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合格种蛋的孵化能力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的合格率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指标,它和鸡场、孵化场的经济效益都有密切的关系。种蛋不合格,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孵化率及雏鸡品质。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挑拣多类不合格种蛋进行多次孵化试验,总结出了这些蛋的孵化能力(见表1)  相似文献   

2.
孵化管理经验点滴1、中等型种蛋的孵化水平高于过小或过大的种蛋。2、开产初期,年轻产蛋母鸡生产的较小种蛋通常表现为孵化率、雏鸡体重低,雏鸡生长率、存活率差。3、孵化时间与种蛋大小呈正相关关系,较小种蛋孵化的时间比较长种蛋时间要短。4、在孵化的前半阶段,...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孵化率是孵化场的主要问题,引起孵化成绩差的原因很多,现综述如下。一、低孵化率的原因详见表1和表2。二、讨论与小结从表1和表2不难看出,要想有好的孵化成绩,就要相应有优良的种蛋及良好的孵化条件。1.种蛋的质量种蛋质量不佳,可能是由于种禽的饲养管理或种蛋保存不当引起的,应抓好以下几点。(1)种蛋的来源:应选自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优良、无传染病发生、无细菌性疾病垂直传播、健康的种鸡群所产种蛋,且要有高的受精率。我们都知道,只有高受精率,才会有好的出雏率。在选蛋过程中,应剔除脏蛋、血蛋、过大蛋、过…  相似文献   

4.
由于春节期间孵化场不出雏,因而要大量贮存种蛋。种蛋在蛋库的贮存时间一般1~10天,甚至超过15天。本场属于中小型种鸡场,每天合格蛋1800多枚,要想入孵J-19200型孵化器一箱,需存蛋10天以上,才可能达到要求,本文通过对贮存1~8天、2~12天、9~19天的种蛋的孵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贮存期对孵化率的影响。一、试验情况试验见表1。二、结果分析1.种蛋贮存1~8天,孵化率正常,孵化水平高,成绩好。2.种蛋贮存2~12天,孵化率一般,孵化率下降4%~5%,毛蛋增加2%~3%,鸡苗质量较好。3.种…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福州市种鸭场工作期间,从事番鸭种蛋机械孵化工作多年。番鸭种蛋个大、壳厚、壳膜坚韧、壳外油层厚、蛋黄大、脂肪含量高,孵化率不理想。后来本人采用种蛋水平放置、手工翻蛋、增加翻蛋次数和人工喷水等措施,孵化63批,受精蛋孵化率提高到82%,最高批次达90.5%。现将主要措施小结如下。1 孵化前处理 1.1 种蛋收集 每天上午将鸭舍送来的种蛋经认真筛选,剔除破裂、畸形、软壳、青壳等不合格蛋后,水平横放于蛋盘上,并沿蛋中心轴对称的两面画红、黑两条线,以便中后期掌握翻蛋角度。1.2 种蛋消毒 将选好种蛋…  相似文献   

6.
种蛋的合格率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指标。种蛋不合格,将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孵化率及雏鸡品质。现将各种不合格种蛋的形态特征及孵化能力简述如下,供参考。 (一)孵化前可观察识别的不合格种蛋 畸形蛋、沙皮蛋、波形皱纹蛋、过大蛋、双黄蛋、圆形蛋和过小蛋等,通过肉眼观察就可以识别,在入孵前就应淘汰。  相似文献   

7.
在养鸡生产过程中,育雏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尽管饲养场(户)十分重视,但雏鸡早期(1周以内)的死亡,却令养鸡场(户)防不胜防,它不但造成由死亡本身引起的直接损失,而且会影响以后生产和供种计划。雏鸡早期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种蛋、孵化、运输和育雏等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一、种蛋 1.种蛋挑选不严格畸形、偏大(小)等不合格蛋没有经过严格挑选便用于孵化,过多的弱雏、残雏增加了早期的死亡。 2.种蛋带菌病菌可通过横向和垂直方式感染种蛋。横向传播是蛋产下后,没有即时捡蛋和妥善处理,被病菌直接感染;垂直传播是指…  相似文献   

8.
1种蛋的储存1.1种蛋的交接种鸡场送来的种蛋立即验收蛋数,下列种蛋应剃除:①畸形蛋,即特别长或特别圆的蛋;②双黄蛋;③沙壳蛋;④小于45g或大于65g的蛋;最好是54g左右。⑤破蛋(能修补的应用胶带纸进行修补)。1.2种蛋入库前消毒经选出的合格种蛋应进行消毒。一般用两种方法:①百毒杀消毒:用3%的季胺溶液喷湿种蛋30min。②用3Ⅹ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20min,然后入库储存(见附表)。1.3种蛋储存时应依次排列放置,亦应先入先孵。1.4种蛋一般不要用消毒液洗涤。2孵化前的准备及种蛋预热2.1试机…  相似文献   

9.
春季家庭孵鸡技术1.选择抱窝性强性情温驯的母鸡,未放入种蛋之前,要先放几个不作种用的蛋让母鸡试抱2~3天,如果母鸡没有反常现象后再将试抱的蛋取出,换上经过挑选,消过毒的种蛋,让母鸡正式孵化。一般中等母鸡一次可孵蛋17~21个。参抱的种蛋宜单不宜双。2...  相似文献   

10.
种蛋的孵化率与其受精率、保存条件、孵化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苗鸡的质量也与种蛋的品质和孵化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选用合格种蛋对孵化工作尤其重要。1996年8月至11月间,我省鸡蛋价格暴涨,导致鸡荣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些孵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按标准过早地对母鸡进行人工授精,收集种蛋,或者延迟种鸡淘汰时间继续生产种蛋,驻里m现了种蛋孵件家和鸣笛质量的下降。某孵化户饲养1300套罗曼父母代种鸡,150日龄开始人工授精,一周后收集种蛋并入孵,该批种蛋蛋重平均为52克,受精率仅为72%,弱精蛋偏多,孵化率仅为64%,并且雏鸡…  相似文献   

11.
三、鹅的孵化技术 孵鹅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方式。自然孵化是利用母鸡的就巢性孵化,人工孵化的方式有多种。 (一) 种蛋的选择、存放、消毒。 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自一年以上的优良种鹅配种,无病高产,种蛋受精率90%以上的健康母鹅所产的蛋。蛋要大小一致,呈椭圆形,蛋壳厚薄均匀,蛋重和蛋的颜色均符合  相似文献   

12.
各种不合格种蛋孵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的品质是种苗质量的物质基础,对种蛋孵化率和鸡苗的质量均有很大的影响,故在孵化前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的挑选。为了保证种蛋大小均匀,品质良好,种蛋除了要保证新鲜之外,在孵化前,还要将过长、过短的蛋,软壳蛋,砂壳蛋,“钢皮蛋”,颜色异常、破损、被严重污染的蛋以及过小或特大蛋挑选出去。通常这些蛋被当作菜蛋出售,而不用种蛋。但对于种鸡场来说,每出现一个不合格的种,都意味着减少一个获得种苗的机会,都会给生产来一定的损失。特别对于大型的种鸡场或孵化厂,种损失非常严重。近年来一些相关研究报道表明:些异形蛋也具有较高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3.
健康活泼的小鸡来自品质优良的种蛋。要生产优良的种蛋除了要有优良的鸡种外,还受到生产管理方面诸因素的影响,如蛋的大小选择,蛋的清洁状况,种鸡的营养,蛋壳的质量和种蛋的处理方式等。虽然这些工作做起来不难,也不占用很多的时间,但一旦充分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重视。将会使您的种蛋生产质量大大改善。蛋的大小:选择较大的种蛋可避免产生弱小的鸡革,但又不应大到装不过孵化器蛋架一当母鸡开始进入产蛋期后就应要饮水中补加维生素B以便使蛋的大小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到适于孵化的水平。在母鸡中年期可通过限制饲粮…  相似文献   

14.
1影响种蛋繁殖孵化的因素种蛋的大小、品质和蛋壳的质量;遗传因素;种鸡的年龄;母鸡产蛋量;种鸡的健康状态;种鸡饲料搭配;种鸡管理;蛋的构造;胚胎在蛋内位置;种蛋储存时间、湿度、空气质量、孵化环境温度及卫生状况;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情况。  相似文献   

15.
禽蛋的商业孵化近30年来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在许多生产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种母鸡的产蛋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鸡舍和产蛋条件有了巨大的改善,种蛋的受精率有很大提高,蛋的大小也增大了许多,孵化机和出雏器都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其容量有了很大提高,所有这些变化都大大提高了种蛋的孵化率和雏鸡在饲养场的成活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家禽饲养的总效率。但是,这些变化带来的并非都是正效应。在孵化的某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影响着孵化率的进一步提高。问题之一就是商业孵化厂中大蛋的孵化。大蛋的问题大蛋,是指任何一批入孵种蛋中蛋重在最重的…  相似文献   

16.
在肉用仔鸡种蛋的孵化过程中,窝外蛋不仪是造成孵化污染的来源,而且是增加额外工作量的负担。产窝外蛋因蛋破裂或污染而不适于孵化所带来的损失是收入减少的一个潜在原因。许多机械性产蛋箱已综合考虑了不少关键性因素以吸引母鸡上窝产蛋,减少集  相似文献   

17.
孵化一只好的雏鸡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枚合格的种蛋。那么什么样的种蛋算是合格的呢?合格的种蛋无非就是蛋重、蛋形和蛋壳质量要达标,生产种蛋的鸡群要健康,但是如果这些标准达到了就一定能孵化出健康的雏鸡吗?不能。通过了解,一些生产者很少关注种蛋的带菌率。虽然生产过程中也做过消毒,但有时检测结果显示细菌数仍很高。  相似文献   

18.
1鹅种蛋的孵化条件鹅属卵生动物。鹅种蛋的胚胎发育内源性因素是依赖于蛋内的营养物质,而外源性因素主要取决于合适的外界条件。自然情况下,鹅蛋的孵化主要是通过母鹅自然抱孵或母鸡带孵,后经人工处理,开始进行缸孵、火炕、摊床孵化,现在大型种禽场都采用机器孵化。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孵化方式,基本原理都是要为胚胎发育创造出合适的外界环境。因此,结合机器孵化,探讨鹅种蛋孵化的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条件。  相似文献   

19.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家禽孵化控温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