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烟田节水种植技术 (一)烟田土壤整理 1、土壤全方位深松。用全方位深松机对烟田进行全方位深松,一般在冬季进行,松土深度40~50cm。使耕作层增加1倍左右,土壤透水与通气、养分释放与贮存、根系穿孔与固定等多万面功能得以加强,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烟夹与烟竿编烟烘烤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荣  刘新华 《现代农业》2009,(10):57-58
本试验采用烟夹和烟竿进行编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烟夹编烟操作简单,省工省时,降低劳动强度,是传统编烟速度的5~6倍,解烟速度是传统编烟的2倍。与传统编烟相比,烟夹具有的优点是:安装方便、使用快捷,减轻了烘烤烟叶操作的工作量,提高了烘烤效益;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效益高,实用性强。烟夹编烟可进一步试验和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一、烟田节水种植技术 (一)烟田土壤整理 1、土壤全方位深松.用全方位深松机对烟田进行全方位深松,一般在冬季进行,松土深度40~50cm,使耕作层增加1倍左右,土壤透水与通气、养分释放与贮存、根系穿孔与固定等多方面功能得以加强,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生产实践发现该技术的应用,可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松后土壤能在1小时内接纳300mm以上的降水而不出现地表积水或径流.  相似文献   

4.
常德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烟稻轮作区,通过推广稻草还田、机械深翻耕等一系列烟稻轮作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总结了常德市烟稻轮作技术的发展历程、采用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烟田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械深松对土壤性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深松后烟株根系发达,长势强;烤后烟叶原烟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可在烤烟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针式烟夹夹烟与传统烟杆编烟的装烟烘烤效果,结果表明:烟夹夹烟操作简单、省工省时,是传统烟竿编烟速度的1~3倍,是传统烟竿解烟速度的2倍,每烤次可节省编烟用工成本350~490元/炕,降低了种烟成本,提高了种烟的比较效益;每炕鲜烟总重量可增加20%~30%,且烤后烟叶质量无明显差异,因此,在烤房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烟夹夹烟比烟竿编烟可以节省燃料成本和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7.
崔巍 《新农业》2006,(8):22-22
烟剂,又称烟熏剂或烟雾剂,是将杀菌剂、杀虫剂与可燃性物质混合在一起,加工制成的新型农药。烟剂能够防治多种蔬菜病虫害,操作简单,一般操作仅需5~10分钟;成本低廉,药剂残留量少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阴雨天及保护地湿度大时使用,防治效果优于常规杀菌、杀虫剂。在生产应用中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新烟区烤坏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12-1612,1632
南陵县作为新启动的烟区,烘烤技术相对薄弱,严重影响了烟叶烘烤质量。调查表明,烤坏烟主要表现有挂灰烟、蒸片、黑糟烟、青黄烟、洇筋、洇片、烤红等。从烘烤角度看,原因主要有烟叶采收成熟不够,烘烤技术掌握不当,烤房的结构或性能不良等。  相似文献   

9.
重庆丘陵山区烟叶生产已大量推广应用微耕机,而现有微耕机受到耕深的限制,长期使用会在耕作层下形 成硬底层,对烟叶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现有微耕机振动大,操作困难.但是,已有的深耕机械由于体积和重量 等因素不能适应丘陵山区使用.基于TRIZ创新理论,运用“物质-场模型”与“虚实并存耕作法”确定了小型深耕机 的耕作模式,结合“矛盾矩阵”,采用创新原理解决了相应的技术矛盾,优化了关键部件的结构,大大减小了深耕机 的振动.最终研制出了一种适用于丘陵烟田的小型深耕机.经田间试验表明:该机能够满足耕深在30cm 及以上的 设计要求,且耕深稳定,操作容易.  相似文献   

10.
根据桂阳烟区土壤特点,分析建立科学可行且适于桂阳县烟叶生产的深耕、深松、平整土壤制度,以促进桂阳烟区优质烟叶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深耕高起垄对烟株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确定最合适的深耕和垄高,为提高烟叶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深耕高起垄明显延长大田生育期,影响烟株的植物学性状和生长势;深耕高起垄会降低烟株农艺性状,但对病害发生程度无明显影响;深耕高起垄会降低烟株生长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但会加快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在本年度环境条件下,经济性状以自然耕层12cm,垄高35cm处理处理较好,但原烟外观质量以深耕+17cm,垄高40 cm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普通苗起垄深栽、大壮苗起垄深栽和普通苗正常移栽3种移栽方式对烤烟田间长势和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肥料用量条件下,普通苗起垄深栽和大壮苗起垄深栽对烤烟田间长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烤烟单叶重、上中等烟比例和烤烟产量,同时烤烟单叶重、上中等烟比例与最终产量呈正相关;大壮苗起垄深栽的中部叶单叶较普通苗正常移栽增重5.30%、较普通苗起垄深栽重4.20%,大壮苗起垄深栽、普通苗起垄深栽的上部叶较普通苗正常移栽重8.50%和4.90%;普通苗起垄深栽、大壮苗起垄深栽的上等烟比例比普通苗正常移栽增加了9.11%、11.34%,普通苗起垄深栽、大壮苗起垄深栽的上中等烟比例比普通苗正常移栽增加了4.15、9.97个百分点;产量方面,普通苗起垄深栽、大壮苗起垄深栽分别比普通苗正常移栽增产4.50%、5.53%,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云南山地烟区烟地不规整,整地理墒困难、人力投入大、大型机械操作成本高的实际情况,在现有微耕机的基础上,改进并设计了一种可单人操作,集深耕、旋耕和起垄理墒于一体的农用微耕机具,经应用测试,可以满足云南山地烟耕作深度30 cm、理墒高度30 cm的栽培要求,该一体化微耕机整地理墒效益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特别适合云南山地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还田不仅是农业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方式之一,还可以有效改善烟草种植过程中由于田间管理不合理所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和功能退化的问题。本实验为了探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及烟草产量的影响,共设有四个处理,分别为秸秆深埋、深松、粉垄30cm、粉垄50cm处理。结果表明:(1)粉垄50cm处理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土壤C/N比提升效果最好;(2)各处理烟草氮、磷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深松与粉垄50cm烟草产量最大;(3)粉垄50cm烟株上等烟比例最大,深松、粉垄50cm处理烟株产值最大。因此,粉垄50cm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提升烟草品质,显著增加烟草产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青枯菌拮抗菌生物有机肥,并结合深耕、石灰消毒措施,研究该生物有机肥对烟株生育期及青枯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施石灰再施生物有机肥不仅有利于烟株的生长,还对青枯病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尤其对烟株生长后期青枯病的防控作用最明显;病情指数比只施烟草专业肥低48.2%;深耕再施生物有机肥对青枯病的防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根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烤烟根系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研究,表明烤烟根系发育与烟叶生长、主要经济性状、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是:随着根系重量的增加,烟叶生长加快,同时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研究结果还发现,深栽、适时揭膜培土可有效改善根系生长发育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并使烟株在生长过程中营养均衡协调,从而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垄体走向对打顶期烤烟不同部位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体走向对打顶期烤烟不同部位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群体内温度和CO2浓度均以东南西北垄处理最高;相对湿度以东南西北垄最低;风速表现为南北垄>东南西北垄>东西垄;光照、垄沟和垄上5 cm和20 cm土层温度在3个垄体走向处理间差异不大;不同垄体走向下温度随烟株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湿度、CO2浓度、风速和光照各部位表现不一致;垄沟和垄上5 cm和20 cm土层温度峰值出现时间各异。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改进烤烟的移栽方式、提高移栽质量,进行了不同移栽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时配施营养土并进行深栽可以促进烟株早生快发,烟株的农艺性状表现也较优;同时配施营养土还有利于提高烟叶的产质量,促使中、下部叶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改良营养土深栽和膜上烟配施营养土深栽为当地较适宜的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烤烟品种JY-02为材料,于2007~2008年在吉林延边烟区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深耕、深耕+秸秆覆盖、垄下深松、垄下深松+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传统耕作(CK)等6种不同耕作方式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经济指标及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可以稳定钾、氯含量,协调初烤烟叶化学成分比例,使烟叶的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深耕、秸秆覆盖、垄下深松明显促进烤烟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深耕+秸秆覆盖促进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棕色化产物类香气物质、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致香物质总量和其他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有明显提高。不同耕作方式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经济指标及中性香气成分有明显影响,深耕+秸秆覆盖对烤烟质量效应最好,适宜在延边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豫中烟区烤烟上六片适宜的成熟采收特征、成熟度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确定最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成熟度标准,形成优质上六片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采收梯度,在田间进行烟叶成熟特征描述和SPAD值测定,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迟10~11 d采收的上六片烟叶呈桔黄至深桔黄色,烟叶厚薄适中,结构疏松,成熟度好,油分足,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经济效益较高,感官质量评价最好。此时,上六片烟叶的田间成熟特征为叶脉基本全白,叶片颜色为淡黄色,成熟斑较多,上三片和下三片相对应的SPAD值分别为5.4~5.7和6.4~6.9。因此,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应适当延迟10~11 d采收,此时可获得产质量均较好的优质上部烟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