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叶霉病是南京地区棚室番茄常见的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1周内可迅速导致毁棚。随着设施栽培蔬菜的进一步发展,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而在实际防治时很多药剂对其防效不理想,为了筛选防治叶霉病的有效药剂,2003年选用4种药剂开展了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试验,并观察不同药剂对番茄的安全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生红 《植物医生》1999,12(3):13-13
番茄叶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目前已在我县蔬菜区普遍发生,并呈蔓延之势,该病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保护地番茄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叶片病斑多在叶背面,近圆形,或不定形,病叶背面布满霉斑,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浓度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溶液、竹醋液在室内离体条件和盆栽条件下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稀释范围内,随着竹醋液复合硅浓度增加,病情指数降低,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加。在相同处理中,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要明显高于硅酸钠、竹醋液处理。当竹醋液复合硅浓度为2 mmol/L时,对番茄叶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46.57%,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达53.45%。  相似文献   

4.
番茄叶霉病是南京地区棚室番茄常见的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一周内可迅速导致毁棚。随着设施栽培蔬菜的进一步发展,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而在实际防治时很多药剂对其防效不理想,为了筛选防治叶霉病的有效药剂,2003年选用4种药剂开展了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试验,并观察不同药剂对番茄的安全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Okabe) Young, Dye& Wilkie]是为害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印度、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仅报道在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的番茄大棚内发生,山西未见报道。 2000年 11月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张胡村的 54棚温室 (约 3.6 hm2)番茄普遍发生了该病,番茄茎秆上出现大面积的黑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致使植株发育迟缓,果实膨大受阻或幼果开裂,产量损失极大。据调查,严重发病地块约 1.3 hm2,发病株率 80%~ 90%;轻发病地块约 2 hm2,发病株率 35%~ 40%。该…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广西西部地区靖西(JX)、凌云(LY)、德保(DB)和乐业(LeY)等4个县市烟草曲叶病的病原。[方法]2010年5-6月分别从广西靖西、凌云、德保和乐业等县市采集具有典型曲叶症状的烟草叶片,用基于双生病毒DNA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Bego-1和Bego-6对病叶组织总DNA抽提物进行PCR扩增和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用BLAST、Vector NTI、MEGA 4.0和Simplot program 3.2软件等进行病毒序列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和病毒重组分析。[结果]从选取的9个表现典型曲叶症状的样品叶组织总DNA抽提物中均可扩增出约1500bp与预期大小相符的DNA片段。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显示,9个样品扩增产物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3.7%~99.2%,与已报道的双生病毒具较高的相似性。其中,JX-2与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广西番茄分离物(G32)的相似性最高,达99.2%;JX-3和JX-5与云南胡椒曲叶病毒云南辣椒分离物(YN323)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2.5%和93.4%;LeY-1、LY-1、DB-1、JX-1、JX-4和JX-6则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中国番茄分离物(CHI)和广西烟草分离物(G102)的相似性最高,均高于95.0%。基于PCR扩增产物及已报道的双生病毒属代表种相应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9个广西烟草分离物分属3个簇群:中国番茄曲叶病毒簇、云南辣椒曲叶病毒簇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簇。重组分析结果表明:JX-3是云南辣椒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曲叶病毒的重组病毒,JX-5是云南辣椒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重组病毒。[结论]9个广西烟草分离物分属于4种双生病毒: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以及分别由上述两种病毒与云南辣椒曲叶病毒重组而来的2种重组病毒。其中,中国番茄曲叶病毒自然侵染烟草、云南辣椒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及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重组病毒等结果此前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平均海拔900 m左右,年平均温度15.6℃,年平均降雨量1257.2 mm,日照时数1150 h,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何坝乡位于该县城关镇,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番茄350 hm2左右,其中大棚番茄27 hm2.由于近年番茄种植的大面积发展,番茄叶霉病在该县发生严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当地植保技术人员于2003年对番茄叶霉病进行了研究,并制定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病害损失.  相似文献   

8.
朝阳地区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李研学霍启文王霞谢俊美黄文(辽宁省朝阳市植保站沈阳122000)番茄叶霉病在朝阳地区保护地番茄上年年发生,而且较重,是保护地大棚番茄的重要病害,有时流行为害会造成拔秧毁种,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近两年我们对...  相似文献   

9.
正甜瓜坏死斑点病毒(Melon necrotic spot virus,MSNV)属于番茄丛矮病毒科(Tombusviridae)香石竹斑驳病毒属(Carmovirus),其主要寄主是葫芦科作物。MNSV首次在我国江苏海门发生[1],随后在山东寿光[2]、青州市[3]及广西南宁[4]等地均有报道。种子带毒是该病害初侵染的主要来源[5],随着种子调运、设施栽培推广和甜瓜产业的发展,该病害日趋严重。MNSV侵染初期叶片、叶柄和茎杆出现坏死斑或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4月上旬大棚番茄中下部叶片叶霉病已普遍发生 ,2日、9日、1 6日、2 3日各施药 1次 ,共 4次 ,每 667m2喷药液 1 2 0L。末次药后 7d调查 ,1 0 %世高可湿性粉剂 2 0 0 0倍、2 50 0倍、3 0 0 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 94 .6%、91 .5%、90 .7%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 0倍液为 60 .7%。10%世高防治大棚番茄叶霉病试验@王永存$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063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