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生猪市场预测。首先,由于目前仔猪紧缺并且高价位,一些养殖户担心出栏后不能及时补栏,比较惜售,但近期生猪价格的下降,养殖户的惜售心理减弱,出栏的“大猪”比较多,市场供应增加。其次,由于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猪肉价格高企和各种生活成本的上涨,猪肉消费比较低迷,尤其是一些大的肉制品企业,由于生产链比较长导致终端猪肉成本相对比较高,因此收购量比较少,而一些小的屠宰场也趁机“压价”,使生猪价格出现下跌。最后,小黄金假期“五一”已经不远,  相似文献   

2.
王斌 《农技服务》2006,(7):55-56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肥猪、猪肉市场价格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上扬,至2004年10月,达到仔猪价格13.8元/公斤、肥猪价格10.13元/公斤、猪肉价格15.38元/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在高利润诱导下,贵州养猪业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主要表现在:一是生猪养殖户大幅增多;二是规模养猪企业和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辽宁省生猪收购价格和仔猪零售价格均呈现先降后涨趋势。现阶段全国生猪存栏量有所下降,随着夏季的到来,猪肉需求将进一步减少,而饲料价格将有上升趋势。因此,5月生猪价格或将微幅上涨。市场概述4月上旬,全国及辽宁地区生猪出栏量较大,猪肉需求较少,生猪价格小幅下降,部分养殖户的经营出现亏损。仔猪市场需求稳定,交易平稳,  相似文献   

4.
赵芝星 《农家致富》2010,(12):20-20
5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然而生猪市场却是凉意丛生。自去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跳水,效益下滑,养殖户全面亏损,育肥猪、仔猪、猪肉价格均大幅低于年初价格,下降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猪产业该如何健康发展?养殖户如何规避风险、重建信心,真正走出“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的周期波动“怪圈”?  相似文献   

5.
赵芝星 《当代农业》2010,(12):20-20
5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然而生猪市场却是凉意丛生。自去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跳水,效益下滑,养殖户全面亏损,育肥猪、仔猪、猪肉价格均大幅低于年初价格,下降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猪产业该如何健康发展?养殖户如何规避风险、重建信心,真正走出“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的周期波动“怪圈”?  相似文献   

6.
李平 《农家致富》2014,(19):16-16
多种因素促进猪肉价格上涨 今年1-4月,生猪价格持续不断下调,养殖户仔猪补栏积极性受挫,生猪生产面临着巨大压力。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针对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情况,及时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自3月份以来已连续启动两批猪肉收储,对生猪价格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生猪价格开始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7.
生猪价格自9月第2周起持续9周小幅下跌后,受养殖户惜售心理影响,11月第2周开始震荡回升。但是由于终端猪肉消费需求依旧不旺,猪肉价格依旧小幅下跌。仔猪、玉米和猪饲料价格继续下跌,生猪养殖成本下降,生猪养殖整体仍处于轻度亏损状态,但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8.
"瘦肉精事件"影响已逐渐平息,玉米价格依旧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对猪肉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在明显的利空因素出现之前,生猪市场不会很快出现大幅回调的现象。目前仔猪价格涨幅明显,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预计下半年补栏的生猪将陆续上市,出栏有所增加,猪肉产量将增加。我国是日本主要的加工猪肉进口市场,由于核辐射扩散导致日本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村新技术》2011,(8):9-9
"瘦肉精事件"影响已逐渐平息,玉米价格依旧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对猪肉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在明显的利空因素出现之前,生猪市场不会很快出现大幅回调的现象。目前仔猪价格涨幅明显,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预计下半年补栏的生猪将陆续上市,出栏有所增加,猪肉产量将增加。我国是日本主要的加工猪肉进口市场,由于核辐射扩散导致日本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无论是猪肉的需求端——广大百姓,还是猪肉的供应端——养殖户都与猪肉价格息息相关,猪肉价格频繁波动,不仅对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会影响到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社会安定。通过建立H-P滤波模型对2012—2021年的猪肉价格变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得到了猪肉价格的周期性和趋势性变化特征;并且根据猪肉价格季节性和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保证猪肉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猪肉价格高,消费者吃不消;猪肉价格低,养殖户受不了。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和金融保险的作用,就可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价格参考信号和避险工具,促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发展生猪订单生产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开展新型产业合作经营,可以提高生猪养殖的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路攀升,一直把老百姓的神经绷得紧紧的,"猪肉贵过唐僧肉"的说法至今仍在民间流行。猪肉价格飙升,刺激着养猪业的发展,养猪的"牛市"景象,令大小养殖户都高兴  相似文献   

13.
自2019年猪肉市场剧烈波动以来,猪肉经济始终处于高价位姿态,但推动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影响程度及传导路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重组.选取2015—2020年相关数据指标,选择仔猪价格、玉米等变量,引入疫病、政策等虚拟变量,从供求两端逐步深入分析致使2019年猪肉价格异变性波动的各因素影响程度,探求其异变性根源.结果表明:仔猪价格、待宰活猪价格、玉米、豆粕等因素以及替代品去骨牛肉对猪肉价格都存在正向影响;育肥配合饲料价格与猪肉价格变化呈负相关;疫病因素是导致2019年猪肉价格异常性增长的内在根本原因;政策性因素因其具有间接性,是猪肉价格波动的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路攀升,"猪肉贵过唐僧肉"的说法至今仍在民间流行。猪肉价格飙升,刺激了养猪业的发展,养猪的"牛市"景象,令大小养殖户都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我国出现生猪高热病以来,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暴发,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的损失难以估测,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猪肉的价格一直攀升。多年来,很多养殖户在母猪的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只有提高母猪繁殖率,提高仔猪成活率,才能实现尽快补栏。  相似文献   

16.
生猪价格连跌12个月 2009年1月至3月,贵州省猪肉价格上下波动,但当年4月至今,就是单边下跌。2007年,每公斤仔猪、活猪和猪肉的最高价格分别为32.96元,18.48元,27.57元。2008年6月以后,猪肉价格波动性下降。至2010年3月,据对19个定点调查县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公斤仔猪、活猪和猪肉平均价分别为9.81元、10.5元和18.7元。仔猪价格跌得面目全非,活猪和猪肉价格跌近一半。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6—2021年全国相关数据,以鸡肉价格和猪肉价格为自变量、牛肉价格为因变量,应用Eviews 8.0软件,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牛肉、鸡肉、猪肉之间的价格关联性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猪肉与牛肉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猪肉价格对牛肉价格波动有长期显著正向影响;鸡肉价格对猪肉价格波动有长期正影响;牛肉价格对鸡肉价格波动影响大于对猪肉价格,牛肉价格对鸡肉价格的贡献度基本稳定在44%,明显大于牛肉价格对猪肉价格最高贡献度21%。为此,应深化牲畜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强良种培育,引导饲料转型升级,转变发展理念;建立畜禽肉类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加强畜禽肉类产品生产和市场动态跟踪监测,加强政府和企业对畜禽疫病突发性事件的监测和防控;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鼓励产业发展,为企业和养殖户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稳定猪肉价格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VAR模型,选取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仔猪价格、待宰活猪价格、去皮带骨猪肉价格和西装鸡价格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价格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自身的冲击都是去皮带骨猪肉价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待宰活猪价格的冲击对去皮带骨猪肉价格的波动随时间逐步增长,在6个月后的贡献达到11.72%;仔猪价格对去皮带骨猪肉价格的冲击在短期内不是很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在随后的第9个月达到最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调控我国生猪养殖价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受供需宽松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均创2011年以来新低。2014年3月底,国家启动首批冻猪肉收储,猪价跌幅有望放缓。供需面仍偏松、猪肉消费不振导致猪价继续下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猪供应量仍较充裕。3月份出栏生猪为2013年11月份前后补栏仔猪,当月生猪存栏较上年增0.7%。同时,由于部分养殖户存在盼涨心理,造成压栏生猪与节后出栏适重生猪形成叠加,生猪供应阶段性充裕。二是猪肉消费处于淡季。春季处于传  相似文献   

20.
今年生猪存栏量较多,需求稳定,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加之饲料成本上升,养殖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随着养殖户遭受打击开始抛售,存栏逐渐减少,以及猪肉消费旺季来临,生猪行情将在8月末、9月初止跌上涨。市场概述2012年7月,全国各地生猪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但由于需求变化不大,因此生猪价格仍在缓慢下降。仔猪市场供应量不大,价格基本稳定。价格看板据12316金农热线监测,2012年7月全国生猪市场收购均价为7.08元/斤,与上个月相比(环比)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