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育雏期绿头野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用刚出壳的绿头野鸭9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能量相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00%、19.00%、21.00%的饲粮,通过饲养和代谢试验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雏期(0~4周龄)绿头野鸭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蛋白质的代谢率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饲料报酬的角度看,19.00%的蛋白质水平完全可以满足绿头野鸭育雏期(0~4周龄)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绿头野鸭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在饲养绿头野鸭的生产中,不少养殖户缺乏育雏技术,致使育雏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绿头野鸭养殖的生产。试验主要从绿头野鸭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雏鸭选择、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等几方面作了简要的阐述。1绿头野鸭育雏前的准备1  相似文献   

3.
美国绿头野鸭具有肉质细嫩,鲜美可口,瘦肉率多,含脂肪少,是高级的滋补食品和野味佳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美国绿头野鸭生长速度快,10周龄平均体重可达1.2公斤上下,23-24周龄时开始产蛋,每年产蛋150个左右。若开展大群圈养,料肉比在3.7∶1左右。绿头野鸭的抗病力、适应性都很强,饲养管理技术和家鸭基本相同。其养殖时间短,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现将养殖技术介绍予后:  一.饲养场舍。一般鸭舍可利用空闭房舍,或简易草竹木结构均可,但一定要坚固耐用。如养商品野鸭只需设一个水池,若养种鸭还要设运动场和水场,还要建…  相似文献   

4.
野鸭又名鹜,我国最早的古书《尔雅》中称为"凫",属鸟纲,鸭科。广义的包括多种鸭科鸟类,常见的有绿头鸭、花脸鸭、尖尾鸭、鱼鸭等。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野鸭主要是绿头野鸭。其鸭肉供食用,营养价值较高,羽毛可制高级鸭绒,是重要的经济水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野鸭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野鸭的养殖前景看好。要使野鸭养殖获得成功,育雏期间的饲养与管理是关键。野鸭的育雏期是指0~4周龄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野鸭体质较弱,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消化器官不健全,因此,要做  相似文献   

5.
蛋鸡笼养通常采用三阶段饲养,0~6周龄为育雏期,7~20周龄为育成期,21周龄到产蛋期结束(一般为72周龄)为产蛋期。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1饲喂方式和饲养密度育雏期的饲养方式可分为地面平养、离地网上平养和笼养。大型鸡场大多采用四层重叠式育雏笼(详见...  相似文献   

6.
美国七彩山鸡体型略小于家鸡,其抗病力、集群性强,耐高温,抗严寒,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性。被誉为优质保健肉和美容肉。本地一专业户从武汉引进美国七彩山鸡饲养并获得成功,现将饲养技术总结如下:1雏山鸡的饲养1.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应提供适宜的温度,可选用红外线灯保温。(1~3)日龄为34℃~35℃,(4~5)日龄为33℃~34℃,(6~8)日龄为32℃~33℃,随日龄增加,每天降低1℃,4周龄左右降至常温。1.2湿度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5%~6…  相似文献   

7.
育雏是指1~42天内雏鸡的饲养和管理。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期的均匀度、成活率等指标,同时又是蛋鸡高产、稳产的前提,所以育雏是蛋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育雏的条件1.1温度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3℃,并且体温调节能力差,难以御寒,所以在育雏期间应提供热源。另外,供热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卵黄中含有母源抗体的遗传物质,在早期可防止传染病的侵入。育雏室的温度一般为:第1周35℃~33℃,以后每周降2℃~3℃,降到18℃左右停止。1.2湿度雏鸡出壳时的营养供给主要还是靠吸收体内的卵黄,如湿度过低,会…  相似文献   

8.
绿头野鸭(Anas crecca)别名鹭、大麻鸭,鸟纲雁形目鸭科河鸭属。经驯化、选育,绿头野鸭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易养殖、瘦肉多、脂肪少、生长快、耗料少等许多优点。其肉产品为野味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3~10日龄的雏鸭,以2周龄雏鸭最易感。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笔者在1次鄱阳湖绿头野鸭病毒性肝炎防治过程中,应用中药方剂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发病情况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1998-05-26从南昌县南新乡购进1日龄鄱阳湖绿头野鸭200只。栏舍及饲养用具在进鸭前进行了彻底清洗,并用2%烧碱溶液喷洒消毒,垫料用前经太阳暴晒。饲料为粉状料,由江西省饲料科研所配制,饮水为干净自来水。1~2日龄…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一年内最好的培育雏鸭季节,春雏鸭疫病少,生长快,易饲养,好管理,经济效益高。但在饲养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1、注意保温,切忌忽冷忽热初出壳的雏鸭体小,绒毛稀少,保温防寒能力差,春季气候多变,容易发生感冒和拉稀,招致疾病,造成死亡。因此,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并尽量保持温度平稳,切忌给温忽高忽低,以免影响雏鸭生长发育。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2~3周龄20~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温度适宜与否,应根据雏鸭神态来判断,当温度过低,雏鸭会聚集打堆,…  相似文献   

11.
绿头野鸭是由野生绿头鸭进行人工驯养,通过加强选育和进行杂交而培育成的特种水禽新品种。它具有肉质鲜嫩、富含营养、野香味浓、无腥骚味、繁殖力强等特点,是一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易饲养的特禽。饲养绿头野鸭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是农户养殖致富的捷径。雏野鸭的饲养管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1.育雏成活率不高。海兰褐商品代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到42日龄成活率在98%以上,但在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忽视了本品种需要较高的育雏温度及较高的能量和蛋白水平,致使育雏失败死亡率上升。育雏的正常要求是:温度,第1周雏鸡的温度要求32℃~34℃,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脱温。温度一定要恒定,不能忽高忽低;蛋白水平,6周龄前日粮中蛋白水平不能低于20%以下。而有些专业户所用的饲料经我们检测,蛋白水平更低,仅为17.5%。2.育成期体重不达标。海兰褐要求18周龄体重要达1550克,胫长98~105毫米…  相似文献   

13.
罗曼蛋鸡从雏鸡到淘汰,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预产期和产蛋期四个阶段。育雏期一般是指0—8周龄,在这个时期是给温期,也就是借助供暖维持体温的生长初期;育成期是指9-18周龄,此时期主要是以通风换气为主的饲养管理;预产期是指19周龄-5%产蛋率这一阶段;下面作者根据多年的养鸡实践谈谈以上各期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要点。 一、育雏期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抓好开饮开食、严防暴饮暴食和欠饮欠食,日常做到少喂勤添,换料要逐渐过渡。饮水、饲料确保干净、卫生、新鲜,饮水器要勤洗; 2.头三天温度保证在34-35℃左右…  相似文献   

14.
黄杂鸡是由罗曼种母鸡与实纳克-40红羽肉种公鸡杂交而成的商品鸡。与土鸡相比,其生长较快,一般70日龄即可上市,并且黄杂鸡适应性广,抗病免疫能力强,存活率高。黄杂鸡苗的育雏管理要点如下:1 密度 育雏时间一般为10~12天,饲养密度以50~70只/m2为宜,在此范围内冬天的饲养密度比夏天大一些。适宜的密度能保证鸡苗生长迅速、个体大小均匀。2 温度 合适的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在整个育雏期间,须给雏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逐渐过渡的环境温度,温度切忌忽高忽低。整个育雏期的温度如下:1~3天36~40℃,3…  相似文献   

15.
天府肉鸭与绿头野鸭杂交改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只绿头野鸭公鸭与50只天府肉鸭母鸭自然交配生产F1代,测定父母本和F1代的生长速度和9周龄屠体性状。结果发现,种蛋受精率为80.5%,F1代成活率100%,6-7周龄体重1242.0-1362.0g,比绿头野鸭提前5-6周上升。F1代各项改进体指标比绿头野鸭高1倍以上,尤其是胸肌重比绿头野鸭高178.3%,而且腹脂率显著低于天府肉鸭。  相似文献   

16.
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关系到将来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期是蛋鸡生产的关键时期,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宜的温度。温度适宜,雏鸡食欲旺盛,有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雏鸡1~3日龄采用32℃~35℃,以后每周可下降2℃~3℃,直到第五周达到18℃~21℃。笼养育雏因密度大,温度可稍低。温度的控制,要视雏鸡的表现和气温的变化而定,一般夜间比白天高1℃~2℃,防止温度忽高忽低。 2.相对湿度。育雏早期相对湿度应大些,以70%~80%为宜。10日龄后,雏鸡呼吸量与排粪量增加,舍内湿度…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特禽业的发展,美国绿头野鸭的饲养数量也逐渐增加,由少量散养,逐渐过渡到小规模集约化饲养。由于野鸭疫病少、生长快,易饲养,经济效益高,深受人们的欢迎;但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偏低、温度不稳定,普遍存在着育雏成活率低的问题,本人通过长期的饲养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点提高野鸭育雏成活率的综合措施,仅供参考。 1选好育雏室   育雏室要选择背风向阳、环境安静、光线充足、干燥温暖、水源便利的房舍。还要备好保温、防湿的垫料,及消毒、防疫和保健药品。进雏前 3~ 5天必须彻底清洗育雏舍地面及一切饲养用具。消毒药可…  相似文献   

18.
斑嘴野鸭具有体型适中、肉质优良、繁殖力高等特点.在野生状态下,斑嘴野鸭自然孵化、育雏.为充分利用野鸭资源,保护野鸭品种多样性,满足市场需要,1999年慈溪市开始从事迁徙性斑嘴野鸭的驯养繁殖试验,开展人工孵化育雏等研究工作.2004年已人工孵化野鸭近万羽,成活率达97%以上.野鸭胆小食杂,善游泳、飞翔,抗逆性强,驯养繁殖野鸭一定要适应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 商品蛋鸡0~6周龄为育雏期,7~20周龄为育成期。育雏期头3周要求育雏舍的温度较高,在30℃以上。刚孵出的小鸡,体温低于成年鸡31℃,而且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10天后才与成年鸡体温接近。雏鸡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舍内必须维持较高温度,这样便于雏鸡正常采食、活动。1~2日龄的雏鸡环境温度可达35℃,以后每周降低3℃,到5周龄舍内温度维持到20℃。  相似文献   

20.
野鸭在世界上分布很广,遍布世界各地。目前国内外养殖的野鸭,多是由绿头野鸭驯化选育而成的。野鸭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疾病少、易养殖、瘦肉多、脂肪少、生长快、耗料少等许多优点,其肉产品为野味上品,并有一定药用价值。所以,近些年来,国内外都积极养殖野鸭。目前世界上养殖野鸭以德国野鸭、美国野鸭、法国野鸭等驯化培育品种。法国有野鸭场200多家,美国野鸭业为后起之秀,我国建立起南昌鄱阳湖野鸭养殖公司等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