm-1与NCs的拉曼峰652、2908 cm-1处存在较大差异。NCs核中B型DNA胸腺嘧啶和酪氨酸含量相对更丰富。NSCs核中具有NO2成分,而NCs核中NO2较少或没有。NSCs与NCs核内部酰胺Ⅲ、C-H键、类胡萝卜素、C-H键、CH2键、CH3基团的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NSCs较NCs的DNA、酪氨酸、蛋氨酸、腺嘌呤、苯基丙氨酸、胡萝卜素、酰胺Ⅲ等含量更丰富,其中以胡萝卜素和酰胺Ⅲ的相对含量最高。[结论]从光谱学角度研究NSCs与NCs,是一种新的干细胞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白藜芦醇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荧光猝灭机理属于二者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根据不同温度下防己诺林碱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白藜芦醇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6.11×104(25℃)、4.46×104(35℃)和3.84×104(45℃)。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白藜芦醇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36 nm(25℃)、2.73 nm(35℃)和2.48 nm(45℃)。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该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白藜芦醇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Se(Ⅳ)是否影响Cr(Ⅵ)-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BSA)互作体系,进而降低Cr(Ⅵ)对蛋白的毒性效应,联合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从结合特征、作用力类型、结合位点等研究了Se(Ⅳ)对Cr(Ⅵ)-BSA互作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Cr(Ⅵ)-BSA互作使得BSA紫外吸收增加、峰位红移、空间构象改变,表明Cr(Ⅵ)与BSA有明显的结合特征。Se(Ⅳ)与BSA未发生有效的结合,对BSA的构象和光谱特征均无显著影响。Cr(Ⅵ)能够猝灭BSA的特征荧光,是由于生成了不发荧光的1∶1基态配合物,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通过范特霍夫(Van't Hoff)方程确定了焓变(△H=-53.528 kJ·mol-1)、熵变(△S=-0.110 kJ·mol-1·K-1)和吉布斯自由能变(△G<0),进而推断出二者间的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瓦耳斯力,且Cr(Ⅵ)与BSA体系的相互作用为自发过程。BSA-Cr(Ⅵ)的结合距离是0.14 nm,结合位点为site Ⅱ。在Cr(Ⅵ)-BSA互作体系中,Se(Ⅳ)的添加并未改变由Cr(Ⅵ)作用引起的BSA构象和光谱特征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亚油酸的拉曼光谱效应。[方法]分别采用可见(514nm)和紫外(325nm )激光对亚油酸进行拉曼光谱测定,并对谱线进行初步的指认和分析,得到亚油酸拉曼光谱主要谱峰位置和强度。[结果]结果表明,2种波长激光得到的亚油酸拉曼光谱基本相同,相对而言,514nm激光激发得到的拉曼光谱较好。采用325nm波长紫外激光对样品辐照表明,短时间的325nm紫外光辐照对亚油酸样品没有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采用拉曼光谱分析亚油酸氧化的机理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集浙江省5个浙贝母主产区不同生产基地的新鲜样品,获取浙贝母激光拉曼光谱的图谱,并进行特征峰分析和一阶导数分析。结果表明,浙贝母在875、912、965、1 153、1 312、1 410、1 482、1 598、1 641 cm-1等位移处出现9处明显的特征峰,并初步判定了这些特征峰的归属。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拉曼光谱进行农产品分析具有无损、快速、简便的特点,研究结果获取的9个特征峰可以作为鉴别浙贝母真伪、产地、溯源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烟酸(NT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TA主要以动态猝灭的方式使BSA的内源性荧光下降.通过计算得出了在测定温度(T)为293和310 K时,NTA与BSA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31.9和72.9 L·mol-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NTA与BSA之间以疏水力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技术分析表明,NTA对BSA的构象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一种三氮唑类西佛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不同温度下西佛碱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研究表明三氮唑类西佛碱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西佛碱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并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西佛碱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了西佛碱与BSA间的结合距离r;用Van,t Hoff方程计算了热力学参数,用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BSA构象的变化和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西佛碱与BSA的结合位点,热力学数据表明二者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作用力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检测布鲁氏菌S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福氏志贺氏菌,利用表面增强拉曼(SERS)光谱技术,以原位包覆纳米银为基底,获得5种细菌的SERS谱。结果表明:在400~2 000 cm~(-1)光谱内,布鲁氏菌S2株有10处明显的拉曼谱峰,鼠伤寒沙门氏菌有9处明显的拉曼谱峰,金黄色葡萄球菌有5处明显的拉曼谱峰,大肠杆菌O157:H7有9处明显的拉曼谱峰,福氏志贺氏菌有7处明显的拉曼谱峰。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拉曼谱峰位置以及强度区别明显。利用SERS技术可以实现在10 min内识别5种食源性致病菌,达到增强细菌拉曼信号、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温度下,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茜素紫(Alizarin-Violet,ALV)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 albumin,BSA)相互作用特征。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试验数据,得到相互作用常数的平均值为1.078×105L/mol,相互作用的ΔHθ、ΔGθ和ΔSθ的平均值分别为-8.030kJ/mol、-29.19kJ/mol和69.80J/K,作用位置为2.38nm,作用位点数为1.173。证实了在试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ALV与BSA可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为研究ALV的生态环境效应、生物学效应和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以及ALV的染色机理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蒸煮腌肉色素(CCMP)的结构。方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HR-MS)、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红外激光拉曼光谱4种波谱综合分析鉴定。结果CCMP丙酮溶液的EPR图谱出现卟啉铁3d轨道上的未成对电子与一个-NO基团的14N原子的核自旋发生相互作用,在g3处产生3个一组信号的超精细分裂。FTIR和拉曼图谱分别在1653.31和1656.69cm-1出现5配位的CCMP的Fe-NO结构的特征吸收,CCMP的ESI-HR-MS图谱中未出现二亚硝酰亚铁卟啉血色原的分子离子峰,而出现一亚硝酰亚铁卟啉血色原不同碎片离子的质荷比。结论本研究认为CCMP的结构为五配位的一亚硝酰亚铁卟啉血色原。  相似文献   

16.
假冒伪劣润滑油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具有严重的影响,这里提出基于不同基底的拉曼光谱对润滑油掺假定量鉴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拉曼光谱对润滑油掺假样品进行校正模型建立,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均大于0.948,能很好地对验证集进行预测.结合间隔偏最小二乘(iPLS)和遗传算法(GA)对建模变量进行筛选,最终通过iPLS和 GA分别选出了1148~1484cm-1波段和185个波数点分别作为校正模型的输入变量.采用昆仑天歌掺假美孚润滑油作为特征波段筛选验证,建模结果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大大缩减了建模的计算量,能为润滑油掺假判别分析仪器开发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尿苷酸与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尿苷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方式及配合物的潜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共聚焦拉曼光谱来研究尿苷酸与锌离子之间的配位方式,并以尿苷酸锌产率为指标来探讨不同条件对它们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条件对尿苷酸与锌离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红外光谱中尿苷酸锌的磷酸基团峰位置明显向高频移动,且C—O伸缩振动峰出现轻微的频移;拉曼图谱中,尿苷酸锌的羰基伸缩振动峰出现明显裂分现象,且峰的强度变弱。[结论] pH和配合时间对尿苷酸锌产率的影响明显,而温度对其影响较小。锌离子可以与尿苷酸的磷酸基团发生配位作用,并与碱基上的一个羰基氧原子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作为抗癌药物筛选法的可能性,合成了Cu(Ⅱ),Zn(Ⅱ),Co(Ⅱ,Ⅲ)的N-β-萘酚醛-D-氨基葡萄糖席夫碱甘氨酸金属配合物,并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他们与DNA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光谱分析技术在水果品质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应用于我国水果品质与安全检测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文章在纵向梳理基于光谱分析技术检测水果品质与安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在我国水果品质(包括内部糖、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内部霉变、坚实度及外部缺陷、损伤检测)与安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我国,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果各品质指标检测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拉曼光谱技术在我国水果品质分析领域获得成功应用较少,但在水果农药残留量检测方面比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更具优势。【结论】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在水果品质与安全检测方面应用广泛,但存在较多问题。同时检测指标多、通用性强的便捷式检测系统和痕量检测是未来光谱分析技术在水果质量检测与分级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戊二醛法 ,将半抗原磺胺对甲氧嘧啶 (SMD)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 (BSA)偶联 ,制得磺胺对甲氧嘧啶全抗原 SMD-BSA。其紫外扫描光谱和红外光谱表明偶联成功。通过改变半抗原 SMD和偶联剂戊二醛的用量 ,制得多种结合比的全抗原 ,这为进一步制备抗 SMD抗体提供了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