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温室番茄营养液深液流无限生长型栽培的环境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温室番茄营养液深液流无限生长型栽培方式。介绍了作物生长过程及株形控制模式,研究了该栽培方式的温室环境、营养液根系微环境调控技术和过程,总结出该栽培方式的环境调控模式。试验结果证明,温室环境调控模式、营养液根系微环境调控模式能够满足该栽培方式中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能够保证番茄集中座果、集中采收的数量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迅猛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现代我国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工作空间,那么就需要利用园林苗圃栽培技术,帮助人们优化生存的空间,比如说我国的居民楼,居民楼周围的园林苗圃栽培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我国园林苗圃栽培的过程中会发现,我国土地、植被等很多制约园林苗圃栽培的管理技术控制严重阻碍了现代我国园林苗圃栽培进程,因此为了解决因这些管理技术控制给栽培带来的不必要麻烦,那么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园林苗圃栽培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就需要对园林苗圃栽培过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本文将针对我国园林苗圃栽培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金银花栽培过程中品系选择、环境、种植管理及采收等技术环节的分析阐述,提出克服金银花种收质量控制难题的有效对策,为金银花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永翠 《新农业》2023,(4):34-35
温室草莓在栽培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有着极高要求,若想实现草莓高产,就需全面掌握这些技术。故本文主要探讨温室草莓的高产栽培相关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设施农业是对作物栽培环境能有效控制,运用先进工程技术与种植管理技术的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农业。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上,西方发达国家依靠高水平的设施建设,大量的能源投入,科学而精湛的栽培管理技术,对设施内栽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营造出一个适于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同时在生产上大量应用人工智能化技术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花卉栽培中人们通过人地改变或创造某些环境条件以及采用一些特殊的栽培管理方法,使花卉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前或延期开花,这项工作称为花期控制。花期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控制光照、改变温度、使用激素、改变播种期、控制水肥等。  相似文献   

7.
从灵芝椴木栽培的不同阶段,包括原料选择、菌丝生长、出菇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建议,以及各阶段的条件控制要求,为栽培者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抛秧栽培条件下的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与常规插秧栽培相比抛秧水田减少基肥氮肥用量20%和分蘖肥32%可获得更高产量,即抛秧栽培应控制前期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利用地热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栽培流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包括技术研发过程、鉴定原理、栽培流程、鉴定流程、光温湿度的控制、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该技术成熟可行,得到种子客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有机水稻种植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栽培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展开细致分析。通过对种植准备、水肥管理、病虫草害控制、综合栽培技术的应用说明,为有机水稻的高产栽培工作提供理论信息,供栽培研究与实践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1.
嫁接对菊花夏季生理特性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蒿作砧木,菊花品种‘紫龙献爪’、‘檀香勾’做接穗,比较了田间盆栽菊花嫁接苗和扦插苗的夏季生长状况、花期及花期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紫龙献爪’和‘檀香勾’嫁接苗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扦插苗,叶绿素(a+b)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以及叶片、根系中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扦插苗,且嫁接苗和扦插苗叶片中均以SOD活性最高,根系中均以POD活性最大;‘紫龙献爪’和‘檀香勾’嫁接苗平均提前7~10d开花,推迟3~4d凋谢,可观赏期平均延长10~14d,花径、花高、花瓣长和宽分别增大28.0%、9.4%,68.7%、13.9%,24.5%、10.6%,9.9%、36.5%。可见,嫁接有利于菊花越夏栽培,提前开花,提高花期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独本菊和多头菊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育苗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式全光雾照扦插出的苗品质好,省时省事,B9和多效唑结合使用矮化效果好,且垄作的比平地的栽培效果好,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苗龄对切花菊精云花芽分化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苗龄植株短日诱导后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进行观察及切花品质指标测定,研究苗龄对切花菊品种精云花芽分化及切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龄对切花菊精云花芽分化与品质有显著影响。苗龄越短花芽创始越迟,苗龄为0 d(定植当天短日处理)的植株从成花诱导到花芽创始需18 d,显著长于苗龄为28 d或以上植株成花诱导所需的4 d。苗龄越短,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时间越长、花期越迟、切花品质越差。4 d是精云对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28 d是达到成熟的成花感受态的苗龄,但要获得高品质切花,苗龄要达到35 d以上才能进行成花诱导。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促进切花菊‘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开花的最佳亚精胺(Spermidine,Spd)溶液浓度,采用整株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 mmol/L)的Spd对成花诱导期间顶芽和叶片多胺(Polyamines,PAs)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处理提高了成花诱导前期和中期顶芽内Spd的含量,提高了中期时顶芽内精胺(Spermine,Spm)的含量,降低了前期叶片内Spd的含量。1.0 mmol/L处理区成花诱导中期顶芽内Sp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是在后期顶芽和叶片内腐胺(Putrescine,Put)含量都突然升高;0.01mmol/L处理变化与对照相差不大。虽然0.1 mmol/L和1.0 mmol/L处理均增加菊花的舌状花数,但前者可以提前2 d开花,延长盛花期天数,而后者则延迟2 d开花,并缩短盛花期天数3 d。结果显示,Spd与小花原基分化有密切关系,0.1 mmol/L Spd促进菊花开花,1.0 mmol/L Spd则抑制开花。  相似文献   

15.
40个品种菊的切花用途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依据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切花品种的评价标准,从众多品种菊中初选了40个大花型秋菊品种。将40个初选品种与2个对照品种金黄切花和神马按切花菊的生产要求进行栽培试验,在栽培过程中观察各品种的性状表现,并根据专家意见从菊花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技术中确定出适合于切花选择的14个测试性状:株型、植株高度、茎曲直性、节间长度、叶的硬度、叶柄的着生角度、叶色、花梗长度、外花瓣角度、花径、花色、短日照到开花的周期、清水瓶插寿命和病虫害抗性。每个品种随机挑选10株进行性状测试,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性状一定的权重,通过综合打分,从40个大花型秋菊品种中选出了唐山6-48、桃花尖、麒麟阁、东篱陶黄和黄托桂等5个适合做切花菊的品种,同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切花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优质独本菊和多头菊规模化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独本菊和多头菊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育苗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间歇式全光雾照扦插出的苗品质好,省时省事,B9和多效唑结合使用矮化效果好,且垄作套盆比平地套盆栽培效果好,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氮素对日光温室独本菊‘神马’外观品质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研究氮素对日光温室独本菊外观品质的影响,为温室切花菊氮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温室独本菊品种‘神马’(Dendranthema morifolium‘Shenma’)为材料,根据不同定植期、不同氮素处理的试验资料,以生理辐热积为发育尺度,以现蕾期叶片累积氮含量为植株氮素特征指标,定量分析氮素对独本菊品质指标(株高、茎粗、叶片数、花头直径、花颈长)动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氮素对日光温室独本菊外观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在试验的土壤当季供氮量范围内,叶片累积氮含量对株高和叶片数的影响不显著。模型对株高、茎粗、叶片数、花头直径和花颈长的预测精度较高,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0.96、0.96、0.97和0.98,相对预测误差(RSE)分别为5.25%、3.04%、8.9%、10.92%和9.2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为日光温室中秋菊品种‘神马’生产中的氮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复合激素促进仙客来和龙爪菊开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含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复合激素处理仙客来、龙爪菊,可促进花芽发育、提高开花率、调节花期。喷施GA150mg/L+NAA20mg/L+V10mg/L能显著提高仙客来花朵数量及整齐度;GA40mg/L+6-BA10mg/L+V5mg/L能促进龙爪菊花瓣、花径增长及整体开放形态改善,延长花期10d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在西宁地区栽培推广的园林小菊资源,选取7份金陵系列园林小菊资源,通过测定菊花的表型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对7种园林小菊资源在西宁地区的观赏性和栽培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份菊花资源的株高、主茎粗、叶长、叶宽、叶重、花朵数、单花重、花层数、花径和冠幅的变异系数为28.80%~35.43%。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冠幅、花层数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光合色素因子”,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第2主成分为“花器官因子”,主要影响因子为花层数和花径;第3主成分为“植株形态因子”,主要包括株高、冠幅和叶长。聚类分析将7份菊花资源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金陵赤心’和‘金陵红荷’,表现为叶绿素含量较低、植株较矮小、主茎较粗、叶片较重;第二类包括‘金陵潋滟’和‘金陵月桂’,表现为植株高大、冠幅宽大、花层数较多;第三类包括‘金陵玫瑰金’、‘金陵笑靥’和‘金陵阳光’,表现为花层数多、叶绿素含量较高。对7份资源进行综合评价(F值),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金陵玫瑰金’>‘金陵红荷’>‘金陵笑靥’>‘金陵阳光’>‘金陵赤心’>‘金陵潋滟’>‘金陵月桂’。综上所述,“光合色素因子”和“花器官因子”可作为适应性评价重要依据。‘金陵玫瑰金’和‘金陵笑靥’综合表现优异,在西宁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菊花品种适应性评价及栽培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