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6年小麦普遍丰收,但病虫害、恶性杂草大面积为害,应引起足够重视。河北省从南到北发生面积达280万亩,我省小麦主产区临汾、运城市的发生面积也迅速上升。洪洞、临汾、襄汾、曲沃等县市的汾河流域发生较为严重,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襄汾县的襄陵、南辛店等乡镇发生面积约2万亩  相似文献   

2.
刘光涛 《河北农业》2006,(11):27-28
长期以来,小麦田的除草工作。每年都进行,但近年来由于禾本科杂草的大面积发生,常规小麦的除草剂如:苯磺隆,二甲四氯,2.4-D丁脂等这些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一点也不起作用。而从2000年以来,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发展却势如破竹,以邢台、石家庄二市为例:2004年邢台市发生25.02万亩,2005年扩展到75.66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00%,一般地块发生密度10-60株/平方米,严重地块300-500株/平方米,发生面积由上年的5个县扩展到下一年的12个县。石家庄2004年发生4个县,面积是32万亩,2005年全市各县皆有,面积增至51.5万亩,截至2005年11月底不完全统计,全省发生311.32万亩。其中邯郸市的邯郸、曲州、馆陶、永年、肥乡、磁县、魏县等发生都在10万亩以上,如此迅猛发生之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从田间调查与采集的禾本科杂草标本经鉴定它们是: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网草、稗草、早熟禾、狗尾巴草等,其中优势种群是雀麦、野燕麦、节节麦、日本看麦娘。  相似文献   

3.
麦黑落叶蝇2002年在静海县麦田首次发现即造成大发生,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5.7万亩,发生14.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9.8%,小麦被害株率在70%左右;2003年发生更为严重,全县小麦播种面积5万亩,发生面积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00%,一般麦田被害株率为40% ~ 60%,严重的达70% ~ 100%。麦黑潜叶  相似文献   

4.
襄汾县地处山西临汾盆地中南部,耕地面积90万亩,其中小麦常年种植面积63万亩以上,占耕地面积的70%,是山西省的小麦种植大县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的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结合小麦的需肥规律,对襄汾麦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形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下一步提高麦田土壤肥力措施,旨在为襄汾小麦的持续稳产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启事     
1杨树天牛发生动态 据1993年11月份调查,主要发生在苦水乡.发生面积约0.10万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0.054万亩,中度发生面积0.025万亩,重度发牛面积0.021万亩:据1995年10月份调查主要发生在苦水、红城,中川等乡镇,发生面积0.57万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0.12万亩,中度发生面积0.15万亩,重度发生面积0.30万亩:据2000年12月份调查.发生区包括上述乡镇,已蔓延至龙泉,大同、柳树、东山、秦川,树屏等乡镇,发生面积1.70万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0.58万亩,中度发生面积0.34万亩,重度发生面积0.78万亩:至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泽州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46.7万亩,占粮田面积的70%。近年来,泽州县麦田草害日趋严重。据统计,2000年麦田草害发生面积6.2万亩,2006年麦田草害发生面积20万亩,约占麦田总面积的42.8%,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为控制麦田草害,保证小麦优质高产,几年来,泽州县植保部门从调查杂草种类、密度、生长习性入手,开始了麦田化学除草的试验示范,为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兰庆军 《河北农业》2009,(10):27-28
小麦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3400万亩左右。虽然近几年小麦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小麦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小麦田间杂草的发生面积很大,除阔叶杂草外,以野燕麦、节节麦、雀麦为代表的禾本科恶性杂草面积高达150-200万亩。禾本科杂草随农机跨区收割携带近几年迅速传播,发生范围由前几年的邯郸市扩展到保定以北地区,2005年在石家庄的部分地区危害严重,已上升为麦田主要杂草种类。  相似文献   

8.
1小麦田节节麦出土规律调查 调查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进行,隆尧县全县小麦播种面积60万亩,是冀中南小麦主产区,也是节节麦重发区,全县发生面积1.2万亩,已成为当地麦田主要优势杂草之一。调查地点在隆尧县隆尧镇,该地块节节麦近两年发生较重,小麦种植品种为济麦22,栽培管理条件一致,水肥条件较好,播种时间为10月8日,亩播量10k窑。小麦播种7d后,即10月15日开始调查节节麦出土株数。调查面积667m^2,采取5点取样调查方法,每点调查1m^2,每次调查节节麦出土数量并记录,然后将其拔除;每隔5d调查1次(各点调查记录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9.
赵会芳 《河北农业》2013,(10):37-38
行唐县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常年种植冬小麦32.5万亩,麦田一般杂草主要有荠菜、播娘蒿、藜、麦瓶草、田旋花、附地菜、扁蓄、华北唐芥等,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雀麦和节节麦两种,节节麦2003年在我县始见,到2011年发生面积就达到1.5万亩;雀麦2004年在我县发现,到2011年就扩散至全县15个乡镇,面积达6.8万亩,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及春季趋势 去冬全省麦区气温明显偏高,气候条件对小麦病虫害越冬极为有利,致使开春后麦田红蜘蛛、蚜虫、麦田杂草数量明显高于历年同期。近期调查,麦蜘蛛在运城、晋城、临汾的旱地麦田普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达防治指标麦田占到20%以上。运城水地麦田一般平均尺行长11—16头,最高150头,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的5—8头;旱地一般平均尺行长20_-35头,临猗县向阳坡地最高达到315头,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的8—18头和40头;小麦蚜虫全省各麦区均有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运城麦区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正> 50年代至60年代初,全省小麦吸浆虫常年发生面积2000万亩左右,小麦产量损失一般为10—20%,重者30—50%,甚至绝收。经连续十余年大面积土壤药剂处理等措施防治,其危害基本得到控制,常年发生面积仅100万亩左右。1984年以来,由于农田生态条件变化,尤其是有机氯农药的停用,小麦  相似文献   

12.
鲍翀 《现代农业科技》2005,(9):28-28,32
淮南市潘集区小麦常年种植2.3万公顷左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由于受地理条件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麦田杂草呈逐年上升趋势,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分布广、危害重。根据近几年统计,麦田杂草一般每平方米2000株左右,高的达20000株,2级以上发生面积达3.1万公顷之多,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0%左右,其中,4级以上发生面积约占35%,造成小麦减产达20%-25%,草害巳严重制约小麦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资》2013,(12):3
<正>本报讯受近期气温回升和降水等因素影响,纹枯病、条锈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增长较快,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同期。目前,全国小麦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6803万亩,其中蚜虫、麦蜘蛛、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累计防治面积分别为798万亩、1339万亩、142万亩、4212万亩和310万亩。针对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的态势,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加大监测防控力度,及早准备药械物资,强化技术指导,全力组织做好防控工作。河南省农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受江西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秋旱严重的影响。全省林业生物呈现偏重发生、局部灾害严重的局面。发生面积达580.3万亩,其中虫害发生面积为487万亩,病害93.3万亩;成灾15.24万亩。根据2009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林分组成和森林健康状况,结合2010年气候预测,经综合分析:2010年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仍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预计为600万亩,其中虫害500万亩,病害100万亩。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3月2~15日)我们对全县麦田进行普查,播娘蒿发生面积4.2万亩,发生田一般密度10~20株/m2,平均密度13株/m2,最高密度130株/m2;荠菜发生面积1.2万亩,发生田一般密度2~8株/m2,平均密度2.9株/m2,最高密度30株/m2。雀麦发生面积0.7万亩,发生于平山镇、大吾乡、上三汲乡、东回舍镇4个乡(镇)82个村,平均密度6.2株/m2,最高78株/m2。节节麦等麦田恶性杂草主要生长于地埂及渠边,麦田内密度很低。2制定有效化除方案2.1针对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麦田,  相似文献   

16.
蔬菜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亿亩次,比去年发生面积增加10%~15%,露地蔬菜虫害重于病害,设施蔬菜病虫并重。其中,霜霉病和白粉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3600万亩和3000万亩;灰霉病、疫病和瓜类枯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100万亩、1500万亩和15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东平县小麦种植面积为72.3万亩,平均亩产460公斤。据初步统计,2014年全县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累计194.2万亩次,防治191.2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44516.96吨,占总产的13.39%;草害发生6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农田鼠害发生和危害呈周期性上升趋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1994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8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3%,1995年发生面积182万亩。占总播面积62%。全盟农区鼠害呈中等偏重,局部地区呈重发生程度。损失粮油5%~10%。据1994年春调查,正镶白旗星耀乡双山村小麦地有效鼠洞达49个/公顷,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是山东冠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85万亩以上,总产42万t。近年来,麦田恶性杂草雀麦和节节麦的发生趋重,已成为当前影响小麦单产的主要因素之一。2010~2013年,麦田杂草雀麦、节节麦的发生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2014年发生面积达到68万亩。由于杂草防除成本较高,加之农民化学防除技术掌握不成熟,对恶性杂草防控效果不理想,个别农民甚至毁种,改种其他作物。  相似文献   

20.
王睿 《河北农业》2006,(12):20-21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属于检疫性病害。该病2002年在邢台市南和县首次发生,2004年隆尧、宁晋、清河、邢台县相继发生,发生面积2000亩,2005年迅速扩展为8个县,发生面积扩大到12.5万亩。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给我区的小麦生产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