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研究了冷水、热水、苯 醇、苯 乙醚、10 g.kg-1盐酸(HCl)和10 g.kg-1氢氧化钠溶液(NaOH)浸提处理后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的霉变性能。结果表明:①经10 g.kg-1HCl浸提的竹片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效果最佳,接种1个月后试样平均被害值均为0。②经10 g.kg-1NaOH浸提的竹片对木霉、橘青霉有较好的防霉效果。经10 g.kg-1NaOH浸提的竹片如不经过水洗,接种1个月后试样平均被害值均为0;而经过水洗后防霉效果有不同程度下降,对木霉和橘青霉而言,处理后试样平均被害值分别为1.58和0.35。经10 g.kg-1NaOH浸提的竹片对于黑曲霉的防治效果不佳,10 g.kg-1NaOH浸提后的竹片水洗前后对黑曲霉的试样平均被害值分别为1.82和2.79。③经冷水、热水、苯 醇、苯 乙醚浸提竹片的防霉效果均不佳,7 d以后试样平均被害值均已达到3.0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溶液浸提出的竹材内含物成分和数量不同。图3表2参12  相似文献   

2.
对原产地和引种地厚壁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Pachyloen’竹材的9种化学成分和12种营养元素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原产地竹材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10.0 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苯醇抽出物、木质素、纤维素、戊聚糖、灰分、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分别为0.055 3,0.064 6,0.298 2,0.027 7,0.290 0,0.395 6,0.260 3,0.015 7,0.001 5 g·g-1.引种地竹材中热水抽出物、木质素、纤维素、戊聚糖、灰分、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略高于原产地.原产地竹材营养元素按质量分数高低排列为钾(6.41 g·kg-1)>氮(3.03 g·kg-1)>磷(0.43 g·kg-1)>锰、硫(0.39 g·kg-1)>铁(161.52 mg·kg-1)>钙(132.99 mg· kg--1)>锰(82.43 mg· kg-1)>铝(17.31 mg·kg 1)>锌(10.47 mg· kg-1)>铜(5.58 mg·kg-1)>硼(0.52 mg· kg-1),但引种地竹材硫(0.34 g·kg-1)>锰(0.25 g·kg-1)>钙(186.23g·kg-1)>铁(112.23 g·kg-1).引种地与原产地间的竹材营养元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化学成分差异未达到检验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3.
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提取物对3种木材常见霉菌(桔青霉、绿木霉、黑曲霉)的抑菌性,之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对防霉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木材中的霉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桔青霉、绿木霉以及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通过破坏霉菌菌丝结构,扰乱霉菌生长周期,从而抑制3种霉菌生长。质量分数为12.50%的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桔青霉14.2 mm,绿木霉14.9 mm,黑曲霉20.1 mm。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最低抑菌质量分数为:桔青霉0.50%~1.00%,绿木霉0.50%~1.00%,黑曲霉0.25%。对不同菌种,分别采用如下处理方式可使平均感染值达到最小,防治效力达到最大:桔青霉(涂刷处理)、绿木霉以及混合菌(浸渍处理)、黑曲霉(任意一种处理方式均可),其中浸渍处理方式适用霉菌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霉菌的发生条件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霉菌的种类霉菌(M old)是真菌(Fungi)的一部分,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真菌都可称为霉菌。常见的产毒霉菌主要是曲霉、青霉或镰刀霉。目前,发现污染饲料的霉菌有黄曲霉、普通青霉、顶青霉、黑曲霉、白曲霉、梨头霉、毛霉、根霉、镰刀霉、灰色葡萄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氟气作为改性剂,利用其较强的渗透性和反应活性与木材细胞形成化学键,达到长效存留和改性竹材的目的。  方法  将4年生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置于管式反应器中,通入质量百分比为25%的氟气,在150℃下反应4 h。为了进一步提高氟化效果,先用不同质量分数硫酸预处理竹材,再进行高温氟化处理。  结果  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木质素上。氟化材红外光谱说明氟化处理材在739 cm-1处产生了表征碳氟键(C-F)的新峰,浓硫酸预处理氟化竹材在878和1 088 cm-1出现木质素苯环氟多取代(C-Fn)吸收峰。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结合能为687.8 eV的C-F特征峰和689.2 eV的C-F2特征峰证实了氟化处理竹材中C-Fn键的生成。热氟化试块在3次吸湿-干燥和吸水-干燥循环中平均抗胀率分别为19.1%和7.5%。硫酸预处理能进一步提高氟化材的尺寸稳定性,其中20 g·kg-1的硫酸预处理氟化材效果最为显著,平均抗胀率分别达31.0%和15.8%。防霉测试显示氟化处理材对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混合霉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硫酸预处理后的氟化材防霉性能有所增加。  结论  竹材气相热氟化能对竹材内部进行改性,处理后的竹材尺寸稳定性和防霉性能均优于未处理竹材。利用氟气对竹材进行气相改性是一种渗透性强、反应活性高的竹材改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碱法分离板栗壳木质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碱法分离板栗壳木质素的工艺条件.板栗壳粉碎后,用甲苯-醇(V/V=2∶1)浸提,烘干之后用NaOH水溶液(10 g·L-1)在70℃浸泡3 h,液(mL)固(g)比为40∶1;用盐酸溶液调节滤液的pH值至3,室温下静置30min,使粗木质素沉降下来;粗木质素用二氧六环提纯,得到棕褐色的纯木质素固体产品.并对木质素进行了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长白山有毒真菌毒蝇鹅膏菌为原料,研究其活性成分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和抑菌性,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丙酮质量浓度85%,料液比1 g∶25 m L,浸提温度20℃,浸提时间40 min。其中,丙酮质量浓度是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毒蝇鹅膏菌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是0.062 5%;对酵母、青霉、米根霉、黑曲霉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针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种溶剂对马尾松针叶进行提取,得到马尾松针叶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黄曲霉、黑曲霉、青霉、根霉、白色念珠菌和啤酒酵母为供试菌,研究马尾松针叶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对上述9种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马尾松针叶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存在差异,水提液的效果均比醇提液的效果明显,而对黄曲霉、黑曲霉、青霉、根霉以及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产朊假丝酵母菌与不同丝状真菌组合进行固态发酵对苹果渣产物中粗蛋白质质量分数、纯蛋白质质量分数、多肽质量分数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苹果渣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结果表明:与苹果渣原料相比,单接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分别接种产朊假丝酵母菌与里氏木霉、斜卧青霉、黑曲霉、黄曲霉菌种组合固态发酵后均可显著提高苹果渣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219.42~292.86g·kg-1)、纯蛋白质质量分数(153.59~208.85g·kg-1)、多肽质量分数(36.73~47.10g·kg-1)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0.59~0.71g·kg-1)(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其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增量为80.45%~199.39%,纯蛋白质量分数增量为140.83%~257.96%、多肽质量分数增量为107.75%~183.61%、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增量为118.18%~172.73%。综合各项指标可以得出,采用固态发酵苹果渣时,产朊假丝酵母菌与黑曲霉是最佳的菌种组合,发酵产物中其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92.86g·kg-1、纯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08.85g·kg-1、多肽质量分数为40.35g·kg-1、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0.65g·kg-1。因此,采用混合菌种固态发酵苹果渣可以提高苹果渣中粗蛋白质、纯蛋白质、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增加苹果渣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和醇沉比对香菇废菌棒多糖的影响,确定香菇废菌棒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香菇废菌棒多糖的最优热水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2℃,浸提时间6 h 18 min,液固比40∶1,醇沉比例3∶1,在此条件下香菇废菌棒多糖提取率为1868 mg·g-1。  相似文献   

11.
马景蕃  江烨  龚小兰  陈仁良  林建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761-5763,5768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中的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水质量比和V浸提液∶V乙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所提取苦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料水质量比1∶35、V浸提液∶V乙醇=1∶4.0.苦瓜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试验范围内清除率随苦瓜多糖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以香菇、木耳、平菇等为主的秸秆栽培的食用菌,其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菌筒制备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常见的污染霉菌有青霉、木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以青霉和木霉为害最重。要提高食用菌产量,在菌筒培料过程中应采取以下10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用纸片法和玻片法检测了海头红的4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及极性分离物对食用菌4种竞争性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海头红的无水乙醇和甲醇∶甲苯(3∶1)提取物(0.1 mg/g)对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的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和苯提取物对4种真菌无抑制活性,4种溶剂提取物对绿色木霉和红色链孢霉均无抑制作用。无水乙醇提取物通过不同的极性溶剂(石油醚、苯、乙醇)分离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3种分离组分中,只有乙醇极性分离物对4种真菌的孢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极性组分浓度为0.05 mg/g和0.002 mg/g时对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提高猪苓胞内多糖浸提的得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确定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浸提方法、辅助浸提方法和除蛋白方法。【结果】与水浸提相比,弱碱性溶剂浸提猪苓菌丝胞内多糖的效果更好,具体工艺参数为:按料液比1∶40添加40倍体积pH=11的NaOH,90℃浸提4次,每次60 min;酶解辅助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可有效提高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浸提得率,其中酶解辅助浸提的效果更好,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配比为m(纤维素酶)∶m(果胶酶)=1∶1,复合酶用量为10 mg/g,酶解80 min;蛋白酶和Sevag配合的除蛋白方法,是去除猪苓胞内蛋白的最佳方法。【结论】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最适提取工艺流程为:猪苓菌丝干粉-添加10 mg/g复合酶〔m(纤维素酶)∶m(果胶酶)=1∶1〕和40倍体积蒸馏水?50℃酶解80 min-NaOH溶液调pH=11,90℃浸提4次,每次60 min-浸提液合并、浓缩-HCl溶液调pH=6.5-蛋白酶酶解1 h-85℃酶灭活-Sevag除蛋白至无蛋白检出-浓缩-醇沉-干燥。  相似文献   

15.
为使大蒜浸提液更好地应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在霉菌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蒜浸提液(0、0.175%、0.350%、0.525%、0.700%、0.875%、1.050%),然后分别培养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ATCC872霉菌,探讨大蒜浸提液对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大蒜浸提液浓度升高,对哈茨木霉和ATCC872霉菌的抑制作用也升高,而且霉菌的菌丝直径逐渐减小。可见,大蒜浸提液对霉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浸提法提取野生龙葵果红色素的优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龙葵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对龙葵果红色素的浸提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其最佳浸提工艺。即浸提溶剂为柠檬酸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5%;料液比为1∶10(W/V,g∶mL);提取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海南五指山水满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提取次数对水满茶中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热水与超声波提取水满茶中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比较最佳提取条件下两种提取方法的多糖得率。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 L)为1∶20,浸提时间60 min,浸提温度80℃,浸提次数3次;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5℃,料液比(g∶m L)为1∶15,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次数3次;热水浸提法多糖提取率478.09 mg/g,优于超声辅助提取法245.72 mg/g。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木槿花醇溶性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以吸光度与浸提液总体积之积为指标,对提取温度、浸提时间、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选研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考察该色素清除超氧自由基活性。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50(W/V,g∶mL),浸提时间1 h(包括超声时间45 min);该色素具有一定的清除超氧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19.
大木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 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 textilis 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 g·kg-1,木素226.4 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 g·kg-1,苯-醇抽出物46.3 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糖质量分数比3年生竹要大,而木素和灰分相对较少.表2参12  相似文献   

20.
在木屑和PDA两种平板培养基中以木霉、青霉1、青霉2、黑曲霉、链孢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菌灵(蓝丰)对以上食用菌生产中常见污染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培养基上多菌灵抑制木霉、链孢霉的有效浓度为0.05%,抑制黑曲霉的有效浓度为0.2%,对青霉无抑制作用;PDA培养基上多菌灵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抑制作用较强,对青霉1、青霉2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表明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对食用菌污染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多菌灵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青霉防治无效,对于同种污染菌在不同培养基上抑制效果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