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某鸽场的一群种鸽发生以产蛋率下降、排黄绿色稀粪,以及扭头歪颈、转圈等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经过对流行病学的分析,结合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鸽新城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发病情况该鸽场其中一幢鸽舍饲养种鸽700对,2000年7月发病,最初是10多对,2~3天后迅速扩大到185对,全群种鸽产蛋率迅速下降60%,并且相继出现死亡。整幢鸽舍有46.7%的种鸽发病,死亡84只,死亡率60%,其所产的乳鸽死亡153只,存活乳鸽体质很弱,减产10%以上。先后用过氯霉素、金霉素、…  相似文献   

2.
<正> 一、流行情况 1988年7月31日我县某鸽场自广东引进一批未经检疫的肉用种鸽(杂交落地王鸽)。8月2日起,发生了一种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鸽都能感染发病的传染病,且死亡率很高。九天后,鸽场原有鸽群中的乳鸽舍、青年鸽舍及开产鸽舍里的部分鸽只  相似文献   

3.
1998年11月,河南省荥阳市一鸽场种鸽发生了以突然死亡、下痢、轻微呼吸困难、神经紊乱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鸽新城疫继发细菌感染。1发病情况河南省郑州市荥阳某鸽场饲养有美国王鸽种鸽5000对,乳鸽80...  相似文献   

4.
1999年9月,宝应县某大型鸽场,爆发一起以10-18日龄乳鸽呼吸困难、羞明流泪、口腔膜增厚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经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乳鸽毛滴虫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宝应县某大型鸽场,饲养美国王鸽亲鸽6000多对。1999年9月2日开始,10-18日龄乳鸽出现发病、死亡,并逐步扩大。多数于13日龄发病,于 16 日龄死亡。平均每日死亡15只。畜主先后用红霉素、链霉素、青霉素、氟哌酸治疗,均无明显效果。9月20日日来我站求治。 二临床症状 病鸽精神萎顿,少食…  相似文献   

5.
1999年9月,宝应县某大型鸽场,暴发一起以10~18日龄乳鸽呼吸困难、羞明流泪、口腔黏膜增厚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经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乳鸽毛滴虫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宝应县某大型鸽场,饲养美国王鸽亲鸽6000多对。1999年9月2日开始,10~18日龄乳鸽出现发病、死亡,并逐步扩大。多数于13日龄发病,于16日龄死亡。平均每日死亡15只。畜主先后用红霉素、链霉素、青霉素、氟哌酸治疗,均无明显效果。9月20日来我站求治。 二、临床症状 病鸽精神萎顿,少食…  相似文献   

6.
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是由Ⅰ型副粘病毒(PPMV—1)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来势凶猛,流行期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下痢和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鸽场感染本病后多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大小鸽均可发病,病鸽多表现显性感染,以幼龄鸽(包括乳鸽、童鸽和青年鸽)较为严重,绝大多数病鸽以死亡告终.发病率高达50%-100%,死亡率从24%-80%不等,但不是大批鸽短期内迅速死亡,而是每天不断地小批病死,流行期长达1-2个月。  相似文献   

7.
鸽痘病例报告1发病情况某鸽场存栏成年肉鸽50只,3~6月龄青年鸽23只,2月龄童鸽44只,30日龄以内的乳鸽56只,计173只。1996年8月7日~9月17日。,鸽场大面积发生“痘血喉”(皮肤型、粘膜型鸽痘混合感染)。发病79只,死亡41只,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谭大茂 《中国家禽》2001,23(9):30-30
1997年9月,江苏省建湖县某鸽场饲养的3000只乳鸽,约1300余只发病,死亡998只,死亡率达33.3%,给该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乳鸽发病期间,曾被当地兽医诊治为鸽副伤寒病,在使用庆大霉素、氯霉素等广谱抗菌素治疗无效后,来我站诊断。通过临床观察、询问、解剖、试验,确诊为鸽新城疫。鸽新城疫在我县尚属首次发生,现将该场发病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鸽发病早期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缩颈呆立,羽毛蓬松,体温升高。随后,腹泻下痢,排黄白、黄绿水样或糊粘状稀粪,有的全身发抖,出现转圈、歪颈、头向后仰,呈观星状。最后衰竭而死。2 …  相似文献   

9.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常引起乳鸽的上消化道溃疡。2001年6月,我场饲养的乳鸽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变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鸽毛滴虫病。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我场饲养肉种鸽800对,每星期可产乳鸽200对左右。在乳鸽25日龄前后,有20%的鸽开始发病。初期表现为张嘴呼吸,消化不良,后逐渐呼吸困难,并伴有呕吐、腹泻现象,体重很快下降,体况明显消瘦,眼中有水样分泌物,最终因呼吸困难而死亡。2.病理变化在病鸽的口腔、咽、嗉囊、食道和腺胃粘膜上有隆起的白色结节…  相似文献   

10.
鸽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月至1998年3月,东莞市某些鸽场的鸽群发病,其主要特征是下痢、拉绿色粪便、消瘦,成鸽死亡率低.乳鸽死亡率高,部分病鸽有神经症状,经确诊为鸽新城疫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现介绍如下。一、流行情况与临诊症状迭检病例及主诉:饲养的鸽群中.首先是成鸽发病,病初拉水样稀粪,采食量下降,后拉黄绿色稀美,约10%的鸽出现歪头,并有零星死亡。随后出现乳鸽大批死亡,用维生素制剂和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均无效。主要临诊症状是:病鸽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闭目呆立,不愿活动,有的蹲伏于地。不食,饮水…  相似文献   

11.
2000年9月,我区某一鸽场由于误购霉变豌豆引起大批鸽子发病,急性发病鸽2~3日死亡。该病临床特征:持续性剧性下痢、迅速消瘦,最后病鸽因衰竭死亡。由于诊断及时,结合针对性防治措施,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详细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场现有种鸽近2万对。8月26日全场鸽子开始饲喂近期购进的豌豆,饲喂3~4日鸽子陆续出现下痢。一周后全场60%鸽子出现该情况,成年鸽发病严重,青年鸽次之,乳鸽未见发生,同时出现鸽子死亡,死亡率1%~2%,使用抗菌药物无明显效果。2 症状 病鸽精神沉郁、卧伏、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对外界反应淡漠,呼吸困难,甚至…  相似文献   

12.
正鸽毛滴虫病是一种侵害鸽消化道的原虫病,尤以乳鸽最易感染发病。1发病情况永嘉县某鸽场创办于2012年,鸽场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水源充足,周围5km内无工业、农业建设设施,有完备的隔离与防护设施。鸽场分生产区、管理区、隔离区,生产区内有鸽舍4栋,存栏种鸽5000对。2013年4月发现20~25日龄的乳鸽中出现部分精神沉郁、羽毛蓬乱、食欲减退、呼吸急促、排水样粪便病征,5d后出现死亡现象。发病后使用盐酸  相似文献   

13.
1997年9月,本县某鸽场饲养的3000羽乳鸽,约1300余羽开始发病,随后伴有998羽死亡,死亡率达33.3%,给该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乳鸽发病期间,曾被当地兽医诊治为鸽副伤寒病,使用庆大霉素、氯霉素等广谱抗菌素治疗控制不住病情,故来我站就诊。通过临床观度、询问、解剖、试验,确诊为鸽新城疫病。鸽新城疫病在我县尚属首次发生,现将该场发病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鸽早期症状是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缩颈呆立,毛松,体温升高。随后,腹泻下痢,然黄白、黄绿水样或糊粘状稀粪.有的全身发抖,出现转圈、歪颈、头向后仰,呈观星状。最…  相似文献   

14.
我市养鸽业自1990年销售市场回升之后,发展十分迅速,数量规模仅次于“三鸟”而位于珍禽之首。随着养鸽业的发展,鸽病也随之严重。我们对石市各大型鸽场进行调查和对临诊病例解剖后发现鸽场普遍存在鸽毛滴虫病,感染率在80%以上。该病主要是由带虫的成鸽通过鸽乳传给乳鸽,并可导致乳鸽死亡,严重威胁养鸽业健康发展。现将该病及其防治对策介绍如下。鸽毛滴虫病是鸽最常见的一种原虫病。它寄生在口腔、食道和嗉囊粘膜上。成鸽多以带虫者出现,不表现临诊症状,但可以通过鸽乳传给乳鸽。因此,鸽场一旦发生该病,则难以根除。近几年…  相似文献   

15.
1998年3月中旬、我市明光镇一鸽场饲养的肉种鸽发生了以发热、下痢、关节炎、后期有神经症状、乳鸽大量死亡的一种疫病.经临诊检查、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鸽沙门氏菌病(鸽副伤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鸽Ⅰ型副黏病毒病 该病病原为鸽Ⅰ型副黏病毒,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新城疫很相似,故浴称鸽新城疫,是危害养鸽业主要的疾病之一。各龄期鸽子均有易感性,以乳鸽敏感性最高,主要是水样下痢和神经症状,剖检以颈部皮下、消化道、腺胃乳头和脑部充血、出血为特征。预防:每6个月颈部皮下注时1次鸽Ⅰ型副黏病毒灭活疫苗。如无肉鸽专用疫苗,可用鸡新城疫油孔剂灭活苗代替。  相似文献   

17.
1990年9月下旬泉州市某养鸽专业户养肉鸽2200多只,其中1000多只乳鸽于IO日龄开始发病死亡,20天共死亡106只,病情不断发展。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诊断为毛滴虫病,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90年5月该养鸽户从永春、惠安、南安等地低价购进800多只成鸽,因场地缺乏,便与原有自养的200多只成鸽混在一间200多平方米鸽舍饲养.繁殖乳鸽供应本市酒家宾馆。9月23日,繁育的1052头乳鸽于10日龄时一部分出现呼吸困难,少食或停食,日渐消瘦死亡,曾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二、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斗门区六乡镇沙栏村某鸽场,于2002年3~4月间发生一种以1~3周龄乳鸽精神沉郁、腹泻、消瘦、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鸽毛滴虫病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一、发病情况该鸽场共有种鸽2000多对,2002年2~3月份发现有个别种鸽死亡,3月份陆续发现有乳鸽死亡,4月份死亡数增多,每天死亡6~10只,至4月底共死亡300多只,种鸽产蛋率下降,产蛋率只有50%左右。二、临床症状病鸽精神呆滞,羽毛松乱,呆立一旁,流泪,流涕,呼吸困难,嗉囊积食,鸽体消瘦,…  相似文献   

19.
李庆岗 《中国家禽》2001,23(12):23-23
鸽新城疫 (俗称鸽瘟 )是由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型传染病。不同日龄的鸽易感性有差异,以乳鸽和童鸽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流行。 2000年 9月至 10月,山东省巨野县某鸽场发生此病,现报道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该场于 2000年 8月从菏泽某鸽场引进青年 (2周龄 )白羽王鸽 1000对,在对引进鸽与原场鸽隔离饲养期间,从第 15天开始陆续发病,潜伏期两周左右。本次疫情流行共有 980只发病,发病率 49%左右,死亡 568只,死亡率为 57.9%。 2临床症状   病鸽初期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渴欲增加,羽毛蓬松;随后水样腹泻…  相似文献   

20.
药物中毒在家畜家禽饲养过程中较为常见,即使是规模化饲养场也会出现因兽药使用不当而造成家畜家禽死亡现象。最近上海郊区某鸽场出现乳鸽大量死亡,经现场调查、剖检和实验室诊断证实该鸽场乳鸽大虽死亡的原因主要与药物使用不当有关,现将诊断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