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硫酸根离子在天然水域、工业废水中大量存在,是主要的污染物质,且会在含氢离子浓度较高的条件下,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对人体危害较大的物质。试验主要探究氢氧化镁投加量、水合硝酸铝投加量、温度和反应时间这4个因素的变化对硫酸根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去除硫酸根离子的最佳条件:在取50 ml浓度为2 g/L的硫酸根离子废水的情况下,氢氧化镁和水合硝酸铝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5 g、 4.9 g;最佳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为室温,此时硫酸根离子去除率达到90.31%。  相似文献   

2.
以工业生产产生的高氯废水为试验对象,采用超高石灰铝(UHLA)工艺去除高氯废水中的氯离子(Cl-),根据单因素结果,以Cl-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钙氯摩尔比对Cl-去除率有极显著的影响,温度对Cl-去除率具有显著影响,而铝氯摩尔比对Cl-去除率无显著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钙氯摩尔比、温度、铝氯摩尔比;UHLA工艺去除高氯废水中Cl-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Ca)∶n(Al)∶n(Cl)=5.4:2.9:1.0,反应温度为25.5℃,理论的Cl-去除率可达90.56%;采用模拟废水对最优工艺进行横向验证,模拟废水中Cl-去除率为97.85%,显著高于工业高氯废水;采用ICP-MS分析UHLA工艺处理前后高氯废水中的元素变化,发现UHLA工艺能有效去除阴离子如SO42-、SO32-、I-等及重金属离子如Sr...  相似文献   

3.
岳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64-10266
[目的]确定鸟粪石化学沉淀法对猪场废水的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鸟粪石化学沉淀去除猪场废水中氨氮的影响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和探讨。以体系pH、反应时间、Mg/N(摩尔比)和P/N(摩尔比)为考察因素,分别以猪场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和残余PO43--P浓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最佳优化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以设定氨氮去除率(75%)和残余PO43--P浓度(3.0 mg/L)的目标值,通过等高线叠加图预测最优实验条件。[结果]当pH为10.0,搅拌时间为30 min,Mg/N为1.11,N/P为1.14时,氨氮去除率可达最大值79.0%,体系中的残留PO43--P浓度为0.35 mg/L。通过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结论]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鸟粪石化学沉淀处理猪场废水的工艺中,参数优化科学合理,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生物氧化红薯淀粉废水除锰技术的应用。[方法]从红薯碎渣中采集锰氧化细菌,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纯化富集,通过浸泡法固定在石英砂滤床上,将离子态的二价锰氧化成二氧化锰颗粒,截留在石英砂上,达到去除锰的目的。[结果]鲜红薯中富含二价锰,鲜红薯加工各工艺环节产生的废水锰含量为1.0~5.0 mg/L,废水通过锰氧化菌处理的石英砂后,滤后水锰含量小于0.1 mg/L,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排入环境。[结论]微生物氧化处理红薯加工产生的废水,菌种容易获取,除锰工艺简单,操作、管理、维护方便,无药剂费用支出,生物去除红薯淀粉废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Sevage法和乙醇沉淀法分别处理人参可溶性糖粗提液,以人参可溶性糖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为参数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两种方法的除蛋白反应条件.结果表明,Sevage法去除人参可溶性糖粗提液中蛋白质的最优条件为:溶液配比1:4,反应时间40 min,Sevage溶液与样品液比例为1:3,处理样品液1次;乙醇沉淀法去除人参可溶性糖粗提液中蛋白质的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30%,加热温度70℃,加热时间1.5 h.在去除人参可溶性糖粗提液中蛋白质的试验过程中,Sevage法优于乙醇沉淀法,适用于实验室中纯化人参中的糖类,但乙醇沉淀法在大量处理人参可溶性糖溶液时更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鸟粪石化学沉淀法对猪场废水的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鸟粪石化学沉淀去除猪场废水中氨氮的影响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和探讨。以体系pH、反应时间、Mg/N(摩尔比)和P/N(摩尔比)为考察因素,分别以猪场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和残余PO43--P浓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最佳优化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以设定氨氮去除率(75%)和残余PO43--P浓度(3.0mg/L)的目标值,通过等高线叠加图预测最优实验条件。[结果]当pH为10.0,搅拌时间为30min,Mg/N为1.11,N/P为1.14时,氨氮去除率可达最大值79.0%,体系中的残留PO43--P浓度为0.35mg/L。经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预测值与验证实验平均值接近。[结论]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鸟粪石化学沉淀处理猪场废水的工艺中,参数优化科学合理,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絮凝-Fenton氧化-絮凝工艺对直接黄R工业废水进行脱色技术研究与中试。以Fenton法高级氧化为主、絮凝沉淀法为辅,探讨了絮凝剂加量、Fenton试剂配比、Fenton试剂加量、加药后反应时间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优化参数。采取该工艺处理,室内试验使原废水色度由30万倍下降到3000倍以下;以25m~3/d的工业废水进行中试试验,达到预期的脱色效果。经脱色后的废水进入生化系统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浮选去除废水中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非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茶皂素进行了复配,同时也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另一种非离子化学表面活性剂吐温80复配作为对照,分别讨论了这两种复配体系浮选去除废水中铜离子(Cu2 )的能力.实验中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C,复配体系/C,Cu2 (摩尔比)、离子强度(NaCl和NaNO,3)这些物理因素和动力学参数(浮选时间和通气量)对Cu2 去除率和富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茶皂素复配体系浮选去除废水中Cu2 的效果比对照组的明显要好.在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茶皂素复配比为0.8:0.2,C,复配体系/C,Cu2 =3:1,pH=8,通气量为0.2 L·min-1的条件下可以得到94.8%的最大去除率,泡沫浓缩液中铜的富集比最高达158.随着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大,Cu2 去除率明显降低.采用碱沉淀法回收泡沫浓缩液中的Cu2 ,回收率达到了86.4%.  相似文献   

9.
废水中四氯化碳的碱性水解脱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配制的四氯化碳废水和实际工业废水———甲基氯化物生产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在小试和中试规模上研究碱性水解脱氯去除废水中的四氯化碳(CC l4),主要研究四氯化碳去除效果、重要的工艺参数,并研究其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实验表明:四氯化碳的去除率与反应时间、温度、pH、初始浓度等工艺条件有关。优化的工艺参数为:pH值11.5、温度85℃、反应时间30m in。四氯化碳水解机理表明:碱性条件对四氯化碳水解至关重要,碱性水解反应属于2级反应。不论是配制废水还是工业废水,废水中的四氯化碳去除效率可达70%~80%。结果表明碱性水解工艺处理四氯化碳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水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该文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控温炭化法制得生物炭,研究其吸附废水中铜离子的性能,考察了生物炭投加量、振荡时间、铜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初始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作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出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吸附去除废水中铜离子是可行的;正交试验得出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因素大小为振荡时间pH初始浓度投加量,最佳水平组合为振荡时间为3h、投加量为0.6g、铜离子初始浓度为10mg/L、pH为6.3,去除率可达95.5%。  相似文献   

11.
对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提取工艺及其抑菌作用进行研究。采用水稀释法脱除卵黄中的脂类,确定最佳除脂条件为:水稀释倍数6倍;采用硫酸钠盐析法与凝胶层析法对卵黄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为97%的IgY。用不同质量浓度的IgY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发现高质量浓度IgY的抑菌效果要优于低质量浓度的抑菌效果,以10g/L的抑菌率最高,为74.3%。  相似文献   

12.
以CaO和粉煤灰为原料,超声辅助制备改性粉煤灰,利用SEM、FTIR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及结构表征,考察其制备及吸附条件对锰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时,当CaO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10,超声时间为15min;吸附时,废水pH为6,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剂用量为20g/L时,Mn2+去除率达91.2%。  相似文献   

13.
竹浆废水酸析处理后产生以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的固体废物。通过室内试验与盆栽试验,研究了竹浆废水酸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酸析固废与磷矿粉混合进行农业利用处理,并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磷矿粉与酸析固废混合可有效地中和酸析固废中的游离酸,反应时间需要4 d以上。酸析固废能部分活化磷矿粉中的磷,提高磷的有效性。酸析固废与磷矿粉以质量比为1:1混合4 d后活化效果最佳。对酸析固废活化磷矿粉中磷的机理研究表明,酸析固废中的残留酸是磷活化的主要因子。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经酸析固废活化后的磷矿粉有一定肥效,肥效介于磷矿粉与钙镁磷肥之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中施用脱硫废弃物能够改善玉米的生长发育,即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和产量,以秋施15 000 kg/hm2和春施7 500 kg/hm2脱硫废弃物效果较明显.同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玉米后,增加耕层土壤的总盐含量,且使盐分组成明显发生变化,SO42-、Ca2+、Mg2+增加,HCO3、K+、Na+减少,土壤中的Na+明显降低,说明施加脱硫废弃物有利于土壤中交换性Na+的代换,从而降低Na+导致的危害;土壤pH和中微量元素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刘亚  曾艳霞  许柳红 《广东农业科学》2009,(11):124-125,143
对马氏珠母贝肉中蛋白呈味物质作热水抽提试验,进行了抽提条件的初步研究.以抽提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水料比、水浴温度、水浴时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当水料比为2:1、水浴温度为80℃、水浴时间为20min时,蛋白质抽提率最高,抽提液海鲜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16.
王璐  解晓雯  王佳  张馨桐  辛元昌  任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58-2662,2677
[目的]研究啤酒废酵母强化自溶过程,优化强化作用因素。[方法]对影响啤酒废酵母自溶后释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氨基酸、葡萄糖内容物含量及SOD的活性提取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设计物理因素正交试验进行各因素参数优化;同时对啤酒酵母自溶后释放的上述活性物质进行添加葡聚糖酶、木瓜蛋白酶促进自溶过程的单因素影响研究,并设计化学因素正交试验进行各因素参数优化。[结果]物化因素影响的正交试验表明,啤酒废酵母自溶过程氨基酸含量提取的最优组合为pH 5.0、加水量300%、加盐量3%,葡萄糖含量提取的最优组合为pH 5.0、加水量250%、加盐量1%,SOD含量提取的最优组合为pH 5.5、加水量300%、加盐量2%,SOD活性提取的最优组合为pH 5.5、加水量250%,加盐量1%。生化因素影响的正交试验表明,氨基酸含量提取的最优组合为pH 6.0、温度60℃、酶用量6 g/kg葡聚糖酶+4 g/kg木瓜蛋白酶,葡萄糖含量提取的最优组合为pH 6.0、温度55℃、酶用量6 g/kg葡聚糖酶+4g/kg木瓜蛋白酶,SOD含量提取的最优组合为pH 6.0、温度55℃、酶用量6 g/kg葡聚糖酶+2 g/kg木瓜蛋白酶,SOD活性提取的最优组合为pH 6.5、温度60℃、酶用量6 g/kg葡聚糖酶+4 g/kg木瓜蛋白酶。[结论]在优化的啤酒废酵母自溶过程强化作用各提取物的最优组合条件下,可简化操作过程、降低操作难度,提高酵母菌成分的利用率及其得率。  相似文献   

17.
初沉单元中净化材料的筛选及运行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中沉淀单元净化能力进行优化,以净化前后养殖尾水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钾指数(CODMn)为检测指标,对除磷型改性凹凸棒土(Al@TCAP-P)、除氮型改性凹凸棒土(Al@TCAP-N)、陶粒砂、细菌屋、火山石、吸氨石和活性炭等7种净化材料进行筛选,以研究其最佳添加量和最佳分布方式。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Al@TCAP-N对TN去除,火山石对TP、CODMn去除效果较好。Al@TCAP-N可在正常沉淀基础上提升36% TN去除率,平铺时去除效果最佳;火山石可提升34%的TP去除率和15%的CODMn去除率,堆积时净化效果最佳。Al@TCAP-N和火山石有利于提升沉淀单元净化效能,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24 g·L-1和5.02 g·L-1。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小粒咖啡生豆为试材,采用传统浸泡法探讨水温、料液比、焙炒度对咖啡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提取率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当水温超过90℃时,咖啡提取率升高趋势不明显;咖啡提取率和咖啡因含量均随料液比增加而升高,当料液比为1:14~1:15时,二者趋近饱和;咖啡提取率随焙炒度加深而升高,但杯品口感明显下降。综合考虑得出试验最佳工艺参数:水温95~100℃,料液比1:14~1:15,焙炒度中度。  相似文献   

19.
红枣多糖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分子量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平  陈锦屏  张宝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092-8093,8095
以正交法优化了红枣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参数,采用分级醇沉和分步醇沉的方法研究了红枣多糖分子量的分布。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红枣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温度100℃、时间6h、提取2次;在醇浓度小于80%时,多糖得率与醇浓度呈指数相关;乙醇浓度达80%时,可沉淀出大部分红枣多糖;分步醇沉试验结果表明,红枣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广泛,以60%和70%醇浓度沉淀出的中等分子量的多糖比例最多,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红枣多糖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20.
复合酶法提取海黍子中海藻酸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黍子是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褐藻,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可以作为海藻酸提取的原材料。采用复合酶法(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提取海黍子中海藻酸钠,在酶添加量、酶解温度、pH、提取时间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筛选结果为:纤维素酶添加量3%、果胶酶添加量3%、木瓜蛋白酶添加量1%、料液比1∶20,在55℃和pH 4的条件下酶解105 min,通过消化、脱色、钙析、酸化和醇沉等工艺制备海藻酸钠,提取率达到16.82%。结果为海黍子的高值化加工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