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冬季是全年气温最低的季节,大风降温、连阴雾霾、低温寡照、寒潮雨雪等不利于大棚蔬菜生长发育的天气较多,此季节管理如果不当,将会对蔬菜生长造成较大影响,甚至造成绝收。因此,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是提高冬棚蔬菜种植效益的关键。一、大风天气1.风前检查根据气象预报,在大风天气来临前应做好防风固棚  相似文献   

2.
<正>连续半个多月来,山东、河北等地天气一直都是阴雨连绵,低温寡照。受气候影响,大棚内的番茄疫霉根腐病又开始猖獗起来,这可愁坏了。该病发病与天气有直接关系,温度低、湿度大,阴天持续时间长,棚内通风不良都能导致该病迅速蔓延。番茄疫霉根腐病一直是棚室蔬菜生产中防治的难点,该病发病速度快,毁灭性强,一旦发病极难控制。番茄疫霉根腐病刚发病时只有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异常低温天气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根据2009-2011年河北省小麦主产区气温、积温、降水、日照和发育期等观测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低温天气过程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度冬小麦受到冬前低温、冬季冷冬和春季持续低温的影响,河北省冬小麦冬前停止生长提前17天,返青、拔节和成熟分别推迟10天、8天和7天。2011年度冬小麦受到冬季低温和春季气温忽高忽低的影响,返青、拔节和成熟分别推迟7天、6天和4天。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生育期内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天气,使积温偏少,冬小麦生育期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4.
<正>灰霉病是江苏省冬季设施蔬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番茄、辣椒、黄瓜、西葫芦、韭菜、莴苣等。该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病害,冬春季设施蔬菜棚内湿度大、温度低,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危害,雨雪天气更易加重病害流行,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因此,抓好越冬设施蔬菜灰霉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冬季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控要协调运用农业、物理和生物各种防治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投入量,保证设施蔬菜生产安全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持续的连阴天,加上低温寡照天气的影响,温室黄瓜灰霉病开始泛滥。由于天阴不能打药,只用烟雾剂,防效不太理想。黄瓜灰霉病几乎每年都要发生,特别是温室蔬菜,进入冬季,如果再遇到低温寡照天气,灰霉病很容易蔓延。经过这几年观察,温室黄瓜灰霉病发生也有规律可循,黄瓜结瓜期是该病侵染和烂瓜的高峰期,发病适温18℃~23℃,最高30℃~32℃,最低4℃,当温室内湿度达到85%以上时,叶片  相似文献   

6.
大连冬季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趋势,根据大连地区1971—2014年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标准分别计算了寒潮、寡照、雪灾和大风等主要设施气象灾害的发生频次,利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了近44年各灾害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971—2014年寒潮、大风和寡照灾害均发生了显著年代际变化。其中,寒潮和大风呈显著减少趋势,其M-K趋势值分别为-2.33和-7.11。寡照灾害呈现显著增多趋势,其M-K趋势值为4.43。各灾害频次空间差异显著,寒潮灾害发生次数长海是旅顺的3倍;大风灾害呈现沿海和海岛多于内陆,西海岸多于东海岸的空间分布。寒潮和大风的减少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寡照对于设施农业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通过气象因素对青岛市崂山地区茶叶产量年景的影响研究,确定了崂山地区茶叶产量出现歉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基于崂山区1994—2016年茶叶产量资料与对应的气象资料,利用SPSS22.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交叉表分析、x2检验等[,首先筛选出对茶叶产量年景影响显著的气象因子,再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崂山茶叶产量年景的农业气象预测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对1994-2013年历史茶叶产量资料预报检验,“非歉年”的正确率为92.6%,“歉年”的正确率为83.3%;对2014-2016年预报,2014--2015年非歉年预报正确率为100%,2016年“歉年”的预报正确率为96.7%。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日最低气温连续2天出现低于-10℃以下的低温天气,是崂山地区茶叶减产出现“歉年”的原因。因为冬季强寒潮天气会造气温急剧下降,当日最低气温连续2天低于-10℃以下时,崂山地区大田茶园土壤处于结冰状态,土壤水分移动和上升受到阻碍,此时茶树体内细胞结冰而遭受生理性冻害而死亡造成茶叶减产,研究结果对开展崂山地区茶叶气象服务与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辽宁省瓦房店市李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石于胜海:辽南冬季黄瓜种植量大,但受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影响,冬季温室黄瓜霜霉病一直很重,这让农户和经销商、科研工作者都很头疼。  相似文献   

9.
柳沟垦区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多大风、寒潮霜冻、低温冷害、局地冰雹、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给本区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以2002~2011年柳沟垦区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本区农业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为农牧业生产、防灾减灾和气候分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是中国枇杷种植传统四大产区之一,也是吴中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枇杷的生长发育易受气象条件影响,使得每年的产量不稳。因此,利用气象资料来分析气象条件对枇杷生产的具体利弊和影响程度,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枇杷产业、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效益。本文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对2019—2021年的枇杷产量和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2021年东山整体气候条件较为适宜,但灾害性天气也同时存在。其中2019年成熟枇杷的主要不利气候条件为花期和幼果期异常偏少的日照、花期异常偏多的降水量以及低温和降雪天气过程;2020年主要不利气候条件为果实膨大期偏多的日照;2021年为花期和幼果期出现的气温偏低和两次寒潮天气过程。根据同一时期枇杷的生长和产量情况可知,枇杷花腐病的主要原因是花期连阴雨,并表现为降水量的异常偏多和日照的异常偏少,连续2旬出现日照距平百分率小于-50%的情况或是判断花腐病的灾害阈值。此外,寒潮天气过程所带来的低温、雨雪是导致2021年枇杷花遭受冻害、幼果出现栓皮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霜期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霜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为沈阳市霜期农业顺利发展,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沈阳1951-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霜期光热水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来,因气候变暖沈阳市霜期缩短趋势明显,气象要素变化稳定性较差。与1951-2010年相比,近30年的霜期气温升高0.9℃,高温年增加5.7%;日照时间减少66 h,寡照年增加16.7%;降水量增加8.3 mm,多雨雪年增加5%;阴天日数增加6天,几率提高8.3%;大风日数减少,大、暴雪次数变化平缓。连续阴天寡照、气温升高变化不稳是沈阳市冬季气候特点,对冬季设施农业发展影响较大。只有完善设施农业设备现代化、智能化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光热资源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寿光市冬季负积温的变化规律,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本研究基于寿光市1960—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统计负积温及最长持续日数,利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负积温及最长持续日数变化特征及产生影响,为寿光工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寿光市1961—2018年负积温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2.8℃/10 a。冬季各月负积温变化趋势均呈减少趋势,1月对冬季变暖贡献最大。负积温在1989年发生了突变;(2)冬季负积温最长持续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0 d/10 a。负积温最长持续日数初日年代平均值推迟了12天。21世纪初10年,冬季寒冷开始晚,结束的早,较历年平均值缩短了18天;(3)负积温变化对农业影响利弊并存;(4)负积温对工业影响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3.
1955-2010年淮北平原冬季农业气候变化基本特征与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淮北平原冬季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55-2010年淮北平原代表站宿州市冬季(12月-次年2月)逐日气候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揭示了冬季农业气候基本要素和相关农业气候指标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55年间,淮北平原冬季气温明显升高,≥0℃的积温明显增多,1986年为冬季气温升高的跃变点,但冬季日照时数减少,年际间冬季降水量波动增大,气象干旱是冬季小麦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2)冬季增暖后,致使冬小麦处于缓慢生长状态,但是冬小麦完成春化阶段的最适宜和适宜的低温天数呈“一少一多”变化态势,以及暖冬促进小麦生育进程相应提前的事实增加了小麦顺利完成春化阶段和后期遭受春霜冻害的风险;小麦育种和引种宜选择春化阶段温度指标范围较宽的品种;(3)虽然冬暖对设施农业生产有利,但是不利于设施农业生产的弱光照天数在增加;同时,现有结构的设施农业生产,在冬季增暖背景下仍然存在较大的低温冻害风险,生产中应注意防范强低温,并科学设计温棚结构来应对日照时数不足。安徽淮北平原冬季气候增暖趋势明显,冬季光、热、水等农业气候基本要素和积温、极端低温、弱光照等农业气候指标呈现诸多变化,对冬季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4.
温度变化对锡林郭勒草原蝗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研究了锡林郭勒草原不同季节温度变化对蝗虫卵的生存、孵化出土以及蝗蝻摄食和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首次寒潮天气出现的时间越早,对蝗卵的影响越大,冬季低温能减少蝗虫卵的成活率,春季至夏初的温度升高,不仅提高蝗虫卵孵化率,而且能促进蝗蝻和初龄成虫的成活。  相似文献   

15.
1 2005年河南省小麦生产的气候特点 2005年我省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的特点是利大于弊。一是播种期墒情好,实现了足墒播种,保证了一播全苗;二是越冬前气温偏高,促进了冬前分蘖,一、二类苗比例高,苗情普遍好于去年;三是越冬期气温持续偏低,且时间长,造成小麦普遍受冻,特别是生产上的春性品种,早播旺长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四是生育进程较常年推迟,2月份平均气温1.0℃,较常年偏低2.5℃,年后温度回升慢,气温极不稳定,忽高忽低,造成小麦返青起身较慢,多数品种拔节期较常年偏迟5-8d,抽穗期后移;五是开春墒情普遍良好,光照充分,虽有利于小麦春季分蘖成穗,但对穗粒数的增加有一定影响;六是5月中旬全省范围的强降雨,缓解了大部分地区的旱情,但长时间的低温寡照,导致部分群体大的麦田通风透光不良,光合强度减弱,加之成熟期高温逼熟, 对灌浆不利,导致部分地区千粒重降低;七是豫南部分地区赤霉病、吸浆虫、穗蚜发生较重,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二十一团农业生产期间灾害性天气较多,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为:春季霜冻、干旱、大风天气;夏季高温、干旱、阵风阵雨天气;秋冬季过渡快,冬季提前。本文分析了这些灾害性天气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对该团主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麦冻害防御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气候偏高,出现暖冬现象,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随后温度骤降,这种强降温致使小麦遭遇冻害。春季强降温也是小麦冻害的主要因素。例如,2009年从4月13日夜间开始,受强冷空气和高原偏南气流共同影响,宝鸡地区出现一次降水雪天气过程,为30年来同期最强的降雪,其中降雪量最大达5.6mm,多个县积雪达到3cm以上,气温低于0℃,最低为-5℃。全市川塬区温度为-31℃,山区为-5--7℃。低温极端天气导致该区农作物普遍受冻。  相似文献   

18.
胡成波 《科学种养》2009,(12):44-44
冬季和早春低温寡照、气候多变,猪易患3种呼吸道喘病,需多加注意。特将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摘 要:为揭示寒潮天气的变化及其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应用1964—2017年寒潮、气温、降水、大风、扬沙、地温等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数理统计、天气气候分析等方法对廊坊市寒潮天气的变化与极端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廊坊市寒潮天气主要出现在10—12月及1—4月,10月最多。随年代变化,寒潮日数总体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但3、10月寒潮日数没有明显减少;寒潮初终日期有提前现象,最晚结束日期提前相对明显;(2)寒潮以48 h最低气温标准下为最多、24 h平均气温标准为最少;强寒潮、特强寒潮总数随年代变化有明显减少趋势,但48 h平均气温及最低气温统计标准的强寒潮次数没有减少,降温强度没有减弱;(3)80%以上的寒潮过程伴高影响天气,寒潮天气有5种类型:干型(大风降温)、湿型(雨雪降温)、先湿后干(先雨雪后大风降温)、混合型(大风伴雨雪降温)及先干后湿型(先大风后雨雪降温),前两种占比69.1%。大风出现在寒潮日当天及前一天概率较高,平均比例达63%;降水出现在寒潮前两天及前一天概率较高,平均比例为45%;(4)90%的寒潮天气过程有地面霜冻。随年代变化,3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寒潮日数呈弱增加趋势,由于年代分布不均,寒潮频发年代霜冻概率增加。[结论]上述寒潮的变化与极端分布,将可能对小麦返青以及生长初期和成熟收获期的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寒潮;变化;极端分布特征;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东南部气候变暖与某些灾害天气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山西东南部地区气候变暖背景下某些灾害天气的变化规律,笔者应用1971-2010年山西东南部11个气象观测站年平均温度资料,对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得出气候变暖的存在事实,年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为0.3℃/10年。利用年、季及年代平均气温与干旱事件、寒潮、高温日数的趋势演变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变暖是灾害天气发生异变的主要原因。随着年代平均气温的升高,干旱事件次数增加;随年际温度趋势的上升,寒潮次数减少,其减少速率为4.8次/10年;秋季气温的升高使得寒潮开始期推后,秋季气温的上升速率为0.23℃/10年,寒潮的推迟速率为15天/10年;春季气温的升高使得寒潮结束期提前,春季气温的上升速率为0.3℃/10年,寒潮的提前速率为10天/10年;高温日数与夏季年代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从80年代起,随着年代气温的升高,高温日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