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RAPD技术在水生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水生生物中的应用。RAPD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种群鉴定、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杂种后代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寻找与生产性能或抗病力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性别鉴定、外源导入基因的检测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即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是1990年由美国科学家Williams和Welsh分别建立起来的一项基于PCR技术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它继承了PCR技术敏感、快速、简便、检测容易等优点;同时具有引物的随机性、对DNA纯度要求不高、无须事先了解物种相关分子生物学信息等特点,所以在鱼类遗传多样性、物种分类和演化、品种鉴定、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标记辅助育种、性别鉴定、监测遗传渐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一、RAPD技术的原理和特点1、RAPD技术的原理RAPD技术是以PCR技术为基础,利用一系列随…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DNA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在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的应用前景,利用中国对虾单对交配亲本及其子二代材料,对RAPD标记及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22条RAPD随机引物扩增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标记在中国对虾F2的遗传规律可归为不分离标记和分离标记:不分离标记,指在亲本和后代中均不分离的标记,占总位点的54.1%;分离标记占总位点的45.9%。其中,分离标记又包括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的标记、偏离孟德尔遗传分离标记和异常分离标记。符合孟德尔分离的标记中,分离比例为3∶1的标记占分离标记的14.7%;总的1∶1标记占分离标记的64.7%;偏离孟德尔分离和异常分离的标记分别占分离标记的11.7%和8.9%。在这些分离的标记中,有76.5%的位点在"双假测交理论"的策略中适合构建中国对虾的遗传连锁图谱,这为以中国对虾F2为作图群体,并利用RAPD标记构建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DNA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在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的应用前景,利用中国对虾单对交配亲本及其子二代材料,对RAPD标记及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22条RAPD随机引物扩增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标记在中国对虾F2的遗传规律可归为不分离标记和分离标记:不分离标记,指在亲本和后代中均不分离的标记,占总位点的54.1%;分离标记占总位点的45.9%。其中,分离标记又包括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的标记、偏离孟德尔遗传分离标记和异常分离标记。符合孟德尔分离的标记中,分离比例为3:1的标记占分离标记的14.7%;总的1:1标记占分离标记的64.7%;偏离孟德尔分离和异常分离的标记分别占分离标记的11.7%和8.9%。在这些分离的标记中,有76.5%的位点在“双假测交理论”的策略中适合构建中国对虾的遗传连锁图谱,这为以中国对虾F2为作图群体,并利用RAPD标记构建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3个不同地理群体真鲷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江世贵 《水产学报》2004,28(3):334-338
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是建立在PCR技术基础上的检测DNA序列多态性和建立分子遗传标记的技术,Williams等[1]首次运用随机引物扩增寻找多态DNA片段作为分子遗传标记.Welsh等[2]也发现以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产物的图谱表现出高度的变异性.因其具有操作简单、能够快速高效地提供许多个体或基因型许多位点的DNA序列多态性数据等优点,在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学、分类学及农牧业的遗传育种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RAPD标记对东方(鱼屯)属进行种类鉴别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APD技术对红鳍东方、假睛东方、暗纹东方和从日本引进的红鳍东方4个种进行了遗传标记鉴别研究.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4条谱带清晰、重复性高的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77条.结果证实每一种均有其特异性扩增图谱,可作为种鉴定的依据;用UPGMA和NJ等方法进行聚类,构建的系统树与借助形态学和生化特征进行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研究表明,RAPD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在海洋动物遗传鉴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快速生长的第6代群体同一养殖池中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两个极端群体、海捕的中国对虾对照群体,进行生长相关遗传标记的筛选。采用240个RAPD引物,共产生标记数2156个。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65个,其中正相关标记55个,负相关标记10个。依据这些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筛选出9个特异性标记,其中正相关标记7个,负相关标记两个。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序列测定,获得了6个完整的DNA序列(Genebank注册号DQ185932-DQ185937),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DNA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已注册序列的相似性较低,未能找到同源性较高的功能基因。根据每一序列重新设计引物,已有两个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稳定的SCAR标记。  相似文献   

8.
RAPD技术在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水产动物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价 ,其方法主要是从形态学、经济性状、同工酶、线粒体DNA和核 DNA等几方面分析。对 DNA的研究以前主要测量 DNA的含量和分子量的大小 ,现在已深入到 DNA序列的测定和功能基因的标记等层次。 RAPD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一、RAPD技术的原理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简称 RAPD)技术由 Williams等 (1 990 )首先运用 ,它是建立在聚合酶链反应 (Polyin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检测基因组 DNA多态性、基因组遗传标记的方法。其原理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健  刘萍  王清印 《水产学报》2008,32(2):161-173
利用RAPD、SSR和AFLP三种标记技术结合"拟测交"策略,以中国对虾"黄海1号"雌虾与野生雄虾作为亲本进行单对杂交产生的F1家系为作图群体,初步构建了中国对虾雌、雄性遗传连锁图谱.对460个RAPD引物和44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共选出61个.RAPD和20对SSR引物,结合88对AFLP引物组合对父母本和82个F1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共得到783个分离标记(RAPD标记237个,微卫星标记45个,AFLP标记501个),761个标记用于连锁分析.雌性图谱包括40个连锁群和15个三联体,20个连锁对,标记间平均间隔为12.5 cM,图谱共覆盖2835.5 cM,覆盖率为73.5%;雄性图谱包括41个连锁群和6个三联体,12个连锁对,标记间平均间隔为11.9 cM,图谱共覆盖2776.7 cM,覆盖率为73.3%.中国对虾遗传图谱的构建为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比较基因组作图及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与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何田 《畜禽业》2008,(6):24-26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一种新型分子标记。该技术原理简单,引物设计巧妙,既具有RFLP技术的可靠性又具有RAPD技术的高效性,被称为"最有力的分子标记"。近年来其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揭示生物群体的进化历史或对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论述AFLP的技术原理、要求及特点,并介绍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RAPD技术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鱼类种质资源现状,系统地介绍了RAPD技术的原理、优势及不足,并且归纳和总结了RAPD技术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四种淡水鱼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APD技术分析了四种淡水鱼-鲫鱼、鳊鱼、草鱼及鲢鱼的种间和种内的遗传变异。用3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扩增,其中29个引物得到扩增产物,选取其中11个带纹清晰、多态性较丰富的引物的扩增图谱进行遗传距离的计算,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获得四种淡水鱼各自的特异性标记。  相似文献   

13.
建鲤与兴国红鲤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技术对鲤鱼的两个品系, 即建鲤和兴国红鲤进行了遗传分析。在所用20 个10 碱基随机引物扩增产物中, 找到了建鲤与兴国红鲤品系间的RAPD分子遗传标记, 为鲤鱼主要品系的保存和保护以及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以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为实验材料,通过对800多条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1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的、长度为1 488 bp的RAPD标记片段RAPD71699-1488,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克隆、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PCR特异引物,再经PCR条件优化,成功地将该RAPD标记片段转化为实验结果稳定、操作简便的SCAR标记,即SCAROaF1488。采用双重PCR技术,以mtDNA 16S rRNA基因片段为PCR扩增阳性对照,对该标记的有效性在两个群体共200个个体(雌、雄各100个)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标记检测结果与表型性别的符合度为100%。SCA-ROaF1 488标记的获得为奥利亚罗非鱼遗传性别鉴定及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有效工具,为深入研究鱼类性别相关基因及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RAPD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在甲壳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优点,并综述了近几年RAPD技术在甲壳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RAPD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PCR为基础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因具有简单、快速、DNA需求量少、敏感度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等方面.本文简单介绍了RAPD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在鱼类亲缘关系、种群划分、构建遗传图谱、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养殖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应用RAPD标记对东方鲀属进行种类鉴别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APD技术对红鳍东方鲀、假晴东方鲀、暗纹东方鲀和从日本引进的红鳍东方鲀4个种进行了遗传标记鉴别研究。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4条谱带清晰、重复性高的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77条。结果证实每一种均有其特异性扩增图谱,可作为种鉴定的依据;用UPGMA和NJ等方法进行聚类,构建的系统树与借助形态学和生化特征进行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研究表明,RAPD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在海洋动物遗传鉴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RAPD技术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辰莹 《淡水渔业》2005,35(5):59-61,64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技术是1990年由Williams和Welsh两个研究小组同时发展起来的一项DNA多态检测技术.RAPD技术与其他分子标记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生物种群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检测、物种亲缘进化关系鉴定、基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与分离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鱼类研究中也有了一定应用,并取得相应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虎纹蛙与泰国虎纹蛙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丽  刘楚吾  林东  梁伟峰 《水产科学》2005,24(12):31-33
本文应用RAPD技术,研究了中国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和泰国虎纹蛙(R.tigrina cantor)的种内种间遗传多样性及种质特异性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中国虎纹蛙和泰国虎纹蛙多态位点比例(P)分别为53.77%和70.79%;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1345和0.1780;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S)为0.4238,遗传距离(D)为0.6613。两种虎纹蛙遗传多样性都较丰富,但中国虎纹蛙的遗传变异程度较泰国虎纹蛙低。在OPA、OPF、OPP、OPZ几个系列随机引物的扩增中得到了可用于鉴别两种蛙的12条特异性谱带。  相似文献   

20.
半滑舌鳎DNA的群体遗传变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AFLP、RAPD和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片段序列分析技术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群体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分别采用5对选择性引物和18条随机引物对半滑舌鳎3个群体(黄海野生群体、渤海野生群体、养殖群体)进行分析。AFLP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黄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渤海群体,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基因分化系数进行遗传变异来源估算,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同其他鱼类相比,半滑舌鳎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对黄海、渤海野生群体共37个个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出5种单倍型,渤海群体内个体序列完全相同,共享单倍型H1;在黄海群体中除检测到单倍型H1外,还检测到其余4种单倍型。Cytb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黄海群体遗传多样性较渤海群体丰富,个体间序列变异很小,个体间核苷酸差异数在0~1之间,两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差异。通过比较3种分子标记对半滑舌鳎群体间遗传差异的检测和群体间遗传距离的计算,显示AFLP标记对群体间遗传差异的检测最为灵敏,是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