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水稻单粒干种子为材料进行DNA提取方法和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用CTAB法提取的水稻干种子DNA较为完整,降解量少,可获得理想的扩增效果。在试验设计范围内,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其中含模板DNA 45ng,dNTPs浓度为0.15 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Mg2+浓度为1.5 mmol/L,Taq酶为1.6 U。  相似文献   

2.
一种适用于PCR扩增的甜菜干种子DNA快速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寻求一种快速提取甜菜DNA的方法,利用改良CTAB法对甜菜干种子DNA进行了提取,经琼脂糖电泳及SRAP和SSR两种随机引物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该法提取的DNA完整性好,SSR及SRAP扩增条带清晰,符合甜菜SSR-PCR及SRAP-PCR对DNA质量的要求。本研究建立了快速提取甜菜DNA的体系,为分子标记在将来甜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种适用于SSR-PCR的棉花干种子DNA快速简便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良的SDS法提取棉花干种子的基因组DNA,所得基因组DNA经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随机SSR引物扩增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利用改良的SDS法直接所提取棉花干种子的基因组DNA,符合棉花SSR-PCR反应对DNA质量的要求。本研究为棉花SSR分析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干种子DNA提取方法,为SSR标记在棉花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番茄种质资源和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本研究利用高通量组织研磨机研磨微量叶片,通过改良CTAB法快速提取DNA,并利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综合采用直观量化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分析Mg2+、d 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对番茄SSR-PCR扩增的影响,比较不同处理组合扩增效果的差异,最终筛选与验证最优的番茄SSR-PCR反应体系,并在此体系下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番茄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Mg2+3.0 mmol/L、d NTPs 0.4 mmol/L、Taq DNA聚合酶0.5 U、引物0.5μmol/L、模板DNA 40 ng;且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从5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73对(占69.07%)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该SSR-PCR体系的建立为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及指纹图谱构建等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程序。  相似文献   

5.
枳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枳壳(酸橙)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改良CTAB法、CTAB-硅珠法、SDS法、高盐低pH值法和周世良法5种方法提取枳壳基因组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及SSR-PCR扩增3种方法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种方法中SDS法提取的DNA浓度最高(平均为900 ng/ul),纯度最好(OD260/OD280平均值为1.90),且SSR-PCR扩增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因此,SDS法是枳壳DNA最佳提取方法,可用于分子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6.
利用SSR快速鉴定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建立一套快速鉴定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实验体系,对DNA的提取、检测、PCR反应体系、程序、电泳以及显影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 最终确立了一套简单、快速、节约、污染小的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鉴定体系。该方法使用96孔PCR板,利用碱裂解法提取干种子(或者叶片干粉)DNA;使用无毒的Gelred替代致癌性的EB,利用λ DNA检测提取样品DNA的浓度; PCR反应的体系为5μL,使用多重PCR替代单一PCR;PCR反应程序为94℃变性15s,退火15s,72℃延伸30秒,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PCR产物的分离使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最后使用快速银染法对电泳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显影。利用优化后的程序,一个成熟的实验室操作人员只需一天就可以完成192份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水稻单粒种子DNA提取及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单粒干种子为材料.进行了DNA提取方法和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用CTAB法提取的水稻干种子DNA较为完整,降解量少。可获得理想的扩增效果。在试验设计范围内,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01.11.其中含模板DNA35ng,dNTPs浓度为0.15mm01/L,引物浓度0.41.1m01/L,M矿浓度为1.5mmol/L,Taq酶为1.6U。  相似文献   

8.
二月兰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适合二月兰的SSR-PCR反应体系,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二月兰SS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DNA模板、Mg~(2+)、d NTPs、引物和Taq聚合酶)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每个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10μL反应体系中,Mg~(2+)浓度2.0 mmol/L,d NTPs浓度0.4 mmol/L,引物浓度0.6μmol/L,DNA模板量20 ng,Taq聚合酶量0.6 U。以3份二月兰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优化后的SSR-PCR反应体系进行引物筛选,从50对SSR引物中成功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有12对,证明该反应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通用性。研究建立和优化的二月兰SSR-PCR反应体系,为进一步利用SSR标记技术开展二月兰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家敏  周秀玲  喻鹏 《种子》2012,31(12):32-34,46
以盘龙参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探讨SRAP-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浓度对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该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为1.81,浓度为4.35μg/μL。该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好,片段完整,无降解;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浓度为3.0 ng/μL时,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适于SRAP-PCR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煮法、试剂盒法、改良CTAB法、DNA提取液法及TEX裂解液法提取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比较5种方法提取的DNA品质,选取适用于农产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检测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EX裂解液法提取的DNA纯度高、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成本低,提取的沙门氏菌基因组DNA纯度为1.88,质量浓度为412.6 ng/μL;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纯度为1.84,质量浓度为366.7 ng/μL。以TEX裂解液法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有清晰的目的条带。  相似文献   

11.
从干种子中快速获取高质量DNA的高盐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寻求一种从植物干种子中简单快速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进行本研究。将种子打磨成粉,取100 mg粉末加入高盐提取液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PCR及酶切的方法检验DNA的得率和质量。从100 mg 7种常见作物种子粉末中可以得到619.67~1811.21 ng基因组DNA,A260/A280比值在1.87~2.07之间,其纯度和质量适合进行PCR及酶切分析。通过普通PCR方法分别对7种作物的特异性内源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结果均能扩增到明显的目的条带。用EcoRV和HindIII两种核酸内切酶能对所得的DNA充分酶切。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快速地从干种子中提取到高质量的DNA。  相似文献   

12.
苦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便进行苦瓜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比较了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不同部位的苦瓜叶片提取基因组DNA的产量和质量,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和叶片的最适部位;研究了ISSR-PCR的退火温度,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ISSR-PCR的Mg2+、dNTPs、Taq酶、模板DNA以及引物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从苦瓜顶端嫩叶中提取的基因组DNA OD260/OD280值在1.8~1.9之间,OD260/OD230值为2.0左右,对D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主带清晰,降解较少,产量和纯度均较高,效果较好。优化后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5μL 10×PCR buffer,2.5 mmol/L MgCl2,250μmol/L dNTPs,10 ng模板DNA,0.75 U Taq酶,引物浓度0.7μmol/L,反应总体积为25μL,引物UBC826最佳退火温度为53℃。该体系在多次重复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扩增结果。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为改良CTAB法,最适合的部位为顶端嫩叶。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优化分子标记鉴定甜菜育性的整个鉴定过程,为分子标记鉴定甜菜育性真正应用于实际育种工作打下基础。以随机抽取的10份糖甜菜和5份甜菜多胚种质资源嫩叶为试材,采用两种甜菜DNA提取方法、双重PCR以及两种电泳方式对甜菜育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裂解液法在提取甜菜DNA上更加高效便捷,1 h就可以提取100份甜菜DNA,效率远远高于CTAB法;采用双重PCR的方式进行甜菜育性鉴定完全可行,使甜菜育性鉴定时间减半。对两种电泳方式进行对比发现,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跑出的结果不能满足实验要求,而1%琼脂糖凝胶电泳跑出的结果完全满足实验要求。通过对用分子标记鉴定甜菜育性的整个鉴定体系进行优化,得出用裂解液法进行甜菜DNA的提取、双重PCR进行甜菜育性的鉴定、电泳方式选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达到快速鉴定甜菜育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旨在为扩大苦荞麦DNA提取材料范围提供依据,筛选与薄壳性状相关联SSR引物,为苦荞麦特异性状分子标记奠定基础。分别以苦荞麦植株的子叶、嫩茎、嫩叶、老叶、老茎、叶柄为材料,40℃烘箱烘干后,采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苦荞麦6个部位的基因组DNA,并进行DNA质量、浓度和纯度检测,利用70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与苦荞麦薄壳性状相关联引物。结果表明:子叶提取的DNA浓度最高,为70.6 ng/μL;嫩茎次之,为69.6 ng/μL;老茎和叶柄获得的NDA浓度偏低,分别为20.0 ng/μL和7.2 ng/μL。采用子叶、嫩茎、嫩叶、老叶提取的DNA凝胶电泳条带清晰,采用老茎和叶柄提取的DNA凝胶电泳条带暗。SSR扩增效果除叶柄不能达到扩增要求外,其他没有明显差异都能达到扩增要求,可用于后续的分子实验。采用烘干组织提取DNA浓度虽然没有新鲜组织高,但除叶柄外都不影响后续分子试验。初步筛选出在薄壳和厚壳苦荞麦中具有多样性的SSR引物1对。  相似文献   

15.
尹希龙  石杨  李王胜  兴旺 《作物杂志》2022,38(6):152-40
干旱胁迫是抑制甜菜生长发育和影响产量的重要非生物因素。以耐旱型甜菜种质依安一号(V1)和干旱敏感型种质92011/1-6/1(V2)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耐旱品种甜菜幼苗光合生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发育、总叶绿素含量和表观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2种甜菜幼苗的茎粗、根长、株高、叶鲜重、根鲜重、叶干重和根干重均呈下降趋势,V1下降幅度不明显且各指标降低幅度均小于V2;干旱胁迫降低了2种甜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在第7天降到最低,且V1的含量明显高于V2;干旱胁迫使甜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显著下降,V1受到的影响比V2要小。不同耐旱性甜菜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可以进一步分析其抗旱能力,为甜菜的育种、抗逆栽培和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糖用甜菜为材料,利用单因素实验探讨甜菜TRAP-PCR反应体系中dNTPs、引物、模板以及DNA聚合酶等4个因素的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最终建立糖用甜菜的最佳TRAP-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 μL反应体系中,甜菜TRAP-PCR最优反应体系包含2.0 μL的10×PCR buffer(含Mg2+)、10 ng的模板DNA、0.75 U的Taqase、10 μmol/L固定引物及随机引物各0.8 μL以及0.5 μL的dNTPs (2.5 mmol/L each)。并建立了一种快速开发甜菜TRAP-PCR引物的方法,利用优化后的程序对15份糖甜菜品种进行扩增。结果表明,该体系扩增结果稳定、条带清晰,部分引物多态性丰富,可用于糖用甜菜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适于SSR分析的大豆干种子中DNA快速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寻大豆干种子中的DNA快速提取方法,以2个大豆品种的干种子为材料,在SDS提取液中加入蛋白酶K、NP-40、Tween-20情况下,并减少氯仿/异戊醇的抽提次数,研究对提取DNA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DS提取液中加入3种试剂后,即使使用氯仿/异戊醇抽提1次,其DNA的OD260/OD280值也在1.8~2.0之间,能够满足SSR扩增模板的需求。说明此方法既可获得较高纯度的DNA,又可大大缩短大豆干种子中的DNA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甜菜苗期生长状况的影响,旨在为耐旱甜菜种质选育与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两种耐旱型BGRC16137(V1)、依安一号(V2)和两种干旱敏感型92011/1-6/1(V3)、7412/823-3(V4)的甜菜种质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以差异显著性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来衡量干旱胁迫对甜菜的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4个甜菜种质的幼苗地上部指标、地下部指标与叶片相对含水量都有显著的降低,根冠比逐渐升高。在各种浓度的干旱胁迫下,耐旱型V1、V2种质的叶鲜重、叶干重、叶饱和鲜重、根长和根鲜重的下降程度都低于旱敏感型V3、V4种质。重度干旱胁迫下,旱敏感型V3、V4种质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37.33%、43.90%,而耐旱型V1、V2种质仅下降14.94%、20.45%。结果表明耐旱型甜菜种质通过增加叶鲜重、叶干重、叶饱和鲜重、根长、根鲜重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来适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