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自动化程度。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的要求,已经成为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使之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的要求,已经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战略正在加快实施,我国的系统集成行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为普遍共识。随着越来越多投资者涌入,系统集成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大系统集成商为降低成本。文章研究了贵州HM公司的纳税现状,并得出了一系列启示。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将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自动化的程度,而且,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使之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的要求,已经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大方略。一、农机信息化发展是信息农业发展的必然农业机械信息化是我国农业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加快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兵团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单一、覆盖面窄、无法实现水资源集中管理。利用Access2010数据库、Web技术、B/S开发模式从建设管理、运行管理、事务管理三方面整合兵团灌溉概况、墒情、用水等信息构建可视化的多级web管理系统。系统数据库具备信息录入、查询、图表显示等功能并为可视化的网络操作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农户和水利管理人员远程登录便可访问灌水信息获取灌溉决策。系统实现了灌溉分布式采集集中式管理的交互,打破了运用和管理水资源的时间空间限制,为南北疆灌溉资源共享提供接口,为大数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大连地区配电网的结构和地理环境,利用城网改造的契机,对配电网自动化进行了设计和实施。配电终端的程序设计解决了电网接地故障的速断、故障隔离和故障后的快速送电,缩短了停电的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在后台的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可视化的编程,SQL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配电网数据的实时监控、配电网数据的共享及后台管理的可视化,达到了电网开关的远方遥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田间微灌自动控制系统信号传输方式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从施工难易程度、通信质量、工程投资、运行管理及运行风险等方面对信号传输方式进行了方案比选,比选结论:需要每年翻耕的大田作物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即GSM/GPRS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较优;每年不需要翻耕的果树等作物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即利用通信电缆传输信号较优。  相似文献   

8.
Internet是什么?北京供电局晨飞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形成广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甲,使信息时代正飞速地转成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时代.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一个快速宽带的信息传输网络中.用户端的电脑...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省大中型泵站改造为背景,进行了大中型泵站改造中机组选型软件开发,介绍了用ACCESS建立水泵产品数据库以及用Visual Basic开发可视化选型软件的主要思路。开发出来的软件界面友好,运行可靠,可用于大中型泵站改造中主机组的选型。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挖掘机操作的智能远程控制,应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实现了挖掘机的遥控操作。在原机基础上,提出了电控操纵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原机操纵液压系统进行了改造,并阐述了各种液压阀体的选取原则及过程。经实验测试.改造后的挖掘机性能稳定,为智能挖掘机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电控液压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现代通信技术在温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温室产业进一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信息的远程采集、实时处理与控制提供了重要支撑。越来越多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集成了各种先进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了高效的管理系统。本文从有线和无线分类角度对目前较常见的现代通信技术进行阐述,对各种通信技术在温室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性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当前较常用的几种现代通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库中,为了满足农产品产地环境数据采集需求,实现易于操作的可定制化的数据采集方法,并提高数据传输的时效性,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S(移动端/服务器端)模式的可定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将手机作为移动端数据采集设备,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目前在国家级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库建设中针对不同需求实现可定制化的实时数据采集需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土地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土地评估的主要技术路线和模型,结合WebGIS技术、数据集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土地评估系统。该系统结合地图信息,可对土地评估实现流程化、可视化管理,解决了土地评估工作中空间信息的结合和管理分析难度大、业务处理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为土地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星 《农业工程》2018,8(5):31-34
随着智能终端、嵌入式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移动GIS突破了硬件和软件的瓶颈,实现了多领域的扩展和应用。移动GIS因具有实时更新、协作同步、数据共享等特质,成为数据采集领域应用的主流技术。以移动GIS组成及系统结构为研究基点,在深入分析农业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需求基础上,采用PDA为基础硬件平台、SQL Server2005作为数据库支撑,以Visual C++ 4.0进行编程开发,介绍了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及开发环境,该系统能够有效满足农业信息的实时定位、采集及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15.
Data from agronomy experiments are typically collected and stored in a number of minimally documented computer files,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being entered and archived in field books or diaries. Data manipulation is generally cumbersome and error-prone, and data loss is frequent. Modern database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resolve these issues. However, experience gained by an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experimenters and crop modellers (the International Benchmark Sites Network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 IBSNAT) in using a database for agronomic 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many workers at different sites highlighted problems of data entry, quality control, and changing requirements for storage and output variables. In an attempt to minimize these problems, IBSNAT reduced its focus on a central database, but considerably enhanced its effort on the design and use of a set of simple, standard experiment documentation and results files that could be established and edited easily, transferred directly among workers, used as inputs to analytical software and crop models, and read by database and spreadsheet software. The standard files which were developed, and which were used in a software package termed DSSAT V3, have recently been upgraded by a consortium of experimenters and modellers (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Agricultural Systems Applications; ICASA). These new files are described briefly here. The ICASA files constitute an advance in the potential for good documentation and storage of agronomic data, but only partly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all data management and use. There is still need for central and local databases that facilitate both the searching of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experiment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relationships that may be apparent in a large array of data. A number of such databas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and a few of these are briefly touched upon. In particular, recent work with one large databas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by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s, N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ternational Crop Information System, ICIS), is briefly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样本的手工获取和常规的目视解译难以适应目前农业土地资源信息自动化提取的需求问题,引入时空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关联知识迁移学习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迁移学习的高分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分类制图方法(KTLC)。首先,运用改进的均值漂移算法对新的待分类制图影像进行分割获得影像对象,然后,将分割后对象的矢量边界与前时相土地利用矢量专题图进行配准、嵌套,通过叠加分析获取当前影像中的不变对象,并通过光谱、空间信息阈值筛选完成不变对象的提纯,进而将历史专题图中的地物类别知识迁移到新影像对象上,建立新的特征与地物类别映射关系,最后,运用决策树构建分类规则完成当前影像的快速分类制图,并将所提方法与利用易康(e Cognition)软件进行分类(EC)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组实验影像,KTLC方法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88.61%、88.30%,EC方法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9.87%、84.84%,2种方法分类制图精度相当,但在效率方面,KTLC方法优于EC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农副产品加工品质基础数据库网络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WEB方式提供便利、迅速的数据查询和全文检索功能,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品质基础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建设中,采用动态和活动的管理与控制,对现有信息进行严格整理、分类,并不断采集和接收新信息、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我国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信息网络共享。  相似文献   

18.
“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总统计12个试点省份信息服务方面的反馈信息,制定试点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并综合分析试点数据库环境、数据库元数据、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结构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情况,总结出在信息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星火科技12396"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采用串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VS2008软件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施药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支持8路模拟传感器和2路数字脉冲式传感器,以采集压力、流量和速度等各种施药参量,并通过LCD显示器实时显示;系统可将各施药参量存入SD卡中,同时通过RS232串口传给PC机;PC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并以表格和图形方式向用户显示施药参量.试验表明:采样周期为1s时,速度经一次校核后测量平均精度达97.7%;测试平台试验和喷药机试验的压力测量平均精度分别为99.3%和98.7%,流量平均测量精度达99.3%.  相似文献   

20.
数据挖掘技术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实施使得核酸、蛋白质数据迅速增长,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成为生物信息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在数据库中发现潜在有用的知识,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从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出发,探讨了若干生物信息数据挖掘的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